第114章 地藏(13)
作者:
姒克寒 更新:2021-05-09 00:28 字数:2068
“无官不贪,无奸不商,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为了黎民百姓抛头颅洒热血这种事情,只是为了赢得生前身后名,视百姓为蝼蚁,正如道德经上所书的圣人之状态,将自己看做是圣人,后代便会给你立个牌坊,大圣先师某某某精神不死。”韩水谣是越看越觉得没有道理可言,就说这浪费五谷,和第十二层已是重复,难道下地狱后还要劳烦狱卒选择需要去第十二层还是第十七层?不是有人说地面已是地狱,地面上居住的人不知道而已,都在苦中作乐,向往急乐,快意人生,信奉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的不朽真理。
第十八层,偷工减料,欺上瞒下,买卖不公之人,死后将下刀锯地狱。将罪人一丝不挂,吊上“大”字架,由裆部往头部锯……
“真不知道这么变态的刑罚是谁想出来的,难道地藏菩萨也是以暴制暴的主?”姜朽禾问道:“不是还有阎罗王姥爷吗?”韩水谣好像想到什么,解释道:“我们地藏六姓是供奉地藏姥爷的,还有一个家族是供奉阎罗十殿的,只不过到了本朝,他们便销声匿迹,在江湖中宛如我们韩家一样不知所踪,凭空蒸发一般。”
终于到了最后的地洞,只见入口赫然写着“厚黑得勝”,左右楹联则是“自私自利自古第一,無法無天無可匹敵。”
“地狱未空不成佛……地藏姥爷!”韩水谣看着石像,又见了横幅,便下去对着磕头。
姜朽禾道:“佛家不是不立像?”
韩水谣道:“固然如此,但是信佛不信僧,信经不信教,你还是拜上一拜。”姜朽禾也有些怕,忙跪下去磕头,偶然看见佛像之上还有一块牌匾,“无像碑。”此刻韩水谣正在四下寻找出路,姜朽禾问道:“既然叫做无像碑,还立象。”
韩水谣仔细端详了牌匾,只见不像是后人添加的,而是用了洞中的石块刻成后摆上去的。
姜朽禾道:“机关估计就是破相,我是无神论者,不怕因果报应。”韩水谣道:“不行,要破也是我破。”二人召唤出神器上下起手,那石像啪啦一下顿时成了两块,天顶上的石牌一下子对着石像基座便砸了下来,石牌后头放出光线,显然是一个阁楼的入口。
二人一跃而上,洞口起初只能爬行,随后逐渐的阔大,光线也逐渐增强,终于迈出洞口,这应该便是所谓的地墓了。
两人踏入地墓,眼前除了用金碧辉煌,珠光宝气这等词汇来修饰形容,也不知道怎么说了,反正世界上一切最珍贵的宝藏悉数在这里了。
“这就是前朝太祖建国的根基,龙脉所在了,有道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韩水谣仔细一想,有些疑惑,姜朽禾也想到一块去了,狐疑道:“难道后代不知?”
韩水谣摇了摇头,显然世界上的谜团太多,若是后代的十七位君王都葬在这里,肯定知道这地窖还有如此多的财宝……难道是地藏姥爷直接将他们的魂引过来的?但为何一路上并无他们的踪影?这件事也算是悬案了,也许到了南正宫有书籍记载也说不定,这么一想,倒是对南正宫的学道之路有些盼头。
韩水谣望着简陋而无比旷达的地洞之内,填满了天地人间所有的稀罕物,只要伸手一抓便是恨手小抓得太少的金银条,玉器青铜器一望无际就像农田里面的麦穗,就像汪洋里面的水滴,就像星河璀璨,就像银河落天,令人不知道是闭不上眼还是睁不开眼,闭上眼怕一睁开就没了,黄粱一梦……虽然使劲睁着眼睛却无法将眼前的景色尽收眼底,恨双眸之狭窄,拼命想睁大,难怪许多人喜欢数钱,这玩意儿看着都觉得开心,不舍得眨眼,韩水谣打开洞内的壁橱,只见上面有不少书,看来书法家要的字帖就在里面。
壁橱倒是排序整齐,各式书籍皆按照部首偏旁一一对应,“你也捡点什么?”韩水谣拿了《史籀應製圖貼》,对其他东西倒是看也不看一眼,却对姜朽禾再三鼓动道:“你也顺一件留个念想。”
姜朽禾视若无物,摇了摇头,韩水谣劝道:“你难道不是无神论者,怕死后真的下地狱。”没想到姜朽禾有些没头没脑的说道:“只是满目琳琅,选择太多,反而不知道要什么好……死后不过一场空。”姜朽禾摸了摸近身的珍贵冥器,如触电一般的立即收了手。
韩水谣忽然叹道:“就算你多么好奇,我也不会说出韩家当年发生了什么,则是祖训,说不得。”
“你误会了,我只是感慨罢了,回去吧?”
韩水谣觉得姜朽禾有些累了,便点了点头,洞口便在地墓的最里边,有点油腻粘稠的感觉,他们以为自己进入了一条肠道一般的海绵块状物体,顿时间失去了空气般的感觉,整个人往前面一挣扎,居然是水底。
二人这才知道,地墓的出口居然是在水底,浮出水面,上了滩涂,打听了一下才知道这是会江湖。
会江湖在会江和梨邑高邑之间,却是内陆淡水湖,一片雾茫茫的早晨,渔民们正在抓螃蟹,二人也无心逗留,看了看米玉,只见居然有三个斑点聚集在一起,看起来是在扶邑方向。二人便买了一瓶小酒暖暖身子,随即飞往目的地,经过高邑才想起那位书法家。
《史籀應製圖貼》乃是天下所有书法家都梦寐以求的字帖,虽然没人见过他的真身,连临摹拓本也不曾存在,几乎是迷一般的象征性符号,但是所有喜爱写字的信徒们都对他的存在深信不疑,一本稻也是没想到居然真的用破戒指换来了这副朝思暮想的玩意儿,再三抚弄,手不释卷,爱不释手,连韩水谣好奇地连续问了他好几次这纳戒的来历他也不瞅不睬,只是习惯的抓了抓案上的醋瓶子,抿了几口,眼耳鼻舌身意全身汗毛都不舍得离开竹简上的雕刻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