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四方动
作者:
田郎 更新:2021-05-05 21:43 字数:2827
第五十三章四方动
大卫三年的春天注定不平静,江南已是繁花似锦,就连楚江两岸也是杏蕊吐白,桃花艳艳。北边,流经河西河北两路的海子河沿岸,虽然柳枝发了新芽,但依旧天高气冷,寒气难当。
海子河决堤的惨状已过两载有余,两岸残屋荒地无数,人烟稀少。但今日太原府境内海子河北岸,驻扎着一支军队,平日里一望无际的河岸旷野,军帐林立。
其中一高帐内一眉目俊朗的护甲将军盘坐案后,此人就是现任镇北将军元清,其下首两侧各盘坐数位军将,众人饮茶议事。
一清秀神异的小将饮罢,拱手道:“将军,吾等何不乘势过河,在此盘桓多日无大用处”。
“是啊,将军,属下认为目前形势大好,十分有利于齐王,何不乘势?”
“属下觉得不可,我们无旨从镇北防地擅离,本就不该,现下齐王在太原都府做客,我等行的是保护之名,一旦过河,造反之名必将作实”,一位年长的将领摇头抱拳道。
“武都尉,齐王登位是早晚的事,毋庸置疑,我等现在驻扎此处就是威慑太原、河间、平阳三府都督,让其投靠明主,勿要执迷不悟。天下谁人不知,小皇帝已经时日无多,齐王呼声最高,若不选齐王,难道还让闵王那个窝囊废承继大统吗?现下齐王正在太原府私访,若大军南下,早就拿下了河北河西两路,有齐王在前,吾等名正言顺,何来造反之说?”清秀小将愤愤言反对道。
“何参将,齐王登位毋庸置疑不错,但须得名正言顺,让朝廷发诏才是正途,若不然,后世史书如何评价?”武都尉言曰。
“若能发诏我等还需在此等待?闵王蛮横龌蹉,竟也能拿下两府,齐王风俊神怡,谦谦君子,如何畏首畏尾,踌躇不前?”
“何涛,注意言辞”,上首一直不言语的元清高声喝止出言有失的何参将。
“是,将军”。
“将军以为我等该何去何从?”武都尉拱手朝元清欠身问道。
“我们不是已经做出了选择吗?”元清饮下一碗茶,伸展腰肢,微微一笑又道:“驻扎此地,代表了我们与齐王的联合,齐王也能看到我们的诚意。不过河,同样是遵从大道,边防驻军不参与嫡统之争,这是几百年的传统,海子河就是镇北军的底线”。
镇北军驻守的防地在大卫最北边的太原府以北百十里,海子河以北就是镇北军的最大活动范围。
“将军,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必参与,不论最后谁登位,总不会……”
“呵呵,此话以后就不要再说了,日后你们会明白的。诸位放心,镇北军绝不会在元清手里消失的”,元清抱拳施礼。
“我等定追随将军壮我镇北军威”众人齐声应和。
远处一高地上,几个农汉静静的望着河岸密麻的军帐,不一会儿,一个挑着扁担衣衫简朴的汉子快步上了高坡,放下扁担冲其中一个说道:“头儿,无法靠近,待天黑再探一次”。
“不用了,把此地消息速速报于少主知道,我们还有其他的事要做,这里如何少主会安排的,走吧”。
“是”,众人收拾好衣行快步离去。
……
与此同时,太原都督府门前,大都督赵广义与府卫随从恭敬的欠身,目送一辆朴素的马车在六名江湖人打扮的随从护卫之下静静的离去。待车马远去,众人站直身躯,赵广义转身进院,穿过沿廊进了书房,跟随的幕僚关上房门,长叹了口气。
“都督,我们还有别的选择吗?齐王的来意十分明确”幕僚撩衣弯身坐下道。
“是啊,也不知道京都是个什么情形?唉,不过昨日刚收到一封信,丛兄,看看吧”赵广义从书格中拿出递给幕僚。
赵广义身边的这个幕僚化名丛亮,已过不惑之年,诗书大家出身,年轻时中举,因得罪权贵其族被流放岭北极寒之地。赵广义幕其才华,让其化名入府。
“都督,这消息从何而来?可是真的?”丛亮看完信,惊诧至极。
“消息来源可靠,至于是否属实,实不知也”赵广义在书桌后坐下,铺开纸张,拿起笔蘸了蘸墨道。
“若能证实消息可靠,那我们或可一等,齐王就并非唯一的选择了”丛亮又翻看了一遍信道:“说起来,开国公一脉之才千载难遇,辅助明主建立大齐,其后人又暗助本朝开国皇帝建立大卫,每一次出现都是明主现世之时……”
“丛兄,你说本朝的建立也有开国公后人的功劳?怎么民间从未听闻?”赵广义惊诧的问道。
“呵呵,大卫先祖曾被囚禁,与困境中得到帮助,对于本朝皇室来说,这并非什么光彩的事儿,再说当时开国公后人并未公开露面。皇室也尽力掩盖事实,但当时的史官于不显眼处留下一笔,书卷流落民间,被世家辗转收藏,属下父亲有幸读过此卷,故而知晓。再者,若不然世人也不会如此相信,只要开国公后人现世,明主必然出现啊。这也是本朝皇室尽力抹掉开国公后人功绩的原因。”
“原来如此,唉,可这天下周姓如此之多,如何知道开国公后人的踪迹啊?”
“都督,不必心急,静观即可,时候到了自会出现的,齐王那里也并非要都督立刻就答复”。
“眼下只能先静观了,但也脱不了许久,若齐王再次来访,我们……”
“哈哈,都督,别忘了还有一个人,只要我们把齐王拜访都府的消息透露出去,会有人比我们更着急,说不定会阻止齐王继续,那个人绝不会允许齐王得到更多的助力的,”,丛亮神秘一笑道。
“哦?谁?”赵广义拧眉思索,问。
“云州学堂”。
“云州……,对,我倒忘了他。确实,他与齐王已结成不世之仇,齐王若登位,对他来说是灭顶之灾。据说此人十分神秘,至今无人知晓其出自何家,只知其家世显赫财力雄厚。也不知这少年是真有能力,还是一时意气,唉”,赵广义对于王希孟也只是世人传说的那些,并没有深入了解。
“施粥散财,满腹经纶,又手握全本兵书,都督,您认为这样的人家能会一般吗?几百年了,全本兵书从未现世,要说是家族保存的好,属下是不信的,一个家族的荣衰总有那么几个不成器的子弟,几百年间总会透点风声出来的,但时至近日才凭空而出,十分耐人寻味”,丛亮折起信,起身递给赵广义,返身坐下,陷入沉思。
赵广义接过信放好,起身来回踱步,也陷入了深思。
一时间房内寂静无声。
……
六名江湖人士簇拥着一辆朴素的马车行到了海子河停下,其中一人挨近车窗低声道:“王爷,过河吗?镇北将军此时定然也在军帐中等候。”
河岸的风轻轻地吹着,一时间车内并无声音传出,过了半刻一声嗤笑后方有低沉的声音传来:“不用,速回”。
“是”。
……
“将军,他们走了,没有过河”,武都尉掀帘进账抱拳道。
“恩,知晓了”,元清饮了口茶,低眉道。
“这,这,这是何意?”
“是啊,将军,这是看不上我们怎滴?都到了这儿了,竟不来?难不成让将军您过河去?”
“唉,看来,这个主子不好伺候”……
齐王是否过河亲见,元清觉得无甚重要,他们双方也只是相互利用罢了。但对于手下其他众人,却觉受辱,他们都做到如此了,齐王竟然拿大,往日也就算了今日可是一河之隔,气煞人也。
……
此时江南,繁花盛开,虽是富饶之地,民声却多怨。闵王强势,占据了静江、江陵两府后,出尔反尔,增加赋税,与民抗衡。在皇帝摔伤的消息传开后,又用武力撬开了豫章府两郡的城门,豫章府大都督亲率豫章五千驻军誓死守卫府城,浙西路的江都、余杭、淮南三府和广南路三府发联文,声讨闵王,闵王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一时间难以前进。
而闵王府大公子卫钲和友人曹清毅、安子君一路南下,此时正路过临江县,众人牵马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