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内部清理 大齐廷对
作者:
慕懿赫都 更新:2021-10-11 08:01 字数:3141
不久,西川司令陈敬瑄派出的三千精骑兵到达兴元。
这支骑兵是西川精锐中的精锐,他们正是奉田令孜的密令,日夜兼程前来迎驾。
接见了军队的将领,安排了一些事宜后,田令孜这才觐见皇帝李俨。
“皇上,勤王军队逐渐集合,兴元粮食及物质储备都不充足,臣认为,皇上应该南下成都。”田令孜奏道。
这些日子,田令孜做的事情就是向各地告知,皇上李俨在兴元,并以皇帝名义下诏各战区出动兵力收复长安。他的打算是,只要各战区闻风而动的人都来兴元“护驾”,就算王处存和牛勖真的心有邪念,也不敢轻举妄动。等到陈敬瑄的军队一道,再劝说李俨南下成都,一切就都在他的控制之下。
果如他所料,帝国的重臣们听知皇帝还活着,生活还有盼头,于是争先恐后,派军表忠心。一时间,兴元的军队暴增。
田令孜知道这番话对李俨并无大用,继续说道,“皇上,兴元离长安仍很近。而且现在盗匪都知道皇上在兴元,臣怕他们会倾巢而出,对皇上不利。”
“阿父,朕上次就提醒过你…”李俨道,有点不是很高兴。
“请皇上治臣之罪。”田令孜扑通伏在地上,很虔诚的样子。
“算了,算了。阿父让朕下诏全国,动员个战区护驾,也是要确保朕的安全,有一利必有一弊,这不怪阿父。”李俨赶紧将田令孜扶了起来。
“皇上,臣近日冥思苦想,得到一个策略,若以此行之,必保大唐万世基业。”田令孜奏道。
“阿父请讲。”李俨听此有点兴趣。
“皇上,现在自长安南,我们已经有郑畋的凤翔防线,若我们再以兴元为据点设置防线,那么我们就有两道防线;还有东川的杨师立,以整个战区为屏障,形成三道防线。皇上只要坐镇成都,指挥作战,消灭盗匪只是时日问题而已。”田令孜侃侃而谈。
“准奏!”李俨信心满满道。
881年正月,李俨加牛勖为“使相”,令他以兴元为据点布置防线。随后,在田令孜护送下启程南下成都。
正月28日,李俨抵达成都,下榻在西川战区司令陈敬瑄的官邸。
当月,田令孜指示陈敬瑄发动了一场血案,以申明纪律为名,对李俨身边的宦官进行了屠杀。事情这样,几个御花园的差役先行抵达成都,为皇上李俨打前站,对西川皇帝行宫进行视察。
其中一人对陈敬瑄嬉笑道,“大家都说西川是蛮荒之地,今天看这个样子也蛮不错嘛!”
本来就是一句拍马屁的话,那知道陈敬瑄突然暴怒,下令将他们全部抓起来,乱棍打死。
两次“偶遇事件”让田令孜非常介意,他这是在“清君侧”,务求营造一个“干净”的环境,将李俨严密控制起来。
渐渐安定下来后,唐廷散落在各地的官员开始往成都集合。政府及宫廷官员参加早朝的将近两百人。各战区道及四方蛮夷进贡不断。成都的库藏本来就很满,这样一来更加富有,赏赐从不缺乏,官员士兵的干劲高涨。
李俨跑出长安的时候,没多少官员能跟得上,唐廷宰相班子处于废掉状态,只有一个叫裴澈的苦苦支撑,裴宰相用人的标准是谁向田令孜下跪就用谁。
最先入相的是萧遘。此人是个硬茬子,后人评价是“志操不群”,大概就是说他有志气,不结党。第二个入相是已经许久不用的王铎。意外的是杨复光也得到京城西南面军总监军宦官的职位。
这三人都有同个标签:杨党。杨复光自然不必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里,王铎是杨复恭的亲密伙伴。而巧的是萧遘居然是王铎的门生。从唐代“座师”文化看,就算萧先生打包票他没结党,也没人敢相信。
欲使人卖命,就要给足价码。
看来,田令孜这次是投下血本。
两个实力比较强大的战区也在受封之列,淮南司令高骈升东方军团总指挥,河东司令郑从谠兼中央纪委委员。陈敬瑄也得“使相”的职称。
李俨没忘记郑畋,实任京城剿匪总指挥,还给了个“使相”职称。随后又给了一个十分有份量的诏书,“凡奔赴国难,建立功劳的将士,不论是夷人或汉人,你可以代表皇帝,直接颁发人事任命状。”
881年正月底,唐军开始反击。
…
这是唐廷第一次组织反攻,大齐皇帝黄巢非常重视,立即在延英殿召开大齐帝国正式廷对。
“诸位,按照皇上的意思,今天我们要着重议论军事问题。”
按照帝国觐见和议事礼仪走了一遍后,首相尚让先发言。
“据前方军事报告,凤翔军郑畋会合前朔方兵团司令唐弘夫、泾原兵团司令官程宗楚进军威胁长安西面;代北陈景思带领沙陀部落酋长李友金及萨葛、安庆、吐谷浑各部落酋长联合南下;西川由李鋋率领的黄头军也北上;东渭桥北面还驻扎着河中王重荣和义武的王处存的军队。”
河中战区是最先投降大齐的。不过没过几天就后悔了,因为黄巢将几十万大军的口粮都交给了河中。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仅仅是派到河中征收各种供应物品的使者就达到数百人之多。
河中候补司令王重荣想都没想,立马又反了大齐。刚好王处存的军队自义武而来,就派出使节和他结盟,增加势力,两军在渭水以北扎营。
尚让将总体形势介绍完毕,黄巢道,“请诸位畅所欲言,拿出对策。”
话音刚落,左翼野战军总司令孟楷就出列,大声嚷嚷道,“大唐官员真他妈无耻,今天才投降,明天就反水。大哥,待老孟带着弟兄们,杀他娘个片甲不留!”站在他旁边还有右翼野战军总司令盖洪,他俩跟随黄巢多年,是大齐最具实权的军事人物。
二级宰相崔璆和杨希古听此言,脸色不怎么好看,因为听出了孟楷一番“指桑骂槐”的意味。
崔璆原来在浙东道担任行政长官,在浙东时跟黄巢有密切来往。黄巢入主长安后,想笼络唐廷的官员,就将他推到宰相高位,作为一个形象代表。杨希古也是这个类型的人,看似进入决策层,实则没什么话语权。
这可是皇帝廷对,粗言秽语也不怕外人笑话,赵璋心想,说道“孟将军,你现在是总司令了,话不必多说,事也不必多做,前方的事交给战将就可以了!”
职位低才有亲力亲为一说,职位高的都是磨磨嘴皮子就行了。
赵璋是大齐政坛上最职业、最专业的人士。他跟随黄巢最久,跟黄巢最亲近,却从不居功,也一直保持着和黄巢“主仆”的距离。黄巢没官时称大哥,之后黄巢开始有尊称,他也叫得十分自然,让人感觉到他浓烈的诚意。
这是一种“无我与人,相与则轧如其人”的境界,也就是说把在相处中,把“自我”的概念给隐藏了,以对方为标准,对方是什么人,我就是什么人。
“老赵,你…大哥…我…”
孟楷一时语塞,黄巢打断道,“孟将军,赵相说的是。别动则就打打杀杀,爹啊娘的。你就不要多言。”他故意在你字上加强了语气,又狠狠地盯了孟楷,意思是让他闭嘴!
孟楷不是很愿意,但也不再出声。
“皇上,当下唐军看似一呼百应,实则是乌合之众,不堪一打。”盖洪奏道,大家耳目一新,齐刷刷向他看去。
“俗话说枪打出头鸟,臣认为只要打败郑畋这路军,其他各路军队就如无头苍蝇,不足为患。”盖洪接着说道,“况且我大齐军队兵多将广,将他们一网打尽,根本就不在话下!”
尚让也补充道,“皇上,臣同意盖将军的说法。郑畋是文臣,充其量也就赵括之流,只懂纸上谈兵而已。我帝国上下都是身经百战的战将,将他拿下根本不在话下!”
“两位爱卿所言极是。”两人一番话非常有底气,说得黄巢很高兴,又转脸问崔璆,“崔爱卿有何高策也不妨说说看。”
一旁的孟楷心里骂道,“靠,我跟这俩说的不是同个意思嘛,怎么他们就受表扬!”
思想境界低的人也认为别人跟他一样。
崔璆接上话道,“皇上,当下帝国刚刚起步,又遭遇经济危机,臣的意见是以和为贵。郑畋早前已经签署了投降书,说明他还是有投降之心。不如派个重要将领出使凤翔,带上陛下的诏书,将他收降。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为上策!”
黄巢想了想说,“既然有战也有和,那就‘先礼后兵’。令王晖带着本皇诏书出使凤翔,对郑畋好生安慰,努力劝和;另尚让听令,令你集结兵马,若郑畋不从,就放手杀过去,杀鸡儆猴!”
说完似乎觉得还忘了什么,就问赵璋,“赵爱卿,你有补充没?”
多人的决策一般都是普通之下的水平,因为要照顾智力稍弱的人。
赵璋犹豫了一下,摇了摇头,带领大家高呼,“臣等领旨!”
会后,黄巢还是将赵璋召进了内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