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百官述职
作者:四百三十寺      更新:2021-10-10 19:56      字数:2897
  大明京师内,身着朝服的文武百官们正一排排的站在奉天殿外的广场上。
  而天子的仪仗队们,则是站在两边的台阶旁,十步一人,一人一旗。
  一阵微风从皇宫上空吹过,让锦衣卫手中紧握着的大明龙旗也跟着着微风轻轻飘动起来。
  此时,一阵低沉的号角声响起。
  呜~
  呜~
  绵长而沉闷的号角声响起,不断在敲打着在场每一个人的心脏。
  朱由检在百官的注视下走过广场,登上台阶,所经之地,官员皆俯首行礼齐呼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声又一声,回荡在皇宫上空。
  朱由检登上高台,在早已摆好的龙椅前立足站立,
  “诸位爱卿平身。”
  紧接着,旁边的王承恩就放开喉咙大声喊道:“陛下有旨,诸位平身!”
  百官齐呼:“谢陛下。”
  言毕,站在旁边的王承恩又捏着一副让朱由检感觉有丝丝不爽的公鸭嗓朝着对下面的大臣们喊道:
  “朝会开始~”
  随后,六部各尚书就拿着各自统计好的奏折来到朱由检身前。
  看着面前勉强算的上整洁的六部尚书,朱由检不由得揉了揉额头。
  他们分别是一脸得意的兵部尚书熊文灿,今日来就是特地为了向朱由检讨要奖励的。
  还有为了筹办庆典而满头大汗的礼部尚书黄锦。
  因为举办庆典国库大出血而一脸不高兴的户部尚书倪元璐。
  忙着推行大明新法的刑部尚书孟兆祥,以及计划着在前线修铁路而有些秃顶的工部尚书范景文和一直很少说话一脸高冷的吏部尚书李邦华。
  算了,就先不追究他们形象不佳了,大过年的…
  随后,朱由检一边翻看着户部的报告,一边叫出了户部尚书倪元璐,询问道:
  “倪爱卿,今年种植土豆玉米的情况如何。”
  倪元璐站出来回答道:
  “回陛下,今年按照陛下旨意,全国已经有一半的土地都在种植玉米土豆,然而……”
  倪元璐说到一半停下,不敢再说下去。
  “然而什么?但讲无妨。”
  朱由检安慰道,谁知那倪元璐突然面色冷峻,开口讲述道:
  “回陛下,据统计全国上下只有云南东部一带,贵州一带,四川一带,甘肃一带,固原一带取得成效,其余等地皆是无产或是减产。至于玉米,则只有我国北方一带才有产量,其余等地也都是无产。”
  朱由检刚刚听到一半,就不由得面色严肃起来。
  莫非自己还是操之过急了?
  “找到原因了吗?”
  朱由检没再多想,接着问道。
  咳咳。
  倪元璐清了清嗓子,回答道:
  “回陛下,据臣调查得知,土豆玉米原本是西域之物,由边境商人们带进来,造成减产的原因就好比我们来到了新环境,水土不服,不适应。微臣建议先让这两种作物在适合的环境中生长,并且臣还想给陛下推荐一个人。”
  朱由检一听,不由得来了兴趣,调笑道:
  “哦?究竟是何人,才能请动我大明的户部尚书亲自开口。”
  咳。
  倪元璐轻轻咳嗽了一声,回答道:
  “陛下折煞微臣了,微臣要介绍的此人,正是当朝的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微臣曾有幸看过他那一本《农政全书》,书中光是以“荒政”一目,就有18卷之多,为全书12目之冠。
  其中记载着对历代备荒的议论、政策作了综述,水旱虫灾作了统计,救灾措施及其利弊作了分析,最后附草木野菜可资充饥的植物414种。”
  “那爱卿的意思是,关于增产的事就交给徐爱卿了?”
  “正是…”
  这边,朱由检摸了摸自己的下巴,想了一阵便开口说道:
  “拿笔来,朕要拟旨。”
  说完,王承恩就端着笔墨锦布放到了朱由检的桌案前。
  朱由检提笔写道:
  “即日起,封礼部右侍郎徐光启为户部右侍郎,赏爵位少上造,日后专门负责改良全国的作物,望君坚持本分,刻苦勤勉。”
  刚一写完,王承恩就接过圣旨等在一旁听候吩咐。
  随后,朱由检又开始查阅起兵部的奏折。
  “目前全国共有620000左右的在职士兵,前年全国发生的大大小小的战争共百余起,其中我方战死将2594人,以边军居多,战斗斩首数达四万余,另外今年兵部的花销大约在九百万两左右,其中以火器装备和人员培训居多。”
  朱由检看完后,只感觉到有些肉疼,九百万两啊。
  这时,早就等不及的熊文灿火急火燎的站出来讲道:
  “启奏陛下,陕西平叛大军的奖赏还未定下,臣恳请陛下早日决定,勿要让将士们心寒。”
  朱由检又摸了摸额头,开口说道:
  “行了,熊爱卿,朕会给将士们一个交代的,该赏的一个也不会少。”
  熊文灿高兴的行礼道:
  “多谢陛下”
  “对了,熊爱卿朕还有一件事要交与你兵部。”
  “陛下请讲,朕等必将竭尽全力,”
  “就是军队的训练方法,朕觉得很不错,可是这半年观察下来,朕仍旧觉得有些许不足之处。”
  熊文灿收起笑意,认真询问道:
  “不知陛下想让臣等如何修改训练准则。”
  紧接着,朱由检就开始讲起了他心中那份满意的训练方式。
  “朕以为,士兵们的体质固然重要,可是决定一个人行为的除了他的力量,还有他的内心,若是士兵们作战时畏首畏尾,那么此战必败,但若是每一名士兵皆热情高昂,听得统帅指挥,那么即使敌众我寡,依然有机会取得胜利。”
  随后,朱由检缓了口气,接着说道:
  “所以朕决定让士兵们闲暇之余,都好好学字,再教授他们我汉族上下一千多年的历史,好培养一颗敢于为自己民族付出生命的爱国之心,这个天下,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啊。”
  随后,朱由检忍不住又加了一句,“朕以后啊,还想让我大明站在全天下的面前,让他们那些西域蛮子都给朕的子民们下跪行礼!”
  谁知熊文灿一听到这句话,却不由得微红了双眼,嘭的一声跪在地上,激动地说道:
  “臣愿意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身旁,其余五部的尚书也跟着行礼道。
  “臣等!愿意辅佐陛下!”
  自古以来,参军入伍,策马塞外,开疆扩土戏美人,哪一个不是男儿们的雄心与壮志,若是真有那么一天,这大明又该是怎样一副面貌。
  熊文灿等人不由得在心中遐想道。
  朱由检扶起了他们,表情一脸严肃地说道,那表情,就好似那刘备托孤给诸葛丞相一样,
  “那朕的这个宏图壮志,就由诸位跟着朕一起完成了!”
  说完,就把自己的左手伸出来搭在空中。
  一旁旁边站着的倪元璐,熊文灿,黄锦,范景文,李邦华,孟兆祥六人互相对视一眼,也纷纷伸出了各自的左手,搭在了皇帝的左手上。
  朱由检大喊一声,
  “驱逐鞑虏!开疆扩土!”
  六人跟着高呼道,
  “驱逐鞑虏,开疆扩土!”
  此时,台下不知情的文武百官们,将士们,也都不由自主的大声喊道:
  “驱逐鞑虏,开疆扩土!”
  高喊声回荡在空中,这一天,将被历史永远铭记。
  ……
  随后,朱由检又认真查看了其余四部的奏折。
  关于户部。
  全国的第一波商税已经上交,共计750多万两,其中查抄不愿上缴商人家产共400万两,收回官绅宗室田地共计一百万亩农田,其中宗室并未有过激反抗,个别官绅倒是表达过不满,不过第二日就会发现他们一家人人间蒸发。
  关于吏部,朱由检下令改良学制,分成了后世那样的六年义务教育,分别教授理学,文学两个科目,其中理学包括物理,数学两科目,后续还将增设。关于文学则是历史、法学、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负责让学生们了解历史,做事严谨,修养身心。
  这些科目的书籍将会由吏部从民间征集挑选出来,编辑成册,发往全国。
  关于刑部,朱由检特地在各地成立了后世那样的集中营,所有犯人一旦到达某种标准,皆要进入其中劳作一年,至于能不能出来,则要看个人运气了,集中营的安全工作由平时由锦衣卫负责管理。
  现在的集中营只是制造肥皂等产品,日后还将进行其他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