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枭雄落幕
作者:
蒂梵儿 更新:2021-11-03 20:01 字数:2230
清明时节雨纷纷;
马鬃山深处的黑马泉降下的却是小雪。
黑马泉建设已经颇具规模。
以当时土匪遗弃的土城为核心,军士、技术人员、商队成员齐心协力,两月时间内将城堡规模扩大了数倍。
就地取材;
石头屋、北方风格到平顶土屋自土城中轴为核心辐射了出去。
弹药库、器械库、粮草库以及物资库建设俱全。
期间遭受到多个部落马队攻击,相同的结果,有来无回。
因为文无忌叮嘱,队伍当中烈火旗军士比例最大,火绳枪、火铳及其手雷等大量配置,队伍还装备有“飞火流星”和虎蹲炮。
这样的一股力量外加太玄骑、龙骑兵抽调的精锐骑兵、黑翎卫、霸刀营一部,黑马泉四门寨的力量其实已经是区域内最强。
遭受到的都是百骑左右马队攻击,外围黑翎卫发现攻击而来对手,传送消息,之后就是关门打狗一边倒的战事。
实际成熟,已经抵达黑马泉的文无忌调度骑兵、黑翎卫出击,将黑马泉东北方向的一支蒙汉混合,数千人规模土匪围剿、整编。
清明之前,黑马泉到肃州一线彻底安定了下来。
安定就意味着商道的畅通和商队活跃。
琮记已经在肃州建立了贸易据点,承接武威、东走敦煌,向北则供应黑马泉的物资。相对于云内州和中原大地,这是琮记目前为止最为艰难的商道,没有之一。
但凭借出色的谋划和强大实力,黑马泉所需的各种物资依旧被源源不断提供而来。
…………
边城暮雨雁飞低,
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
应驮白练到安西。
…………
黑马泉的队伍等待着在这个夏季。路漫漫其修远兮,上下求索。
飘雪的清明,文无忌接收到罗洛宁、莫不问书信。
林丹汗的传国玉玺到手。
登上土城,飞雪飘飘。
城外有训练的骑兵马队呼啸而来。
歼灭、俘获多支马队、土匪,有的人员被整编,“神行镖行物流”每一次抵达都有部分人员加入军队。
走南闯北的镖师、护卫是四门寨另外一块造血力量。
这些人员稍微训练就是合格的预备部队。
黑马泉开辟了贸易,周边部落在武力征服黑马泉却铩羽而归之后开始务实起来。
来自大明境内的物资交换着西北的良驹、药材。
根据整编人员的信息,黑马泉墨社人员探勘到采煤点,寒冷的清明,炭火烧了起来。
惟余莽莽,文无忌站立在土城城楼。
乱世出英雄,林丹汗这个枭雄落下去了。
林丹汗并没有身死。
乌海之战翁牛特、永谢布等蒙古部落叛变投靠向图尔格,林丹汗一败涂地,粮食、精兵或者被焚烧或者投降。
重伤的林丹汗在嫡系护卫下横穿沙漠逃亡向了西海大草原。
途中数次昏迷却奇迹的坚持了下来,但队伍人员因为食物短缺和险恶的跋涉不断折损。进入西海大草原,随从只有三百多人。
另外空间时间线,林丹汗败逃西海大草原,随从数万,稳定之后联系漠北外喀尔喀绰克图台吉、藏巴汗、康区白利土司,结盟准备东山再起,但天不假年,一代枭雄死于疾病。
莫不问等人抵达西海大草原,此时的林丹汗早就没有东山再起的实力而朝廷在多巴等区域不断增加兵力。
林丹汗在一隅之地苦苦挣扎。
树倒猢狲散,艰苦的生存和渺茫的前途也消磨掉了林丹汗嫡系意志,数个月时间筹备,罗洛宁、莫不问先是重金收买林丹汗心腹寨桑。钱财、物资等为筹码游走说服区域部落,安插琮记商队人员挑唆,黑翎卫借刀杀人制造矛盾,成功挑起了西海草原多个部落的相互冲突。
乱中得势,身为林丹汗总管的寨桑偷梁换柱。
传国玉玺被莫不问等人得到,而林丹汗拥有的不过是一块琮记工匠雕刻的赝品。
刻字有“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阅读书信,了解详细经过的文无忌感叹一代枭雄落幕,也苦笑莫不问等人的恶作剧。
有时候也想,玉玺历史中是被林丹汗后人呈送给皇太极,如若盛京那位得到这样的玉玺,不知会如何?
百感交集,但终归文无忌设定的计划在预定轨迹上发展着。
丢失玉玺,势单力薄,众叛亲离,对于林丹汗,文无忌想到了一个更好的归宿。
黑马泉局势稳定,队伍发展,商市繁荣,玉玺得手,到了南下的时候。
晚风里蕴着夏夜的暖意,灯火明亮,星星眨着眼睛。风陵渡正进入到一片温暖的夜色里。
从码头一侧高处的山腰往下方看去,点点灯火伴随着河道蔓延,渡口在两年时间内扩大了数倍,修建了广场,夜色下浮动着灯火的广场上人头攒动。
广场一侧的剧院里,名为“飞度马兰关”的戏剧正在上演。
内容是两年之前京城保卫战中的古长城战事。
剧院内座无虚席,都是南下迁移的民众。
清明时节自黑马泉出发,过武威,一行人行程速度加快了起来,沿途的琮记站点等同于是驿站,能提供轮换的马匹,大明在区域内的驿站少师身份的文无忌也能利用。
沿途考察之外都是快马加鞭,纵然如此,抵达风陵渡时已然是夏末。
榆林时文无忌和顺天府的联系彻底顺畅了起来。
秦歌还扎根在西南,而文无忌成了代天子视察民情、考察抗旱、赈灾、迁移的的钦差大臣。
不是类似顺天府派出驻守江汉平原的监督组,是代天子巡查,拥有生杀大权。
自陕西而行,途经陆家庄,一行人过黄河进入晋西芮城,随后准备从风陵渡渡口乘船南下抵达洛阳,文无忌下一站是江汉平原。
陕西依旧大旱,赤地千里,水资源丰富,类似榜沙河、陇水等渭河主要支流及其渭河流经的关中平原朝廷修建的水利工程发挥了调剂作用,区域民生太平,其他多数文无忌所途径地方入目赤地。
但即便这样,因为土豆、红薯、玉米等的推广,文无忌依旧能看到原本已经不适合生存的地方民众坚强的求生着。
微薄的收入和朝廷救济成了这些民众所有生活的支撑。
代天子巡查,除琮记的数字记录,文无忌还能拿到更加准确的官府就有关赈灾、移民等的数据。
从江汉开发初始的迁移到眼下,陕西、晋地西南,三百七十万民众向南而去。
浩大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