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武当论道之宇宙本源
作者:水平云低      更新:2021-05-04 23:22      字数:3425
  吴云等六人在亭中品铭,又过了片刻,此时太阳已经西斜,朱亥望着西下的太阳,绮云的身影又浮现在脑海中,朱亥心里默念道:”绮云妹妹,不知你现在到即墨了没有,是否一切安好?“
  即墨城,城固池深,城头士兵林立,紫色的军旗随风飘扬,旗上写着一个大大的“田”字,城墙上守城器具及器械整齐地一字排开。从城墙上向远处望去,以即墨城为圆心向外共有五道包围圈,最内侧包围圈距即墨城约二里地,各包围圈之间相距约一里地。每道包围圈分五个弧段,每个弧段之间的缺口间隔约五十步。相邻包围圈的缺口相互错开,形成一个严密的合围阵列。在第三道包围圈里,有一个巨大的帐篷方阵,帐篷方阵的中央,是一个蓝色的军帐,军帐上方飘扬着一面蓝色旗军旗,军旗上面一个“乐”字十分显眼。
  是夜丑时,燕军巡夜的守卫都手扶长戟在打盹,二个身影如鬼魅般从燕军军营的缺口中处闪过。
  “醒醒,快醒醒,刚才好像有个人影闪过!”
  “别疑神疑鬼的,这即墨城围的的连只蚊子也难飞进来,你看这月光如此明亮,这哪会有人影?你一定是看错了,睡觉。”
  两个身影依次穿过五重包围圈后,风驰电掣般直朝即墨城南门而来,两个身影在距城南门约五十步处停下。
  “什么人?再向前可要放箭了!”
  “有军情,戒备!”
  城墙上火把攒动,近百名弓箭手搭箭拉弦如满月,只待一声令下。
  “别放箭,我们是墨家派来帮助你们守城的。”
  “有何凭证?”
  两人从腰间掏出一块令牌。
  “看不清!”
  “再不离开,可要放箭了!”
  “我们真是墨家派来帮助你们的,这样吧,麻烦你把我大师兄秦云天找来,一看便知。”
  “他知道秦云天......”
  城头上的众士兵有些迟疑了。
  “收起弓箭!”
  “你等着!”
  一个士兵拿着火把一路小跑,沿着阶梯下了城墙。
  约过了一刻钟,城头上上来一队待卫,拥着两人朝城门方向而来。
  “大师兄!”
  “大师兄!”
  “项阳、绮云,是你们!来人,放下绳索!”
  不多时,从城墙上垂下两根绳索,“师弟、师妹,非常时期,不便放下吊桥,打开城门,委屈你们沿绳索上来吧!“
  项阳、绮云身形闪动,两个起落便至护城河边,两人脚尖一点地,直朝绳索飞去,两人空中手拉绳索,又一个翻身就落到城头之上。
  就见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男子,一身粗布衣服,头发盘起,中间用簪子串住,就像一个农夫!此人就是腹䵍的大弟子秦云天。
  秦云天一把搂着项阳,一手搂着绮云,“可想死你们了,你们怎么会来这里?”
  “本来是奉师傅之命前去楚国郢都的,不知怎的,我们刚到鄢城,就收到师傅飞鸽传书,叫我们速来即墨与大师兄你会合。”
  就听一个低沉的声音说道:“云天老弟有所不知,三月前我担心即墨有失,就又派人到狐山请钜子腹䵍再派些人来帮我守城。”
  项阳和绮云转头看去,就见一个四十多岁,五短身材、大耳阔面的男人正在和秦云天说话。
  “忘了介绍了,这位是田单将军。”
  “见过田将军!”
  “这是我师弟项阳,这是我师妹绮云。”
  “哈哈哈......有三位墨家城防高手助我田单守城,这即墨城更是牢不可破了。我这就摆下酒宴为二位接风洗尘。”
  “田将军美意我等心领了,只是墨家素来倡导节用,身为墨家弟子必须遵守,而且我等路上已用过膳了,还望田将军见谅。”
  “田某失言。我就命人为二位收拾住处,随我来。”
  八月十五日,武当山天柱峰,拂晓。
  湛蓝的天空出现鱼肚白,稍顷,曙光初露,透过轻薄如纱的朝霭,将第一丝光芒射向大地,云海尽头绽露出一个明亮的红色弧线,弧线如刚出生的牛犊,颤颤巍巍试图向上站起,弧线慢慢扩大,逐渐变成半圆,大半圆,最后终于挣脱地平线的束缚,一团红彤彤的“火球”一跃而出,天空中,霞光万道,披着轻纱的峰峦和和翠绿的山林,渐入眼底,整个武当山,沉沐在绚丽的彩光之中。
  “三位起得好早,武当山日出如何?”
  吴云、嬴媚、朱亥转过身来,见尹喜站在身后。
  “尹喜真人早!”
  “武当山日出,瑰丽雄壮!今有幸见之,不枉此生!”吴云感叹道。
  “师傅和庄周真人已在等候,我们先用早膳吧。”
  “请!”
  用完膳后,简单收拾了一番,六人来到亭下,李耳、庄周、尹喜坐于圆形石案前,吴云等三人分坐于亭下石条上。
  “昨天尹喜献丑,简单阐述了茶道,算作抛砖引玉吧,今日论道之主题为何?”
  “我看今天还是恭听李耳师叔的大道学说吧。”庄周提议道。
  “也好,李耳今天就献丑略说一二吧。”
  李耳略一沉吟,继续说道:“百余年前,我西出函谷关,有缘与尹喜结为师徒,被尹喜留下著书立说,方留下《道德》经,凡五千言。时至今日,李耳又有所感悟。宇宙万物,生于混沌,混沌是‘无’的一种状态,‘无’是‘道’的本质和核心,‘有’是‘道’的外在表现形式,此中道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宇宙的本源实质乃为‘道’。何为‘道’?形而上者谓之‘道’,‘道’是永恒运动的,他不停地从本源衍化为万物,又不停地由万物回归本源,‘道’唯一不变的特性就是它时刻在变,若非要以语言描述不可,世间万物最为接近‘道’的就是这水了。”
  李耳说着,摊开右手手掌,就见空气中气流涌动,涌动的气流中慢慢出现水雾,渐渐凝结成水滳,水滴逐渐汇聚向李耳手掌上方,凝聚成一个完美的无色透明水球。
  “上善若水,水有三德,诸位知哪三德?”
  吴云忽想起本元曾师祖的话,脱口而出道:“水有无形之德、柔德及不争之德。”
  “不错,首先说说这无形之德。水本身无形,水之形依赖外物之形,可幻化为任何形状。”
  就见李耳手掌上方的水球,顿时变化为正方体、长方体、椭圆......
  吴云等三人早已站起身凑了过来,看着眼前不可思议的一幕。
  “水可化为冰,可化为气,此为水之无形之德。”
  就见李耳手掌上方的水体又变为一块冰块,然后冰块迅速蒸发,化为气态,消失不见。
  “世间物最为柔者,莫过于水,然而柔弱如水者,亦可穿石。你们看这亭下之石,经水年复一年滴凿,坚硬如石者,也可水滴石穿!”
  吴云向亭檐下的石头看去,就见檐角正下方的石头被雨滴凿深度竟达数寸之深!
  “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就如同这溪水,总是自高向低,潺潺流向河流,汇入大海,正因水有不争之胸怀,方能成百谷之王。”
  众人都点头称是。
  “那既然宇宙万物生于‘无’,‘无’又是‘道’的本质和核心,依此推论,宇宙万物岂不都是虚幻的?更具体地说,我们在武当山论道,我们和武当山是不是真实存在的呢?”
  庄周向吴云投以赞许的目光,对吴云说道:“师侄刚才所问也是我最近深思的,本来想这次向本源真人求教的,师叔能予以解答吗?”
  李耳略一沉思,面色沉重地说:“‘无’为‘道’之体,‘有’为‘道’之用。一旦把‘道’以具体事物比拟时,此时说出来的‘道’就已不是‘道’了,‘道’不可说,不可思!”
  李耳闭上眼睛沉默了一下,像是在思索什么,“如果非要说出‘有’和‘无’的区别不可,我来试图解释一下,但这种解释已经偏离了‘道’的本源。‘无’并不是空无一物,只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混沌这种状态而选择‘无’这个字来表达。假定有两样东西,我不知其为何物,只知道两样西一旦相遇,就会完全湮灭,化归为‘无’,此为‘有’化‘无’。我们把这个过程反过来,就是这样一种情景:从原本混沌的‘无’中,凭空生出两样东西——‘有’,这就是‘无’中生‘有’。这两样东西其实就是‘道’的一种表像。‘道’的真正涵义远不止如此,这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李耳的一席话使众人陷入了深思,李耳捋了捋白髯,沉吟片刻道:“依此推论,我认为宇宙万物应为实体,非为虚幻!”
  李耳关于“道”的深邃的宇宙观穿透两千多年的时空阻隔,直到现在仍然熠熠生辉。即便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对宇宙本源的理解也不比李耳高明多少。
  量子力学是目前公认的关于微观世界认识最深刻的理论,量子力学认为,真空并不是空无一物,真空中处处存在着量子涨落,如果我们的身体能够缩小到普朗克尺度时,就会看到我们身边的时空将不再连续,时间和空间都存在着大量裂隙,大量的虚粒子和反虚粒子,在这个时空中同时生成,又同时湮灭。即使是最有可能成为大统一理论的弦理论(或m理论)亦不能掩盖二千多年前的那个深邃理论的光芒!
  众人回味着李耳的话,试图理解这个自古以来就令人敬畏的宇宙。过了好久,吴云想起了一个他早就想问,而一直没有机会问的问题。
  “徒孙想请教师祖,当今乱世,战乱频仍,百姓颠沛流离,食不果腹,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曾师祖、师祖、师叔和庄周前辈,都已彻悟大道,有神鬼莫测之能,何不挺身而出,救天下苍生于水火之中?”
  李耳、尹喜、庄周相视一笑,李耳继续说道:“你这个问题,就当做明天的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