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中纺里的萝莉
作者:当炉卖酒      更新:2021-05-04 20:50      字数:3053
  刚觉得小女孩早熟,谈吐有致,冷不丁地来这么一句,令叶南差点跟不上思维,瞎扯的本领倒挺象燕京人的耍贫,不过北方人的脾性讲究的是直来直去,不会如她一个老司机,喜欢弯道开车。
  “小姑娘,你对英俊潇洒、玉树临风两个成语是不是有什么误解?随随便便什么人都可以套上去。”叶南给逗乐了,自动无视了她交朋友那几个字,道:“不会是你们没钱付帐吧?”
  张雨婷翘起嘴角,摸出口袋里的粮票与零钱摆在桌上道:“大叔好聪明,这都被你看出来了,我们真不是来白吃的,粮票有够,就是刚才发现身上带的钱不足,还差十元,大叔,你看,差余的钱能不能先欠着?我们明早一准过来还你。”
  点的饭菜全部还不到二十元,居然差了一半还多。她讪讪的说完,这边叶南已垮下了脸,冷冷地盯着她,直看地她“心里发毛”,“难为情”地低下了脑袋。
  “小姑娘,你们都还是学生,手头不宽裕,第一次来我店里消费,差些钱就别提了,当我请客,你们吃好就行。”叶南爽朗道,他对自己的摆谱收到的效果甚感满意,起初觉得张雨婷透着股与年纪很不相称的老成,显得比较怪异,现在看来,终究还是个孩子。便不再沉着脸吓唬她。
  不仅对她,来店里的客人,真遇到困难的,他一般都会适当予以人方便,与人方便等于与己方便,放长远而言,更有利。
  “那就多谢大叔了,以后我会常来吃饭,并带够了钱。”张雨婷“放下了心”,连忙道谢。
  一旁的吴维涛终于听不下去,口袋里掏出两张十元递过去道:“钱不够吗,我这有,饭钱我来付,叶老板,你别信我妹的话,她特调皮。”
  一句话出口,当场给张雨婷拆了台,弄得她很不高兴,嘟起了小嘴。最终叶南还是少收了他俩几元钱,算作首次惠顾的优惠。
  付完帐要离开,张雨婷又向崔健打了个招呼:“大叔,我们走了啊,不知道什么时候还可以碰到你,可惜没有照相机,要不然我就想与你合个影了。”
  崔健对她的印像很不错,闻言立即朝叶南道:“老叶,你这里有照相机么?拿出来我们几个拍张照片。”
  酒家里还真有台单反相机,于是兄妹俩离去前,与崔健等人拍了几张合照,等过几天照片冲洗出来再过来取。
  “长得太象了。”站在酒家大门前,望着两人离去的背影,崔健依然有些感慨。
  “不是象,她就是张雨婷。虽然没听说她有上过电视节目与登台演唱过,但到目前为止她的全部专辑我都有,另外,我这里还有一张拍摄磁带封面时,她上妆前的照片,你自己好好看看。”叶南肯定地说道,顺手从口袋里摸出一张四寸的彩照递给他。
  ……
  张雨婷当然不知道身份已被识破,就算知道也无所谓,反正此行她自认为已有收获,以后再慢慢接触,争取在京圈营造出自己的人脉。
  吴维涛则数落她为了结识几个人挖空心思地搞小把戏,自毁形像,完全没必要。
  “小雨,你的家人是要申请注册一个公司,办私营企业吗?所以你才想通过他们的关系去找门路?”
  “是,我和我妈都有这个想法,想注册一家私营公司,文化传媒的类型,主要经营计算机程序开发与维护、音乐创作与制作、电影电视剧创作与制作、艺人经纪、外语翻译及配音等业务,你知道我爸现在学的是计算机技术,同时又是个作家,而我是个歌手、读的是导演系,我们父女俩打理这些业务很适合。”
  “业务不少哈,叔叔入读计算系才两年吧,就擅长程序开发与维护了吗,还开起公司?艺人经纪?还有那个外语翻译怎么回事,你们什么时候精通了几门外语?”
  “笨蛋,我们现在不擅长可以先边学边做啊,也可以雇佣专业精通的大学生业余时间来帮着做。外语翻译同理,可以请燕京外国语学院学生来帮忙啦。艺人经纪,就是签约、培训娱乐行业的从业者,为她们的才艺演出提供服务。比如我,就是一个艺人。”
  “明白了,这不就是另一种形式的倒买倒卖,剥削别人的剩作价值吗?小雨,我怎么越来觉得你就象个资本家的小姐。”
  “别乱扣帽子哦,你要我被人抓走吗?我这是合理的分配资源、有效的利用人才。既服务了社会,又给大学生多提供了一个勤工俭学的渠道。”
  张雨婷分辩道。
  两人边走边聊,现阶段成立私营公司确实不容易,尤其她想注册的文化传媒的类型,所谈及的业务大多由国家掌控,私人要通过专项审批希望渺茫。就是退而求其次,只登记为个体工商户成立个文化传媒工作室,估计一样审批困难。
  不过再难也得试试,半年后还是不行就只能想法去香江注册了,早先担心“领导干部子女、配偶不得经商”的规定,才计划挂靠军区部队的关系来注册公司,但之前经过吴航远夫妻的解释,她的商业行为并无违规。才使她放下心来,从而产生了独立办私营公司的打算。
  经营场所相对好解决些,只要公司或工作室的营业执照有办得到的希望,就可以通过京圈的关系在燕京三环内找一套房产租赁或直接购置作为门面,这也是她为什么要跑来结识叶南他们的缘故,有备无患。
  简要地给他说明了自己的筹划,张雨婷又拉着吴维涛,搭车前往下一个目的地,中关村。
  位于hd区西北三环路外的中关村,后世名为科技园,现在还是叫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以销售电子产品与电脑为主。经历八十年代初的发展,从一家企业到八三年十一家企业,再到今年的一百二十多家,如今已小有规模,不再是早年间杂草丛生的荒地。
  宽阔的街道,来来往往的公交车与行人,街道两旁联排密集的平房建筑,多为二三层,最高的六七层,虽不及后世的几十层的高楼大厦,街道上拥堵不堪的小车与熙熙攘攘的人流。但在此时的燕京城,已属于市郊一处繁华的地带。
  八四年起,信通、四通、京海、科海四家科技企业成立,并迅速成为了中关村计算机产业的代表,被称为两通两海,辉煌一时,同年年末,某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联想前身)成立,成立之初,也就倒腾些电子表、电冰箱、运动服等产品,八五年后才开始代理ibm微机及至代理ast微机,开启了联想之路。
  这些企业与商铺集中在白石桥路、海淀路、和中关村路的f形地带内,后世经再度拓展的中关村大街全长达到七公里多,现今自然还没达到那种地步,仅有些类似前两年张雨婷到过的鹭岛市中山路的“步行街”。
  有没有成为华夏的“硅谷”张雨婷不清楚,但她对中关村绝没有什么好印像,记得前世第一次来此买电脑,当时还货比三家很是谨慎,结果依然踩了个大坑,后来就再也没去过。
  料不到今世为了买电脑,居然故地重游。两世之间的区别是现今的电子一条街基本都还是国有或集体的产业(87年底,全民33家,集体111家,个体2家,中外合资2家),主要销售的是电子电器仪表类产品,她如需购买家用电器,此地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计算机及其周边设备的高科技产品还是少,都价格高昂,如展览品似地摆在柜台上供人参观。工作人员也不会象后世那些热情似火、拉客的导购,无时不刻地想宰你几刀。而是对兄妹俩爱搭不理,甚至防贼似的防着他们靠近触摸,仿佛一碰就会坏掉似的,让人无语。
  逛了一圈,见到这个年代进口的计算机、复印机、打印机、打字机、刻字机及其它一些设备。也大胆地询问了它们的性能与价格,做到对行情大致摸底。仅此而已。
  她是很想能够邂逅据说是“泰山会”鼻祖的四人组—陈春先、陈庆振、段永基与王德洪。或者其他某些个后世的风云人物,与他们胡扯一番,然后合个影,满足她的收集名人僻,可惜只是想想而已,就算遇到了她也不够格搭话。
  离开中关村时,已是十一点多,找街边的小饭店随便打发了一顿午饭,张雨婷又带着吴维涛前往下一个目的地,cy区的中纺里。
  中纺里顾名思义,原为纺织工业部的职工宿舍,居民主要为此单位的家属。
  张雨婷要找的是一个小女孩,这位小女孩颇有才艺,幼年起就练就了一手好书法,后世更被誉为娱乐圈的才女,名列华夏的四大花旦之一。她的爷爷是纺织部的一位工程师,因此一家人此时就住于中纺里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