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着手准备
作者:
苟寻 更新:2021-05-01 03:32 字数:2913
杨晨轩确实觉得刘志年是一个人才,但刘志年的眼界还是不够的。
普通人和真正到了一定阶层的商人看生意是有很大区别的,普通人看一个生意,觉得这有市场、有利润可以赚钱。
而商人很清楚,任何一个以商业形式存在的行业都是有利润的,没利润就没有人去做了,毕竟这是生意。
商人更在乎的是整合资源,而不是选择行业。
只要有资源,我就能去做一个我完全不懂的行业。
杨晨轩不敢说自己已经不需要看行业,但他现在也更倾向于资源整合,而不是选一个行业去耕耘。
如果一直保持刘志年这样的心态,生意是做不大的。
刘志年也很聪明,很快就意识到,自己说的话,自己的一些观点,杨晨轩不赞成:“老板,我明白了,以后我会努力学习、改正的。”
杨晨轩对于刘志年还是抱有期望的,说道:“嗯,希望下次见到你时,能给我一个惊喜。”
会议开到这,基本已经差不多了。
杨晨轩大概了解了一下工厂运营的情况,也没有发表什么意见,谁也不知道他到底是一个什么看法。
会议结束后,杨晨轩把戚家成留了下来,等其他人走后,说道:“戚总,今年我们应该会成立集团,工厂到时候肯定要纳入集团,统一管理的。”
“你们这边要做一下准备,不要等到时候太过仓促。”
成立集团,对于杨晨轩来说那是很自然、很有必要的。
但对于每个公司、工厂,还是有一些影响的,就算每个子公司是独立运营,但集团肯定会对下面子公司“指手画脚”,子公司的管理肯定没有限制自由,多少要受制于集团。
戚家成虽然不想上面忽然出现一堆人对自己指手画脚,但他也明白,成立集团对于杨晨轩来说,那是迟早的事:“好的,杨老板。”
杨晨轩跟着说道:“财务方面要理清楚,我到时候会尽可能给你们最大限度的自由,但集团整体的发展方向,肯定会对你们有一定的影响。”
“这个我知道。”戚家成说道。
就说最简单的,子公司每年都要上缴利润,自留一部分,利润集团全部拿去发展其他子公司,那他们就没有钱更换新的设备、扩展新的流水线。
其他方面,也会有诸多的影响。
大概就相当于把杨晨轩对公司的权利,交给了集团,集团对子公司的影响是决定性的,而杨晨轩只要控制集团就好。
成立集团以后,就会有人代替杨晨轩行使老板的权利,这些人到底怎么样,谁也不好说。
杨晨轩自然知道戚家成的想法,但他不可能因为戚家成把工厂管理好了,就让工厂成为特例,现在只是提前跟戚家成告知一下,没有跟他商量的意思。
杨晨轩又问了一下关于薛元凯的情况,知道薛元凯拓展市场一切都还比较顺利后,又闲聊几句,起身离开。
农历二月初三。
张荣峰还是坚持去鹏城,杨晨轩也没有再多说什么,答应了让他过去。
原本,杨晨轩打算让张荣峰去管理某个公司的,因为这些日子一直在讨论集团的事,干脆让张荣峰去鹏城建立集团总部。
思来想去,杨晨轩还是决定把集团总部放在鹏城。
原因很简单,鹏城的出口贸易做得好,集团目前大多数都是工厂,把总部放在鹏城也是为了更好的扩展业务。
既然要成立总部,那就不能是租房了事,总得自己去折腾几栋楼,要不然一个集团的总部也太寒酸了。
成立总部肯定会有一些麻烦,集团注册要申请,还要申请用地,建设总部等等,算起来麻烦可是不少的。
杨晨轩和柳依琴二人把张荣峰送上火车后,柳依琴说道:“成立集团后,打算怎么办?”
杨晨轩说道:“还能怎么办,以后这些公司都交给集团管着呗,我轻松了啊!”
柳依琴说道:“你得找人去管着啊!你现在把总部放鹏城去,我也不可能给你管。”
“张叔一个人肯定管不过来的,你计划着,集团主要制定发展方向,到时候集团的部门比任何一个子公司都要多。”
杨晨轩说道:“走一步看一步,以前也经常缺人,现在下面那些公司都能正常运转了,集团我们慢慢来呗。”
杨晨轩现在成立集团的主要目的就是方便管理,所以他现在并不追求集团其他的便利性。
成立集团的好处,经过这段时间的商议已经越来越明确,比如避税。
个人税有等级,公司的税务在1994年以后,也有了很多变化,成立集团以后,可以把盈利高子公司业务挪移到盈利底甚至亏损的子公司身上,有时候可以达到免税、减税的目的。
其二、可以资源相互利用,a公司要一个什么资源,所需的不多,去外面购买,因为量少,成本高,恰好子公司b有,b公司就是做这个的,就可以相互调动,资源不仅仅是物资,还包括资金、人力资源等。
其三、提高银行授信,一个子公司去,找了各种关系,人家就愿意给你一千万,五家公司也就五千万,你要是成立一个集团,可能就能申请到一个亿。
其四、可以做业务延伸,就好像刘志军说的布料,不过这个利润太小,杨晨轩看不上,但以后如果有更好、更大的机会,资源更容易整合,或者内部整合资源就可以做的话,是可以考虑去发展一下的,在杨晨轩看来,前提就是能做大。
诸如此类的好处很多,但一切都要等集团彻底成立,运转起来才行。
柳依琴倒是没有什么意见:“你不着急,我就更不急了。”
“你今年还去不去鹏城?”
杨晨轩想了一下,说道:“还是要去的,不去不行,那边的事情不能全部交给别人,有一些事情,还是得我自己去才行。”
杨晨轩要去的主要原因,也无非就是资金上的问题,顺便就是去看看他们具体做得怎么样了。
德胜工厂那边贷款已经下来,因为是以德胜的名义去办理的贷款,所以陈菲就能操作,不用杨晨轩自己去。
工厂的运营,杨晨轩问过,发展的还不错,但没有去看,具体情况怎么样,也不知道。
柳依琴开玩笑道:“现在已经二月份了,你到时候要去鹏城,估计又要几个月,马上就要高考,你这考不考得上还不一定,到时候你考不上,只能捐款去读大学了。”
杨晨轩一直都没有松懈自学,他本身就有基础,现在高中的课程他早自学完了,对于考试,还是有一定信心的。
就算考不上申城的复旦,也可以像柳依琴说的,捐钱去嘛,捐一个实验室啥的,自己要去读书还是很简单的。
杨晨轩现在对于知识有着一种敬畏之心,他现在愈发的感觉知识的力量有多大。
人的阶层被分隔开来,主要是因为三个东西,那就是权、钱、知识。
知识力量最大,影响力最深远,但大多都被权或钱给掌控。
杨晨轩没想过自己要掌控多少知识去研发个什么东西,他需要足够的知识量去理解那些技术人员说的话,总不能自己花钱请了一大堆高材生、研究员,他们做一个报告,自己屁都听不懂,最后还要人家一点点打比喻来解释。
杨晨轩笑了笑:“花钱就花钱呗,只要进去就行了。”
柳依琴说道:“张老师到时候要失望了。”
张俊东对杨晨轩还是抱了很大希望的,虽然杨晨轩事业做得红红火火,如果杨晨轩还能考上名校,那自然是最好的。
说到张俊东,杨晨轩说道:“找个时间,要去找张老师谈谈,看看他愿不愿意出国。”
“我们这个班马上就要毕业了,等我们毕业,他要是愿意的话,也差不多可以安排他出国了。”
“要是他不愿意出国,过来帮我也是好的。”
柳依琴说道:“估计张老师是愿意出国,我最近看他似乎在学英语。”
杨晨轩自然是希望张俊东能出国的,主要现在要找一个出国的人才也不容易,可不是随随便便找一个人就能行的。
出国的人才必须要懂外语,这一点是毋庸置疑,要不然去了有什么用?
其次,还要有一定的专业技术,要不然去了别人说话,那些专业性的东西一个听不懂,去了又有什么用?
张俊东也算是杨晨轩目前能找到最合适的人选之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