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撤场倒计时
作者:EJASON      更新:2021-04-30 18:31      字数:3102
  四月初的一个早晨,正是我们三排上班,南溪沟隧道被覆完成后,我们连已经调出到洞外,任务是清倒石渣,大概是上午的9点多钟,公路上开来一辆救护车,在要通过工地时,被一列掉了道的斗车挡住了去路,看到有救护车要通过,大家放下手中的活,都朝掉道的斗车跑去。
  这时从救护车上下来两名学兵,恳求我们帮助,尽快的清理开道路,他们要赶往安康。我们凑近救护车一看,一个双眼位置垫着厚厚的纱布,外面裹着厚厚的绷带,鲜血已经渗透了绷带,顺着脸颊往下流淌,他不停的喊着:“我的眼睛、我的眼睛痛呀。”这时那两名学兵哭诉着,他们是老学兵连的学兵,本来已经停工,再有几天就要撤场了,32个月的浴血奋战,使他们与襄渝线结下了不解之缘,真要离开了,大家还有很多不舍,为此他们主动请缨,再为襄渝线作最后一次贡献!
  营里面批准了他们的请求,再进洞施工一次,他们的任务是落底(就是在基本施工结束的隧道内,把地面一些没有达到水平要求的地面石渣清理掉)没想到石渣下面有一颗没引爆的哑炮,在镐头的撞击下突然爆炸,掀起的石渣炸伤了那位学兵的双眼。
  他们哭着说着,再有几天我们就要回家了呀。见到这般情景,我们一涌而上,摘挂钩的摘挂钩,抬斗车的抬斗车,以最快的速度清开了道路,救护车从中间穿过,向着安康方向急驰,救护车已经转过工地的弯道,可大家还没有离开那个清理出来的道口,都在为那名受伤的学兵担心,不知他的眼睛能否保住,也为他惋惜,再有几天就可以回家了,而他却伤的这么重。
  四月七号的上午,一艘机动拖轮推着两条大型驳船在汉江上前进,经过工地时拉响了汽笛,船上的高音喇叭里播放着大海航行靠舵手的歌声,驳船上撤场的老学兵们齐声高喊,“回家了!回家了!”我们站在工地上望着他们那高兴、兴奋的样子,不禁又想起那为站好最后一班岗而身负重伤的那位学兵。
  老学兵连撤场了,有些系统一次性把在新学生连的子弟也一次性招工带走了,我们连就有十几个家是国家建委五局七公司的子弟也跟随老学兵连五局七公司的子弟一同撤场了。他们中有我初到咸阳在咸阳第五中学的同班同学,也是我在咸阳最早结识的朋友,朱永康、李华、孙志国。我们一起报名,一起入选,坐的同一辆卡车,是他们每次到驻地都把最避风的地方留给我,是他们在我不敢走那羊肠小道时前拉后推的保护我,也是他们帮我到营部取回行李。
  在三线建设共同生活的740天里,我们朝夕相处,他们也都经过了生与死的考验(11.27特大塌方事故),每逢谁家寄来包裹,都会叫上我共同分享,过年时帮我们连部包饺子。和他们一起撤场的还有王亚波和几个如今只记得外号而没记住大名的朋友(有些外号不雅,也就不一一报名了),他们走了,我有些失落,还有羡慕。从那一别,转眼将近五十年了,至今还未再次相见(他们都去了东北大庆)。
  不过学兵连的撤场也已经进入倒计时了。六月份全线的学兵连停工了,准备从新分配工作,我们要回家了。7月4号傍晚,指导员从团部接回了前来我连招工的单位代表。晚上全连大会,宣布了首批撤场的141名学兵名单,会后各单位代表给各自招收的学兵介绍单位情况,会后连队向开了锅似的,比过年还热闹。很多性急的开始打起了背包,虽说是8号才出发,剩下的几天就不睡了。也有一些要实现自己在这两年间闲聊天时发的誓,要是让回家,只穿身上的衣服,其它的东西全不要了!
  平时说着玩玩还行,可真要回家,也真有这么干的。有些人轻装到只有一只手提包就装完了自己全部家当。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在那个买什么东西都要票,都定量供应年代,一个人一年的布票不够做一床被里子的,一家每年供应半斤棉花,扔掉的被子,家里要攒几年的棉花才能弹出一床被子。也有些人把拆下来的网套,褥子,不要的衣服推在一起准备烧掉,火刚刚点起,就引起了招工干部的不满,找到了指导员,指导员马上制止了这一行动,让他们把不要的东西统统扔在屋子里,走了以后由第二批撤场的学兵来处理,不要给招工干部留下不好的印象。
  按部队要求,每个人要准备三天的干粮,烙饼是烙不过来了,连队也没有烙饼的平锅,只有每个人发了十个大馒头,整整一书包,要回家了,同时又是从安康走,很多人干脆一个馒头都不带,指望着到安康买点心、罐头,沿途车站再做补充。
  那几天水田、岚河、团部军人服务社、营里的小买部所有能吃的东西,印有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八五二的信封、信纸全都抢购一空。8号的早饭好像没有几个人吃,各招工单位的代表就带领招到的新员工上路了,他们是要走到水田(现在叫南溪沟镇)去登船,我们这些剩下第二批走的人刚想去送送他们,就被指导员叫住了,部置了两件事:一是把每个人的东西全部集中到炊事班宿舍;二是两人一组用床板档住宿舍门(我们住了两年的宿舍,到走都没装上过门),把屋里的东西分类,一会老乡就会下山来换东西的。
  我们按指导员的吩咐,集中了个人物品,并派人专门看管,剩下的人自由结合,清理各间宿舍,每间宿舍都有几十个脸盆、饭盆、工作服、网套、褥子、蚊帐、枕头、成盆成包的馒头、毛巾、肥皂、牙膏生活用品应有尽有。宿舍内一片狼藉。经大家规类整理,屋子里顿时整齐多了,老乡们来了,他们拿着鸡,鸡蛋,青菜等等在各宿舍门前排起了队,我没有参加这次活动,指导员派我陪西北轻工业学院招工的张老师去了学兵17连。
  学兵17连在三线的两年多时间里,配合部队机械连,修风枪,调度斗车,开出渣机、搅拌机等,他们连的㒰指导员是个管理能力极强的人,在他的整素下,学兵17连组织纪律性确实强于其他学生连队。连里有很多学兵两年多时间里没有去过岚河镇。为了分批撤场在连里减少波动,㒰指导员规定招工干部只能在出发前一天到达连队,现在都到了撤场解散的前夜,学兵17连的一切还是井井有条。
  我们来到17连营房外,没有见到一个学生,他们都按指导员的命令,各自呆在自己的帐蓬里,干什么都行,不得互相串门。我正准备进入连部,身后突然闪出一个学生,把我拉到连部侧面,问我带的是哪个单位招工的?我告诉了他,他让我帮他看看招工名单上有他没有,他叫段亦练。我进了连部,因为我原来是18连工作班的,㒰指导员和我们指导员能聊的来,有时我和卢凯也去17连,还算熟悉,他示意我可以坐下来一起聊。
  我总想看到那份名单,可是张老师也是个办事认真的人,手里拿的名单总是折着的,㒰指导员和几位招工的干部寒暄了几句,各单位的招工干部纷纷交上了名单,我趁事拿过了张老师手中的名单,在递给指导员前迅速扫了一眼,交了名单。然后又坐在张老师身边,在指导员核对名单时,我若无其事的走出了连部,绕道侧墙边上,段亦练正紧张的等在那里,身边还站着一个大个子,我告诉段亦练名单上有他,那个大个子告诉我他叫韦玉华,应为姓韦的比较少,我在看名单时,对这个姓也记住了,我告诉他有姓韦的,两个人高兴的走了,互相订瞩回宿舍不能对别人讲。
  他俩提前一天知道了自己的工作安排,可以回咸阳,单位也不错,估计晚上睡觉都会笑醒的。其实这次轻院招工30名,子弟只有我们几个,大部分招的都是工宣队派住厂纺织机械厂子弟和个别国棉一厂子弟(也是通过关系)。另外,学校纺织系在女子连招了8名女学兵,也是纺机的子女,由纺织系纺织厂肖厂长去21连接的。中午我在学生17连混了顿饭,大米饭红烧肉,后天连队就解散了,可他们连养的猪还没杀完呢。
  下午我回到连里,以物换物活动收获颇丰,大家齐动手,正在杀鸡退毛,几十只鸡,30来个人,三线的27个月里没有过过这么放开吃鸡的日子,指导员还拿出了一壶柿子酒款待几位招工的干部。我们的辅盖都打成了背包,谁也不愿再折腾。今夜无眠,大家坐在路灯下,继续喝酒,吃鸡,聊天,说说笑笑,熬到天亮,明天晚上是我们在三线的最后一晚,这最后一晚大家还要熬个通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