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王玄奘贾府借玉
作者:重要嘉宾      更新:2021-04-30 14:58      字数:4513
  荣国府。
  贾莘放了学,带着俩小伙伴在雪地里捉小鸟。
  他带人扫开一片雪,在空地上支着一个箩筐,撒上谷子,然后静静地等在一边。
  不一会儿,有一只灰色的斑鸠落到了空地上,吃着谷子,误入了贾家小公子的机关里。
  “二哥,快拉绳子!”
  “拉!”
  贾莘红着小脸,激动地扯着绳子用力一拉,撑着箩筐的竿子倒了,箩筐正好罩住了斑鸠。
  贾莘连忙跑过去,稍稍地掀起一条缝隙,把小手伸了进去,一把抓住了斑鸠的腿。
  “哇喔!抓住了!”
  他激动地大喊大叫着。
  “二哥真厉害!”
  “二叔,好棒!”
  听到弟弟和侄儿的称赞,九岁的贾莘很是高兴,抓着斑鸠与两个伙伴赏玩。
  “无知的孽障,一天只知道戏耍,功课可都做了?”
  贾宝玉从礼部衙门回来,看到儿子抓着一只斑鸠戏耍,顿时气不打一处来,贾莘是家中嫡子,未来振兴贾家的重任都要落在他的肩膀上,可是这小子不爱读书,整天瞎混,这怎么行?
  “父亲!”
  “二伯!”
  “二爷爷!”
  三小看到了贾宝玉,吓了一大跳,尤其是贾莘吓得手一抖,斑鸠扑棱着翅膀,趁机逃逸。
  “你们的功课可都做完了?”
  贾宝玉背着手在三人身前走了两趟,神色严肃地问道。
  “做完了!”
  三人小声地答道。
  “哼,学海无涯,做完了功课就多背背诗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不多读书明理,将来怎么能出人头地?”
  贾莘低着头战战兢兢地回道:“谨遵父亲教诲!”
  看着贪玩的小儿子,贾宝玉不由地想起了远在混元学院里的庶长子贾荷,长子少有才名,在书院里也名列前茅,前些时候来信,说准备参加科举,只要发挥正常,前三甲也不无可能,他看过大儿子写的文章,确实很有文采。
  还是学院里的教授水平高啊,要不要把小儿子也送进混元学院呢?
  “相公!”
  刚才贾宝玉训斥贾莘的时候,就有下人赶忙跑回后院向夫人报信,史湘云得到消息,急匆匆地赶了过来,看到贾宝玉还没有动手,心里舒了口气。
  “夫人,这天寒地冻的,你怎么出来了?”
  贾宝玉很爱惜史湘云,大步走过去拉着她的手,防止她摔倒。
  “孩子都在呢!”
  史湘云红着脸,有些不好意思。
  “咳咳!”
  贾宝玉看到三小在偷瞧,老脸一红,指着箩筐骂道:“混脏东西,谁教你们这么抓鸟的,尽教爷们儿调皮捣蛋,拉出去打死!”
  “老爷息怒!”
  下人们吓得一抖,连忙跪在了地上。
  “父亲,是...”
  “是谁?说!”
  贾莘吓了一颤,“是鲁迅先生!”
  “胡言乱语!鲁迅先生何等人物,怎么会教人嬉戏之术?”
  贾宝玉脸色更冷了,这小子小小年纪就说谎,还敢胡乱借用先贤的名头,必须要好好地教训一顿。
  “嗤嗤~”
  史湘云轻声笑了几声,“相公,这一次你可冤枉幸儿了,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就写了小时候与小伙伴闰土捕鸟的趣事,许是幸儿觉得有趣,来试一试。”
  此时贾宝玉也想起了那篇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老脸有些挂不住,冷声道:“好的不学坏的学,用谷子捕鸟,多浪费粮食,你们可知道当今天下还有多少人吃不饱饭?
  先贤朱柏庐老夫子曾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浪费粮食是不对的。”
  他瞪着三人:“你们下去,把最后一句话抄写一百遍,明天检查,听到没有?”
  “听到了!”
  “下去吧!”
  三小施了一礼,一遛烟地逃跑了。
  贾宝玉看到儿子撒丫子快跑的样子,气得胡子又翘了起来,“这臭小子!”
  “相公,莫要生气,气坏身子可不好!”
  史湘云闻言劝慰道。
  “哎,这小子真不让人省心啊!”
  贾宝玉叹息道。
  “咯咯,谁还没有年幼无知的时候?二哥哥小时候可比幸儿调皮捣蛋多了。”
  “夫人,别乱说,我小时候一直都很规矩,可没有幸儿这么不像话。”
  贾宝玉看到旁人都退开了,颜色稍缓。
  “是吗?我怎么记得某人小时候因为调皮,差点被公公打死呢!”
  史湘云已为人母,可娇憨的性情一直没怎么改,私下里她身就喜欢叫贾宝玉二哥哥,偶尔逗嘴,她觉得很开心。
  “咳咳!”
  贾宝玉有些不好意思,王顾左右而言他,“夫人,老祖宗的身体好些了吗?”
  这两年来,贾母身体一直不好,缠绵病榻,今年病情来的更凶猛,也不知能不能熬过这个冬天。
  史湘云叹道:“要是能熬过冬天,或许还能再熬一年。”
  “走吧,我们去看看老祖宗!”
  “好!”
  ......
  探望了贾母后,贾宝玉回到书房看书,忽然听到下人说有人登门求见,来人也不报上姓名。
  贾宝玉怀着好奇见到了访客。
  “王大哥?!”
  贾宝玉惊喜地喊道。
  “嘘~,宝兄弟小声些,我还是戴罪之身呢!”
  来人正是王维,他放下斗笠,认真地打量起了眼前的贾宝玉,多年不见贾宝玉也留起了长须,额头上也有了皱纹,一举一动都透着沉稳干练,乍一看有些像年轻时的贾政,果然有其父必有其子。
  只是看到少时的玩伴,贾宝玉脸上少了些严肃刻板,多了几丝生动,他打量了几眼王维,笑吟吟地问道:“王大哥,你和青莲子美真的是管鲍之交?”
  “噗~”
  王维没忍住一口茶水喷在了贾宝玉的脸上。
  看到贾宝玉胡须上挂着几片茶叶,王维连忙拿手帕给他擦,“宝兄弟,抱歉呐!”
  “呃~,王大哥别介,我自己来!”
  贾宝玉吓得一哆嗦,他以前有那癖好,现在好多了,他可不想重蹈覆辙,便坐远了一下,像是担心被玷污。
  “哎~”
  三人成虎事多有啊!
  王维摇头苦笑道:“宝兄弟,我性别一直男,从来爱好女,传言都是假的,你可别误会啊!”
  “哦,我知道,我没有误会!”
  贾宝玉才不相信呢。
  自从传言王维与李白杜甫等人分过桃断过袖之后,忽然有几百个眉清目秀的男子站出来,承认自己与王玄奘有一腿。
  他们向《大唐邸报》的采风使口述了各自与王维交往的细节,从时间到地点到场次,什么都说,十分详细,全都刊登在了大唐邸报的娱乐版块上,报纸大卖,供不应求,最后一共加印了十五次,发行量过十亿。
  因为王玄奘的缘故,大唐南南之风大盛,甚至形成了一种文化,而王玄奘正是这种文化的标杆,众多南南传记小说男主角的原型,蝇营狗苟,其中腌臜之处,不堪入目。
  误会太深,难以解释。
  王维无奈地摇了摇头,没有再多说什么,直奔主题。
  “宝兄弟,今天前来叨扰,是想借一件东西。”
  “王大哥请说!”
  “我想借通灵宝玉。”
  传言通灵宝玉是女娲炼石补天后剩下的最后一块五彩神石,正好可以拿来修补圣蛋的漏洞。
  王维看到贾宝玉身上没有戴玉,“不知通灵宝玉可还在?”
  “它一直都在!”
  贾宝玉从书桌下的暗格里拿出玉佩,目光复杂地看了一会儿,叹息道:“这块玉太重了,我早已不戴了,王大哥若是需要,就拿去吧!”
  他把通灵宝玉推了过来。
  “通灵宝玉可是个宝贝,你也舍得?”
  “宝贝?”
  贾宝玉笑道:“我珍惜的东西才是宝贝,通灵宝玉在你们眼中是宝贝,在我眼里是祸患的根源,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我更在意天下太平,阖家安康,孩子们能有出息,而这块玉...”
  他看着通灵宝玉,“它不属于我,总有一天它会离开,或早或晚都可以,王大哥拿去吧!”
  贾宝玉现在是大唐礼部官员,是贾家的家主,是史湘云的丈夫,是贾荷贾莘的父亲。
  他更关心的是家国天下与后代。
  这块玉只能庇佑他一人,却可能给贾府带来灾难,为人子为人父,他不能太自私了。
  王维理解贾宝玉的心思,沉默了片刻说道:“宝兄弟,天下就要大乱了,贾家的祖籍在扬州,尽早搬到扬州吧,早一些,或许还来得及!”
  贾宝玉愣住了,“王大哥,如今天下承平,怎么会大乱呢?”
  李隆基希望天下太平,大唐邸报便粉饰太平,此举不仅糊弄住了李隆基,还有贾宝玉一类的臣子。
  王维指了指西边,“妖国蓄谋已久,来年必然攻唐,宝玉好自为之。”
  他起身抱了抱拳,带着通灵宝玉离开了贾府。
  “相公,此人名声污秽不堪,通灵宝玉给了他岂不是明珠暗投?”史湘云从里屋里转了出来,不解地问道。
  贾宝玉牵着她的手坐下,“娘子,王大哥这人可不简单,他的权势比起皇帝也丝毫不差,给了他反而能结交他。”
  “怎么会?”史湘云十分惊讶。
  贾宝玉蘸着茶水,在桌子上点点画画,“你且算一算他的女人,他的朋友,他的门人弟子,便知道他的势力有多大。
  他的女人里,有词仙子诗仙子,苏家大小姐,剑仙子,绍敏公主,这些女人代表着文道、世家、宗派、宋国,还有龙族公主、百花公主、灵儿姑娘、玄机仙姑、公孙二娘、宝姑娘,她们身后站着龙族、圣女教、灵族、道教、剑道、商行。”
  “相公,她们与王玄奘交往只是私情,与她们身后的势力有什么关系?”
  “哈哈,怎么没有关系?”
  贾宝玉笑道:“这些女子的态度就代表了她们身后势力的态度,她们想亲近王玄奘,不想与他为敌,身为女子,她们肩负着特殊使命,岂能由着性子?”
  史湘云沉默不语,她能嫁给贾宝玉,何尝不是家族的选择,利益的结合?
  贾宝玉送走了通灵宝玉,像是搬走了一块石头,心中舒坦了不少,他打开话匣子,开始滔滔不绝地向妻子讲起了王玄奘的权势。
  “若是传言属实,王玄奘与贵妃,以及宫中诸妃都有私情,那么他的权势会更上一层楼。”
  史湘云纤手把盏,为贾宝玉添了一杯热茶。
  贾宝玉抿了一口说道:“贵妃娘娘与杨相乃是本族,他们手中掌握了大唐一半以上的文臣武将,其余诸妃...”
  说到此处,贾宝玉脸色微红。
  因为在这些妃子中,还有他的姐姐贾元春。
  传言若是真的,王玄奘便是他的姐夫。
  “相公,怎么啦?”
  “无事!”
  贾宝玉叹道:“其余诸妃身后的家族大都是勋贵大臣,这些实力也不容小觑。”
  “依靠女人得来的权势,终是空中楼阁,大风一来,自然土崩瓦解。”
  “没那么简单!”
  贾宝玉说道:“娘子别忘了王玄奘的朋友遍天下,譬如李白杜甫、乔峰、陆小凤、焦遂、梁山头领等等关系匪浅,还有他与纯阳真人、达摩祖师、张真人、五庄观等等高人都有交情,这些人要是联合起来,这天下有谁能抗衡?”
  史湘云点头,忽地想起了一件事,脸色烧红,“可传言王玄奘与李白杜甫...”
  “哈哈哈,传言做不得真!”
  贾宝玉笑道:“于王玄奘而言,这些传言利大于弊?”
  “为何?”
  “王玄奘若是反贼,与他交往的这些人又是什么呢?这些传言只会让王玄奘与这些青年俊才越走越近,成为一条绳上的蚂蚱,至于别的影响?”
  贾宝玉轻轻一笑:“男子相交,乃是文人雅趣,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或许会有更多的人敬慕于他。”
  当初李隆基为了彻底搞臭王玄奘,也不在意别的,只要是天下闻名的年轻俊才,都被他塞进了王玄奘的好基友列表中。
  其中还有一些王玄奘没有见过面的人,因为谣言,他们有了亲密的关系,即使他们活得光明磊落不在意,可别人在意,好事者会把这些人划分到王玄奘的阵营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要是王玄奘造反了失败了,被判了诛九族,这些好基友少不得会遭到牵连。
  “相公,这就是你拿通灵宝玉来交好王玄奘的原因?”
  贾宝玉摇头叹道:“佩戴着通灵宝玉之时,我就像是纱网里面的飞蛾,总感觉头顶上有一只眼睛一直都盯着我的一举一动,我不得自由,可就在王玄奘带着宝玉离开贾府时,那双眼睛忽然消失了,我得到了自由,这感觉真是太好了,哈哈哈...”
  贾宝玉忍不住仰天大笑,不禁流下了眼泪。
  活了三十多年,以前的日子像是在坐牢,直到今天才真正地出狱为人,他终于可以自由地呼吸了。
  夫妻连心,史湘云能感受到丈夫的无奈,他的悲伤,他的快乐,也为他悲伤,为他快乐。
  沉吟了良久,她才问道:“相公,刚才王玄奘说了,天下要大乱了,我们要离开京城吗?”
  “等明年春天吧,春天到了,希望老祖宗的病能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