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兴庆殿中识诸臣
作者:重要嘉宾      更新:2021-04-30 14:55      字数:2920
  “参见王统领!”
  刚才王维正在跟焦遂说话,忽然看到京畿巡防营统领王子腾骑马过来,连忙上前拜见。
  他一直在城门前晃荡,便是准备随他一起混进皇城参加登基大典。
  王子腾在城门前下了马,瞥了一眼他,淡淡道:“王校尉,训诫之时,你可发现了可疑之人?”
  话说这王子腾不知做了什么好事,竟然混成了李隆基的心腹,此次李隆基舍鸡钓鱼,安排他去太上皇处当卧底,这是一个重要的差事,要是干得好了,少不了封官加爵。
  杨玉环知道王子腾的身份,要王维下山后便来找他,听其安排。
  他去了巡防营官衙后,王子腾担心营中人多眼杂,暴露了身份,便给了他一个差事:巡街!
  说简单点,让他先去街上随便溜达,没什么重要的事。
  见他前来报道,王子腾随口问了一句,算是上下级交接的形式,场面话而已。
  可王维当真了,他指着不远处的焦遂说道:“回禀统领,那人气血旺盛,气势不凡,似乎是个高手,可是他却做仆役打扮,十分可疑,卑职盘查了许久,也看不透他的底细,不敢打草惊蛇,是以前来禀报。”
  刚才他跟焦遂说了那么久,需要找点借口掩饰,以免被有心人看到了,又多出一桩是非。
  听问‘可疑之人’,他灵机一动,将焦遂给卖了,谁让他嘴贱呢?
  王子腾顺着他的手看了过去,看到是贾府的马车,微微皱起了眉头,自家人啊!
  “刘校尉,你过去看看!”
  “喏!”
  一个姓刘的巡防营校尉领命跑了过去,又飞快地跑了回来,回禀道:“统领,那位大人是青龙使!”
  话刚说完,焦遂走了过来,笑道:“王统领,贵部真是人才济济呐,本本使只是靠在车上打了个盹,就被他发现了破绽!”
  “呵呵,不敢,冒犯了青龙使,还望海涵!”王子腾小心翼翼地赔罪道。
  “呵!”
  焦遂冷冷一笑,看向王维道:“小小小子,你很不错,竟然一...一眼看出本使有有问题,很有眼光嘛!”
  “拜见青龙使,卑职有眼不识泰山,还请大人见谅!”
  王维不知道青龙使是个什么差事,见王子腾等人都单膝跪地,恭敬下拜,他不想被人瞧出破绽,也照做了,让焦遂捡了个便宜。
  “哼!”
  焦遂冷哼一声,龙行龙步,趾高气昂地进了皇城。
  ......
  兴庆宫,兴庆殿。
  轮规模,兴庆宫不比太极宫小,其中有阁楼宫殿数百座,金碧辉煌,处处彰显着堂皇的气势。
  在兴庆殿前有一个大广场,纵横千丈,此时文武百官、勋贵大臣等皆集聚在大殿前,约莫有数千人,等着准备参加登基大典。
  王子腾尚没有完成卧底的使命,仍要去应付李亨,他交代了一句便带人离开了,专门留下王维一人,伺候青龙使大人,不得怠慢。
  王维偷鸡不成蚀把米,在焦遂面前伏低做小了一阵子,等他消了气,他才问道:“焦兄,敢问青龙使是个什么差事?”
  对于他刚才的叛徒行径,焦遂十分不齿,伸手道:“拿...拿几瓶好酒出来,等本使消消了火再告诉你。”
  王维陪笑道:“焦兄,此处人多,我的身份是个武将,从储物袋中拿东西多有不便,以后补上如何?”
  焦遂懒得跟他计较,慢慢地说了起来。
  唐国国策讲究兼收并蓄,海纳百川,主张各族平等交往,因此在立国初期,唐武帝便册封各个归化一族王爵公爵不等,于是便有了四个郡王,以及几个国公。
  龙族实力强大,怎会没有册封呢?
  唐武帝不能直接册封龙皇,便册封了五行龙王,青龙王、红龙王、黑龙王、白龙王、黄龙王,并献上了厚礼。
  看在贡品的份上,几位龙王很给面子地接受了册封。
  不过各个龙王住在龙宫中,懒得来唐国里做龙王爷,为了方便行事,各个龙王都派遣了使者留在大陆上。
  青龙使便是青龙王的使者。
  焦遂带着一块青龙令,相当于青龙王亲临。
  青龙使身份尊贵,皇帝见了也不敢怠慢。
  “小小子,你最好别得罪本使,否则本使要你好看!”
  焦遂摸着下颌的短龙须,得意地说道。
  “青龙使了不起吗?”
  王维不屑地哼了一声,轻声道:“本公子还是龙婿呢,我骄傲了吗?”
  “呃,哈哈哈!”
  ‘啪啪啪’
  两人正说笑着,大殿前,一个太监挥起了静鞭,三下静鞭响如雷,阶下时直报日光。
  “嗡嗡隆隆!”
  兴庆宫中金鼓齐鸣,玉磬金钟,鼓奏鸡唱,天一和太一,分七政布魁罡。
  灵鹤在天上飞舞,蛟龙在空中盘旋,皇宫中遍地祥瑞,处处闪烁着炫目的灵光。
  此次登基大典来得匆忙,草草地准备了几日,表面上热热闹闹的,可比起真正的登基大典,差得老远。
  李亨祭拜了太庙先祖之后,御驾终于来到了兴庆殿前。
  至时,钟鼓齐鸣,李亨身穿金黄色龙袍,龙行虎步。
  一个多月未见,李亨变成了一个七老八十的老头子。
  原本黑幽幽的头发变成了一种诡异的粉白色,苍老暗淡的脸上布满了皱纹,以及许多粉红的瘢痕,犹如桃花,黑粉黑粉的。
  见此,王维不由地想起那池粉红色的膏液——‘百日醉’。乍闻着有些香,深吸一口气,却是一种甜腻腻的臭味。
  看着李亨如此模样,王维翻看了一下陈雍残留的记忆,其中恰好有关于李亨之事。
  他心中有了计较,再看向其他人。
  在李亨的身后跟着数百人,当先两人,左边是太子李显,右边是鬼仙公孙策。
  两人之后,是宜阳郡王李佐等亲王郡王,以及一干心腹大臣武将,顾怀恩、王子腾正在其列。
  仔细地看了一遍,王维惊讶地发现,唐国宰相李林甫竟然没到。
  好奇之下,他问起了焦遂。
  “传...传闻李相身患重病,生命垂危,将不久于人世。”
  “装病?”
  近些日子来,长安城中病倒的大臣很多,从西宁郡王苗武,到韩愈杜牧李商隐等,再到李林甫和受伤的水溶等,稍微厉害点的人,都主动生病或者伤退了。
  “不不是装病!”
  焦遂慢慢地道:“李相只是文士境修士,能活到九十六已算是高寿,此次不是装病,确实是病入膏肓。”
  “李相只是文士?”
  王维疑惑不解,权势滔天的李林甫怎会只是文士?
  李林甫家大业大,传言他作风奢侈,贪污受贿无数,即使他没文采,也不可能缺少灵诗,即使不愿买,也有人主动送上门,这种行为称作‘投卷’。
  所谓投卷,文人们想当官,苦于无人举荐,便将自己的诗文择优编成长卷,投献给达官显贵,或者文坛名人以求得他们赏识,以提高自身知名度和入仕的机会。
  用灵诗换得知名度,算是正当交易。
  身为宰相,李林甫不缺少灵诗,怎会只是个文士?
  焦遂道:“文士又如何?文修活了几百年,却一直埋首经卷之中,凭白耗费光阴,倒不如轰轰烈烈地活个英年早逝。
  而且李相曾言:
  各族得天命,人命九十九。
  过百即为罪,一罪万事休。
  逆天不可为,生死莫强求。”
  不惧死亡,够洒脱!
  王维不理解,却有点敬佩,或许这便是人生观的差异吧!
  正想着,殿前龙钟长鸣,李亨身边的老太监尖声道:“太上归位,群臣觐见!”
  “遵命!”
  殿前的大臣们按照品阶,规规矩矩地进入殿中。
  李林甫、韩愈等一干老臣不来,走在群臣前面的则是一个青年大臣,那人三十多岁,朱衣紫绶,身材高大,皮肤白皙俊美,举止有礼,不讨人厌。
  此人便是杨钊,后得皇帝赐名,改为杨国忠,年纪轻轻便成了御史大夫,从三品,专掌监察执法,乃是皇帝的心腹。
  据传,杨国忠修行文道,可他文采不行,到了三十多岁,才修炼到文士中阶。
  得知此事后,王维疑惑不解,记得杜秋娘说过,杨国忠是自己人,怎会修行文道,难道他不是圣族人?
  好奇之下,他问了问杨玉环。
  杨玉环笑而不言。
  王维不知杨国忠的底细,不知杨玉环等人的打算,没有主动结交,而杨国忠一派也没有派人来联络,双方一直形同陌路。
  那么杨国忠是不是自己人呢?
  此事一直悬于心中,久久未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