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我的二十年》——我的启蒙老师
作者:
我叫杨小二 更新:2021-04-28 07:47 字数:2126
要论在我简短的求学生涯中,给我影响最深的阶段,莫过于小学和高中了吧!
也正是这两个阶段存在,让我成为了现在的我。
小学我有一位十分严厉的语文老师,接替我四年级以后的语文教学任务,再就是我的高中班主任,
不同的是,我的班主任教授的是化学学科。
很难理解,一位化学任课老师怎么会对学生的写作水平进行了二次启蒙。
先来说说我的小学老师吧!
我小学是一个很不让人省心的孩子,每每暑寒假作业,一定要等到快开学的时候才会去写,并且每次都是一边被父亲用竹条抽得战战兢兢,一边拿着笔,就着眼泪写作业。
而每次的寒假作业,都可以让我补到半夜三四点。
以前很不理解,父母怎么可以为了作业学习就下手责打平日里最疼爱的孩子,在我委屈的赶作业的同时,也痛恨是眼前的作业本,让我和父母的感情之间有了隔阂。
不过换做现在,我这样的想法倒是有了不少改观,甚至觉得要是自己以后有了小孩,他也这般不听话不自觉,我...我...我应该会比父母下手还重吧......
对于教育的问题,我向来是抱有一番宏论的,及至到身边的朋友们有了小孩以后,我恍然发现,“棍棒底下出孝子”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
而我的小学老师就是这么一位老师,当然我不是指她会打学生,只是当你犯错时,会觉之眼神之犀利更甚竹鞭加身之感。
但也正是她这样的严厉,反而让我对语文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我在整个小学都是属于缩在角落的角色,即便是语文成绩不俗,但也应为极度的偏科而被遗忘在角落。
等到这位语文老师接管班级之后,她似乎看到了我在单科成绩上的表现,每每考试结束,试卷发下来,总会让我站起来,当着全班同学,朗诵自己的高分作文。
我是一个在平常连话都难以说出口的人,万万不敢站起来,当着全班的面,朗诵文章,第一次被老师点名站起来念文章之时,我心里是万般不情愿,奈何实在不敢违逆,只得硬着头皮念。
那一次,自然是磕磕巴巴的,脸早已发红到自己都感觉到的滚烫了,我以为会被严厉的老师挑剔,谁知老师竟说,“很不错,虽然不太流畅,但是发音很标准,下次再接再厉。”
后来我就在这一次次的朗诵中,慢慢从座位站到讲台上,再从讲台站到礼堂上,再站到党校的演讲比赛上……
高中,我作为特长生破例被招进去。
身为班主任的化学老师,总是意外的十分关注我在文学方面的培养,我在他眼中,是一个“不外向也不内向的学生”。
期末的学生评语中,老师说,“你既不整天活蹦乱跳,也不整天默默无语,是一个不外向也不能内向的学生”。
我听过很多人对我的评价,但我一直觉得,这位班主任老师的评价,最为切中肯綮。
相比较同龄人而言,我读的书会比较多,有时候思考也会很多,遗憾的是,在我所读过的众多书籍中,唯独没有教科书的身影。
老师曾经给班级制定一个课前三分钟演讲的小规矩,他认为,未来只有敢于站在人前表达自己的人,才是有可能接近成功的人,从预备铃敲响到正式上课的铃声响起时,中间正好相隔三分钟。
班长每日将要上台的同学名字写出贴在墙上,榜上有名的同学,自觉的在每节课的预备铃响之后便上台,可以是一个小故事,可以是自己的一些小感悟,甚至是站在讲台上跟同学们闲聊。
而有些时候,即便是占用了一两分钟正式上课的时间,老师们也必定会站在门外,默默听完学生们的“小演讲”,然后再进入教室,正式讲课。
大学毕业时,我把自己所有的教科书都卖给了旧书摊的小贩,父亲为此恼火不已,当一本书被叫做“教科书”的时候,于我而言,它已经失去了让人诵读的乐趣,翻开只是迫不得已。
我的高中应该是所有读书生涯中,最值得怀念的了。
小学时的我还不懂同窗之情,及至中学却也是朦胧懵懂,高中时期正如同一个人的青春情感大爆发时刻,大学,实在是再不敢谈情谊二字的。
当然我的大学,是十分庆幸后来遇到的舍友的,这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提过,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不过在与班主任老师的三年相处之中,我大概印象最深的便是他曾经说,”我这一生教书生涯,有两件事是十分难忘的,一件是我的校长职位被停,还有一件就是,被一封匿名信举报。”
我才了解,老师原来是这所学校的校长,因为一些复杂的校务,不得已被停了校长职位。
从校长位置走下来,老师反而轻松不少,每日除了教习学生知识,也再懒理学校琐事,倒也乐得自在。
我记得高三那年,家中着实捉襟见肘,对于学校补习的资料费,父亲只得叹息。
老师默默的跟父亲通了个气,“擅自”将这笔钱替我垫上,便不再提及,后面我曾经因为这件事不止一次谢过老师,他的说辞每次都是一样,“好好孝敬你的父母,就算是谢我了。”
我也曾经再回家乡,去了老师家,想还给老师这笔钱,他说什么也不肯收,照例还是那句话,“孝敬好你的父母,就算是对我的回报了。”
“可这钱,父亲交待,无论如何也要还给您……”
“那你回去就跟你父亲说,我已经收下这笔钱了。”
“这……”
“就当作,我们之间的小秘密吧!”
老师这般的开怀大笑,让我莫名觉得,亲和无比,想来那封匿名信,无论里面的内容如何,也都无法影响到老师。
我一直认为,老师在教授一个人的过程中的成长过程中,“育人”往往比“传道授业解惑”更为重要,我很感谢也很庆幸,在自己被雕琢的过程中,经手之人皆为良师,虽如今未能如愿成为大器之人,但若心怀善意,良知俱佳,又何尝不是一种完满呢?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