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横渠四句
作者:阑珊词阙      更新:2021-04-27 15:15      字数:2105
  “没想到你这老奴竟然还知道孟子的学说,难不成你进宫之前还是和读书人不成?”
  李世民之前总感觉这句话在哪儿见过,却一时半会儿想不起来,听了李公公的回答,这才想起为生民立命出自何处,原来是出自《孟子》,由此可见这莫轩之学文绝非常人可比。
  “殿下说下了,老奴也是闲来无事,平日里也就多看看书籍,一直待在殿下身边,岂能目不识丁,”
  “你这老奴,想不到竟然还有这般雅兴。你说的也是,既然如此那就让仲达来释义今日莫轩的这四句话,你这就去传唤他吧!”
  “是,殿下。”
  “对了,不要忘了,去找莫轩,让他将今日所作的文章给孤王写好呈上来,孤王要好好欣赏欣赏。”
  “是,殿下。”
  不多时孔祭酒孔颖达便来到了大殿,毕竟作为国子监祭酒的孔颖达此刻原本在国子监给众位士子授受学业,来这东宫也不过一会儿的事。
  “微臣参见太子殿下,”
  “爱卿平身,此番传唤爱卿前来乃是为了让你给孤王解读一段话。”
  “殿下请说”,
  “前些日子我大唐新增了一位翰林学士,然而这位翰林学士却无心朝堂,今日却是寻孤王请辞,此前他给孤王说了这么一句话,原话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孤王只知这第二句为生民立命出自《孟子.尽心上》,其他的却不甚了解,你且看,何解?”
  “殿下,且容微臣琢磨琢磨。”
  “可,你想好之后说便是了。”
  过了一会儿后孔颖达便对李世民说道:“殿下,这句话依臣看来,应当如此解释:学者之事,莫要于识仁求仁,好仁恶不仁,能如此,乃是为天地立心。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为往圣继绝学’,故‘往圣’者,孔子、孟子所代表的先儒也;‘绝学’者,孔孟先儒所弘扬之道学也。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这三句应为‘为万世开太平’之基也,应当是莫大人的志向,此句一出,足以说明莫大人有大儒风范,微臣身为孔圣后代子嗣,却没有莫大人的志向,微臣惭愧。”
  这四句话被后世冠以横渠四句之称,天地本无心,但人有心,人的心也就是使生之为人能够秉具博爱济众的仁者之心,和廓然大公的圣人之心。实则,恻隐之心,就是不忍人之心,也就是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仁所由出的起点。
  而第二句,通过修身致教,最后如果能而达到这样一种境界,即不管一个人的寿命是长是短,都能保持自己的性体全德,那么这个生命个体就可以说已经安身立命了。
  第三句自然是为了弘扬儒家学说,对儒学而言,孔子固然是集大成者,而宋的濂、洛、关、闽诸大家,则把儒学拓展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阶段。真能阐扬承继孔孟先儒之道统者,惟有宋儒。
  “为万世开太平”,所表达的是先儒也是宋儒的永恒政治理想。“开”期待之谓。“为万世开太平”,实现张载《西铭》描述的文化理想,民胞物与,全体归仁,才能让蔽惑无明的现代人重新回归率性诚明的人类精神家园。
  当然,现在是大唐时期,这横渠四句自然就是莫轩的,在李世民与孔颖达等人看来,莫轩境界之高,可与天齐,比海深,比大地更加宏远广阔。
  “原以为这莫轩也不过只是一个才学高一些的天才,如今看来是微臣孟浪了,莫轩此人,有宰辅之才,堪称当世大儒,吾不如也,吾不如也,”孔颖达听了这四句话,虽然他可以说出类似的话,却没有如此宏远的梦想,顿时自叹不如,即使他只是听到了这四句话,便已足够了。
  “哈哈哈,难道爱卿还在怀疑孤王与太子妃的眼光不成?”李世民心中却很是骄傲,毕竟莫轩的才华乃是他与长孙无垢一起力保的,如今不管莫轩有多大成就,谈及莫轩之才,必然会谈及他李世民与长孙无垢对莫轩的知遇之恩。
  “莫轩的才华可不仅仅只是如此而已,今日可还有一篇警示文章,待明日让李三拿来,你再一观,想必这莫轩之才定然会让你更加惊叹的,”谈及此处,李世民仍旧为莫轩之前所作的《大唐少年说》震撼不已,每每想起,都不由豪情万丈。
  “看来明日微臣还要被这莫轩给震撼一次,不过我倒是很期待莫轩的文章,毕竟时至今日,莫轩显露的也不过是诗词之才,今日虽有这四句堪比圣言的话,但依旧无法知道这莫轩的文章到底如何?不过微臣看来,只要不出意外,这莫轩将来必成大儒,实在乃大唐之幸也。”
  “莫轩之才,远飞如此,如若不然,孤王与太子妃又怎会力保他呢?”
  “殿下英明。”
  这世间之人,最爱无非是名利二字,作为当世最具权力之人,李世民现在唯一在乎的除了一个好名声,已经别无所求,故此莫轩如今才华逐渐显露出来,最高兴的莫过于李世民了。
  且不说李世民与孔颖达在这边如何议论莫轩,这边莫轩却在小太监的引导下来到了弘文馆,这个前世只在电视中看到过的皇家学院。
  “莫大人,既然你已经到了弘文馆,奴婢这也算是功德圆满了,如今就先行告退了。”
  “此番还要多谢公公才是,”
  “莫大人不必客气,此乃奴婢份内之事,大人告辞,”小太监说完话便离开了弘文馆。
  “告辞,”莫轩与小太监告别之后便只身一人走进了弘文馆,本以为定然会有一群大一些的勋贵子弟,却不想只有李世民身边的几个儿女。
  放眼忘去,这最大的也不过像李承乾、李恪等人八岁,最小的则是像李泰、李丽质之流六岁,简直就是一个学前班加幼儿园大班的集成体,难不成自己这第一课就是对着这群小萝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