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叶青如红尘修佛
作者:大西洋马哈鱼      更新:2021-04-27 02:20      字数:11540
  进入红尘悟佛三天后,叶青如就体会到了难忍和难捱,有时她甚至觉得这次心所承受的磨砺一点儿也不亚于冰火岛。
  终于熬到了下午5点,下班了。在众多失望和个别愤怒的表情中关上小窗户的刹那间,叶青如犹如心头一块石头被挪去,说不出的轻松。
  按照海无涯设定的程序,四个月里叶青如要转换四种身份,体验四种角色。不过无论怎么转换,体验都是同质的,都是在滚滚红尘中体验“众生”的卑微、卑贱、卑劣。
  第一个月,叶青如去燕都西客站当了一个售票员,具体职责是在第一售票大厅第六窗口负责受理早上8点至下午5点的改签和退票业务。
  一开始叶青如以为这四个月的体验是一个很简单的过程,无非是感受一下民间的喜怒哀乐,无非是在面对各色服务对象时耐心些态度好些。凭着自己固有的修养和几年来的特殊训练,应对这四个月中可能发生的事情绝对不会有什么问题。一开始她甚至觉得海无涯这次安排有点画蛇添足了。
  第一天上班的早上,叶青如在出门前刻意静默片刻,让淑女坊、冰火岛、崂山道宫、五台禅院的场景依次回放,让心境装满慈和与淡定,让从心灵中生出来的微笑挂满双颊。着装上她也动了番心思,在深蓝色的工装里面,特意配上一件粉红色的丝绸衬衣,把头发盘成发髻。出门前照了照镜子,一个既漂亮又大方的职业女性形象呼之欲出。她自信满满的,自以为凭着温和的性格和儒雅的修养,尤其是三年多来苦修的心功,干好这样一份工作简直太轻松了。估计用不了三天,就会成为一名深受顾客欢迎的售票员。
  今天是第三天了,她不仅没有深受顾客欢迎,而且已经有点儿难以承受、难以为继的感觉了。不是没有努力去做好,而是怎么努力都做不好。三天里她始终是笑脸迎客,但是顾客不仅需要和蔼的笑脸和耐心的态度,更需要无条件地满足改签或退票的要求。这一点她无论如何也做不到,因为有各种规定的限制。她第一次切身感受到了贫穷绝不是什么美德,穷人绝不是仅有让人可怜的一面更有令人可气和可恨的一面。笑脸相迎只会让他们的无理要求更加理直气壮,更加无休无止。
  三天里她共接待了一百四十六名办理改签或退票的顾客。这些顾客有少部分是因为突发原因导致行程改变,其余的就是五花八门了。有的是看错时间了拿着昨天的票来退,有的是看错地方了拿着南站发车的票来退,有的一开始买了一等舱现在又心疼钱想退了,有的疑似是票贩子,还有的好像就是喜欢折腾、存心折腾,折腾别人也折腾自己,在无意义的折腾中打发无意义的时光。这些人有的恶语相逼、有的软语纠缠,但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懂礼、不讲理,既卑微、又卑贱,有时还很卑劣。
  来改签或退票的人多数都是又懒惰又迷糊的,各项规定在窗口上写得明明白白,却没几个人愿意抬头看上一眼,有的就算看了仍然是个不明白。叶青如每天都得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那几条简单的规定,一遍又一遍地解释着本来不需要解释的规定。而这些人都把改签或退票的责任归咎到车站方面,很少有反思自己的,反思自己记错了时间或看错了地方。几天下来,笑脸和耐心让叶青如双颊肌肉僵硬,口舌疲惫不堪,真有些招架不住了。
  下班后,叶青如拖着满身心的疲惫来到更衣室,正好与隔壁窗口的吴大姐碰到了一起。吴大姐是铁路职工子弟,二十年前通过接班就业,就一直在退票窗口干。这会儿看着有些闷闷不乐的叶青如,她主动说道:小叶啊,我看你是个懂事的人,劝你几句,愿意听不?
  这几天叶青如对吴大姐的印象并不太好,觉得她每天一副冷冰冰的面孔对待顾客,除了“这是规定”、“墙上贴着,自己看”、“下一个”之类的,一句多余的话都不愿说。有几次还干脆“啪”的一声关上小窗口,任由顾客在外面急得跳脚或哀求,自顾自上卫生间去了。此刻听着她突然主动搭讪,叶青如出于礼貌客气地说道:大姐有什么事?请说吧。
  吴大姐笑了,笑得和平时判若两人,柔声细语地说道:你以为大姐平时就是一张苦瓜脸吗?其实我本性可不是这样,那张苦瓜脸是我们这个岗位必须的职业面孔呢。
  叶青如心头一震,问道:大姐的意思是?
  吴大姐没有卖关子,快人快语地说道:大姐的意思是,我们的窗口前都是些蹬鼻子上脸的主儿,你态度越好他们的瓤越多,最后是你也帮不上他们什么,还影响了工作效率,耽误了其他旅客的时间。
  叶青如被吴大姐的话击中了要害,好一会儿说不出话来,直到吴大姐换好衣服,说了声“我说这些可是为你好,先走了”,她才反应过来。
  下班回住所的路上,叶青如麻木地穿梭在公交和地铁之间,脑海里一直回放着吴大姐的那番话。她开始有些明白了海无涯的深刻用意。
  第二个月里,叶青如去燕南一个经适房小区附近的超市里干起了收银员。在这份工作中,她体会到了升斗小民的斤斤计较。这种斤斤计较不仅考验她的耐心,而且侵蚀她的灵魂,激发起她人性中的卑微、卑贱、卑劣,让她也不自禁地想斤斤计较,在斤斤计较中享受着一种病态的乐趣。
  有一天叶青如像个泼妇一样,与一个五十多岁的花白头发妇女大吵了一架。这一架吵得酣畅淋漓、惊天动地,过后想起来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会做出如此事情。
  纠纷是因一个价值两毛钱的塑料袋而起的。如果认真论起理来,错在叶青如。因为她未经顾客同意,擅自用了一个大号塑料袋替对方装东西。她以为两毛钱的事顾客无论如何也不会计较,没想到打出付款单后对方竟然掏出一个计算器,一笔一笔地仔细核算了一番,发现多了两毛钱,顿时发作起来。
  花白头发是个不到一米六的矮个子,一双小三角眼迷迷糊糊的,看着咋也不像个厉害角色,可是一张口却灼人得很。她把两只三角眼瞪到极限,恶狠狠地质问道:你咋算的?怎么会多了两毛钱呢?想贪污吗?
  叶青如一愣,脑子一时有些短路,不知道毛病出在哪里了。花白头发却丝毫不放松,紧盯着说道:你装啥糊涂?塑料袋是收费的,你为啥不说?讹人吗?
  叶青如终于明白了花白头发为啥发飙,想也没想说道:哦!这个塑料袋算我送你的,这样可以吗?
  没想到花白头发又要里子又要面子,用不领情的口气说道:哎呀!你一个超市打工的,好有钱吗?我是在乎这两毛钱吗?我是争个理。你做错了事,这个塑料袋是罚你的。让你长个记性,以后就知道该怎么做事了。
  叶青如心头火起,一时不忍反唇相讥道:既然你不在乎这两毛钱,付账就是了,何必说这么多废话呢?
  花白头发一双三角眼死死盯住叶青如,尖刻地说道:你个外来打工妹,口气不善啊!看你一副臊眉耷眼的样子,是不是白天收银晚上坐台啊?
  被辱及人身,叶青如再也无法忍受,一个多月里市井生活中摸爬滚打积攒的无名怨气,这会儿来了个总爆发。她先是冷笑了一声,然后一连串地说道:看你这这肚子邪火,撑得三角眼都变成窨井口了,直往外面冒臭水。今天一天三顿都是吃的馊面馍夹臭豆腐吧?
  由此开始,叶青如与花白头发互相拼着尖酸刻薄,互不相让、恶语相加。叶青如毕竟是满腹经纶,一旦解开了自我束缚的绳索,只觉得各种伤人妙语如十八般兵器,挥舞起来得心应手,不一会儿花白头发就词穷气衰,只剩下哭闹的份儿了。眼见得周围顾客越围越多,直到超市经理闻讯赶来,厉声制止住渐入疯魔状态的叶青如,又连哄带吓唬地劝走了花白头发,才算平息了事态。
  杀人一千、自伤八百。晚上回到临时租住的斗室之中,虽然站了一天又累又饿,叶青如却一点儿食欲也没有,仍是悻悻然的感觉未退,胸中一口浑浊之气总是难以遣怀。这会儿的悻悻然更多的是指向自我的,对自我的一种自责和困惑,且不说有过淑女坊、冰火岛、崂山道宫、清凉禅寺的悟道修道经历,单论读书万卷、穷通事理的学者生涯,也不该失态至如此、狂躁至如此啊?坐卧不宁之间,她随手拿起了无禅法师亲笔抄录的《金刚经》翻了起来,竭力让心绪走出那种莫名的不愉快。读着读着,两段耳熟能详的经文如惊雷一般击中了她。她不觉间挺身端坐,默默念诵着“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心头波澜大起,脑中思绪乱飞。原来对“无相”二字的理解,拘泥于名利得失、成败利钝,以为甘于清贫自守即近于“无相”,勘破名缰利锁即可为“无相”。从五台山下来后,一直自以为深得佛法要义,尤其对“无相”二字更是颇有心得,现在想想不过是远远望见云里雾里的灵山一角而已,真是惭愧不已。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方为无相。一法通,万法通,空灵的意境悄然而降,不仅白天的不愉快烟消云散了,而且有生以来的种种不如意都在悄无声息中遁去了。
  第三个月里,她是一名女交警,当然是不在编的所谓协警。她的职责是在燕北天通苑社区附近的一个十字路口执勤。这个月里,她算是见识了电动车的厉害和祸害。
  电动车没有快慢道之分,没有上下道之限,随心所欲、恣意肆行。不仅视众人为无物,而且视警察为无物。叶青如虽然穿着一身威风凛凛的警服,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各种型号的电动车在各色人等驾驶下,忽而迎面直通通扑来,忽而悄无声息地从身后窜出,忽而斜刺里硬生生从两辆汽车夹缝中挤出来。她只有满头满脑的紧张感,一点儿也找不到掌控局势的权威感。尤其是在上下班高峰的时候,电动车简直如漫滩的洪水一般,就像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描述的洞庭湖那样,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在经历了退票窗口、超市收银和街头交警三个岗位之后,叶青如已经不知不觉从虚幻的精神高地上走了下来,学会了站在众生的立场上、用众生的思维和视角去打量世界。有一天早上黄风滚滚,她透过防风眼镜看着艰难骑行的一辆辆电动车,心道:多数人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在锦衣玉食中保持一份淡定和达礼都不容易,更何况在艰难困苦中。在这种天气里骑上几十分钟电动车,什么从容不迫、平和谦让都得被黄风卷走。无怪成语说“装神弄鬼”,神都是装出来的,鬼都是弄出来的。无怪海无涯偶尔也会露出锋利的一面,鞭辟入里地批判一些故作神话中高大上的人物,有时甚至是毫不留情地剥下他们宝相庄严的伪装,让他们露出泥塑的真身。
  叶青如想起当年两人合作研究课题的时候,有一天一起出席一个学术研讨会,遇到一个满嘴仁义道德的中国传统文化大师。五十多岁的大师是研讨会的特邀嘉宾,以崖岸自高、不近媚俗和清贫自守、不事生产著称。那天海无涯开了一辆沃尔沃轿车去赴会,在停车时正好碰上了乘出租车来的大师。海无涯平时很注意,参加学术活动一般也是乘出租车。那天他正好从外地赶回来,直接去接了叶青如就往会场赶。一身布衣的大师下车伊始就兜头遇见鲜衣怒马的海无涯,身旁还有一个虽不漂亮却也年轻的叶青如,不知怎的心头就涌起几分不忿之气。待到走上讲坛,看到前排就坐的听众中赫然有一对男女,正是刚刚让自己不忿的那对。此刻大师话语权在手,演讲的题目正好又是“冷板凳里出学问”这样一个题目,一贯对富贵的鄙视和一时对沃尔沃的不忿交织在一起,顿时激出口若悬河的一段高论。
  学术研讨会是文化典籍出版集团举办的,目的是为了推介即将面世的一套名为《夜读修心》古籍丛书。大师是丛书的首席顾问,这会儿愤怒出诗人,正好借题发挥把一肚子不如意都倾倒在了海无涯身上。
  大师右手高举起一本《夜读修心》晃了几晃,说道:大家看清楚了吗?这本书的关键其实是修心,修心未必非要夜读,夜读未必有益修心。为了有一个朗朗上口的书名,我妥协了。但是,在原则问题上我是不会妥协的。今天我就要批驳一些所谓学者、一些只做学问不修心的学者。
  说到这里,大师冲着海无涯和叶青如的方向扔过来一串白眼。然后狠狠地一甩头,做出一副先不以为然后大义凛然的样子,提高了声调说道:冷板凳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远离物质享受的清苦,抵御各种精神愉悦的诱惑。为什么要坐冷板凳?因为只有在冷板凳上才能静心、才能修心、才能养心。静心、修心、养心和学问有什么关系?当然有关系,而且有很大的关系,因为真正的学问都是心做出来的,而不是我们通常以为的脑做出来的。心乱了、歪了、病了,再天才的脑袋也做不出什么学问。譬如有些人天天开着沃尔沃、带着女学生到处招摇,这种人可能是一个好的文化商人,但绝不可能是文化人。
  在座众人虽不知道今天谁开着沃尔沃来的,但随着大师的目光和手势,全场的注意力慢慢都转向了海无涯和叶青如。
  海无涯早就看出了大师满肚子的乖戾之气是冲着自己来的,本打算成全他过过嘴瘾发泄一下,没想到他越说越来劲,指向越来越明确,涉及到了人身攻击,就有些是可忍孰不可忍了。扭头看看叶青如,只见她脸上忿怒、不解、难堪兼而有之,海无涯男人的争胜心骤然而起,决定让这个所谓的大师吃点苦头,知道当假道学是要付出代价的。
  在大师讲得口干舌燥、端起茶杯润嗓子的间歇,海无涯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礼貌而又和缓地说道:大师刚才讲的,字字珠玑、发人深省。在下后学晚辈,有一疑惑之处想请教大师,不知可否?
  大师匆忙咽下一口茶水,有些警惕地说道:有什么问题请说吧。
  海无涯微微一笑,侧过身去,一半对着听众一半对着大师,说道:在下略知此类发布会的行规,想求证一下,大师今天的出场费应该是一万元吧?往返交通费是两千元吧?如果不在这里用午餐,茶水费还有一千元吧?
  全场响起一片私语声,大师面露尴尬和羞怒,说道:这是我的劳动所得,有何不可吗?
  海无涯仍是一脸笑意,不急不躁地说道:可!当然可!非常可!这一点在下只是求证,没有任何质疑的意思。大师稍安勿躁,在下还有第二个问题,不知还能问否?
  大师犹豫了片刻,挺起脖子大声说道:有什么不可问的,你说就是了。
  海无涯举起手中的《夜读修心》,向大师那样轻轻晃了几晃,说道:大师身为这套丛书的首席顾问,今天又不辞劳苦亲自站台推介,想必是该书的五册八百多页都认真审读过了。在下不解的是,在第一册四十六页和第五册六百五十页,分别有一处引用不当和一处注释错误,怎么会逃过大师目光如炬的法眼呢?
  海无涯话音刚落,台下就响起一片“哗哗”的翻书声,大师愣了一会儿,也不自禁地低头找出第一册和第五册,手忙脚乱地翻看起来。
  海无涯戛然而止,回头对一脸兴奋的叶青如使了个眼色,起身飘然而去。上车后叶青如好奇地问道:你提前看过这本书吗?怎么这么快就找出了瑕疵?
  海无涯摇摇头,说道:和你一样,都是到会场才看到这套书,怎么会提前看过呢?不过我浏览了一下标题,发现这两处用的典故有些冷僻,就大概看了一下。
  叶青如似乎很享受这套丛书被海无涯挑出了毛病,接着问道:我刚才没来及翻书,是什么典故出现了错误呢?
  海无涯说道:其实也是常识性的错误,并无多少艰涩深奥。第一册四十六页引用《诗经郑风风雨》中“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一句,比喻看到有道德之人的善行时,应该充满憧憬。第五册六百五十页解释《楚辞天问》中“女娲有体、孰制匠之”一句时,说是“女娲的身体,又有谁能造的出来呢”。
  叶青如忍不住笑出声来,说道:这些常识中文系的讲师都应该知道,这个大师真是够水的。
  海无涯说道:他也不是不知道这些,而是压根儿就没认真看过这套丛书,是治学态度上出了问题。
  叶青如解气地说道:今天让他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做学问。
  第四个月,她当上了一名保洁员,平安大街从西二环到府右街路南5公里,是她的责任区。这一个月里,她无数次看到了随地吐痰、乱扔纸屑和烟头的路人。这些人无论是衣冠楚楚还是衣衫不整,共同的表现是缺乏公共意识,多走几步路去掐一下烟头、扔一下杂物都不愿意,都觉得吃亏。不过此刻她的心态已然平和淡定,不管遇到怎样的渣人和劣行,都能漠然以对,心中丝毫不起波澜。当然,理性的感叹仍然是有的。一时之间,她既无奈世人文明素质提高之艰难,又无解怎样的物质文明才能促进精神文明。
  当保洁员的头十天过去时,叶青如写就了一篇短文,题目是《在卑贱的生活中怎能让生命不卑微》,其文曰:
  卑贱是一种物质的状况,卑微是一种精神的状态。
  一般情况下,卑贱的状况总是导致卑微的状态。衣衫褴褛和囊中羞涩总是伴随着自惭形秽和自愧不如,鲜衣怒马和挥金如土总是支撑着趾高气扬和自以为是。这就是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基本法则。
  我们真的难以违背这个基本法则吗?我们真的必须承受卑贱和卑微的双重摧残吗?
  难以违背应该是千真万确的,阿q的精神胜利法终究是纸糊的玩意,当不得真的。当衣衫褴褛的我们面对鲜衣怒马的他们时,想一点儿自惭形秽都没有,恐怕是一种苛求。当囊中羞涩的我们面对挥金如土的他们时,想一丝自愧不如都不生,不过是一种奢望。
  必须承受大概也是无可奈何的,灵性是上帝赋予人类的恩赐,灵性也是上帝施与人类的魔咒。因为灵性,我们享受了许多动物享受不到的快乐,比如自信满满。还是因为灵性,我们也承受了许多动物从来不知的痛楚,比如自尊受伤。
  以上所说是一般的情况,但是也并不绝对。生活中还有一些不一般的现象,值得我们关注。
  同样的状况下,为什么有的人能够安贫乐道,有的人却怨天尤人?同样的际遇中,为什么的有的人能够安详自如,有的人却手足失措?
  因为人的特质是精神,人是以物质为载体和容器的精神存在,人精神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脱离物质羁绊的。
  卑贱的物质状况我们无法逃避,但也不必心有戚戚。从古到今,物质卑贱是多数人的生活常态。区别在于,现代社会物质太发达了,让少数人和多数人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大。现代社会资讯太发达了,一些人的挥金如土常常被硬放在我们的眼前,硬塞进我们的耳朵,硬闯进我们的心间,让我们时时感受到自己的卑贱。
  卑微的精神状态于我们有害无益,应该想办法驱除。卑微是自我的矮化,自我的松懈,自我的放纵。因为卑微,我们可以不论是非、不讲品格,我们可以不负责任、不要尊严,我们可以不知灵魂、不问境界。我们以为如此这般就能够向命运索回补偿,就能够让卑贱稍有所值。其实不然,其实如此这般只能让我们失去更多、卑贱更甚。
  我们总是把卑微的精神状态归罪于卑贱的物质状况,以为有一天不卑贱了也就不卑微了。我们曾经向往吃饱穿暖,可吃饱穿暖后我们依然卑贱和卑微。我们曾经追求有房有车,可有房有车了我们还是卑贱和卑微。我们总是不明白,物质永远满足不了心灵,物质的浇灌永远不能慰藉心灵的干渴。
  享受动物没有的快乐,承受动物不知的痛楚,与物质的状况有一定关系,但也并非同步同向。要解决这个宿命的难题,我们更需要的是人生的觉悟。我们不具有禅宗慧能六祖那般的先知天赋,我们的觉悟要借助读书。
  如果有时间有兴趣有毅力,建议读一下雨果的《悲惨世界》。这部小说充满了呆板的说教和冗长的描写,读起来确实很艰涩,读下来实在不容易。但是当读完最后一页掩卷深思时,你也许会涌起“更上一层楼”那样的升华感,你也许会深深地感叹“生活可以卑贱,生命不必卑微”。
  第四个月过去大半的时候,叶青如终于彻底明白了临行前海无涯引用的赞珠大法师说过的一段话。
  知佛、信佛、成佛、做佛,是远隔千山万水的四重法界。知佛未必能信佛,信佛未必能成佛,成佛未必能做佛。古往今来,知佛者众,信佛者少,成佛者稀,做佛者寥若晨星。因为在红尘和众生中,佛性是很容易褪色和迷失的。而如果脱离红尘和众生,佛性又何以能为佛性呢?
  海无涯还引用唐代高僧怀海的话,“如今波波贪觅佛,尽皆背也。古云,久亲近于佛,不识于佛性;唯观救世者,轮回六趣中,久乃见佛者”。
  海无涯解释这段话时说,佛入苦处,不是超然,而是“同渠受苦,无限劳极”。
  细细体会,叶青如对海无涯更加钦佩不已。海无涯在面对和应对各色人等的各种欲望、各类性情过程中,始终能够保持一种“红尘不染性空”的境界,既悲天悯人又设身处地,既心平气和又不枉不纵,这份定慧真如巍巍高山,让人可望而不可及。要不是经过淑女坊、冰火岛、崂山道宫和五台禅院的磨砺,她真不敢想象能够熬过这四个月。她也理解了在“红尘不染性空”前面的一句话,叫做“袈裟本无清净”。是啊,佛本在红尘中,佛性本是人性的升华,远离红尘的佛状不是真佛,而是懦弱避世的虚佛、伪佛。淑女坊、冰火岛、崂山道宫和五台禅院的修行,只能算是学佛知佛而非成佛做佛。学佛知佛不易,成佛做佛更难。这四个月的特殊历练,也只能让自己初窥了成佛的门径,略知了做佛的艰难,离成佛做佛还有十万八千里。
  叶青如专门找来有关怀海大师的书籍翻阅了一通,有一段话让她印象格外深刻,“自古自今,佛只是人,人只是佛。佛只是去住自由,不同众生”。
  她还想起了曾经在《鬼谷子经典语录》中看到的一篇小文《悟道的四重境界》。该文说道,悟道可有四重境界,初为闻道,次为知道,再为见道,终为得道。春秋鲁人仲尼闻道,但不知其所以然,于是不辞劳苦,赶赴洛阳,问道于先圣老聃。先圣论道三日,仲尼由是知道,大悟人世之理,遂立儒家之言。由此可见,“知道”二字,甚了不起。
  清洁工生涯的最后一天下午6点终于到了。伸了伸有些酸困的双臂,抬头看看掩映在落日余晖中青灰色的鼓楼,叶青如百感交集、思绪万千。
  这四个月里,她见过了太多的卑微和愚钝、短视和无理等行为,深切地感受到了众生如群氓状的自私狭隘。众生可悯,众生亦可鄙。她形象地感知到人类社会的一切进步都应该以人的素质提升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现代化最终必须是人的现代化。她想和海无涯好好探讨一下,人类社会真的必须持续地提高生产力水平吗?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真的能够自然带来人的综合素质提升吗?人类社会的彼岸到底在哪里?她好想能够再次与海无涯合作,深入研究一下人类的底线保障问题,由底线保障再渐次攀登到上线导引。越想她感触越多,灵感如潮涌动,恨不得马上见到海无涯,与他好好说道说道。
  正在盘算着今晚要不要和海无涯联系,口袋里的手机震动起来。掏出来一看,她开心地笑了起来。是海无涯发来的信息,邀请她现在去鼓楼西街“云水谣”茶社小坐。看到“云水谣”这三个字,叶青如心间弥漫起大梦初醒的朦胧感和再世为人的沧桑感。几年前那个细雨霏霏的秋夜,那场让她手足无措的拜师宴,仿佛就是昨天发生的事情,每一个细节都历历在目。可是现在的叶青如却与几年前判若两人、宛如重生。她真不敢想象,要不是在阴差阳错间遇见了海无涯,她的人生将是怎样一种单调和乏味,怎样一种局限和困顿。
  低头看了看一身臃肿的橘黄色工作服,叶青如不禁有些好笑。看来海无涯是存心想看看清洁工的叶青如是什么样,才专门在这个时间安排了茶叙。从这里步行到云水谣,不过十多分钟的路程。叶青如用手拢拢头发,索性连衣服上的浮尘都没有掸一掸,就迈步往“云水谣”走去。一路上不时有人投来好奇的目光,打量着这个虽然一身保洁服却是眉眼生动、皮肤光泽、身材窈窕、步态优美的女人。叶青如安之若素,头、颈、肩、胸、背、腰、臀、腿、脚等各个部位协调适度,如行云流水一般,既轻盈又自然。为了这套走路的功夫,她不仅足足接受了廖欣晖三个月的训练,而且直到功成冰火岛时,能够对外界环境浑然不觉后,才真正做到了把步子走好。一开始她很为这套走路的功夫而自豪,因为不少容颜俏丽的女人都是受了步态不雅的拖累,让天赐的俏丽大打折扣。当时她经常想象着走到燕都的大街上,单凭这套走路的功夫就能让多少女人自愧不如。一直到了从五台山下来之后她才倏然发现,在不知不觉间这些虚荣之心已经淡若烟尘了。
  几年过去了,“云水谣”还是那副在浮华之中清贫自守的风骨。还是在几年前拜师的那间叫“琴韵”的小屋里,海无涯正专心致志地摆弄着一套精美的紫砂茶具。看到一身橘黄色的叶青如进来,他开心地笑了,说道:真像个清洁工啊!
  叶青如一边入座,一边说道:检验一下,看我有什么变化吗?
  海无涯没有马上回应叶青如的问题,而是顺着自己的思路说道:面子这个东西,还真不能站着说话不腰疼,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你站在云端里,却冲着混在泥泞中的人谈什么志存高远、淡泊名利之类的,你浑身丁点儿污泥不沾,却对着那些终年在泥泞中的人吟唱什么“出污泥而不染”。这就是许多自以为成功的人士在生活中经常露出来的嘴脸,包括我在内。
  叶青如沉吟片刻,说道:是啊!知识不是用来点评别人的,而是磨砺自己的。但是几乎所有的人都有对人对己评判标准和尺度不一致的倾向。我看到经常有些身居高位的人,对下属和民众提的要求高耸入云。他们生存问题早就解决了,不需要赡养老娘,不需要操心给孩子买进口奶粉的钱,不需要攒钱供房子,因而也不需要厚起脸皮去拍上司的马屁,不需要费尽心机去钻权贵的门子。所以,他们有资格俯视着众生奢谈信仰、空谈奉献。
  海无涯微微笑着,不置一词。叶青如看了看他,忽然话锋一转,说道:当然,这些扮演高大上的人也是值得悲悯的对象,所有的人都值得悲悯,有情皆孽、无人不冤。
  海无涯还是没有接腔,叶青如长叹一口气,说道:看来不把压箱底的收获拿出来,是过不了关的。
  说着,她从贴身衣袋中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稿纸,双手递给海无涯,嘴里说道:这是我昨天在收工之后写的一些感触,请海老师斧正吧。
  海无涯接过稿纸,轻声念道:
  凭着笔者对佛学一鳞半爪的知识,对人生坐井观天的理解,可能无法深刻地认知悲悯,可能无望深切地感悟悲悯,可能无力真实地修行悲悯,可能不过是班门弄斧、贻笑大方。即便如此,我还是想把自己的浅见告诉大家,以自己的浅薄求教大家。
  笔者以为,认知悲悯、感悟悲悯、修行悲悯,是我们自我解脱、自我救赎、自我升华的必由之选,是我们走向精神天堂的终极路径。
  人生多烦恼、人世尽烦忧。这些烦恼和烦忧是我们的宿命,怎样的春风得意和高朋满座,怎样的金玉满堂和声名远扬,都无法帮助我们摆脱这个宿命。
  你以为有钱就能祛除烦恼和烦忧,那是因为你没有钱,不知道有钱是什么样的惶恐。
  你以为有权就能驱散烦恼和烦忧,那是因为你没有权,不知道有权是什么样的闹心。
  你以为有个好爹就能一生远离烦恼和烦忧,那是因为你还太年轻,不知道爹老了、爹走了是什么样的失落。
  你以为有副好皮囊就能一生不知烦恼和烦忧,那是因为你太幼稚,不知道青春饭不过是过眼烟云、转瞬即逝。
  你以为你足够过硬和狠辣,总是强者和胜者,在进取和拼搏中会把烦恼和烦忧忘得一干二净。你错了,你不过是还没有遇到比你更过硬的、更狠辣的。
  你以为你有着前世的福报,命运总是眷顾你,生活总是怜惜你,在享乐和自在中就能把烦恼和烦忧拒之门外。你傻了,你不过是在透支那有限的福报罢了。
  何以解忧?惟有悲悯。
  悲悯不是磨灭是非曲直,不是鼓励逆来顺受,不是诋毁拼搏抗争,不是宣称万事皆空。悲悯是让我们拥有博大的胸襟,强大的内心,更好地去面对人生不得不面对的各种不如意。
  惟有悲悯,能够让我们少着急、少生气,少迷茫、少纠结,最后达到少烦恼、少烦忧的境界。
  惟有悲悯,能够让我们把人情彻底读懂,把世事彻底看透,把得失彻底放下,把恩怨彻底消化,最后把灵魂彻底安放下来。
  海无涯的阅读速度一向奇快,不过是眨眼的功夫他已经放下了稿纸,双目凝视着叶青如。叶青如审视着不动声色的海无涯,问道:不知可否?
  海无涯眉眼间透出几丝发自内心的欣赏和赞赏,说道:你现在有了返璞归真的感觉了,不过要出师尚有最后一道程序和最后一道关隘。
  叶青如暗暗松了一口气,笑着说道:你安排吧,现在真的是去哪里都不怕了。
  海无涯做了个愁眉苦脸的神情,说道:看来在你心目中我的恶人形象已经牢固树立起来了。不过这次不是让你去受苦,而是开眼界。
  叶青如楞了一下,问道:出国吗?
  海无涯说道:正是。你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院做一年的访问学者,然后再去墨西哥、巴西、阿根廷、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俄罗斯、rb、澳大利亚、印度、埃及、赞比亚、南非游历一番,每个国家待二十天左右,余下几天用于返程的旅途。从南非回国时,途经南印度洋的查戈斯群岛和新加坡各停两天。最后再重游一下冰火岛,与“星期五大叔”见个面、唠唠嗑,到时候我会在那个栈桥上等你。
  叶青如心中亦喜亦忧,犹豫了一下说道:一走两年啊?
  海无涯为叶青如斟上茶,说道:以后你要担当的任务是以全球为舞台和背景的,必须要具有国际视野,必须要过了语言关。两年远远不够,只是我有许多事等着你来完成,只能给你这么多时间了。
  叶青如欲言又止,眼圈红了一下,低头喝起茶来。
  海无涯心头一暖,也有些动情地说道:你不用担心,我这两年主要是积蓄力量,不惹人不惹事,就算被迫惹住一些人,也是摩擦性的。真正的硬骨头等你回来才开始上桌呢。
  叶青如突然又想起了什么,问道:你刚才说还有最后一道关隘,指的什么?
  海无涯盯着满目春水的叶青如,半天没有说话。叶青如被海无涯的反常举动搞得脸露羞涩,嗔怪道:干嘛这样盯着人家看?我眼睛里长草了吗?
  海无涯收回目光,轻吁一声,说道:你现在也是名副其实的美丽女子了。古诗云“红颜自古多薄命”,我看倒不至于。但是红颜多事,难免引起男人的觊觎之心。
  叶青如有些不以为然,说道:你还不了解我吗?你觉得我会变成那种轻浮浅薄女子、沉浸在男人的追捧中不能自拔吗?
  海无涯微微摇头,说道:你把我的观点极端化了。男女之间的相互吸引,是为天道、无可厚非。只不过我们承担的使命所在,需要在各种诱惑面前保持一种淡定。对于你而言,其他如财富、名誉等诱惑都不在话下。至于男人的倾慕这一关,你还需要历练。
  叶青如本能地想说什么,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