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师姐,咱这师父真是神人
作者:袖手白狐      更新:2021-04-24 16:15      字数:3378
  这回说话的两个长老都是赵家的叔辈,平日事务从不插手管事,只是坐镇协助寨老,做做样子。但他们一旦开起口来,寨老也不得不退让三分。
  他两人并不起身,只微微柱杖立直上身,显出些长辈的威仪来。
  其中一个算起了旧账:“上回除不掉活尸王,我寨众却死伤不少,还赔上一个瞿九金。人人都知道,我龙珠寨从来与世无争,与外人素无瓜葛。但自当年你爹开的先例,收留玉氏兄弟等三人进寨,千百年的规矩就被从此坏掉了。如今到了你做寨老,竟又害我龙珠寨欠上外人的一条性命,并且至今也无法给人个交代。如此丢尽我龙珠寨的颜面。看你父子九泉之下如何向盘王爷和列祖列宗交代!”
  说话的是赵家十二叔宗庆,那老头儿说得气愤,一口热痰堵在喉眼,咳了许久,咳得惊天动地,才将气咳得顺了。
  满福心中有火,却不敢顶撞。任由另一个长老——赵家的十三叔宗寿出来数落道:
  “没错。当年你爹做寨老,是两家长辈一致许可的。因此,他行事纵有错漏之处,我们也都不便插嘴。后来你爹把寨老之位传给你时,只征得过黄家两个老辈,并未问过两家长老,便当众宣布了。我们虽有疑议,但顾虑到两家的和气,就作罢了。但如今你一再办事不力,就容不得我们不出来管管了。”
  “满福啊满福,你休怪我们两个长辈说你。你只看看此次你治下的,究竟算是怎么回事?堂堂龙珠寨,被一个江湖骗子耍弄了一通,赔了钱物不说,到头来竟还是稀里糊涂?岂不丢人!再说,那日死了两个挑水的女人,娃娃哭男人闹的,你竟毫无办法。是为无能!依我看,你那日要是行事得力,今日就不会再多丧两条性命——那两个可都是几岁大的娃娃啊!换作是谁家不是满肚子的怨恨窝火?”
  满福此时百口莫辩。他深知自己不是没有受人诟病之处,比如黄衣道长的事情上,自己只听武贵的一面之词,便轻易相信了那个假道士,无论如何都要负上一个失察的责任。但其余的很多事情,对他而言明明是情有可原、循序渐进的,经两位长老口里说出来,竟然都顺理成章地成了自己疏失。
  也正是因为如此,一旁的几个黄家叔辈长老根本无从插话,只得继续沉默静观其变。
  并且,被他们这样一说,罪过之大已远远超乎他自己的想象。
  “你看你这副样子,如今还要手足相残?还想让寨内外的人看多少笑话?身为龙珠寨寨老,你满福还是再多自思己过一些才好。免得将来如何服众?服不得众又如何坐得稳那寨老的位子?”
  宗寿叔这番话里绵里藏针,看似长辈跟晚辈说理,实则是对满福的逼宫和赤裸裸的威胁。满福好似三九天里被当头浇下了一盆冷水,揪衣领的手上霎时软弱无力地松开。
  黄大藤见形势已然逆转,徒然间精神一抖,神气了起来。他拍了拍方才被抓皱的衣领道:“我还道是龙珠寨从此再没有了天理,如今总算还是天理昭昭。”
  他撇一眼失了神的满福,嘴角偷偷一歪,露出几分暗暗的得意。
  “幸亏有赵家两位叔辈出来说话,才使得大藤免挨了寨老的一顿好打。大藤在此谢过了!”
  他说这话时,有意在“赵家”两字上多用了些力气。
  他深知有赵家的两个叔辈出来替他说话,既因为辈分之高而更有分量,又因不是他黄家自己的亲戚,更显得公正有理。而方才两个赵家长老对于满福父子的积怨之深,着实连他自己都大吃了一惊,但正因如此才是最好的结果。
  只是对于满福,这结果实在糟透了。作为多年寨老,他这次实在颜面扫地。他并不想与谁相斗,但是仅仅才一眨眼的工夫,他这局已输得很惨。
  今日的议事,看来注定要不欢而散。宗寿叔把话说完,也不打个招呼就起身离开了。宗庆叔也跟着起身撂下几句:
  “你好好思过吧。此番须得决断一些,我们且看你接着如何拿定一个像样的主意。务必记得,莫让龙珠寨的父老兄弟白白受你父子的牵连!”
  说罢他也同样头也不回地走了。
  黄大藤心知此时留下定会无趣,连忙紧随其后出了东厢房。
  长辈们和寨老之间的交锋,紫衿作为女人,若是插嘴定然不合规矩,她只能冷眼旁观。至于红姑和黑爹这些晚辈,以及石头艳儿这些外人,就更是没有他们说话的份了。
  袁不吟更不必提,自打进门跟寨老满福客套过几句,这屋里所发生的一切,似乎与他再无半点关系。他如泥塑的一般纹丝不动。刚刚这一幕究竟听没听进他耳朵里,无人能够知晓。
  艳儿看在眼里,于是趁着没人注意,悄悄凑近石头耳边,低声说了一句:“你这师父真像个神人。”
  言下之意,是在叹服袁不吟的置身事外。
  石头竟也一听就明白了。同样趁人不注意,凑近紫衿姑姑的耳边道:“师姐,我们这师父真是神人。”
  他这声师姐叫得很占便宜,把自己的辈分一下提到了红姑之上。
  以紫衿对于袁不吟的了解,一切都无需着急上火。戏文里的三国诸葛孔明最爱说一句:“山人自有妙计。”换在她师父袁不吟的身上,应该变成一句:“贫道自能迎刃而解。”
  “不急。有师父在此,一切自能迎刃而解。”
  此时的石头心中,一股师门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仿佛一个落难江湖的孤儿,忽然间找到自己亲生爹娘,且那爹娘还是有钱有势的大户人家。好不威风!
  石头这里还在做梦。那边两家长老们也已经走了个精光。
  屋里只剩下寨老和石头等人。
  袁不吟这时才缓缓舒出一口气。
  袁不吟这一动,让石头看见,他顿时乐了起来,凑过前去问道:
  “嘿嘿。师父,您太虚云游回来啦?”
  师父却未理会石头,徐徐说了一句:“寨老如今是何打算?”
  寨老被他这冷不丁的开场白说得有些吃惊,心想原来这老头儿始终在旁观。他这定力实非凡人能比啊!而无论方才场面如何,他都仿佛一切了然于心,不急不躁,似是早有所料一般。莫看他其貌不扬,衣衫褴褛,却是少有的得道高人。
  袁道长选择等到旁人散尽才开口,足见他早已料到,寨老会等到这时才切入正题。而他之所以坐到此刻,正是为了寨老接下来的正题。
  “方才一幕,让道长和各位见笑了!”
  “哪里。浮光掠影而已。”
  一句话虽不长,却尽显袁不吟的道行。
  “老头儿在此静候已久,只等寨老道出实情。”
  寨老此时满心敬佩道:“袁道长料事如神,真真神人也!”
  “既然瞒不过道长,我便不多赘辞。话说当日被盗走的秘典,……其实只是赝本而已。”
  ——被盗的秘典假的?
  “没错。当日活尸袭寨,我便想过那背后的主使,究竟所为何事。我龙珠寨向来不在江湖树敌,也无奇珍异宝惹人妒忌。只有《盘王秘典》一件值得有人大费周章。”
  “殊不知,那秘典虽则在江湖上有些名声,却始终只是一个传说。秘典代代相传,且只由上任寨老私下传与新任寨老,除历任寨老以外再无人见过《盘王秘典》。甚至连《盘王秘典》的存在是否真有其事,外人都全然不知。连我自己也是在做了一年的寨老之后,才知有《盘王秘典》的存在。”
  “直到那日,有人趁乱从我家中盗走假秘典,便更是印证了我的猜测:第一,那幕后主使必与龙珠寨有关联;第二、龙珠寨内有其内应。”
  “这么说,这次活尸再度出现,是因为发现中了你的计,盗走了一本赝本,白费了心机?”石头听得入迷,等不了半刻的停顿。
  “非也,话说那赝本实在与真本相去不远。甚至连那赝本都是世代传承下的。因此,常人单凭肉眼根本无从分辨真假。又或者可以说,赝本根本就可以是真本。”
  亦真亦假,真真假假,听得所有人迷迷瞪瞪。不说石头,连艳儿都听不懂其中奥妙。
  “这样说吧,无论真本还是赝本,都是先祖用一套密语书写的——各位是否听说过‘暹罗数经’?”
  见众人摇头,寨老又继续道:
  “‘暹罗数经’相传是先人基于《梅花易数》一书的数理之法,编出的一套字形语义的转换算法。数百年前,先由中土传入暹罗国,后得暹罗的一位高人精改重撰之后,又再度回流我国。因此其算法本身既有五行八卦之风,又融合暹罗的祝由精髓。后又经我祖去繁除冗,最后精简为一套简而易行,短而易记的密语,并称之为‘盘王金匙’。顾名思义,即开解《盘王秘典》的钥匙。”
  “再说回秘典的赝本,真本赝本既然都是以密语写就,便无所谓真假。只要缺了‘盘王金匙’,无论真本赝本,读来都如看天书。只是先人多想了一着,为防万一‘盘王金匙’也遭泄密,才巧夺天工地制了一个赝本。赝本与真本大同小异,粗看几乎完全相同,但偏偏几个与秘典原旨利害攸关之处,赝本上正好反其道而行之。”
  此时的袁不吟,脸上流露出一种难得的和悦。对于龙珠寨先人算尽机关的过人之处,他显然是相当赞许。
  众人也都听得入迷,期待寨老继续。
  偏偏寨老这时将话锋一转,道出了一个惊天秘密:
  “世人鲜有人知道《盘王秘典》的存世,更无人知道其赝本的存世。而最令世人无法相信的,其实更是在于……《盘王秘典》的真本,……那《盘王秘典》根本就没有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