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天之易道
作者:行而上上      更新:2021-04-24 03:16      字数:1210
  不可说燃灯,因为有深厚的福德,所以其感受到的是天洛书易的一面。
  中国的易经是一本古老的经书,古老到根本就不是这个纪元的人来所写的,关于易经最早的起源问题,可以追溯到上个冰河时期。
  上个冰河时期之前,古老的地球大陆上,空气中氧气浓郁的程度超过了30%,这使得生命体代谢的速度和运转能量的效率都非常的高,这个时候出现了比恐龙还要庞大的陆地生命体,海洋之中也出现了庞大的生命体。这些庞大生命体挤压着一些小生命体的生存空间,譬如灵长类的叶猴,一种生活在丛林深处,依靠蔬果为食的生命体,他们弱小,与世无争,却东躲西藏的逃避着捕食者。他们不断的在丛林之中迁徙,寻找着安全的生存空间,在寻找族群生命净土的若干岁月之中,他们穿越了一个又一个古大陆,与天斗,与猛兽斗,与自己的内心斗争。
  肉体和心理的磨练,终于在思维界之中开启了慧果,慧果是怎么长出来的,其实是常年面对生存压力,面对生离死别,面对其他捕食者,已经习惯了,洒脱了,有办法可以本能的改变自己不利的境况时所生出来的一种冷静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极大的刺激和改善着叶猴的大脑皮层,让他们的大脑对于自然界的风吹草动都能够快速的做出反馈,趋吉避凶。
  然而是生命,总有生老病死,当年老的叶猴将要离开人间的前几年,他已经预感到,自己应该将逃避危险的那种本能教会下一代,可是亲身的实践,对于弱小的猴子来说无异于冒险,于是,老叶猴泪流满面,咿咿呀呀的诉说着一些说不出来的话语。这种强烈的心理欲望,让叶猴的大脑皮层模拟自然界的风声、雷声、各种鸟叫的声音、流水的声音,万物随风而动的声音,于是大脑中便自然演化出了主管语言系统的细胞,当这些细胞形成细胞群的时候,一种代表着人类文明的东西出现了——语言。
  最早的语言是叶猴描述怎样趋吉避凶的,这便是易经最早的雏形。
  后来随着叶猴逐渐脱离了兽性,进化为人类,这些早期趋吉避凶,与天斗,与兽斗,与自己内心斗争的学问便成了易经,一种实用的趋吉避凶的学问,一种向天占仆,了解未知事件的途径。
  其实易经的本质是简单实用,因为容易啊,经如其名,只是因为经文太过于久远,而人类早已经脱离了猿猴的生存状况,因而易经从原始的求生本能学术,抽象为更高的对于管理的、人事的、财富的、祸福吉凶的把控和预测,这跟人心的演变有很大的关系。
  不可说燃灯从天洛书易的一面,看到梵香天界未来美妙的一角,那个时候梵香天界的天人族头脑之中已经没有了威胁、恐惧的概念,因为没有任何东西能够威胁到他们的存在,他们的健康,同时他们也没有了寿命的概念,因为生命永恒,没有了私有的概念,因为一切所需随时都可以获得,也没有了我的概念,因为他们的意识无时无刻不置身于梵香天界道的运行,梵香天界道与其他宇宙道的交流之中,那就更没有身体的概念了,虽然他们看上去都活灵活现的生活在梵香天界之中,然而主导着他们身体的思想,伟大的心灵早已经运行在天地之间了,而身体只作为梵香天界曾经存在而永恒存在着的一种法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