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火器研发局!
作者:大梦三千岁月      更新:2021-04-23 16:25      字数:2445
  早朝在继续着,主要是小事情。
  朱信仔细听着,只是点点头,或是看着他们发言,很少开口,开口的时刻,就是仲裁的时刻,拍板的时刻。
  又是看着一旁的太监,进行速记着,朱信感叹不已。
  他的资质一般,悟性也是一般,其他种种也是一般;在场的太监们,还有各个大臣们,都是精明至极,比他聪明十几倍,他能管理好他们吗?
  朱信很是没有信心。
  唯一感到庆幸的是,这是封建社会,帝王思想浓重,世人对帝王敬畏不已,所谓的民主、人权等等,大家都是不信。
  太监们遇到他,都是跪下;臣子们上朝,也是跪下!
  跪下的次数多了,多皇帝也有敬畏之感了。
  正所谓,跪下的次数多了,想要再站起来,不可能了!
  太监们和臣子们对他敬畏无比,只要他不作死,基本不会出大问题。
  “陛下,我朝边关火器,品种杂乱,型号不一,存在种种缺点,又是浪费严重,质量不足。恳请陛下,建立火器研发局,专门研究火器,提升火器质量!”
  这时,一个臣子上前说道,说着火器研究局的种种。
  至于他叫什么名字,朱信也是不知道。
  朝堂之上,一千多号人,他记住的不过是十几个人而已。
  “这就是魏公公的马仔之一吧!”朱信思索道。
  想要建立火器制造局,是他的想法。只是他是皇帝,当然不能直接出马,提出某某意见,而是让臣子开口提出。于是,在魏公公的提点之下,某个臣子开口建议道。
  “不知,火器研究局,官员如何设置?”一个臣子问道。
  “火器研究局,当设置掌印一人,为正七品;副掌印一人,为从七品;又是若干精通火器的工匠组成,人数不超过百人,主要研究火器,提升火器威力,不管火器制造。若是人员不足,可从其他部门调用!”
  那个臣子回答道。
  接着,又是为了人选,争论了起来。
  最后,朱信命令之下,成立了火器研究东局,火器研究西局。
  立刻,东西二局形成了对峙,斗争的局面。
  朱信看到了这一幕,很是高兴。
  有斗争,才有进步空间。
  他不是科学家,不会炼钢,不会炼制玻璃,也不会制造火器,可是大明能人不少,科学家不少,让他们去研究。
  他就不相信,大明诸多科学家汇聚在一起,大明的武器更新换代完成不了,质量提升不了。
  “提升炼钢技术,提升火药技术,提升燧发枪射击威力,提升燧发枪射程……一个个科学课题确定了,就看他们如何升级了!”朱信笑了,很是狡诈。科学目标制定了,接下来就看他们的水平了。
  有水平上升,没有水平下降!
  有功劳的,不吝啬赏赐爵位,官位!
  不久之后,年号制定了,还是名为崇祯!
  朱信登基了,也在观察着内阁各个大佬的性格,黄立极为人低调,做事稳重,可缺点是缺乏进取心,胆子小;施凤来为人聪明而大胆,缺点是考虑不周全;张瑞图,为人正直,只是有些迂腐。
  这些内阁首辅,皆是才略出众,智慧出众,可是没有经历过州县,直接从翰林院选拔人员入阁,是大明内阁制中一项不成文的潜规则。
  或者说,这是皇帝故意的。
  故意让内阁学士,不知人间烟火,这样才避免上下勾连。
  好处是,内阁学士看似大权在握,可永远成不了宰相;可缺点是,太平盛世时,倒是无碍,可危机时代,却是有些抓瞎!
  “接下来,要从县令级别当中,选出一个进入内阁!”
  朱信下着决心,所谓的规矩,就是用来破坏的!
  …………
  早朝结束了,回到了宫中。
  这时,各个美食已经送上了,几个后妃已经坐在了桌子上,见到朱信来了,开始一起点菜吃饭。
  吃完饭后,已经是八点多了。
  看着一旁的自鸣钟,朱信很是满意。
  原本,他以为明朝很落后,只能靠着沙漏,或是滴壶,可后来才知道已经有西方自鸣钟到了大明。其中一大一小,大的是楼式的,其高度超过了宫中的所有内殿,当做钟亭。另一件大概属于台式,体积小巧,相当于火柴盒大小,每一刻钟便要鸣叫一次。
  只不过很可惜,只有没有钟摆,计算也不准确。
  “接下来,要制造摆钟!不必追求华丽,当时要实用,能用于军事作战!”朱信拦着一旁台式,大约是三尺高的时钟,在满意当中,又是带着不满。
  吃完后,到了御书房,朱信开始了皇帝的工作,主要是批阅奏折为主。
  理论上,任何官员都是有资格上奏的,哪怕是七品小官也有资格上奏,可事实上,官位太低,根本不会上奏,免得丢人现眼。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官员都有上奏的权力,京官四品以上,地方官员二品以上,外加拥有专折奏事权的官员有上奏权利。但即便如此每天的奏折还是很多的,每天平均有三百分。
  也只有朱元璋、雍正那样的大牛,才能不断处理,持久几十年之久,多数人坚持不住。
  于是有了内阁,有了司礼监!
  臣子们上了奏折,内阁的几个学士,一切批阅奏折,然后给出了解决办法,将其写在了纸条上,贴在了奏章上,算是“拟票”。将这些奏章,送到了司礼监。
  司礼监的掌印、秉笔、随堂太监等,出手分别批示。若是同意了内阁的处理办法,直接通过;若是不同意了,直接驳回,让内阁重新拟定办法。
  很多奏章的批示,都是内阁和司礼监相互妥协,做出的决定,往往是很合理……即便是皇帝亲自批示,也未必能做出更好的选择。
  历史上,崇祯皇帝勤政不断,每天批阅到了半夜,看似努力,其实费力不讨好,属于添乱。
  最后司礼监太监,会将这些奏章,送到了皇帝那里,皇帝将拥有最后否决权,杜绝了司礼监独大。当然了,若是皇帝比较懒,可以放弃最后否决权。若是皇帝比较勤奋,会上翻阅着奏章,同意拟票内容,在上面写已阅表示同意,然后司礼监太监按下大印;若是不同意,直接驳回去,让内阁重新起草解决办法!
  事实上,经过了内阁和司礼监,双重审核后,彼此妥协后,九成的奏折没有问题。
  “王体乾,将奏章也分为四大类,重要紧急的,重要不紧急的,紧急的不重要的,不重要不紧急。重要紧急的,主要是辽东、天灾、流民叛乱等;重要不紧急的,主要是各个官吏的任免,还有弹劾某些官员,现在京城的粮价,菜价等等;紧急的不重要的,比如建设宫殿花了多少钱,还有地方发生了事情;不紧急也不重要的,主要是那些鸡毛蒜皮小事!”
  “如何分类,你们划出一个章程,送到我这里;然后贴在了司礼监!第一类,我会在三个时辰内,给予答复,有时还要召见各个阁老商议;第二类,一天给给予答复;第三类,三天内给予答复;至于第四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