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陆权和海权
作者:大梦三千岁月      更新:2021-04-23 16:25      字数:2182
  接着,又是谈论其他生意,王承恩负责细节,朱信稳坐一旁。
  时间变得悠闲起来,朱信开始翻阅着日本的书籍,松浦美雪介绍着各个书籍,还充当着翻译,又是不断询问着,了解着日本。
  可越是了解着日本,越是感觉日本很重要。
  华夏一直有陆权和海权之争,经营西域,开辟丝绸之路,就是发展陆权;而发展海贸,经营澎湖列岛,发展舰队,就是发展海权。
  在唐朝,宋朝、明朝时,有着繁荣的海洋贸易,可终究是陆权占据了上风。
  华夏最大的敌人,来自北方,明朝前期要对抗鞑靼、瓦刺,后期要对抗建州女真;而清朝时,前期要拉拢漠南蒙古,后期要对抗漠北蒙古,漠西蒙古,于是有了收复外蒙,收复新疆。
  在清朝时,康熙对抗格尔丹多次胜利,可是在北方荒无人烟,到处是大草原,格尔丹打不过却能快速跑路。而清朝大军击败了敌人,却是追杀不上,若是战争时间长了,损耗国库严重。若不是格尔丹遭遇了叛变,被侄儿杀死,可能格尔丹继续逍遥着。
  为了对抗北方,明朝清朝皆是花费了太多的精力,导致了根本无力南顾,发展舰队,发展海权……在前期海洋投入是巨大的,甚至是赔本的。没有大量的人力,无力,财力根本无法支撑。
  可陆权不重要吗?
  重要,很是重要!
  陆权不稳,代表着华夏根基不稳。
  在大明时代,蒙古、西域等地区,一直是外国,不被掌控;到了清朝,经历了三代努力,到了乾坤时代,才彻底掌控了西域。
  若是蒙古,西域不稳,意味着北方不稳,意味着北京不稳定,意味着华夏基本盘不稳。
  可海权重要吗?
  也很重要,在明清时代忙于对抗北方游牧民族,结果对海权关注不足,错失良机,再次睁开眼睛时,已经是鸦片战争。到了后来,更是发展为华夏对抗西方,对抗整个世界。
  陆权重要,海权更为重要。
  掌控陆权,意味着华夏根基稳定,意味着立于不败之地;掌控海权,意味着掌控了华夏未来。
  只是以大明财力有限,国力有限,注定了二者只能取其一;想要二者兼顾,必须要借力。
  发展陆权,必然要借助蒙古;发展海权,必然要借助日本。
  恍惚之间,朱信明悟了未来的轨迹。
  想要侧重陆权,最好定都北京,想要侧重海权,又是要定都南京。如果要开拓东南亚,澳大利亚,美洲,定都南京是必然选择,只是这样外蒙,西域必然被忽视,甚至丢失。
  毕竟,这些区域,主要是沙漠和草原为主,不毛之地,付出较多,收获却是较少。
  只是国家毕竟不是做生意。商人以赚钱为目的,有钱赚干,没钱赚不干;可国家是政治第一,哪怕是赔钱照样要干!
  …………
  大约是三天后,朱信离开了松浦家,到了李思贤的店铺当中等待着。
  在这个时代,李旦、颜思齐两人是海上的巨头,经营着中国到日本的海路,他们亦商亦盗。在不久前,向他们发了名刺,邀请他们前来,只是不知道会来几个。
  朱信耐心的等待着。
  没有等待多久,就是见到了一个中年人。
  “拜见信王!”
  立刻中年人跪倒在地上,恭敬至极。
  哈哈哈!
  朱信心中笑了,大明王爷在大明朝还不算什么,可在外面却是分外好使。很多人听到了信王的名号,就是当场下跪,就是战战兢兢。
  “你是谁?”朱信问道。
  “小人李旦!”中年人说道。
  “原来是你!”朱信点头道。历史上,有两个李旦,一个是唐明皇李旦,一个是明末海盗李旦。李旦游走在大明和日本之间,从事海贸事业,郑之龙是他的义子,而他也算是一号人物了。
  可此刻跪倒在朱信脚下,却是战战兢兢,手脚发抖。
  这就是大明的威严!
  封建思想好,能吓住草民!
  “起来吧!”朱信说道。
  “多谢信王殿下”李旦站起身来,可还是带着畏惧之色。
  房间当中,是大明的装饰家居,没有榻榻米,有的只是桌椅板凳,朱信挥手道:“坐下吧!”
  “信王坐在这里,哪里有草民的位置!”李旦还是站着。
  朱信笑了,李旦祖上八辈子都是农民,原来本名叫李二狗,后来到了海上发迹了,改名为李旦,现在是海上的大佬,算是一号人物,对着日本大名能面色不变。
  可遇到了大明的官,尤其是信王殿下,还是战战兢兢!
  在这个时代,大明的海盗不论是外面混的如何好,都是想要回大明,正所谓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海盗们都是想着诏安,都是想着当官。前有汪直,后有郑之龙。
  “你说海上有什么?”朱信问道。
  “海上有金银,大明的丝绸、瓷器、茶叶等运到了日本,就是白花花的银子!”李旦说道。
  “那还有什么?”朱信又是问道。
  “小人不知,请殿下指点!”李旦说道。
  “你们看到的是金银……可金银有用吗?有用!能买到各种东西,可金银又是无用至极……再多的金银也只是商人而已。商人是什么,过年了,需要杀猪了!”
  朱信淡淡道。
  “你们看到的是金银,丝绸,而我看到的是土地,鱼类,鸟粪!在海上,在大员,那里土地一年三熟,那里荒田居多,生地为主,经营之下,能化为上田!”
  “还有海岛上的鸟粪,看起来不值钱,可用来肥沃土地,提升土地肥力;还有鱼类,可大量捕捞,制作成鱼肉罐头,在辽东将士们多数吃不上肉!”
  说着,朱信将计划说了出来,归纳为三点:经营台湾,开拓田地;挖掘鸟粪,肥沃耕地;发展渔业,建立罐头厂!
  “鱼儿捕捞之后,几天就会腐烂,变臭,而制作成罐头,至少能保持五年不腐烂,若是技术达标,可二十年不腐!”朱信说道,说着将制作罐头的方法,说了出来。
  在这个时代,没有铝合金,只能用瓷器代替,用软木塞住,最后蒸煮按个小时,最后蜡封。
  制作罐头,没有技术瓶颈可言,简单实用。
  在辽东的战士,血战不断,可时常吃不饱,而鱼罐头能弥补营养不足,吃饱了吃好了,才有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