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郑芝龙
作者:
佚名夏 更新:2021-04-23 05:50 字数:4371
朝廷重开隋运河的命令正式下达之后,各级官府纷纷开动宣传机器,引诱和鼓动百姓自愿加入到工程中去。看见各地开运河的盛况之后,朱由检担心部分官员为了讨好圣意,为了工程进度忽视工程的质量,为此又颁布了关于工程质量监督的意见。意见明确规定,各工程的领导人员必须在运河岸边紧要工程上竖碑,详细记录下参与工程的官员士绅以及各村的劳动人员,凡是在十五年之内因为工程质量问题导致的重大灾害。官员士绅一律斩首示众,抄没家产,参与建设的民工一律罚为官奴,在这条命令之下,各地的官员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三天两头的往工地跑,百姓因为这是事关自己的大事,在利益和法度的压迫下,也更加的尽职尽力,整个工程在明廷的支持下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让我们把目光移到福建境内的郑芝龙身上。此时的郑芝龙已经被明廷招降,诏授海防游击,任“五虎游击将军”,坐镇闽海,但是由于朱由检的坚持,郑芝龙并没有像原来的历史上那样,将所有的军队从台湾撤回大陆,依然保持着对台湾的军事占领。
这天,郑芝龙带着厚重的礼物拜访了福建巡抚熊文灿,双方分宾主坐之后,郑芝龙开始表明今天的来意。
郑芝龙:“熊大人,据说现在北边的新政搞得轰轰烈烈,尤其是现在大规模的推广了军功授爵制度,恩养王公贵族,在下不才愿意带兵将台湾岛的红毛和海盗们统统赶出台湾去,还望大人在向当今圣上申请允许我们福建出兵,平定闽海。”
和原来的历史一样,郑芝龙是一个有着深厚传统思想的人,秉承着富贵不回家就如同沐猴而冠的思想接受了明廷的招安,但是郑芝龙很清楚,在所有的士绅眼里自己只是一个不通礼数的莽夫,为了证明自己,在归降朝廷之后,郑芝龙可是毫不客气的对以前的老战友举起了屠刀,凭着战功现在已经做到了福建总兵一职。本以为自己现在也算是一个成功人士,开始飘的时候,朝廷的新政又给了他更大的希望。福建总兵算什么,自己干完了朝廷肯定不会让自己的儿子继续接着干,以后然道继续下海当海盗接受招安,那自己的家族就永远的要遭受士大夫的非议了。为此,郑芝龙一边牢牢的控制军队,一边不停的给自己的儿子也就是以后的郑成功找名师,希望他在一举中第之后改换门楣。但是现在朝廷新的军功授爵制度,给予了他更大的希望。只要自己的军功足够了,封了世袭罔替的爵位,就等于在同安地区造就了一个巨大的郑氏官僚集团。识文断字自己不会,舞刀弄枪还是很在行的,陆地上他不敢说郑家军多么的厉害,在海上郑家军自谦第二没人敢称第一。但是朝廷对出兵这件事情异常的敏感,牢牢的控制着出兵的大权。没有朝廷的允许,私自出兵大获全胜之后只有赏银,没有功劳。他可不想出兵之后,自己只是得到了朝廷的赏银,郑氏集团最不缺的就是银子,缺的是一个足以在大明官场立足的支撑点,足以光宗耀祖扬眉吐气的爵位。
熊文灿:“郑忠兵,不是我不答应你,而是现在府库异常的空虚,难以支撑大规模的战事。更重要的是,万一福建水师战败,那沿海又会变成战场,到时局面一发不可收拾,你我就成千古罪人了。”
作为传统的文官,熊文灿难以理解北方的新政,但是对于新政给黎民百姓带来的好处,他又无法忽视。自古以来只有减赋税、轻徭役才能造就的盛世景象,却在北方大兴土木中得到了更好的解释。通过熊文灿日以继夜的计算,他发现朝廷名义上免除了所有的农业税、人头税及徭役,实际上光暗中征收的农业税一项,就超过了市场物价的三分之一,是传统赋税的十多倍。比如市场价十多文一斤的土豆粉,衙门收购价是5文钱一斤,转手卖给商人的价钱是8文钱一斤,商人出售给市民的成本中,除了8文钱的收购价,再次征收1.6文的赋税,最后以12文左右的价格出售给市民,市民实际付出的税收达到了4.6文,几乎就是土豆粉的收购价了,而且衙门收购的物品中大部分都是土豆,算起来赋税就更高了。除了秦代有这种重税,熊文灿还没有发现那个朝代征收过这么重的赋税。再说徭役吧,陛下是免除了所有人的徭役,但是现在北方的大基建运动,几乎是全民参与。但是熊文灿却发现,这种危险的举动不但没有引起百姓的不满和抱怨,各地的百姓反而兴高采烈的参与进去。按照大兴土木必然会导致国穷民乏的传统观点,现在北方应该已经是遍地流民了,但是事实是北方的经济现在处于一种空前的蓬勃发展状态,各地城镇纷纷出现用工荒的局面,一切都像谜一样困扰着熊文灿。
其实这也很好解释,大规模的基建虽然眼下没有给各地的百姓带来实惠,但以后却一定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好处,这点大家心里明白;大基建大部分的材料虽然是就地选择,但是水泥等一些建筑材料那是一定要购买的,自然就造就了工厂的发展,工厂有钱了,城里的老板、工人自然有钱消费了,外加存量税的深入人心,更加促进了物资的流通,提高了政府的收入,在各种因素之下,北方不但没有出现动荡不安的情况,反而越发的繁荣。
郑芝龙:“军饷方面,我不要朝廷出一分钱,而且福建的士绅也愿意捐资犒劳大军,我大明水师纵横海外天下无敌,管他什么西洋红鬼,东洋倭寇,一律不是我军对手,只要大人向朝廷申请,我郑芝龙鞍前马后毫无怨言。”
熊文灿:“郑总兵报国心切,本官体会的。然而军国大事不能只凭一腔热血,还需细细谋划小心谨慎。”
郑芝龙:“大人,自从郑某归顺朝廷以来,闽海的海盗已经大不如前了,现在正是一举消灭他们的好时机,还请大人早做决定,荡平海疆,还闽海百姓一个幸福安康的生活。”
熊文灿:“本官不是不想造福百姓,但是我听说西洋人船坚炮利,大明的水师自郑和之后,你我都知道是日薄西山一代不如一代了,真要打起来你能确定一定能赢,现在的和平来之不易啊,郑总兵要三思,切莫意气用事!”
拜这个时代的信息不通畅所致,到现在为止福建方面还不知道由于郑芝龙的表率作用,活跃于广东的刘香这个时候,已经抛弃和荷兰人的合作,转而和广东方面进行了接触,商议招安的事情。原因也很简单,没有人愿意一辈子顶着个海盗的名义,一辈子漂泊在海上,现在朝廷的军功授爵制度对军人如此的有利,为什么不弃暗投明,上岸挣一份军功光宗耀祖呢?
郑芝龙:“大人莫怕,我部拥有各色人种兵力高达廿万人的军力,拥有超过三千艘大、小船的船队,是华东与华南海上世界的唯一强大舰队。士卒常年出没于海上熟知水性,海战能力极强。西洋人船坚炮利,我们的船炮也不是吃素的。外加我按照陛下和大人的意思,一边往台湾移民,一边加强在台湾的军事实力,只要大人向朝廷申请出兵,一声令下,片刻之间就可以把荷兰人统统扔到海里喂王八。”
熊文灿:“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道也,不可随意挑起战争,现在的西洋人也好,东洋人也好,都已经在你的绞杀之下老老实实的做了顺民,你已经是居功甚伟官致总兵官了,就不要再提闽海战事了。”
熊文灿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的拒绝出兵台湾,那是因为他和大明的其他士大夫一样,固执的认为大明现在的十八省是天下的中央,是天下最为富饶的地区。守着这份家业就够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一定会和他拼到底。这也就是为什么大明的官员再相对稳定的时期给人感觉就是专业搞内斗的王八蛋加混蛋,一旦遇到外敌入侵的时候,就会和外敌死磕到底,一直磕到要么你死,要么我亡的地步。曾经的世界霸主西班牙人来了,被打回去了;葡萄牙人来了,年年也要交租金;荷兰人来了,现在还是要交租金。要打的话奉陪到底,和平的话你我都好,从这一点来说大明的文官们进取不足守成有余。
郑芝龙:“如此,大人属下先行告退。”
郑芝龙走后,熊文灿一个人在客厅里苦思着现在闽海的形势。自从新的军功授爵制度颁布以后,福建境内的将领们如同换了一拨人一样,昼夜不停的操练军队,在这两年里福建的军队就由战斗力底下的破落户变成了一支军纪严明、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渴望战斗的虎狼之师。像郑芝龙这样子来请战的将领,就像女人的大姨妈一样,不是每个月来一次,而是来几次了。尤其是随着河南战事平定以后,受一大波新晋爵爷的刺激,求战的声音更高了,水师喊着要出去打海盗、打西洋鬼,陆军也主动申请去湖北参加平叛。对于这些声音,熊文灿隐隐觉得自己已经无法压制了,但又束手无策,朝廷里的文官集团已经在甘为鹰犬的太监集团和勋贵集团的排挤以及皇帝的诱惑之下,已经处于一种崩溃的局面。除了那些真正的士大夫们,很多的小弟已经投靠了皇权,为了买个好价钱,他们几乎不遗余力的推广新政。原本以为新政必然会引起地方士绅的剧烈排挤,但是随着物权法草案的宣传以及民众的参与,士绅们也变得安安静静。至于那些屡试不中的秀才、童生们呢?一听说可以做官了,立即把礼义廉耻扔到爪哇国去了,熊文灿相信只要陛下勾勾手指头,孔圣人也会被他们给卖掉。最让熊文灿担心的是,大明的君子们一直秉承的是治统归君,道统归臣现在也已经岌岌可危了。据说朝中已经没几个人会仗义执言劝说陛下了,基本上是皇帝怎么说,大臣怎么做了。就算陛下不上朝,也是按照陛下制定的制度运行下去,文官已经朝着没有灵魂的空壳发展了。
一想到这个,熊文灿就异常的不安宁起来,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那是不能变的,不能到我们这一代就变成了天下是皇帝陛下一个人的天下,君只能和臣共同管理才能造就太平盛世。当今的天子,也只能向以前的皇帝一样,充分相信圣人门徒垂拱而治,才能做一个贤明的天子,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大明所有的一切,只能在文官们的管理之下,才能井井有条,大明也只有在有思想的文官们的管理之下,才能走向盛世。
熊文灿拿起笔写道:商汤专于伊尹,顾能代夏而立;周武垂拱,故能以弱胜强。陛下治国,当于君子同治,亲贤臣远小人,效太宗之举,重用贤臣,虚席以待。切不可行后汉亲小人远贤臣之举,断大明百世之基业......
熊文灿绝对想不到的是,自己的这篇奏章就如同入海的石牛,别说冒泡了,连一滴水花也没有激起。这主要得益于朱由检登基以后,因为推行新政而遭到文官们先是苦口婆心的劝诫,然后是如同泼妇一样的破口大骂之后,换来的佛系心态,仍凭你的文章骂人的水平如何高,言语如何的恶毒,爷都不在乎,我不搭理你你能砸的。外加朱由检利用新政带起了一大批忠实于自己的新贵,不用自己掌嘴,文官们一开口他们就骂回去了。要知道太监和勋贵们骂人,那可是相当有一套的,实在不行雇人骂人,搞不臭你不算完,这也就是朱由检现在可以放心大胆的收回道统,大力向臣子们灌输治道合一的理念的原因。
不过,朱由检在看完这篇奏折之后,并没有追究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实用型的工业蒸汽机已经造出来了,有这么一件让他欣喜若狂的事情,他又怎么会在乎那帮文官那几句如同疯狗一样的狂吠呢?
在看完蒸汽机的高效运转之后,朱由检有详细的听了在制造这个工业革命心脏产生过程的种种趣事,不得不说做任何的事情都是相当曲折的,尤其是朱由检听到为了制造这个实用型的蒸汽机,不少投资者破产的消息时,漏出了爽朗的笑声,而后作为补偿,钱是没有的,不花钱的爵位倒是赏了一大把,官职嘛,谁做不是做,给自己人总比给那些抢食的野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