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重开运河
作者:
佚名夏 更新:2021-04-23 05:50 字数:4323
田富强在省里开完会之后,立即回到驻地衙门召集各部门的头头脑脑们(由于河南新政的推广完全是迫于形势,所以很多部门都是由副职挑大梁,而且处于不满编的状态反而激发了官员们的工作积极性),共同商议关于开凿隋运河的事情。
田富强:“当今圣上明确通过了开凿隋运河的事情,今天我们开这个会议,重点要讨论的是开封境内的运河如何开凿,涉及到要征地的百姓如何安置,要动员多少百姓参与,这些百姓的后勤如何保障,以及修筑河堤所需要的材料费用等等。”
户部副部长丁清林:“田市长,我首先表个态,河南去年遭受了大旱引起了灾民的暴动,可以说在座所有的官员的工资都是依靠朝廷和陕甘两省的支持可以发的下去。开凿运河的话,户部是一分钱都拿不出。”
田富强:“财政方面你不用担心,圣上在朝议上说了今年从内帑中拿出3000万两贴补运河,等这一季土豆收上来之后,衙门里的钱粮就会充足起来,到时我们开凿运河的资金就会更加的充裕,对了交通局、文化局的资料查的怎么样了。”
文化局副局长:“汴河通,开封兴;汴河废,开封衰。古汴河随着北宋的灭亡而逐渐淤塞,从此后,汴河沿岸的城市没落,至今都没有再次兴起。当今圣上重开汴河,乃是我们开封千古盛事。接到市府的命令之后,我们文化局全体同僚们,昼夜加班翻阅了无数的古籍史书,总算是把隋运河开封段弄清楚了。隋朝修建的汴河故道,也即隋炀帝征发民众开掘的大运河通济渠的东段,由前故道至今河南省的荥阳、郑州、中牟县、开封市、杞县、睢县、宁陵、商丘、虞城、夏邑、永城,改东南流,经宿州、灵璧、泗县,入淮河。我们要修的就是开封古道约160里,这些我们已经在上报市府,在座的各位手中的文件上已经明确标注了所涉及各乡各村的详细情况,我就不一一介绍了。”
交通局副局长:“据史书记载,开凿汴河不是简简单单的挖一条沟。开凿通济渠的隋朝的宇文凯充分利用了旧有的渠道和自然河道,从3月动工,到8月就全部竣工了,创造了人类开凿运河的奇迹。当然,这种奇迹的创造,付出了血的代价。在凿渠和造船过程中,“役丁死者什四五“。官员以车载死丁,“东至城皋,北至河阳,相望于道“。这是开凿时候付出的人工代价,弄不好的话又会引起百姓的暴动,这是第一点。相对于现在,那个时候的河道没有遭受黄河的冲击,开凿难度更低一点,所以河道也挖的更深。而且隋朝的运河两岸河堤不是那种粗制滥造的河堤,两边都是可以行大军的大道,这是第二点。所以我们现在面对的情况是有隋运河的一切资料,可惜实际的运河已经因为黄河的泛滥,早就被埋到地底下面了。所以通济渠不叫重修,而是叫做重新开凿,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文化局副局长:“据史书记载北宋时期,洛阳为西京。宋元丰二年,为解决汴河引黄河水所引起的淤积问题,进行了清汴工程。开渠50里,直接引伊洛河入汴河,不再与黄河相连。但这仅是一个历史阶段,伊洛河直接入黄河仍是历史主流。就算我们重新开通了通济渠,我们也必须面对一个天大的难题,那就是必须安排人力不停的清洗河底淤泥。”
关于这一点,确实抓到了点子上,历史上元朝之所以要重新拉直运河,除了考虑节约资金以外,还有就是因为南北战火,通济渠年久失修最终被黄河泥沙所掩埋,最后失去了通航的能力。如果要重开隋运河的话,必须面对的问题就是年年都要清洗河道,否则不出数年通济渠就又会被黄河泥沙所掩埋,甚至会造成溃堤的现象。不过到了崇祯十年开启了工业革命的高潮以后,这个问题就彻底被民间资本解决了。黄河沙是著名的水洗沙,用黄河沙修建的建筑质量那是杠杠的好,城市经济的蓬勃发展,驱动着运河两岸大量的商人去通济渠以及黄河挖沙致富,外加上游省份为了考核分推动的绿化工程,反而彻底解决黄河河道容易被泥沙所掩埋的难题,当然这是后话这里就不在详细的解说了。
田富强:“这个建议好,如果我们今年挖了,明年就被黄河重新填埋了,那么我们现在的努力不就白费了,这个问题先记下来,尽快向省府汇报,我们继续讨论我们市府要解决的问题。”
民政局副局长:“接到市府和部里的命令之后,我们民政局迅速调出了所辖各县的人口统计表,经核实我们统计表上一共有男女六十五万有余,受前面的暴动所致,个乡各村可以派出的壮丁不多。我们初步统计了一下,除了留下部分耕地的老人和孩子以及壮丁,总共可以派出七万精壮参与运河的开凿。”
开封市的人口是没有问题的,倒不是统计的官员多么的认真,挨个挨个乡的调查,而是因为前段时间市府的救济按照登记在册的人口发的粮(猪饲料),没人会去掩藏人口,更不会多报,毕竟猪饲料这个名称由于前段时间的响彻整个河南,贪污了也不知道卖给谁,阴差阳错反而让各地的官员摸清楚了河南的实际人口数。
当然无法出动更多的壮丁的原因,除了暴动的原因意外,还有一个就是拜程朱理学所赐,河南的妇女有了缠足的习惯,虽然种土豆不像种植小麦一样废了,但是她们的腿真的下不了地,干不了活,自然也就没办法替换出更多的壮丁。每每想到这朱由检就不由的骂朱熹那个王八蛋,偷媳妇各种各样的混账事都干,怎么后世那些瞎子就选择性失明,把这种人渣捧成了圣人,他们是书读傻了吗?所以朱由检每在一个地方推行新政,就下了严令废除缠足的习惯,今后凡是缠了足的妇女,一律要缴纳人头税,这样一来反而把缠足这种恶习给纠正过来了。收税用对了地方,真的可以解决很多问题,用错了地方也可以造成很多的错误,古今中外都是这个道理。当然,凡是朱由检认为好的法子、思想都让人一一记录下来,编辑成册供后世子孙学习。
田富强:“该死的缠足,就因为这种莫名其妙的恶习,害的很多壮丁无法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耽误了修运河这件大事,这种恶习一定要从我们开封彻彻底底的抹掉。以后凡是不利于解放壮丁的风俗习惯都要无情的抹掉,凡是可以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社会建设的想法都要大力的提倡与弘扬。”
在座的陕甘籍官员听说这些都热烈的鼓起了掌,只有那些河南籍官员们目瞪口呆的看着这眼前的一幕,然道是我听错了?据说这个田富强也是读过书的人,怎么就说出了这么功利的话,君子的廉耻何在?
田富强:“我知道有的人又在偷偷说我是一个急功近利的小人,不顾圣贤之道的伪君子。但是你们忘了,古今圣贤一直所追求的不就是让天下的百姓能够过上幸福安康的日子吗?如果连这点最为基本的常识都没有,那我就想问一下,你的书都读到哪里去了。逐本求末,不顾天下人的死活只为自己读的那本死书,那你才是真正的违背了圣贤之道。”
这次陕甘籍官员更是激情洋溢,把手掌都拍红了,自从在陕甘搞了新政之后,他们就等同于被朱由检绑在了魔鬼的战车上,现在要么一条路走到底,把新政推行到底重新改造整个华夏,要么就中途退出被两股庞大的势力挤在中间最后像一个鸡蛋一样破碎。按照趋利避害的本能,大部分的官员们都选择了后者,既然有希望扬名立万,那为什么要死抱着孔老二的大腿呢?要知道明朝的士大夫气节,那可是烂大街的货色。嘉靖年间为了讨好皇帝,首辅就提出过要把孔老二这个死人的牌位扔到大街上去,结果文臣们仍是没一个人发话,还是嘉靖厚道没有同意。大明的官员,尤其是高官们在利益上,还是很务实的,尤其是东南那帮大老爷们,恐怕已经把务实作为官场不倒翁的至理名言了。
田富强:“现在朝廷已经下了命令禁止缠足了,我想还有很多的人不理解,但是作为官员,我们必须死死的和朝廷站在一起,把朝廷各种利民的政策推行下去。那个县的禁止缠足的命令执行的不彻底,风气改不过来,七品以上那我立即停了你的官职,上报省里请求罢免你,七品以下的官职就地免职!”
田富强这些话彻底镇住了在场的每一个官员,按照新政的规定,市长市令对于七品(包括从七品)以上的官员只有停职的权利,而且期限不能超过三个月,第一次停职之后的一年之内不能再次停职(查明案情的例外),对于七品以下的官员可以就地免职,笼统来说来说就是省可以免市,市可以免县,县可以免乡,当然必须上报上级部门。当然免了之后就要升迁,这一点朱由检就比较的绝了,县里免的县里却没有升迁的资格,得由市里按照该县的考核成绩从县里重现挑选决定。
有了田富强这些狠话,各地的官员这次是纷纷表态,一定全力以赴的解决好风俗习惯问题,同时也大力的发动群众参与到运河的建设中去,争取早日完成隋运河的开凿,早日让开封恢复以往的富饶。
田富强:“我相信在座的各位,一定能够坚定不移的执行市府的决定,尤其是涉及到大是大非问题上,一定会做出最为明智的选择。接下来我们一起商议一下,这七万精壮的后勤保障问题,你们农业局的先说。”
农业局副局长:“从救灾的反馈来看,土豆是一种比较充饥的食物,但是考虑到修建运河是一件沉重的体力活,按照我们的计算,单纯的用土豆当主粮的话,每个精壮一天要消耗2斤的土豆,我们市七万人一天就是14万斤的土豆,约合700石,请注意由于土豆不好保存,实际运到工地都是土豆条,修建运河是一件大工程,省里肯定还会调集其他地区的民工,需要的土豆只会更多。这些人修160里,每一里我们取一千人。这一千人要完成的工作量多大呢?按朝廷的旨意,河面必须宽15丈(50米),深两丈以上(8米)。我找过打井的老人,根据他们说的和我们局里的计算,大概需要一年时间才能完成整个工程。保守估计每天取1600石,总共就要消耗粮食60万石。还要计算到各种工具的损耗,水泥的使用,石料的运输等等,我们这一段恐怕要花费上百万两白银。”
田富强:“你把详细的报表做出来,我好拿到省里去汇报,越详细越好。工部和交通局的人要尽快把这个工程分段承包给各个单位,务必详细到个人。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督促工程早日完工。同时各部抽调一部分人马,带领一批精壮组建一家专门生产水泥的工厂,尽量减少水泥对财政的压力。我们能够自力更生的就尽量自力更生,要知道这个工程可是由圣上亲自拍板决定的。那段工程干的好,那段工程干不好,圣上都会记在心里。等到工程完工之后,只要我们的考核过关名列前茅,我想在座的各位,最少也是会把前面那个副子去掉,弄不好连升三级也是可能的。诸位为了开封的未来,更为了自己的将来,请大家辛苦这一年,多上工地,努力督促的同时,一定要保证工地的稳定,千万不能在闹出什么民变,稳定是第一要务,一定要向百姓宣传好,开凿运河一是为了沟通南北发展经济,二是为了灌溉开封干旱的土地,把开封变成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
古代修筑工程所需要的钱粮之所以那么多,最为重要的一环就是路途的损耗,那怕是办事效率最高的秦王朝,为了打击匈奴在修筑了驰道之后,依然要向全国征收1/3到1/2的税收来维持国家的正常运转。战国时期秦国可以保证60万大军的正常运转而不动乱,统一的秦朝却被百万大军却压垮,就是因为路途遥远大部分粮食都损失在了路途之中,所以开封最后的预算会超越上百万两白银就不在稀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