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河南救灾
作者:
佚名夏 更新:2021-04-23 05:50 字数:4283
湖广局势稳定的愉悦氛围被陕甘两省官吏和河南官吏之间的互骂所冲淡,虽然孙传庭平定河南各路义军,稳定了局面。但是,依然没有改变河南地区大旱的局面,外加各地的地主乡绅们为了抵御造反的民众,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团练武装,使得各地的局面更加的微妙,这也就是为什么河南几十万的明军没有继续南下追击义军的原因。
现在的局面是,据河南各地官员的统计,整个河南因为天灾和兵灾需要救济的普通民众居然达到了七百余万,拜各地乡绅隐瞒户口所致,现在陕甘两省承担了巨大的财政压力。对于陕甘两省来说,除了为河南平叛的军队提供粮草之外,他们还要承担今年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开销。虽然说各地的乡民自卫队完全被激发,用极大的热情参与到了道路建设,水利修建以及各种开荒运动中去,没有了人工费用的压力,但是两省几百万的民工参与了各种工程,地方政府是一定要给他们提供后勤保障的,这可是一笔巨大的开销,天天土豆炖猪肉,可不是开玩笑的。所以,为了应对孙传庭关于解决河南几百万张嘴的问题,两省官员在各种压力之下,拿出了最为折中的方案。
按照现在的市场,单纯的土豆收购价是一文钱一斤,土豆粉的收购价则是五文钱一斤,但是考虑到土豆难以远程运输到河南,所以必须先切条、蒸熟、晒干做成土豆条,这样一来就变成了两文钱一斤的收购价,无论选哪一种,都会给地方财政评优造成巨大的干扰,要知道新政最重视的就是财政评优------每年结余两成的地方财政,这可是一票否决的,谁敢拿自己的前途开刀。守着官职,认真办事,就算不贪污按照最后总价值百抽三的礼金制度,也可以分到很多钱,更要命的是,朝廷提倡人情往来,只要不触发法律,恶意给送礼的人办事,收到的钱就是合法收入,这可是赤裸裸的诱惑。但是现在河南几百万张嘴等着开饭,年底的评优等着考核,双重压力之下,地方官员最终选择了把各地制造土豆粉之后,剩余的土豆渣发酵做成的猪饲料送到了河南,毕竟这东西除了养猪没人吃,而且价格便宜一文钱两斤,一斤猪饲料冲水之后,加点草根树皮完全可以当两斤的稠粥用,可以救活的人就更多了。一开始河南本地官员是不知道这些的,但是调过来的陕甘两省的官员知道啊,也不知道是谁先说的,最后就演变成了现在的局面,河南的官员指责陕甘官员黑了心了,陕甘官员则一直在哭穷,最后骂到了北京。
看着两省官员的折子,朱由检不得不在百闲之中,抽出时间来再次召开了内廷、内阁、军政殿官员的会议。
朱由检:“大家也都知道,河南遭了天灾人祸,几百万张嘴就等着吃饭,陕甘两省既要承担河南几十万大军的开销,又要负责那些灾民的口粮,还要承担大基建几百万民工的口粮,材料的开销,大家说一说现在两边互骂应该怎么处理。”
成基命:“陛下,两省的大基建运动能否先停下来,将几百万民工的口粮统一调到河南赈灾,彰显朝廷恩德!”
朱由检:“要想富,先修路,道路一通,黄金万钟。两省的大基建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而且年初就已经做好了计划,现在改了,容易在百姓心里留下不好的印象,新政就如同一阵风一样,现在的百姓正在兴头上,等老百姓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你再想召集这么多人免费干活,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不但不能停,还要抓紧时间抢进度。”
这一点其实很好理解,两省的新政给所有的百姓创造了巨大的利益,让百姓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可那毕竟是市场经济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百姓还没有进城打工闯天下的意识,等后面大家慢慢习惯了新政,开始出门打工了,认识了世界。朱由检相信,现在政府可以免费搞得工程,以后一定要付出巨大的财政支出才能搞定,除非打算逼百姓造反。所以朱由检强调不但不能停,还要等百姓没有反应过来之前,抓紧时间努力的赶进度,毕竟现在是免费的劳力,不用白不用。
韩煅:“两省的大基建不停的话,河南的百姓就只能吃猪饲料拌草根过冬,国家如果没有能力救济他们,那还说得过去。但是,现在两省囤积了无数的粮草而不救济的话,那就违背了天道!”
顾秉谦:“大胆韩煅,尽然敢咆哮天子!陛下贵为天子,天子行的就是天道,现在最为主要的问题是如何解决河南百万灾民的口粮,既然已经有了法子,为什么不去执行呢?圣上,臣以为只要能够保证河南百万灾民安全度过饥荒,就是大功一件。至于是用了猪饲料也好,人吃的也好,都无所谓,只要救活了他们就是好法子,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韩煅:“陛下,成大事者是不拘小节,可那是没有办法才做出的下策。现在既然有了更好的选择,为什么就不能做出取舍呢?让天下人知道,朝廷拨给河南的口粮都是猪饲料,百姓们会怎么看朝廷?那可是几百万灾民,不是几百万头猪!反之,如果朝廷停下陕甘的大基建运动,把口粮省下来救济灾民,天下的百姓一定会称赞陛下的圣明!”
现在朝廷的官员,已经完全演变成了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的文官集团以及围绕着朱由检新政产生的王公贵族集团和阉党集团,其中阉党和勋贵们虽然都是皇权的代言人,但是毕竟还没有完全成长起来,还不足以抗拒文官集团。文官们想的是万民安康,过上幸福的生活,百姓能够吃好喝好,朝廷就应该让他们吃好喝好,如果没有皇帝瞎捣乱,全部的事情都交给文官那就最好了。皇权集团则认为,现在各地大基建都要钱,都是获取政绩的重点工程,既然河南百姓可以吃土豆渣活下去,为什么要停下两地的工程呢?而且现在陕甘两省的局面都是陛下高瞻远瞩的结果,作为皇权的代言人,所以大基建更不能停。
这里有必要讲一下明朝新的政治格局,为了平衡各方的势力,朱由检规定内廷是由皇帝直接把持的部门,内阁大臣则是只能由文官出任,勋贵们只能掌控军政殿,这样朱由检就算不上朝,大明中央政府也可以安全的运转下去。
朱由检看着他们互相内阁互相吵来吵去,意识到河南的救灾不是简单的猪饲料和土豆粉的争论,实际上依然是治道合一的争论。现在的阉党和勋贵们每次都叫自己为圣上,表明他们已经认可了皇帝手上同时握有道统和治统。文官们则统一叫陛下,那是因为他们还希望把道统争取到自己的手里。文官们不停的那三皇五帝的仁德,不就是向朱由检表明,道统依然在文官们手中吗?这些文官们,拿着朝廷的俸禄,却总想着拆自己的台,也是黑了心了。
朱由检:“朕圣不圣明,那已经是既定的事实,现在朕想问的是,有没有什么法子既可以保证两省的基建,又可以让河南的百姓顺利的渡过灾荒?两省的基建是一定要保证的,河南的百姓也是一定要保证的。”
顾秉谦:“启奏圣上,臣以为除了陕甘两省的做法,再也没有其他的方法了。”
朱由检:“朕贵为天子,行的是天道,做的是人事。然而河南因为地方官吏的施政不当,无法向百姓转达朕的恩威,导致饿殍遍野,生灵涂炭。然而一个巴掌拍不响,百姓造反终究要承担一定的后果,猪饲料也好,大米白面也好,只要能够让百姓渡过眼下的饥荒,那就是好的粮食。臣工们做事要从大局出发,不能总想着自己扬名立万,所以这件事就议到这,照旧!”
韩煅:“臣听说,唐朝立国数年了,才用完隋炀帝囤积的粮食。陛下不肯大开两省的粮仓救济河南的百万灾民,只想着在两省大搞所谓的基建,这与隋炀帝滥用民力又有什么不同呢?”
朱由检:“放肆!朕虽然没有打开两省的粮仓,但是终究保证了河南百姓的衣食无忧,怎么就变成了隋炀帝了!”
韩煅:“臣以为陛下就是隋炀帝!甚至远过于隋炀帝!”
朱由检:“老匹夫!你就不怕朕杀你九族吗?”
韩煅:“为天下百姓,即夷十族何妨!”
成基命:“陛下息怒,韩煅这几日为了河南的事情,劳累过度昏了头,以至于顶撞了陛下,还请陛下息怒!”
朱由检:“韩煅听旨,免除你内阁大臣之职,改任中央检察局局长之职,监督文武百官失职之处!下次朕要你头颅了!”
韩煅:“陛下既然让臣出任中央检查局局长,臣一定会向魏征一样犯言直谏,还请陛下立即处死臣!”
朱由检:“你以为朕不敢处死你吗?朕以前就说过,朕是天子,手中握着治统和道统!朕让你出任检查局,重点是为了让你监督官员,查出哪些官员没有很好的执行朕的政策方针,千万不要会错意了!所有的大臣,只有一心一意的为朕办差,把朕伺候好了,朕才能更好的伺候天下人!河南的事情,就这样定了,无需再议!”
众人无奈之下只能山呼万岁!
朱由检:“朕知道,很多人都在劝说朕如何做一个好皇帝,要像古代的贤明君主一样,放心大胆的把权利交给文官臣子,要虚心的接受文官臣子的批判!朕想说的是,朕是天子,是君父!臣子们只有像对待父亲一样对待朕,朕才能把天下治理好!如果你们觉得你们读了一点所谓的圣人书籍,就可以拿着仁义道德的帽子盖到朕的头上,那就大错特错了!那就是大不敬,大不孝!自古以来君父就在臣子之上,君父说你是圣贤,你才能是圣贤,君父说你是大儒,你才能是大儒!如果你连君父是什么都不知道,动不动就拿着礼义廉耻和君父对着干,你读的是什么书,做的是哪家学问,当的是哪门子的官员!要知道,你拿的是大明的俸禄,吃的是大明的粮食,你怎么可以和朕对着干呢?提意见可以,但是这意见必须是让国家的利益最大化,而不是总想着从大明身上捞一点好处,名声。你们把你的君父搞臭了,你们觉得你们还有良心吗?还配做一个臣子吗?还配做一个人吗?你们读的书都读到水沟里面去了吗?”
顾秉谦:“臣等遵旨,臣等一定尽心尽力,像对待父亲一样对待君父!”
朱由检:“我相信你会像对待父亲一样对待朕,但是有些人不一定这样想!你们回去之后,好好想一想朕今天说的话,想一想以后,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什么是为臣之道,什么是为子之道!等你们想清楚了,就和你们的门生们说一说你的想法,告诉他们什么是君父,如何侍奉君父!等他们想清楚了这个,朕相信以后的大明朝廷,一定是令行禁止,政令通畅。只有做到了这些,朝廷才可以做到真正的造福黎民百姓!”
对于朱由检来说,现在的朝政已经朝着立于皇权的方向发展,但是有一件事情他是一定要做的,那就是必须把手中的道统和治统牢牢的控制住。否则那些个文官动不动就跳出来骂昏君暴君一类的,对于后面的新政会造成巨大的阻力。因此,当朱由检听到韩煅把自己比作隋炀帝的时候立即就愤怒了!朱由检就是要骂,老子虽然也是在大搞基建,但是没有弄出什么大的民变,怎么就变成了隋炀帝!当下,朱由检就下令,两省的大基建继续推行,至于河南的百万灾民,还是按照两省的方法去做,朱由检倒是要看一看,有哪些不怕死的东西,敢跑出来挑战朱由检的权威,大刀随时准备着,就怕你们不来!
相对于朝中的争论,此时的河南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毕竟各地士绅在平定叛乱的时候,已经招募了大批的流民组建了团练,虽然说没有什么战斗力,但是蚁多咬死象,遍地的团练依然给新政造成了巨大的困难,针对于此朱由检特意传旨湖广,务必严格把关,决不能让义军再次逃跑到其他省份弄出一个新的河南来!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