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牡丹楼
作者:
念风子 更新:2021-04-19 08:27 字数:2060
罗大丫木讷的转着眼睛,适应了一下阴暗的环境,第一眼注意到的便是居高临下的站在她面前的女人。
这个女人虽是徐娘半老,却身材窈窕丰满,身上着着薄纱,前凸后翘若隐若现,很有韵味,身上还带着一种极其特殊的香气,很是甜腻。
“啧啧。”女人从头到脚的审视了罗大丫一遍,摇摇头,甩着帕子很是失望的道:“老娘的这三两银子怕是要赔喽!”
跟在这个女人身后的男子,躬着身子,长了一张贼眉鼠眼的黑脸,那色迷迷的小眼睛始终就没离开过女人胸前。
“老板娘,这丫头身体好,说不定能卖个好价钱。”
女人伸出一只手指,扭着身子千娇百媚的点在男人的额头上,顿时引得男人一阵春心荡漾。
“蠢货,你以为是卖猪?还能按斤两卖不成?”
虽是斥责,可这话从这个女人口中说出来,倒像是一句情话,那本就春心荡漾的男子,顿时觉得自己的骨头都酥了。
“老板娘说的对,说的对。”
老板娘又扭头看了一眼正在瑟瑟发抖的罗大丫,声音徒然转冷。
“把这丫头给老娘看好了,明个随那批货一起运出去。”
“是。”
听着远去的脚步声,罗大丫渐渐收起惊恐万分的小眼神。
都是死过一次的人了,眼前的困境似乎也不算什么了。
这是一间极其简陋的房间,除了角落里被丢弃的几根和她身上相似的绳子,倒是干净的什么都没有。
想着刚刚那一男一女的对话,明天她可能就要被送去很远的地方,所以,今天晚上是她唯一逃跑的机会。
天色越来越暗,原本安静环境却渐渐地热闹了起来,莺歌琴乐,欢声笑语。
缩在角落里的罗大丫,听着肚子里咕噜噜的配乐,望着窗外火红的大红灯笼就在不远处朦胧,神色渐渐凝重。
“里面的人怎么样了?”
“一直没什么动静,放心吧!”
“明天天一亮就出发,打起精神来。”
门外的声音拉回了罗大丫的情绪,她竟然没注意到,原来这门外竟然一直有人守着,这可如何是好?她想逃出去恐怕难于登天了。
“我先替你守一会,你去吃饭。”
“谢了兄弟。”
门外又安静了一阵,没多久那个尽职守门的男子就回来了,紧接着是一阵离开的脚步声。
罗大丫知道自己机会不多,但不试试就只能等着被卖的远远的,那她可能就再也回不去罗河村了。
“门外的大哥,我真的好饿啊!能不能给我也弄点吃的。”
只听门外呲笑一声,根本不理会她,罗大丫便继续苦苦哀求,几句话之后终于把守门的男子惹烦了,大骂一声。
“吵什么吵,再出声别怪老子不客气。”
罗大丫心里确实害怕,吞了吞口水,安静了半晌。
“大哥,我临走的时候阿娘给了我几个铜板,我就想换两个馍馍吃行吗?我真的是饿的不行了。”
守门的男子又是一阵的咒骂,却没有半点要开门的意思,就在罗大丫心灰意冷的时候,门外终于有了动静。
关着她的房门被打开,一个身材敦厚做小斯打扮的男人跨步走了进来,直接向罗大丫靠近。
尽管此时罗大丫的内心无比紧张惊恐,可脸上还做出了一副懵懂痴傻的样子,竟然还笑的有些开心。
“大哥,你是来给我送吃的的吗?”
男子大概是没想到会是这么胖的丫头,皱着眉先是一阵的嫌弃,又见大丫一副傻乎乎的样子,就更嫌弃了。
怎么说他也是牡丹楼的小斯,见过的女人多如江鲫,此时看又胖又傻的大丫,除了嫌弃绝对生不成半点别的心思。
“你有铜板?”
大丫点点头,装傻充愣着笑的一脸欢快。
“娘给我的,叫我饿了的时候能换东西吃,你给我吃的,我给你铜板。”
小斯声音一挑,道:“你拿出来我看看。”
见罗大丫被困的结识,动都动不了一下,一个劲的流着哈喇子对着自己傻笑,男人确定眼前的这个胖姑娘就是一个傻子。
“算了,爷还是自己动手搜吧!”
看着男子一步步地向自己靠近,罗大丫心里紧张到抽筋,可脸上依旧挂着一副傻笑的憨厚模样。
等那男子毫无防备的蹲下身子一靠近她,罗大丫迅速起身,发狠劲撞在那男子身上,直接把男子撞了一个跟头。趁着男子还没反应过来,罗大丫用自己的头狠狠的砸在男子头上。
哐哐哐……
罗大丫觉得自己已是眼冒金星,直到感觉身下男子终于没了动静,才心惊胆战的爬起来,哆嗦这双手解开了捆在她身上的绳子。
好在她身上带绣花针,虽当不得武器,但用一天的时间划断一根绳子,只要是有耐心还是能做到的。
突然,外面传来一阵吵闹声,让本就受着惊吓罗大丫心下一颤,呼吸一紧,身子一抖,便没注意到藏在身上荷包就这么掉了。
不敢再多犹豫,罗大丫踢了已经被撞晕过去的男子一脚,费力的脱下男子外衣直接往自己身上套。罗大丫第一次庆幸自己有这一身的肉,抗折腾,而且换上了这身男装倒也正好合身,带上帽子低着头难辨雌雄。
又折腾了至少一炷香的时间,好在外面似乎发生了什么大事,闹的越来越凶,并没有人注意到这里。
牡丹楼,销金窟,锦城最大青楼,它也不单单是一栋普通的青楼妓馆。
这里还有很多只卖艺不卖身颇有才情的姑娘,她们琴棋书画无有不通,又各个美艳娇柔。因此,很多文人雅士也喜欢来这里吟诗作对,顺便寻欢作乐。
牡丹楼的三楼今天有个诗会,诗会才开始就出了事。
一个纨绔公子拿出一副百年前诗画大家的山水图,本想展示一下自己收藏,谁承想一个穷苦书生也拿出了同样的一副字画,还说那是家传。
众人品评争论不休,两幅字画一时间难辨真伪,便越闹越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