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小山村
作者:
花花小c 更新:2021-04-18 11:41 字数:2983
此番过去,沈邵暄会先住下熟悉几天,顺便给京城各亲友家送年礼,以及给自家添置年货,然后赶回洪塘湖过个年。过完年,再过去桃叶渡住上一二个月。最早二月放榜后回来。若是有新客入住,并且能一路留下殿试,那便四月之后回来。
听说阿暄哥哥要去京城,杨小花满脸羡慕。
她也有好几月没去了呢!
京城有好多好玩的好吃的,她啥啥都想要呢!
杨小花热情地欢送沈邵暄到所衙正门口,又笑嘻嘻地挥手道别:“一路顺风呀,记得带礼物回来哟!”
生辰礼物、新年礼物、元宵礼物……美美哒!
正欲踩镫上马的小少年闻言,差点一脚踩空。待他稳住身子,便忍不住开始在心中吐槽。
小冬瓜一大清早就塞给他一张写得密密麻麻的纸,说是什么购物清单的,却没给他钱!
这没给他钱也就罢了,现在还得额外给她带礼物?
嗬!想的可真美呢!
吐槽归吐槽,一路骑行的空档,沈邵暄竟也真琢磨起礼物的事情来了。
一行人有货物,又有女眷,自然行不快,中途还得留宿过夜。
杨五花是官眷,自身也有诰命,出行可以住驿站,赵家车队却不行。
最初为了省钱,赵平安等人都是自带干粮和水,沿途找地方露宿。慢慢发展起来,便在途中拐个小弯,在一山坳处的小村子里租下一间空置小屋。几个人花了几天时间,简单修整了一番,算作他们的中途落脚点。
此村落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名字,直接就叫“小山村”。
小山村位置偏僻,远离官道大路,平时过往车马并不多。也就是拥有地形图的洪塘湖千户所,以及每年两季需要徒步进京操练的小军丁们,为了赶时间,抄近路走小道,方会行走。
赵平安初次进京的时候,便是由军丁带着走得这条路,而他也就认得这一条路,加之需要露宿,刻意探勘过周边,才会发现这么一个小村子。
小山村前不着店,后不着集,就连水源都离得有些远。虽也靠山,却比山高林茂的大小风山差远了,周边尽是些草多石多的低矮山丘。
村民们虽然开垦了不少荒地,无奈土地太过贫瘠,田地的出息不高,日子都过得相当清苦。但凡有能力的,都想办法外迁另谋出路了,余下的九户,已是穷得不能再穷得人家。
整个村子,连半匹可代步的牲口都无,平日里,想要买东西,来回最快也得走上一整天,求医问药更是艰难。而这些村民当中,又以老弱妇幼居多。他们脚程不快,往往还需摸黑行路。
赵平安他们都曾经历过这些,颇有些感同身受。最初会顺路捎带他们进镇子买卖。虽然只能坐个单程,但节省了体力,缩短了赶路时间,好歹也能在天黑之前到家了。
车队甚至还曾有一回,半夜替村民送过病人。
再后来,车队同村民们接触多了,也了解了镇上的物价,便会帮他们从京城带一些相对便宜的油盐等生活必须品,或是一些家庭常备的通用草药,原价转让,不收差价,也算是结个善缘。
加上他们租的屋子是无主充公的,所交的房租便由领头的村老做主,平分给各家。虽然屋子不值钱,但每家每月也能分到几个铜板,对于穷得响叮当,一文钱恨不得掰三瓣花的小山村人来说,那也是天降馅饼之喜。
因此村民们对他们都很是感恩和客气。
车队每月基本来回京城四趟,虽回程的日子会有变化,但进京的日子都是固定的。每当到了那一日,大家便会自发帮着打扫屋院,割好草料,担好水,等他们到来。
虽然这一回来得人比较多,还有女眷,但之前这种情况也不是没有过。边上的邻居看到此次车队的规模,便麻溜地转身去收拾自家屋子,好腾出来借给他们住。
即便是修过了,一样很简陋,墙还是原来那面漏风的石土墙,只是把顶给换了,另一间半塌的直接就没修,就用来当牲口棚。
赵平安抱歉地笑笑:“暄兄弟别介意,简陋了些。”
“不会。”沈邵暄口是心非地摇头。
虽然他说话总喜欢刺人,也是会分对象和看心情的。一般人,他还懒得说呢。再则,那也是小时候的事儿了,这两年已经收敛了不少。更何况,眼前这位这位是自家兄长的姐夫,不看僧面也看佛面,若是对他不客气……嫂骂不骂,他不知道,反正哥定是会揍他的!
赵家车队成员都是山里汉,又只是过一夜,对住宿要求不高,屋里就一个用泥石和木板搭的通铺。他们想着沈邵暄和柳东升,一个是官家少爷,一个是举人老爷,比不得他们这些皮粗肉糙的,就把那简陋的床铺让给此二人,自己则把板车上的货往下一搬,直接躺车上挤挤。
至于杨桃和柳芽儿这对姑嫂,则被热心邻居领去了隔壁,同那家的女孩们住一屋。
赵家车队出行,平时都自带干粮和水。桃子娘也给柳家准备不少路上吃的馒头、鸡蛋和干酱菜。柴和水都是村民们提供的,只消生了火,热一热便能吃。
沈邵暄的伙食就要好很多,家里给他准备了满满两大摞吃食。有肉有菜,一部分是早上现做的,另一部分是连夜卤的,沥去了汤汁,可以夹馒头或卷饼子吃。也没用碗碟食盒,就直接装在木制便当盒里,叠得高高的,再拿大布巾包着。
他有拿出来同大家分享,但众人都很矜持,没好意思放开大吃,你推我让的,中午就只用了两盒素菜,还剩下好几盒。
路上没有锅具,大家是砍了树枝,架在火堆上烘烤的。现在有了石头搭的小灶台,和一个专门留在此处烧水用的大瓦锅,再削几杆树枝捆成蒸架,便可直接上锅蒸。
此时,一个个便当盒,半开着盖儿,隔水热着,早已上冻的油脂慢慢开始融化,香味也随着热气一点点往外飘。
飘啊飘啊,飘出了院外。
这对小山村一年到头吃不了几口肉的小孩子们来说,简直就是折磨!
鼻子不听使唤了,鼻翼自己个儿开开合合地扇着,一个劲儿地吸收香味,关都关不住!
嘴巴也不听使唤了,嘴皮子自个儿上上下下抿的厉害,内里的口水汹涌地翻滚着,好像随时都能喷口而出,拦都拦不住!
尽管脑子在对自己说,回家,快点回家!但双脚好像突然产生了自己的意识,控制不住的往某个方向挪动。
沈邵暄一抬头,便看到那比他的腰还低的小栅栏外,围了几个流口水的小娃儿。他们也不哭,也不闹,就那么安静地拿小手把着疏疏的篱笆枝,直直地盯着瓦锅瞧。
那一双双专注的小眼睛,连眨都舍不得眨。
虽然他们有带米粮,但并没有煮饭,依旧是吃烤馒头和烤饼。照着中午的架势,估计那些菜他们还是吃不完。虽说大冬天的不会坏,但带来带去也麻烦,沈邵暄想了想,便拿出几盒荤菜,分给村里的小娃儿了。
反正明儿个就到京城了不是?
不差这一顿两顿的。
燕子矶码头,摊贩林立。
天寒地冻的,江风一吹,吹得甲板上的船客们,齐齐打哆嗦。
已临近中午,赏未吃午饭。沈邵暄便想寻个卖汤食的摊子,先喝口热汤热水暖暖肚子。刚下摆渡船,还没来得及选地方,便看到两个身套青色短甲的半大小子,举着幡竿,迎了上来。
却不是冲着他来,而是冲着他身后的柳东升去。见面先问一声好,随后便问其可是赶考?又是否需要住店?
柳东升身着圆领襕衫,肩背藤制书箱,一身文士的打扮,一看便知是个读书人。
而腰挂短刀的沈邵暄,自然就被排除在外了。他倒也不恼,只因他已看清了布幡上“桃叶渡探花小院”几个大字,以及“住宿”、“送考”等小字。且那几人外罩的小甲上,胸前背后也都绣着相应的大字小字。都不消打听,沈邵暄就知道那都是嫂嫂请的人。
柳东升也同样了然,笑答他已在他们的探花小院定了房。
小子甲当即便问:“可是柳举人?”
桃叶渡探花小院就这么一个提早预定的客人,小子们都上过黑子的培训课,自然知道他。是以,虽然出口问了,但说话的同时,小子艺就已经开始挥动幡竿,有节奏的吹起小哨,呼唤散落在近处的同伴。
领头的小子一边热情招呼,一边指派人手,准备将他们带往自家的茶水摊子歇脚。
喜欢风吹杨花满园香请大家收藏:()风吹杨花满园香18书包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