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节
作者:小乔且中路      更新:2021-04-14 18:00      字数:5490
  孟茯是从剑香那里得来的消息,“大理寺少卿卓不然。听说倒是个公正无私的,只是传言多不可信,也不晓得他究竟是哪一方人。”
  司马少熏见她们为此忧心忡忡的,起身摊手道:“你们这里担心也无用,凡事有沈大人与他周旋着,还是安心等结果吧。”想着又添了一句:“不过不管如何,三殿下肯定是要跟着海贼头子们一起被押上京去的,这火星石的制作方法,得不到他也不会走的。”
  就看沈夜澜给他个什么方子了。
  别说,司马少熏这会儿倒是看得通透。孟茯叹了口气:“是了,咱们这里也是白操心。”倒是问起星盘山下埋葬英雄们的事情。
  这事儿司马少熏出人出银子,所以当然清楚进呈,“已经统一下葬了,从各处庙里请了不少僧人来做了场法事。”有没有用不知道,但总是能安活人的心。
  少不得又说起这抚恤金的事情,孟茯想着自己虽没在战场上出多少银子,可这一次打仗,便是有八方支援,沈夜澜的那些私家,也花得差不多了。
  反正这打仗比自己所预想的还要烧银子,自己那点钱,忽然就不够看了。
  一时想到往后若沈夜澜还想将这山河收复,朝廷若是不出银子,手上这点钱还撑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呢。
  而且这打完后还要安民抚慰民生,也是离不开银子。
  “只看朝廷还要不要脸了,反正我早前听成事说了,衙门里是一个多余的银子都没有,如今诸多伤员需要花银子后续治疗,这银子如今是三公子自己垫着的。”玲珑说到这里,朝孟茯看去,“三公子打算用来给您做聘礼的银子,这会儿都花了个七八成呢。”
  是了,当初成亲聘礼也没得。但这都是小事情了,孟茯现在就想着眼前,“实在没有,朝廷又不管,难不成不管伤员和死者家属了么?从我那里拿吧。”
  “金山银山也不够拿的。”司马少熏心里粗略算了一下,“有的伤得严重,往后田地也下不得,家里有没有临街的门脸,一家老小都等着他挣钱糊口,还不晓得靠什么生活呢?”
  这个问题孟茯也想过了,若是从前的话,只管往盘香工坊里去,可如今工坊里人手够,菜园子也不缺人,所以这波人还真不知道往何处安排才好。
  也不是一个两个,而是成百上千的,因此只朝司马少熏看了过去,“是啊,又不能不管,你们都替我想想,再做个什么营生好些,将他们雇佣了。”
  若是能得个好法子,既然能赚钱,又能给这些伤员提供一份正常收入,岂不是两全其美么?
  拓跋筝还真有一个法子,但她也不晓得有没有用,看朝司马少熏和孟茯:“你们都是去过辽国的,那边离海太远了,大部份的人莫说是没见过海,就是连贝壳也不成见过。”
  她才说到这里,司马少熏忽然有些激动地拍了拍手,“对啊!”
  众人一听,齐齐朝她看来。
  只见司马少熏兴奋道:“筝姑娘说到贝壳,我倒是想起来了,这东西在他们想是难得见了,尤为珍贵,有些身份的人还用来做装饰。”就比如项链头饰。“所以筝姑娘你的意思是,咱们卖贝壳?”
  而且辽人跟齐人不一样,不管男女那脖子上都要挂项链的。
  甚至还要腰链什么的。
  孟茯不知道为何,忽然想起了温州小商品批发里的那些贝壳装饰品。别说这蛤蜊扇贝每天都在吃,那壳儿是不要成本的,只稍微加一些收工,做出来的摆件首饰都精美得很,的确是有利头可赚的。
  于是一拍手就做了决定,“得了,既如此咱们就做个贝壳工坊,专门挑选贝壳做首饰做摆件,辽人不崇尚自由喜欢那苍鹰么?这贝壳能拼凑的吧?”
  众人点点头,还道:“辽人那么多,这苍鹰又分得那么多种,只要价格不是十分昂贵,家家买得起,薄利多销,也是赚不完的银子。”
  反正最起码这几年里,是赚不过来的。
  开了这个头,孟茯脑子不免就往自己那个时代想,有些怨自己当时就苦读书,没有多出去看看,了解各地方的风俗文化,不然闲着有的是发家致富的好法子。
  但如今这一项,也是能解决眼前忧愁的,脸上也多了几分笑意:“给他们一笔银子,能有几个能让银子生银子的?倒不如给提供一份长期的保障好呢。”而且这制作贝壳工艺品是轻巧的活儿,那些伤残的将士们是能做的。
  当下,就只需要收购鱼鳔来熬胶水,再大肆收购好看的扇贝就可以开工了。
  但场地如今还没有,孟茯便道:“卫管事家隔壁还是空着的,如今就做舱房,许多地方都是闲置着的,那里也有干净的水源,不如先在那边开个小工坊,找些心细手巧的,往后可做师傅教授其他的工人们。”
  司马少熏如今也是行动派,马上就催促着孟茯,“既如此,今儿还有大半天,咱们就先做准备,我去商栈那头,叫他们收海货的人这次也多问问扇贝海螺,你去卫家那边,让人去菜场里守着收鱼鳔。”
  这时候玲珑却小声问道:“你们这贝壳多少钱一斤?”
  刚站起来要走的孟茯和司马少熏闻言,又坐了回来,喊了玲珑拿纸笔过来,算了一会儿,得了个价格,“看品相,好的二钱银子五斤,不好的一钱银子。”
  要说便宜呢,也不便宜,毕竟这东西就是吃完落的壳,不花本钱,而且从前都是直接丢掉的。
  玲珑却略嫌便宜了些,问道:“那洗干净的呢?”
  “洗干净的也一样,这东西我们收回来都要用沸水煮过消毒的,怎么,你有啊,问这样清楚?”司马少熏挑眉朝她瞧去,笑问道。
  哪里晓得玲珑还真有,“自然是有,不然我问这样仔细作甚?且等着。”说罢,就要去拿,但才到厅门口,又顿住脚步朝孟茯和司马少熏道:“你们去找秤来等着我。”还不放心,管拓跋筝看去,“筝姑娘,你给我作证,是她俩要买的,我一会儿拿来了,她们若不要,你要替我讨公道。”
  拓跋筝颔首。
  但孟茯和司马少熏坐着没动,本来孟茯是要喊人去拿的,没想到司马少熏却自信满满地说道:“我这跟着时大哥出去这么久了,哪里能一点长进都没有,我跟说现在五斤下的东西,我随手一提就能辨别出多少份量来。”
  孟茯得了她这话,方安心等着。
  身上反正也有几个碎银子,付得起玲珑的钱。
  哪里晓得没过多会儿,玲珑没来,倒是来了沈清儿和沈珏,兄妹俩各提着一个大包袱过来,看着挺吃力的。
  “你们这是作甚?”孟茯不解,起身忙去接,却见是一些贝壳。不免好奇:“哪里得来的?”
  兄妹俩倒没有说是那里得来的,只问着她:“玲珑姐说您跟少熏姐姐要收贝壳,好品相的二钱五斤,小婶您看看我们这个,算不算得好品相?”
  南海城虽没离着海边,但那沟渠小河里多的是,他们当时初来乍到,这东西看着新鲜,见哪个都漂亮,自然是给收集起来了。
  只是看多了,又觉得稀松平常,想丢了吧,又舍不得,感觉太可惜,当初捡回来时可是脏兮兮油腻腻的,一个一个用刷子洗干净的。
  司马少熏也凑过来看,但见有好几个颜色,还有品相不错的海螺,便看朝孟茯:“给他们算二钱吧。”但是看到不止五斤重了,“还是差人拿秤杆子过来吧。”
  拓跋筝在一旁忍不住笑起来,倒不是笑司马少熏,而是看着外面笑。
  但见玲珑竟然扛着一个麻袋朝厅里走来。
  孟茯满脸吃惊,急忙迎出去,“我的个祖宗,感情剑香说你在屋子里堆了不少垃圾,就是这些贝壳?”她听剑香数落过玲珑好几次,说她亏得不是松鼠什么的。
  玲珑一脸得意,“这哪里是垃圾,这分明是银子,就她一个人头发长见识短。我还有两袋,我去扛过来。”
  沈清儿兄妹俩听着她的话,好不羡慕,一面摸着那麻袋里各种贝壳,满心艳羡:“得卖好几两银子呀!”
  没多会儿,萱儿和兰若也来了,两人也存了不少,只是不如玲珑的多,但也得了几钱银子,各人高高兴兴往那佛肚竹做的存钱罐里塞了进去。
  一截佛肚竹,只往上开了个小小的口子,银子扔进去容易,拿出去就艰难了。
  她俩收购各类贝壳,厨房那里得了消息,没多会儿也送来了一些。
  竟是厨娘女儿平日里在她做饭时候捡的,只觉得好看,如今晓得能换钱,尤其是听说玲珑白挣了几两银子,好不羡慕,急忙拿过来了。
  紧接着,各人或多或少,竟然都收藏了不少,孟茯见司马少熏一人也能忙得过来,“既如此,你这里秤,我去衙门里登记一下。”
  衙门本就在隔壁,不过几步路的功夫罢了,所以孟茯也没带个人什么。
  到门口,就有衙役打招呼,“夫人可是来问沈大人的消息?”
  “不是,有旁的事情。”孟茯回着,已经走进去了两步,忽想起家里大部人都收集了不少贝壳,便同他二人说道:“我和司马姑娘要开个工坊,今儿来登记,做的营生需要贝壳,只要好看的我们都收,品相好的,二钱五斤,你们家里若是有,不如拿来卖给我们。”
  二人听了,这空壳还能卖钱,只觉得神奇。连应了,“还真有,回头便拿过来。”
  孟茯正与他二人说着,就见着王大人从里面出来。
  且算是熟人了,少不得要上去打招呼的,又问孟茯来衙门里是何缘故,晓得她是来作登记的,还要收贝壳,往后准备聘用战场上下来的伤员们做工。
  她跟王大人说了个大概,王大人听了,想着都是些轻巧的活儿,莫说是女人能做得了,就是小孩子也做得的,她们却只雇佣这战场上下来的伤员,不是行好事是作甚?
  心中少不得生出些佩服,忙领了她进去,“这是造民造福的,衙门几位大人如今都在发愁,将来到底要如何安顿他们才好,一口气拿出许多银子给他们,衙门里也没这能力。”
  “造民造福不敢说,何况我这是做生意,自己也要赚钱的,只能说是相互帮忙吧。”孟茯其实觉得如果真一点银子不挣,她和司马少熏怎么可能做什么贝壳工坊?到底还是以赚银子为主,帮衙门解决问题为辅。
  衙门里的几位大人,都是老熟人了,从王大人口里晓得孟茯的来意,连忙叫人奉茶来,亲自提她写了文书,甚至建议孟茯贴一张告示出去,既可叫大家晓得她们收购贝壳,又要招战场上下来的伤员做工人。
  孟茯有些为难,“这样不好吧,占用衙门里的资源。”
  “不占用不占用,如今最是人心惶惶的,伤者那么多,大家都晓得衙门里没得银子,发愁着往后的日子如何过呢,您这告示贴了出去,可安他们的心,好叫他们安安心心养伤呢。”
  孟茯得了这话,亦觉得是有几分道理的,方点了头,“既如此,那就劳烦给位大人了。”
  随着告示贴出去,因上面没说是在哪里收,各家便都大包小包往孟茯家这门口来。
  险些将这条街都给堵住了,衙门大门口也都挤满了人。
  好在第二日孟茯赶紧写了个公告,众人才送到城南卫如海家那里去。
  每天都是人声鼎沸的,原本因为逝者们而蒙上一层灰暗凄凉的南海城,忽然又热闹起来了,大人小孩都像是又活过来一般,热热闹闹地往南城聚集而去。
  而孟茯手底下的这一帮人,先是跟着孟茯收购蝗虫,后来又是收药,如此收贝壳,便是萱儿沈清儿,都是练就了一身好功夫,极少斤两出错,银钱算错。
  城里虽因为这收购贝壳一事热闹起来,但当大理寺少卿卓不然押着海贼们跟三皇子从南海城路过的时候,老百姓们还是聚集了过去。
  三皇子到底是皇室子弟,这卓不然也算是顾着皇室体面,没给他穿囚服戴枷锁,只将他押在了马车里,可老百姓们瞧见了,都来纷纷替他喊冤,与他送行送万民书血书,以求圣上开恩明鉴。
  柯子瑜也与他坐在马车里,见着这一幕幕,他们夫妻这前面的马车受得老百姓万分爱戴,后面的海贼囚笼却是烂菜叶子臭鸡蛋招呼着,甚至还有扔石头子的。
  两个截然相反的待遇,骑马跟在一旁的卓不然只觉得好生复杂,暗地里打量着这夫妻二人。三皇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大家心里都清楚不过了,但他此举无人不疑惑。
  不晓得他是图个什么?
  所以此刻看到万民来送他的场景,卓不然便大胆猜测着,莫不是从前真冤枉了三皇子?他本就是个心怀天下的忠厚之人?
  而如今的李琮真面带微笑,朝这根本就不认识的万民道别,但只有他自己心里知道为什么笑?
  并不是因为得了老百姓们来相送,而是因为怀中包袱里的丹书铁卷。
  那可是阿茯给的啊!所以他现在心里高兴,觉得自己果然没有做错,虽往后大业只怕艰难了,但是现在能得到阿茯的认可,她甚至将丹书铁卷都给了自己,显然是不想自己死。
  丹书铁卷是什么?那就是一条命啊!阿茯把她自己的命都给了自己!
  何况李琮知道自己不会死,只要不死,就一定会有机会再度崛起的。
  将来也好报答阿茯的恩情。
  他忍不住朝怀里的包袱看了一眼,仿佛能一眼看到里面的丹书铁卷。
  自己小时候的性命是玉妃给的,现在则是阿茯给的。
  而且子瑜说的对,此举虽看似冲动,却赢得了名声,现在倒下去不过是一时之事罢了。
  陛下也不可能真的会要自己的命,京里那边有着岳父他们帮忙打点,自己只消沉寂几年便是。
  他现在唯一不放心的便是这卓不然,他从沈夜澜那里得了火星石的秘密,到了京里去,若是传除去的话……
  正想着,忽然见着那人群里沈夜澜竟然在,阿茯就在他身旁,正冲自己挥手道别。
  李琮忽然情绪有些激动起来,脸上抑不住的欢喜,也抬起手,一面朝身旁的柯子瑜道:“阿茯来送我们了。”
  柯子瑜随着他的目光望过去,果然瞧见了孟茯和沈夜澜,便也含笑点了点头,算是打招呼。
  京里那边,父亲和弟弟已经有法子保全殿下了,而且殿下还有孟茯给的丹书铁卷。只是这几年里,她须得跟殿下和离,但为了孩子她愿意,也与李琮商量好了。
  而且这样父亲也能自保,继续替殿下在外筹谋。
  想到府上那两个孩子这段时间都是沈夜澜的二哥沈昼言照顾着,便又朝他拜谢一回。
  孟茯和沈夜澜牵着手,隐没在人声鼎沸里,见着马车走远了,夫妻二人才从人群里挤出来。
  “也不晓得他们到了京城里会怎样。”孟茯不晓得柯家那边的算计,自然是担心,但她更好奇的是,“你说这三殿下是魔怔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