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清廷要和谈
作者:山海仙人      更新:2021-04-05 09:03      字数:3191
  夔东十三家抗清明军在李来亨的带领下,几乎全歼了湖广、四川清军,陕西清军不战而逃。至此,明军控制了西至巫山县,东到夷陵,北至竹山、竹溪、房县所处的神农架山区,南边到达施州卫等苗疆,方圆达数万平方公里的险峻河山。
  在郝摇旗、李来亨、刘体纯及袁宗弟等反清将领的指挥下,按照朱钰制定的作战方略,历经半年的血战,终于挡住了清军的围剿。历史上本该全军覆没的抗清武装,不仅没有覆灭,反而和清军在神农架山区打起了运动战,将大股清军拖成小股,利用主场优势,将其分而歼之。
  神农架何等神秘莫测,陕西清军深知神农架山区的恐怖,仅仅在外围虚张声势,不敢深入,仅此,也是在明军及山民的偷袭下,损失数千人后,不得不退往郧阳府。
  茅麓山的明军趁机攻占了四川重镇巫山县城和湖北重镇彝陵,即后世的宜昌。抗清明军控制的地盘大大增加为数万平方公里,并控制了长江中上游的航道,威胁上游的重庆,以及下游的荆州、武昌,更是将四川清军与陕西、湖广清军分割开来。
  现在清廷在整个四川、湖广以及陕南、豫南这一广大区域,所剩兵力合起来不足七万,能够威胁到茅麓山明军的只剩下驻扎在郧阳府的陕西提督王一正带领的不足三万清军。
  明军虽然获得了大胜,可是所剩兵力也不满五万,不足以向东攻打湖广,或向西进攻四川,更不用说北伐,就算是攻下了大量城池,也没有充足军力分兵据守,否则兵败乃是迟早之事。
  按照朱钰的指示,李来亨率领军民以长江三峡两岸广大山区为根据地,发展生产、蓄养民力,扩充军力,锻炼精兵,将这颗钉子牢牢地钉在清廷的心腹之地。
  福建厦门岛联合作战司令部,朱钰端坐在御座之上,仔细地翻看着一叠一叠的军情汇报。有关于北京清廷的,有来自浙江、广东的,还有茅麓山的,台湾的等等。
  接到游自如传递的军情,朱钰翘起了二郎腿,恨不得哼起小曲,心情澎湃,真是想不到啊,自己本着无心插柳试一试的想法,竟然获得如此大的成功。
  朱钰大笑道:“好!好!茅麓山的抗清义军真是出乎朕的意料,竟然将清军杀得大败,占领了长江三峡附近的大片土地,好样的!”
  接着对陈永华说道:“茅麓山地处巴东鄂西,地贫民穷,又处于清廷的腹地,明军难以保证粮草军饷供应。好在,他们控制住了附近的长江航道,所以,陈相你命令户政部提供足额的饷银,一定要保证对李来亨部的军需粮饷供应,他们没有了财政上的后顾之忧,才能大展身手,与清军周旋下去。”
  又对李佑生、周全斌下令:“佑生啊,这次任务你们北斗做的很好,对相关人员一定要重赏,以后的对茅麓山明军的军饷押送,仍由你们负责,需要军方配合,你找周总司令。”
  周全斌、陈永华、李佑生等众大臣齐声应诺。
  紫禁城乾清宫,辅政大臣们看着刚发来的军报,脸色都不好看。四川、湖广清军大败,朝廷从一品的大员湖广提督董学礼战死,四川总督李国英仅仅带着两千溃兵逃了回去,陕西清军几乎是不战而逃,军事重镇巫山、夷陵全部被明军占领。
  看着诸位死气沉沉的王爷、大臣,孝庄太皇太后突然哈哈笑道:“才遇到这么些失败,你们都怕了吗?我孝庄不怕!”
  “想当初太祖皇帝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铠甲起兵,东征西讨,统一了建州女真诸部,更是打败了明朝十一万大军的征讨,那可是灭族之战呐!”
  “你们这些人还是不是爱新觉罗氏的子孙?你们的锐气和血性都跑哪去了?让狗吃了吗?难道让我一个妇道人家去上战场杀敌吗?”
  诸王和大臣们再次跪下请罪,高呼:“臣(奴才)等无能,对不起列祖列宗,请太皇太后、皇上治罪。”
  班布尔善显然明白了鳌拜以及安亲王岳乐的意图,起身道:“臣以为我军虽然战败,明军也是元气大伤,双方均以无力再战。况且,茅麓山附近的反贼更是朝廷的心腹大患,应尽快派大军防止其坐大,为避免两线作战,所以为今之计,应该招抚福建明军,哪怕给一些好处,也要稳住福建明军,更要争取让明军释放被俘获的我方将领和和硕公主,别的不说,公主被俘,此事这关系到我大清的颜面啊!”
  苏克萨哈道:“招抚?那可是自封的明朝皇帝,你要招抚一个皇帝?”
  索尼沉思了下,缓缓道:“招抚是行不通的,我们要更务实一点,奴才以为以和谈的名义更为妥帖。”
  遏必隆党附鳌拜,见有人出头,亦附和道:“索大人老成谋国,班布尔善大人亦所言有理,我大清满洲八旗子弟英勇善战,此次南征福建失败,完全是因为水土不服,不谙水战,败得冤屈啊!我们满人人数远远少于汉人,特别是八旗劲旅,更是我满人精英中的精英,是无价之宝。奴才替他们求情,实乃是替我大清的将来着想啊!”
  鳌拜站起身来,大声道:“奴才恳请太皇太后、皇上恩准此议,派出得力使臣,前往福建和谈。与此同时,我方调集军队全力围剿茅麓山的贼军,待贼军一平,大军南下一举荡平福建。”
  索尼虽然不喜鳌拜的飞扬跋扈,但是心中明白在军国大事上,鳌拜胜他不是一星半点,况且安亲王也思女心切,不如卖给他们一个人情。
  四大辅政大臣除了苏克萨哈全部赞成和谈,于是清廷派出了使者前往福建,孝庄的目的是稳住福建明军,为朝廷剿灭茅麓山义军赢得时间,鳌拜是为了被俘的嫡系八旗军,安亲王岳乐则更多的是心系他爱女的安危。
  十日后,寒风骤起的初冬,和谈使团从北京城悄悄出发,带着清廷交待的秘密任务,便装快马,一路飞驰南下,目的地是浙江杭州。使团正使是内秘书院学士汉军镶黄旗范承谟(范文程次子),副使二人,一为兵部右侍郎黄锡衮,一为首辅大臣索尼三子、大内侍卫索额图,护卫他们的是六十名八旗兵。
  在这之前三日,清廷已经派六百里加急前往浙江,将朝廷将派遣使团与福建明军和谈的消息送至浙江总督加太子太保、汉军镶黄旗赵廷臣处,命令他先期派人通告福建明军,再等待使团的到来,视福建方面明军的反应再做下一步打算。
  清廷派对这次前去和谈的使团人选可是费劲了心思,使团正使关系紧要,首先这人要靠得住,忠于大清朝廷,其次是有纵横捭阖之术,尽量达到此番和谈的目的。并且,品级不能太高,王爷、贝勒是肯定不行,防止到了福建被明军扣押,偷鸡不成蚀把米。品级也不能太低,太低了分量不足,福建方面会认为清廷没有诚意,拒绝和谈。
  这其中又牵扯到满洲贵族、四大辅政大臣之间的明争暗斗,每一个使者都是平衡各方面势力的妥协。
  鳌拜、遏必隆、班布尔善推举的是他们的亲信党羽,苏克萨哈、索尼反对,反之亦然,最后范承谟就这样被推选了出来。范承谟是大学士范文程的二儿子,范文程可谓是清朝的四朝元老,这个铁杆汉奸可是为满清夺取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此人颇得皇太极赏识,但是并不阿附两白旗的多尔衮、多铎兄弟,因此,虽从顺治元年起范文程就名列大学士之首,但多尔衮对刚林、冯铨、祁充格三位大学士更为信用,范文程逐渐被排除于议政之外。
  康熙继位,四大辅政大臣把持朝政,范文程没有进入权利中枢,并且不阿附任何一方,在孝庄的推荐下,范文程的次子范承谟就列为了正使的第一人选。
  范承谟出生于1624年,现在刚年满四十岁,这正是一个男人精力最为旺盛的年龄阶段。其在十七岁时被选为大内侍卫,1652年(顺治九年)考中进士,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授予弘文院编修,1662年(康熙元年)被任命为内秘书院学士。
  内秘书院乃是清初内三院之一,1629年,皇太极在盛京设立文馆,其主要工作是翻译一些汉语典籍并做朝政记录。1636年,皇太极改文馆为内三院,一名内国史院、一名内秘书院、一名内弘文院。内国史院掌记注皇帝起居诏令,编纂史书及实录,撰拟表章并收藏御制文字;内秘书院掌撰外交文书及敕谕祭文并录各衙门疏状;内弘文院掌注释古今政事得失,向皇帝和皇子进讲并教诸亲王等。
  内三院曾于1658年顺治朝被改为内阁,不过三年后,康熙元年又被改回内三院。
  此次前往福建和谈正是内秘书院的职责之一,并且从二品的学士而不是正一品的大学士,从品级上来说与各省巡抚同级别,不高不低正合适。
  范承谟这个使团正使的位置就这么定下了,接下来是敲定出两位使团副使的人选。
  喜欢大明之浴火重生请大家收藏:()大明之浴火重生18书包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