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北伐往事
作者:胡狗子      更新:2021-03-31 04:49      字数:3186
  飞絮落花时候,江南烟雨几时休。
  经历了南唐旧国主离奇暴毙之后,新皇帝李璟即将登基,大赦天下。
  登基大典安排在祭祀大典之后,就定在李昪下葬后的第八天。
  江宁城里众人镐素,贯城而过的朱雀大街上挤满了水乡的百姓们。对那位开创了南唐盛世的先帝,南唐百姓还是颇为敬重。二十年战于国境外,在乱世中是多么难得的事。如今国家兵强马壮,政治还算清明,国内朝堂一团和气,国外节度军们随时可以南下北上,再加上身在安居乐业的江南中,百姓又有何怨气。
  “来了……”
  随着远处皇宫厚重的承天门缓缓打开,吵吵闹闹熙熙攘攘的人群即可安静了下来。白马白衣白皮甲,禁军后紧跟着宦官院的小太监们,几方军士们抬着昼夜赶工铸造的金丝楠木棺,披着雕龙钩凤的皇被。披麻戴孝的皇子们就跟在棺木后亦步亦趋,以李璟为首,哭的不成人形,全靠身边侍诏们扶着。
  “陛下……”带着哭腔的街头百姓们争相跪倒在地,哽咽声很快就淹没在浩大的跪拜声中。皇木出行,其中端躺着先帝,天地同悲,京师失色。
  绵延不断的祭拜人群一直顺到城门外。
  先帝陵寝在身前就已修缮完毕,就在城外十里的会稽山西山下。
  山下赶忙赶早的搭设好了祭台。四周盘旋着火焰大鼎,正中则庄严的摆放着空棺木。木下搭建着花海,支撑着巨大的棺木,一层接一层,每层黑色的棺木上均呈现着暗红色的花纹。
  花纹隐隐相连,相互间似乎连成一个整体,长久注视下似乎连心神都会被吸引进去。
  在日落西山的时刻,护送先帝棺木的队伍逐渐逼近了西山。
  李璟当仁不让的在杨秀白的搀扶下登上了祭台,后方并无人员跟随。
  回首望着祭台下众人,有流泪的,有暗喜的,有憔悴的……众生百像,一一映入李璟双目中。
  走了多少年,终于走到了这一步。李璟暗叹一声,挥挥手,四方军士小心翼翼的将金丝楠木棺放入百花棺中。随着九层冠盖慢慢铺上并钉牢,那位曾一生纵横驰骋的帝王终于合上眼,钉上棺,结束了其波澜壮阔的一生。
  看着祭台之下众人的面色,大臣们无论真悲伤还是假慈悲,俱是哀叹无休。
  李璟看着众人一个个垂头丧气的模样,大刺刺的揉了揉双腿。真是老了,这才十里路,就累的不行了。
  理了理发髻,拍了拍身上的孝服,李璟整了整嗓子。
  “父皇遭到宵小之辈的暗算先去,本王在这里立誓,此仇不共戴天。”李璟顿了顿,露出一个轻快的微笑,“父皇既已安心去了,本王可承诺,日后无论如何,我李氏当与诸位共称王!”
  “陛下万岁……”
  “陛下万岁……”
  山呼海啸的跪拜再次出现。站在祭台上的李璟望着台下黑压压跪倒的众人,胸中似有千重豪情。果然这皇帝位就是不一样,自己身为皇子时候虽说也是权倾朝野,到总归觉得有所掣肘。自己曾经憧憬的,从今天开始,自己就是王了。
  “父皇你就安心去吧,本朝会在我手上变得更好。至于你一直牵挂的二弟,我会让他去陪你的,陪你在地下打出一个大大的江山……”
  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一条玉带河蜿蜒曲折。
  视线放远,在地平线的背影里,有一座立于这辽阔草原上的雄城,一眼望去,看不见尽头。
  这是大辽,由契丹族建立的政权。
  本是逐水草而居的一个个部落,其中虽有能征善战之辈,奈何草原之大,从来都是地广人稀。然后现在的草原,不一样了。
  耶律阿保机用强硬的手段征服了大草原上所有部落,并在这草原深处仿中原建立了这座突兀但厚重的雄城。趁着中原战乱不休,依靠着草原铁骑的优势不断叩关,契丹族逐渐改变了自身落后的现状,部落首领个个富得流油,既然不用到处迁移还能有银子拿,有中原瓷器茶叶甚至美女享用,何乐而不为。
  如今的契丹国主已经是耶律德光了。其人眼界之开阔,用人之大气,让契丹如今成为这大地上的主宰。
  十年前的三万铁骑换燕云,让契丹族不费吹灰之力就占据有了入主中原的第一道屏障。大量契丹人离开大草原选择迁入燕云十六州,可以想见,不必百年,燕云必将成为契丹重地。
  如今曾经的儿皇帝后晋选择与自家背道而驰,耶律德光正想着怎么去叩个关敲打敲打前者。其实耶律德光也知道中原一向看不上自家,契丹族远离中原正统很久,被试做蛮夷太久,他就偏要带着这群中原人视为蛮夷的自家人入主中原。
  重用汉人高官,学习汉人文化,耶律德光所想绝不简单,雄才大略的他一心想要开创一个盛世。再加上他有一个极为明确的目标。
  唐王朝。
  李氏一族身为鲜卑族后裔,不是一样在中原建立起不世功业,被中原汉族人传颂至今。
  耶律德光雄才大略,所思所想绝不只为一家一室。越是接触中原汉文化,越为其中存在的深刻至理所吸引。既然在大草原上难以满足,不妨铁骑下江南,兵锋所指,皆是众生牛马。
  草原的雄城上京,是契丹族的圣地。
  全城仿照唐时长安城所建,东西走向二十里,南北向十八里。以朱雀大街为轴,东西分设两市百坊,容纳着来自天下各地的商人游侠们。
  宫城位于朱雀大街北部正中,有三门五台,分设着契丹族的朝堂与宗室居所。
  朝阳起地线,宫城内的大兴宫上人员熙熙攘攘。契丹人与汉人两派泾渭分明。
  “时辰到,请诸位大臣进宫……”
  随着宦官的一声长鸣,两派大臣安安静静的走进大兴宫。汉人官员手握奏章,契丹部族手提长刀。
  “朕听闻江南南唐的国主驾崩,不知如今江南形式如何……”
  众人之上的耶律德光很年轻神武,气色极好。一身龙袍在身,显得几分庄重严肃。
  “启奏陛下,陛下不妨派使臣假借恭贺新皇登基为契机,与南方诸国商议联络……”
  “启奏国主,听闻中原最近风起江宁城,如今我们不妨去凑一凑这个热闹,若是可行……”
  这一听就是汉人官员的上奏,怎么透露出一股子软弱气。
  契丹贵族一向是听不得这靡靡之音。粗着嗓子,大声喝到。
  “大王,有什么好商议打探的,要我说,咱们这铁骑南下,还有谁能阻挡,你们这群文官就是贪生怕死,大丈夫生在天地间,就当在战场上杀敌……”
  “王爷说的是……”
  ……
  升元七年,大辽派遣大规模使臣,从上京一路南下,随行多为耶律德光的亲卫军。此行的目标,是正处在漩涡之中的江南江宁城。
  江陵城,大雨滂沱。
  这座被战火洗礼的城池,正中的皇宫,依旧华贵。
  南平二圣高居首位。
  左右手一路下去,文武百官各司其职。
  当先一人,身着紫袍紫冠,连佩剑的剑穗都是紫色的。浓眉大眼,轮廓方正,看上去极为神武。
  这便是南平兵马大将军谢攀。
  谢攀中等身高,面容却是极为出色。当年便有公主不顾身份一往情深于他,此事闹得沸沸扬扬。一直到谢攀狠心拒绝并进入宫中任职才告一段落。
  自从用计坑杀南唐镇南军并迎回二圣,重建南平后,谢攀在南平的地位水涨船高,一路从禁军侍卫军首领坐到了正一品的兵马大将军位子上。
  “启奏二圣,南唐朝李昪昨日新丧,微臣听闻从北方的大辽到南边的南汉,都有使者前去江宁凭吊,不知我们怎么办。”谢攀垂手启奏,询问着这段时间南方最大的变故。
  “那老不死的终于是先我二人而去了。死胖子,我俩是没办法给你送行了……”南平圣后倒是心情不错,颇有姿色的脸上笑颜如花。她偏头望着皇帝,轻声笑到。言语间,三人似乎是老相识。
  “谢爱卿,此事就有你全权负责。本王听闻佛道辩和宗门排位都要重新在江宁展开,你不妨去剑谷走一趟,询问一下事宜。”不知道是想到了什么,皇帝似乎是有着意兴阑珊。招呼着谢攀,眼光颇有着迷离,轻声说道。“你曾经出自剑谷,此次就不需要本王亲自再去一趟吧。”
  “没事就退朝吧……”
  “臣遵旨,恭送二圣……”
  皇上先行起身,理都没理这跪倒的满朝文武,一言不发的转向殿后。
  身后的大太监也是个清楚人,眼看着似乎朝堂上气氛有些不对,赶忙喊道:“皇上,您慢点哦,慢点……”
  谢攀脸色有些阴冷,悄悄抬头望了一眼,恰巧看到了圣后临走时轻挑的眉头。
  嘴角扯起一个会心的微笑……
  当天下午,由谢攀亲子领头的南平一行人从江陵东城门打马而出,直向东方而去。
  后晋、后蜀、南楚全部宣布将由朝廷重臣率领使节前往江宁城奔丧。
  同一时间,十大宗族全部前往江宁城的原因也被有心人在江湖上传首。天下的目光都注视到了这风云际会之地。
  而此时的江宁城中,已经乱成了一锅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