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凉州决战(一)
作者:烛轩语风      更新:2021-03-30 06:48      字数:4024
  刘轩听完诸葛亮的话,想了想问道:“西平现有守军约两万人,守一个小小的西平绰绰有余吧?”
  诸葛亮说:“司马懿能让石虎偷袭关羽,并用摩嘎作为接应,可见他的战略目标重点在西平,我们还需谨慎为上。”
  “那以丞相之意,该如何去做?”刘轩问。
  诸葛亮答:“依臣看来,应遣一上将,率领一支劲旅,秘密驻扎在西平附近,以备不时之需。”
  闻言,刘轩有些为难的说:“现在这令居大营里,满打满算,不足九万兵力,为了应付明日的决战,各自都有各自的任务,王玄策、程咬金已经分出去三千人马了,寡人还哪有能力给你变出一支劲旅来?”
  诸葛亮说:“臣稍作调整,还能调出五千多军卒来。可是这上将……”
  见对方犹豫,刘轩马上将话抢过来说:“对啊,上将呢?张辽在洛阳,徐晃在丹凤,剩下的我都带来了,咱们能拿的出手的上将军就那么几个人,总不能派马超、薛仁贵去吧?”
  诸葛亮说:“马、薛二位将军都在明日的决战担任重要的角色,不宜调动。”
  “现在姜维在长安,姜越在陈仓驻守,其余战将各施其职,我可实在没有上将军给你用了。”刘轩说。
  闻言,诸葛亮思考了片刻说道:“此次负责接应西平的,虽然领兵不多,但作用却极为重要,一般的战将恐无法完成,必须选一个智勇双全的战将方可做到。”
  刘轩平视着对方,语气平和地问道:“这么说,孔明已有人选了?”
  后者点头,说道:“我看轩王新招募的将军秦琼,为人稳重最为适合。”
  刘轩听到对方的话后,不禁呲了呲牙,咧嘴说道:“我的丞相啊,秦琼与罗士信都是好手,他们两个明日的任务你不是不知道,怎么还能从我寡人的手里挖人呢?”
  诸葛亮宛然一笑,回答道:“臣自然知道轩王留下这二人的用意,不过西平乃我军屯粮之所,不可不防。轩王勇武过人,少了一个秦琼相信也并无大碍。”
  “嘿!你个村夫、臭道士,老子怕你有危险,特意把陈到调到你身边护卫,你到好,不说给老子增加护卫,反而还要从我这边要人,哪有这样的道理?”刘轩急躁道。
  被刘轩这么一骂,诸葛亮有些尴尬,但还是郑重地说道:“轩王教训的对,不过西平对于我们实在是太重要了。”
  其实刘轩也清楚对方为何要这么做,但是身为臣子不为大王考虑,确实令人感到不爽,不过大战将近,按照之前拟订的作战计划来说,秦琼接应西平,确实要比待在自己身边的作用大。
  “唉!谁让自己勇武过人,是当世女霸王呢?”
  想到这里,刘轩也随之释然了,转变了语气问道:“既然如此就按你说的办吧。”
  “轩王英明。”诸葛亮拱手说。
  刘轩则摆了摆手,说道:“不用恭维我了,时间也快到了,还是着手开始计划吧。”
  “臣遵命。”
  就这样,随着摩嘎使者到来后,原本的作战计划,也临时做了一些改变。大约一柱香的时间后,轩军所在的令居大营,先后派出去三支队伍。
  第一路,王玄策、程咬金统兵三千前往西平取粮,随后向门源进发。
  第二路,秦琼统兵五千,向西平以南的羊县进发,与西平互成犄角之势。
  第三路,刘轩亲自带队,罗士信为副将,领精骑三千出发,至于目的地是何处,没有人知道。
  汉初平八年,十月十八日。
  这一天,注定是个不平凡的一天,是一个足以载入史册的一天。
  因为这一天,是汉轩军与胡人联军约定决战的第一天。
  双方各自集结人马开往决战之地。
  登封!
  凉州境内地形环境复杂,山脉纵横交错,海拔相差悬殊,多有高山,少有平川,想要大规模作战,就必须寻找一个,可以同时容纳数十万人作战的战场,而登封就恰恰符合这个条件。
  它位于令居大营以西,约八十里处,这里地势广阔,相对平坦,东西贯穿之势近百余里,南北皆为群山峭壁,丛林错综复杂,山川河流汇聚其中,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使得它成为了一处天然的古战场。
  此时此刻,诸葛亮奉刘轩之命,尽起令居大营兵马,共大军八万有余,分三路进军,汇于登封。
  部队依托山壁建起连营,控制住通往金城的各条咽喉要道,已形成决战之势。
  再看胡人联军这边,场面更为宏大,匈奴单于刘渊,同样尽起古浪所有兵马,三十万大军分七路进发,一路上每逢要道便要留兵镇守,派遣上将以卫后方。
  五族联军浩浩荡荡杀向登封,三十万大军,按照司马懿建议的方案,分布于各处,旌旗闪动连绵数十里,大小军营四十余座。
  再看前军大营,分别按照金木水火土,五行方法连营下寨,匈奴军为主,位于正中,左右依次为鲜卑、氐、羌、羯。
  双方各自驻营后已是午时,约定时间以至,随着响彻天际的几阵号角声后。汉、胡两军各自集结兵马,开始向前推进。
  数十万大军汇于广野之上,旌旗漫漫如同遍野松林,一眼望去不见边际,气势之宏大,就连风云都为之变色。
  两军汇至战场以后,双方军垒排列整齐,军容整肃。弓箭手各自射住阵脚后,只见胡人军阵左右分开,匈奴王刘渊一马当先来到阵中。
  此时刘渊的,头戴金盔身披金甲,杏黄色的披风随风飘荡,怀抱五色令旗,胯下西域汗血宝马,真可谓盛气凌人,不可一世。
  随后四位首领迷当、符洪、朱尔荣、司马懿也都身披战甲,骑着战马,跟在刘渊身后来到阵前。
  只见刘渊立于马上,大手向前一指,声音豪迈地朝对面喊:“喂!快让刘轩出来搭话。”
  一声过后,但见对面汉军阵前,军士左右排开,从里面推车一辆四轮车来,车上坐立一人,身穿鹤氅,手持羽扇,泰然自若。
  刘渊见状一愣,心道:“不是说刘轩是位绝美女子么,怎么出来个男的?”
  想罢,便出声问道:“你是何人?”
  诸葛亮手摇羽扇,微微一笑回答道:“吾乃汉轩丞相,诸葛亮是也。”
  虽然样子谈笑自若,但中气十足,声音宏亮到,连对面的刘渊听得清清楚楚。
  见这个人就是之前让刘渊吃尽苦头的诸葛亮,联军军阵中顿时响起一阵交头接耳的声音,人们不禁感叹,轩军中的二号人物居然如此的年轻。
  刘渊则望着远处的诸葛亮朗声问道:“你就是诸葛孔明?我来问你,你家大王刘轩何在?”
  诸葛亮用羽扇朝身后的军阵指了指,并说道:“就在那高台之上。”
  随即,刘渊等人顺着方向望去,发现轩军军阵中,有一座三丈来高的木制高台,正在阵中移动,虽然看不见底座什么样,但瞧着这座高台移动的如此自如,想来底座按照了不少轮子。
  高台制作的很是华丽,顶上绫罗华盖彰显威仪,雕刻有金凤腾空的座椅上,坐着一位女子,虽看不清面容,但见其衣着尊贵,唯我独尊的气势,想必定是刘轩无异。
  刘渊望着前方的高台,高声喊道:“刘轩,可来阵前搭话?”
  高台上的轩王没有回答,坐在四轮车上的诸葛亮则悻悻地讲道:“尔等蛮夷莽夫,岂配与吾主问对,有什么话,尽管对我说便是。”
  骑在马上的刘渊闻言,不由得勃然大怒,怒斥道:“孤带兵三十余万,战将数百员,而你们只有区区几万人马,怎敢在孤面前妄自尊大,难道就没看见我身后的军队么?”
  闻言,诸葛亮放声大笑,随后严声厉色地讲道:“冒顿在世时,尚不能窥视我天朝领土,今尔等区区数十万杂犬,怎敢在我军面前狺狺狂吠?上天有好生之德,吾不杀尔等,尔等就此散去,上表称臣方是正道,倘若冥顽不灵,吾必叫尔一见昔日冠军侯之风采!”
  见诸葛亮如此目中无人,刘渊再次暴怒,吼道:“你们当真不知死?”
  “呵呵~孰强孰弱,打了便知。”
  诸葛亮不屑地回了一句,然后手中羽扇顺势向上一挥。
  再看轩军的军阵,像是得到了某种命令,数万大军立即来回走动,不停变换方位,同时诸葛亮乘坐的四轮车也退回到阵中,消失不见。
  不过多时,轩军阵型已经摆好,只等敌人来攻。
  而此时的诸葛亮,也出现在高台之上,立于轩王身前。
  刘渊见此情行,知道对方想要以阵法取胜,当即在马上微微一笑,便要挥舞令旗,命令全军进攻。
  这一举动可惊坏了身后的司马懿,只见他立即催马上前,与刘渊并立,并劝说道:“大王勿急。”
  刘渊停下了手里的动作,疑惑地看向司马懿,问道:“晋王因何拦我?”
  司马懿答:“我军多为骑兵,轩军多为步兵,在野外决战我军占有优势,敌方想用阵法防御也是自然,但今我观对方阵法却是有些古怪。”
  “哦?有何古怪?”刘渊疑问道。
  “诸葛亮所摆的阵法,乃是八门金锁阵,相传此阵乃是战国时期孙膑首创,传至至今已有多位兵家进行改良,而今时今日诸葛亮所摆的阵法,却与以往大不相同。”司马懿说着,抬手指向对面那座高台说道:“那座高台乃是阵眼,负责指挥全军,可这种阵眼的位置,却过于靠前了,再者,此阵所用兵马,有些过于庞大,通常此阵用兵不过三万,可此时轩军,除了左右两翼的几千骑兵外,其余步兵基本全部加入阵中,此等做法用来调度大军十分不利,我看不可不防啊!”
  见司马懿一下说了这么多,刘渊有些不耐烦地说道:“哼!与以往不同,很可能就是诸葛亮学艺不精,并没有学的此阵的精髓而已。”
  刘渊的鄙夷不屑使得司马懿深刻的认识到,这个心高气傲的匈奴王,已经中了诸葛亮刚刚施展的激将法,大战即将来临,主帅如果头脑发热,这对全军是极为不利的。
  想到这里,便又要出言相劝,可此时刘渊却抬手示意不要再说下去了,同时向身后喊道:“靳准何在?”
  身为参谋却一身将军打扮的靳准骑马来到这里,刘渊看了一眼司马懿,随后转向靳准问道:“可识此阵?”
  靳准望了望对面,冷笑一声,轻松地回答:“八门金锁阵。”
  “可能破之?”刘渊再问。
  靳准当然清楚对方用意,随口达到:“此八门者: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如从生门、景门、开门而入则吉;从伤门、惊门、休门而入则伤;从杜门、死门而人则亡。今八门虽布得整齐,但中间主持所处的位置却极不通顺。八万之众看似如坚不可摧,不过在某看来却是不堪一击,只要大王遣一上将率精骑五千,从东南角上生门杀入,往正西景门杀出,其阵必乱。”
  说到这里,靳准看向司马懿故意问道:“敢问司马晋王,不知在下说的可对?”
  “这是要故意给我难看啊!”司马懿心中念叨一声,随后便有些尴尬地笑了笑,同时双手抱拳称赞道:“先生果然大才,只一眼便看错端倪。”
  此时的刘渊见到司马懿吃瘪,很是得意,冷笑一声说道:“既然司马晋王觉得此法可行,那本王就照做了。”
  司马懿则恭敬地说:“全凭大王安排。”
  刘渊转过头看向对面,并高声喊道:“来护儿何在?”
  (本章完)
  喜欢三国女霸王请大家收藏:()三国女霸王18书包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