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1631年之顺天府
作者:凯耀      更新:2021-03-29 17:42      字数:3216
  京城严冬的寒风越加的猛烈刺骨,似钢刀般刀刀刮骨而过,崇祯即便待在暖阁里,地笼烧的通透,却也不得不又多穿了一层裘衣,好在格物部工司下半年因为一个偶然,而烧制出来的类似琉璃的玻璃,陆续首先镶嵌在紫禁城的大殿内,较之之前的纸糊和棉布窗帘更加保暖,才让崇祯在今年能更舒服的挨过严冬。
  崇祯便不由得对随侍的内廷众人道:起先朕大兴格物之学,朝野内外不免议论纷纷,旁的不说,单说玻璃此物,却是大有裨益,因着时间的关系,工司产的不多,只能先紧着宫里,明年朕会安排给京外臣工家里都按上,不几年或许便可自由买卖,不仅是一项收入,更是惠及天下。方以智便道:陛下所言极是,说起这玻璃还亏的故文定公和张稷若大人,只是略在烧制琉璃的流程中,稍做了丝丝改动,便有了此物,可见格物一学,并非离经叛道,也非高深莫测,完全可以简而化之,整理成册,以为天下用。郭之奇便忙道:方大人所言,格物部业已通笔录编译司沟通,计有二三十件简便且易于推广之格物之法,笔录编译司计划整理成册,想来不日便可刊印天下。崇祯颇为高兴的说:甚好,可见内外廷制度并非洪水猛兽,朕心甚慰。
  正说着,秦熙便来奏报道:陛下,刘含辉大人求见。崇祯便道宣,郭之奇便忙坐到一旁的案子旁,其他人也按序站好,不一会儿,刘含辉进了暖阁,行过礼后,崇祯便道:爱卿之前承奏的学政司和肃政廉访司的章程折子,朕看过了,想来翰林院已批了,不过兹事体大,朕还是想听听爱卿的看法。
  刘含辉便道:陛下圣明,臣于朱大人亦多有讨论,顺天府乃为试行之府,若行则可推广各地,尤其各府、各港府,不同与各省,乃天下万分重要之所,臣以为当将各府、港府与各省分别对待,由内廷直属为宜,若顺天府可行,则先推至各府、港府,然后各省,最后在及各都司和招抚使司,按部就班,才是稳妥之法。
  崇祯便看看秦熙,秦熙忙道:顺天府确与翰林院有此讨论,只是折子还未递过来。刘含辉便从怀中掏出奏折道:陛下召臣,臣想着此事翰林院亦有参与,倘若在由翰林院往上递,不免留人口舌,不若臣亲自带来,以供圣观。崇祯便点点头,许士扬忙上前接过奏折,刘含辉便道:臣以为可在翰林院另设一司,亦可单设一司。崇祯看过奏折,便将奏折递给秦熙道:不必单设一司,在翰林院下另设一司便可,具体交翰林院起草,按例办理即可。
  刘含辉又道:陛下圣明,按陛下意思,顺天府下各镇卫所一律取消,整合为京州、蓟州、密云州、怀柔州、延庆州、兴州、固安州、武清州、梁城州、营州、通州十一州,长官为知州,州下设县,长官为知县,县下设乡,长官为知事,乡下为村,仍按常例;知府衙门下又设戍卫军司、布政司、按察司、学政司、肃政廉访司,知州衙门下设都尉局、布政局、按察局、学政局、肃政廉访局,知县衙门下设都事卫、布政卫、按察卫、学政卫、肃政廉访卫,知事衙门下设兵事所、税所、按察所、学政所、肃政廉访所,如此一来,举凡公学、征兵、征税、刑律、监督、赈济等均有有司负责,且内阁各部之法令可一一贯彻至乡,如此五司制较之之前三司制更为完备。
  崇祯点点头道:爱卿可将学政之事在细细道与诸位一听。刘含辉便道:如今村里私塾颇盛,若一一取缔另建,耗费颇大且各村乡绅、里长抵触甚大,可仍由先生教授为主,朝廷辅以教材,除识文断字外,辅增《九章算术》之法,各乡须增建蒙学,收乡里满十岁者,至十三岁;各县增建县学,蒙学学生经考录后入取,至十六岁;各州增建州学,县学学生经考录后入取,至十八岁;各府增建郡学,州学学生经考录后入取,至二十岁;凡州学学生可考取国子监,考录办法与科举并行,郡学学子可参与科举,但各私学学子不得参与国子监取士,科举每年只有一次,取士可每年春夏二次。
  许士扬便道:臣以为,为增加取士的重要性,内廷各司增补官吏时,可优先选择国子监监生为宜。刘含辉点点头道:许大人所言正是在下想要讲的,不但如此,公学所有费用应均由朝廷负担,以便激发贫寒子弟的积极性。
  郭之奇便问:在下只有一事想问刘大人,郡学学子二十才得参与科举和取士,是否有点太晚了?刘含辉便道:起初在下也这么认为,朱大人亦多方征询,后张稷若大人言道,既是要在科举外另辟蹊径,便要按部就班,使学生学的扎实,自蒙学至郡学,所教内容应涵盖文科、格物科、财经科、法科等等,必要条分缕析,从翰林院下各学堂中选派博士至各学传道解惑,况且随着医馆的不断开设,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百姓的寿命当可大幅提高,二十亦将不算高龄哉,朱大人以为张大人所言极是,才确定以此为计。
  崇祯听到是张稷若的建议,才放心下来道:张爱卿博闻广识,朕一向信得过,且文定公逝前亦大加褒赞举荐,可照此办理,诸位爱卿可还有疑虑?
  众人才道:陛下圣明,臣等无疑虑。崇祯才点点头道:甚好,顺天府即照此办理,只一条,不必匆匆上马,务必以稳为主,要将顺天府为天下范。刘含辉等道了是,崇祯又道:既然决定将各府、港府提至翰林院管辖,相关章程亦要仿内廷拟出品级定例。秦熙忙道是。
  众人商议妥当,王承恩又过来道:陛下,方才皇后娘娘遣人来报,说陛下若处理完国事请至坤宁宫,有事商议。崇祯便对众人说:罢了,如今也年下了,朕今日便放诸位爱卿半日,跪安吧。众人道了跪安,崇祯便起身,王承恩忙拿起裘皮大氅跟了上去。
  崇祯坐上软轿,软轿直进了乾清门,往坤宁宫而来,到了宫门外,坤宁宫掌事太监若愚忙高声道:陛下驾到!只见皇后、田皇贵妃、袁贵妃、贤妃、德嫔、庄嫔、康嫔纷纷掀了帘,出来迎接,见了崇祯便纷纷行礼,崇祯扶起皇后,又拉着皇后的手道:诸位爱妃平身,外边天寒地冻,快快进屋。
  众人进来了,依序落座,崇祯便对袁贵妃说:朕看爱妃脸色不好,可是身子不爽?袁贵妃忙起身道:劳陛下牵挂,入冬以来便觉得身子不爽利,已着太医瞧了,说积年的沉珂,须得好好调养,以开了方子。
  崇祯便点点头道:爱妃潜邸就伺候朕旁,务必将养好身子,也好为朕添上一男半女。袁贵妃不由的脸一红道:妾谨遵陛下旨意。崇祯才点点头,皇后便道:陛下,之前陛下安排臣和田妹妹办理秀女入宫的事,如今皆以完备,请陛下观。
  皇后说着便将秀女名册交给崇祯,田皇贵妃便道:陛下,此次单是选了有功之臣家的女儿十三人,史氏(史可法侄女)、曹氏(曹文诏侄女)、孙氏(孙传庭之女)、许氏(许定国之女)、刘氏(刘含辉之妹)、王氏(王绍徽之女)、丁氏(丁启睿侄女)、熊氏(熊文灿之女)、洪氏(洪承畴之女)、周氏(周钟之女,周镳侄女)、秦氏(秦世英之女)、袁氏(袁兆基之姐)、张氏(张焘之女)。
  崇祯便道:皇后和爱妃辛苦了,此番入宫秀女,多是将门之后,又兼股肱大臣,可稍安大臣之心矣,朕心甚慰。皇后又道:陛下,如今后宫充盈了,自贵妃的位份之下,多有空悬,昭仪往下还好说,祖宗并无定例,只是妃嫔皆有定例,多不全矣,臣想着趁着此次秀女入宫,不妨补齐位份,岂不美哉。
  崇祯便道:贤妃伺候朕多年,虽有子夭折,但亦有苦劳,可晋为贵妃,其余的,皇后和皇贵妃拟出个条例来,交朕看看,只是一点,庄嫔、柔昭仪、端昭仪现有身孕,当依例重赏。
  说完,崇祯便起身,皇后等人忙起身道:恭送陛下。只是袁贵妃不知是起的急了的缘故还是怎的,竟直直的栽了下来,唬的崇祯忙道:快传太医!
  不多时,太医院掌院便匆匆来到,给袁贵妃细细把了几次脉,才起身对崇祯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袁贵妃如今已有四个月身孕了。崇祯不由大喜,又忽而冷下面孔来道:既然如此,为何之前太医未向朕禀告?速去拿太医给贵妃开的方子来看。
  王承恩忙派人去钟萃宫取来方子,交给掌院细观,掌院道:启禀陛下,至于是何太医为贵妃诊脉,还得贵妃醒来告知,若属太医误诊,臣定严惩,不过看这方子,却是无妨,只是牛黄略重了些,恐至胎儿早产,贵妃这胎只怕更得好好养着才是。皇后便道:什么误诊!陛下,依臣看来,只怕此中有人心怀不轨,图谋皇子才是真。说完还斜眼瞟了皇贵妃几眼,崇祯点点头道:王承恩,此事交内监司严查!王承恩忙道:遵旨。
  喜欢与崇祯皇帝的那些日子请大家收藏:()与崇祯皇帝的那些日子18书包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