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1630年之群星璀璨
作者:凯耀      更新:2021-03-29 17:40      字数:3249
  崇祯和田敦吉跟着顾炎武来到天津港府复兴书院,书院依山傍水,门前左侧便是一大片农田,几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正在做着农活,顾炎武一一跟他们打招呼,崇祯道:他们都是书院的学生?怎么却在田里做活?顾炎武道:朱兄有所不知了,我们书院的宗旨乃是格物致知、求真务实,便求了格物处的大人们,辟了这些农田,为农司的新作物做一些研究,按照嶯山先生的话说,便是格物知理,在以理至物,否则死读书,便成了书呆子了。
  崇祯笑着点点头,进了书院门口,顾炎武推门便喊道:骏公(吴伟业字骏公)师兄,骏公师兄。一个高高大大的年轻人从屋里走出来,见了顾炎武便笑道:我当是谁,原来竟是顾炎武。顾炎武见了吴伟业,笑着作了一个揖道:襄哥来了吗?吴伟业道:早就来了,等你好几日了,这两位是?
  顾炎武这才介绍到:这位是朱崇朱兄,这位是朱兄的小舅子田兄弟,朱兄,田兄弟,这位是天津复兴书院的大师兄,骏公师兄。吴伟业忙作了一个揖道:在下吴伟业,吴骏公。
  正寒暄着,一个瘦高个年轻人从另一屋里走出来,身后还跟着三个总角儿童,围着瘦高个吵吵嚷嚷的,瘦高个见了顾炎武道:你总算来了,你在不来,我就要被这几只猴儿闹死了。顾炎武便又介绍道:这位是冒襄,冒辟疆,本来我们两个相约自京城出发的,结果我因事耽搁,他便先行一步,到天津等我了。然后又把崇祯和田敦吉介绍给冒辟疆。
  这时那三个小儿中一个年岁稍大的问道:为何不与我们三个介绍?莫非是瞧不起我们吗?冒辟疆笑着说:你个小屁孩子一边玩去。那小孩正色道:骆宾王七岁《咏鹅》,名满天下;孙权九岁出使刘表,讨要父亲尸首;甘罗十二岁封相,岳飞十二岁从军,慕容霸十三岁便勇冠三军,开疆扩土,霍去病十七岁便封冠军侯;这些远的且不说,密之(方以智,字密之)师兄尚未弱冠,便任格物处侍郎,刘世玉不到十九,已是总兵,即便当今圣上,亦不过十八九岁,师兄如何瞧不起我等?所谓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是也。
  崇祯不由得正色道:那敢问这位小哥,尊姓大名,齿岁几何啊?说话的小儿指着其中一人道:他叫王夫之,今年十一岁,他叫李成栋,今年十四岁,我叫侯方域,今年十二岁,我们都是书院的学生。
  冒辟疆道:侯方域人小鬼大,其父乃是河南巡查御史侯恂。崇祯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但是陆遥却不淡定的道:王夫之!李成栋!侯方域!冒辟疆!吴伟业!顾炎武!天哪,天哪,群星璀璨啊,这些都是大明不可多得的人才啊,在后世也是大大的有名。
  正自说着,从另一屋里又出来一位长者,顾炎武、吴伟业等忙垂下手来,就连侯方域几个小孩也安静了下来,一起对那长者作揖道:老夫子好,见过老夫子。
  那老夫子却是走过来说:怪道外边叽叽喳喳,原来是炎武来了,这几个小鬼头听说你要来,高兴的不得了,这两位是...顾炎武又忙把崇祯两人介绍一番,然后说:这位是天津复兴书院山长,彭老夫子(彭宾)。崇祯等忙拱手道:在京城便听说老夫子博学广闻,学生心向往之,今日实乃三生有幸也。
  彭宾便问:不知两位小哥现在何处就学?崇祯便道:只是家中略有些产业,便在家中私塾就读,未曾就学,家父早亡,一直都是家兄操持家业,不想几年前家兄也故去,不得已只能自己操持,这次和内弟往应天处理一些产业上的事,正好与炎武兄有缘相遇,方至此叨扰。
  彭宾便皱皱眉头说:我看小哥不过十八九岁,虽说当今圣上鼓励实业工商,但是读书仍是正途,况且又年岁尚小,且不可一味追名逐利,误了前程,即便无心八股一科,在格物科上有些学识也是好的。崇祯便道:夫子教训的是,小可记下了。
  彭宾这才点点头,又对顾炎武道:可给你朱师兄、张师兄去过信了?顾炎武道:已经去过了,两位师兄对此次常州之行亦颇重视。彭边便说:恩,虽说你张师兄身为吏部尚书,又与文尚书多为亲近,不过此去常州只可听讼,不可干涉法司,切记,切记。冒辟疆便道:来时,嶯山先生已经叮嘱过了,夫子放心便是。
  众人这才进屋闲谈用膳,第二日,顾炎武、冒辟疆、崇祯、田敦吉便自天津港府坐铁轨马车,一路南下,崇祯便问:敢问冒兄,不知冒起宗大人与冒兄...冒辟疆便拱手道:正是家父。崇祯便道:失敬,失敬,听闻冒大人效法包拯,言出法随,天性耿介,刚直廉洁,居官数十年,行贿请托无人敢入,官端州而不取一砚,令朱某佩服。
  冒辟疆道:家父一向相信因果报应之理,注重道德。之前家父读劝善之书时,觉的说的非常好,只是在一些事例上还不够充份。便加注列举了许多邪淫遭恶报的事证,以劝勉别人不可起色欲邪念,更不能乱性造业。
  顾炎武笑道:那何以冒兄却纵横酒色?岂不是违了伯父之意了?冒辟疆笑道:哈哈,代代不同也,我以为人生在世,草木一秋,何必拘泥与些许小事,我是大事有原则,小事多糊涂。顾炎武道:难怪冒兄诗文纵横,朱兄有所不知,冒兄十岁能诗,董相公为之作序,十四岁就刊刻诗集《香俪园偶存》,文苑巨擘董相公(董其昌)把他比作王勃,对冒兄颇有点缀盛明一代诗文之景运之望也。
  崇祯便道:冒兄果然好文采,能得董相公青眼。冒辟疆道:文章不过小道,何足挂齿?崇祯便问:不知冒兄认为何为大道?冒辟疆道:孟子曾说过,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如今虽说圣主临朝,复兴有望,然而天下人只知道追名逐利,却失了天下为公的正心,所以奸佞盛行,倘使我加斧钺之职,必定助皇上正朝风也。
  崇祯便问:斧钺之职,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便吏治大坏,若严刑酷法,必有酷吏之名。冒辟疆道:我又何惜己身名声?而坏天下法度也!一人笑不如百人笑,百人哭不如一人哭。
  陆遥笑道:果然是年轻,书生意气,吏治乃人治,岂是仅靠严刑酷法便可根除的?朱由检道:虽说如此,但是此等胆量气魄还是值得称赞的。
  顾炎武也皱皱眉头道:冒兄虽然有此理想,不过在当下恐怕难以实现啊。冒辟疆问:这是为何?顾炎武道:当今圣上鼓励实业工商,实业工商要想繁荣,就必然要减少繁文缛节,提倡自由随性,倘若多加法条在其上,势必影响经济。
  冒辟疆道:严肃吏治会影响经济,我闻所未闻也!我只听说过吏治腐败导致亡国的,没听说严肃吏治亡国的,暴秦虐隋虽然二代而亡,又岂是亡于直法之手?乃是亡于暴法也!直法也,严上宽下也,暴法也,宽上严下也。倘若直法流行,则国泰民安,天下大治,倘若暴法盛行,则国之不国,国之将亡。
  冒辟疆想了想又道:你们可知这次常州的案子是什么案子?顾炎武道:不知,难道冒兄知道?冒辟疆道:略知一二,此案说起来案情简单,不甚复杂,只是其中牵扯颇多,听说琼州总督吴大人、温体仁,甚至文尚书都牵扯其中,但是归根到底,此案还是因为法治不明导致,地方法司多以孝道、《春秋》决狱,岂不荒唐!
  崇祯道:哦?听说吴大人可是皇帝心腹,以军机大臣衔外放琼州,如何会牵扯其中?顾炎武也说:怪道嶯山先生、彭老夫子千叮万嘱的,张师兄、朱师兄也来信嘱咐,只可听讼不可参与,原来还有这档子事,到底此案怎么回事?
  冒辟疆道:不可说,不可说,总之到了常州你要听我吩咐,不可轻举妄动,知道吗。顾炎武才作揖道:一切听冒兄做主。
  几人一路又谈论半天,到了济南府又住了一宿,第二日中午,顾炎武和冒辟疆与崇祯在常州分别,崇祯和田敦吉继续南行,到了晚上,车驾终于在应天府停下了。虽然已是晚上,但是应天城内却是热闹异常,城内道路宽大,中间用沥青铺路,两侧多种植花木,两侧又有侧路,用鹅卵石铺就,两侧店铺张灯结彩,人头攒动,好不热闹。
  田敦吉道:这应天府没有宵禁吗?怎么这么晚了,还是这么热闹?崇祯道:小家子气,如今工商如此繁荣,宵禁令名存实亡,谁还会去执行。又往前走,忽然看到前边有一片建筑,俱是奇怪的三层楼房,这房子四四方方,有门有窗,在窗户外还多出一节,以铁栏杆拦住,有一男一女就站在阳台上,俱是金发碧眼,不知那男子说了什么,那女子不由得哈哈大笑。
  田敦吉道:一男一女,大庭广众之下打情骂俏,不知廉耻,有伤风化!崇祯却道:只是这房子却是少见,你见过这样的房子吗?田敦吉道:咱们天朝都是四合院,凡是好几层的基本都是佛塔,这样三层的房子还真是从未见过,不如我找个人问问?
  喜欢与崇祯皇帝的那些日子请大家收藏:()与崇祯皇帝的那些日子18书包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