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天下势
作者:顾首青弦      更新:2021-03-28 20:16      字数:2185
  像是回味一件趣事一般,范绌品味着故人旧事。
  苏湛默默听着,不动声色。
  少倾,他才回味过来。
  “只是可惜啊!天不遂人愿,最后竟落得……”
  “天有不测风云,月有阴晴圆缺,此事……”苏湛也表示遗憾。
  文家如同苏家一般,都算的是历经磨难。
  “老夫明白”范绌点头,一挥手侍女便来到身旁,轻身吩咐几句,又道“今日请你来饮宴,一时竟忘了正事,还望不要见怪”
  ……
  一阵声乐响起,仿若天籁之音。
  苏湛心中隐隐共鸣,仿佛看到了一个画面,在心中慢慢的出现。
  似乎有曼妙女子,清颜绿衫,青丝仿佛墨染,白扇飘逸轻灵百旋回转。
  若仙若灵般,似水的精灵般仿佛从梦境中走来。
  天空上挂着一轮青华冰宫镜,皓月当空下的仙子清冷似月中人,婉转随月时而抬腕低眉,时而轻舒芊芊细手。
  手中扇子合拢握起,似笔走游龙绘丹青,玉袖生风,典雅矫健。
  时而含蓄的隐藏在折扇之后,又俏皮的露出半张美轮美奂的脸颊,如梦似幻。
  天籁般的声音响起在他的耳畔,眼中那仙子折扇如妙笔如丝弦,转、甩、开、合、拧、圆、曲,流水行云,舞动若龙,起步跳跃若凤舞。
  引燃的熏香,顶端的一截被烧完,掉落下去。
  清风徐来,卷起粉末飘了起来。
  散落在空气中,化作晶莹的光点,与仙子的舞曲相得益彰。
  “这是……”苏湛的意识,已经完全沉浸在这美梦之中,无法自拔。
  直到结束,才发现这不过是一场……,不对!
  那眼前的女子,不正是……。
  身穿淡绿色的广袖流仙裙长裙,袖口上映着两朵淡蓝色的荷花,几缕银丝线勾勒出了清水池塘。
  下摆密麻麻的一排深绿色,描绘的正是夏日荷叶,映在其周身。
  胸前是宽片的淡蓝色锦缎裹胸,身子如同一片荷叶,包裹在一片青绿之中。
  风髻露鬓,淡扫娥眉眼含春,皮肤如雪。
  细润如温玉柔光若腻,樱桃一般的小嘴不点而赤,娇艳的红唇仿佛盛开的花蕾,一点鲜红只要滴下。
  腮边两缕发丝随风轻轻拂面,平添几分动人的风情,一切触手可及。
  细腰如水蛇,腰不盈一握,美的似白玉无瑕无瑕,美得如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
  她是长安第一美人,名叫范宁月。
  没得动人心魄,美得不可方物,让人惊叹。
  一曲歌舞罢,浓情双眼收。
  看着苏湛,眼中满是风情,却没有那般太深的好感。
  她天然带着魅力,且看人待物已经超越了挑剔,达到了刁钻。
  尽管得了吩咐,可心底里,还是默默地有些抗拒。
  “苏公子……”她拿起酒樽,递了过来。
  那边范绌看着苏湛,也不禁有些笑了起来。
  “哦?”苏湛听到这声音,意识到了他那短暂的一愣的失礼,忙起身赔礼道歉。
  “苏某山野闲散之人,不懂得什么礼数,多有失礼之处,还请多多海涵”
  “苏公子多礼……”苏湛的态度,使得范宁月心态有所好转。
  “宁月也坐下吧!今日我们不论公事,只有闲聊”
  迈着柳步,如同一阵仙风一般飘过,在不远处对着苏湛的位置坐下。
  “这是老夫的小女儿,侥幸有些浅薄之名,仰慕苏公子的才华,特地恳请老夫来为苏公子献舞一曲”
  “父亲……”他这一说,便羞煞了范宁月。
  “若是有机会,自当指教一番”
  “说起来,老夫与你算的是半个同乡!你初来秦国,老夫这却没有尽到这同乡之谊”范绌摸着胡须,举起一杯酒来,与之同饮下。
  “近日,陛下对你留在秦国也多有关注,以为你这么个大才,若入了我大秦朝堂……”
  “秦国泰和,民风颇为不错,湛只想着做一个山野村民,何敢求什么一官半职”苏湛打断了他的话。
  面露诚恳,便是要拒绝的前奏。
  这不禁令范绌也有些若有所思起来,苏湛用意何在。
  在范绌看来,苏湛在秦楚之战当中的表现,不过是一个‘投名状’,作为他能力与价值的体现。
  只要朝廷抛出橄榄枝,这苏湛就算不答应,也必然不会拒绝的那么坦白。
  不过,这也可能是苏湛的以退为进。
  “做一个山野村民?岂不空负了一身才华”
  “各有各的乐处吧!”苏湛淡然。
  他的一切,似乎都是与世隔绝的,却又操控着一切。
  平日里的风轻云淡,以及淡泊,又在必要的时候翻手云,覆手雨。
  他的诡变,无人能及。
  “陛下倒是托我,请你助我大秦安抚一下关东家族,不知你如何看?”范绌问到。
  他那犀利的眼神,盯着苏湛的脸庞,不动分毫。
  正等待着回应,也想看透这个神秘的年轻人。
  他一生,看过很多人,也见过各种人。
  看不透的唯有三人:文昭,冢虎,以及苏湛。
  这一点,让他心中有点沮丧。
  “关东家族,自古以来就单独成了一个体系,无论哪个诸侯国占领,他们却一直没有变”
  “看似是坏处,国家兴灭对他们来说一点关系也没有,他们也是整个帝国的毒瘤”
  “实则不然……”
  关东家族与楚国世家不同,近乎每一个家族的兴衰都是与国家的更替有关。
  他们多半都是官僚,以及一方牧守,守护的都是他们自己的利益。
  因此,中原代代出的人才,也是源自这些家族。
  得国家之利,与国家共休戚,这是中原的世家。
  除了郑国最后君主的昏庸,使得他们无法与之合作之外,随着大势投降了秦国。
  其他方面,都显得异常配合。
  裴、王两家,也正是在这种绝望之下,才投靠了大秦。
  这些年来,秦国投桃报李的安抚,能不能真正的收心也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
  一切,都尤未可知。
  “如果能获得他们真正的诚心,于大秦必有裨益,且不可多得”
  “到时候,秦国横扫天下便不成了问题”
  东边函谷关,随着东拓已经被打开。
  东进战略上的最大拦路虎郑国,也在角逐中被淘汰。
  一个浩瀚如烟海的天下棋局,也随着郑国灭亡而彻底杀的难分难解。
  大秦,这个最具有潜力的哲夫之国,到底能不能一统天下还要经历血与火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