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一路向西
作者:骡鸡思维      更新:2021-03-27 23:00      字数:3289
  就在素力的人被杀之后,弥加也被众人拿下。
  臧艾一脸是血,摸了一把脸后,有些欲呕,可还是强忍住了。走到陆逊身侧道:“这血的味道真是难闻。”
  陆逊看了一脸又红又白的臧艾,呵呵一笑,拍着臧艾的肩膀道:“知足吧,看你样子也没受伤。”
  臧艾则撸起袖子道:“看看,肩膀、手臂。这些人是怎么回事,不杀吗?”说着指向了弥加等人。
  陆逊道:“杀?杀了我们岂不是白忙活了?”说着也不急着和臧艾解释,直接指挥其他人道:“这几个弄晕,绑了带走。快!晚了恐生变故。”
  简单的打扫了一番战场后,陆逊和臧艾带着人迅速的撤离了此地。
  几人在向北奔袭了一天之后,在一处山谷停了下来。
  “伯言兄(陆逊),接下来如何是好?”
  身处敌境,危机重重,臧艾多少也有些害怕。
  “不急,先在此休整几日。”陆逊一边悠哉悠哉的看着天,一边说道。
  臧艾道:“那我等如何回去呢?现如今,想必不论是素力还是弥加的那些手下部族,都不会轻易放过我们吧?”
  陆逊却是满不在意道:“无妨,我们一直向西北走。”
  “西北?那岂不是越走越远了?”
  “对啊,我听孔明说你爹喜欢看孙武的兵法,你怎么就不看了?”
  “看啊,怎么不看。”
  陆逊转过头,吐掉了嘴巴上的一根稻草,说道:“那好,你倒是说说看。”
  “兵者,诡道也……”
  “等等,有一句就够了。如今素力和弥加的队伍在哪?”
  “南边啊。”
  “那么我们最后要去哪?”
  “南边……”
  “那么你要是素力,想要杀我们,该怎么做?”
  “去南边堵截……”
  “对啊,所以你再读读孙武的兵法。”
  “兵者,诡道也……”
  “这不就结了吗?我们现在往南走,和送死有什么区别。‘诡道也,’别人想不到的才为‘诡道’。我们如今往西北走,素力敢踏过弥加的领地来追我们吗?他们又能想到我们会往西北草原走吗?”
  “原来如此,受教受教,哈哈。”臧艾笑了两声后却又停下了,说道:“可是我们还是要去南边啊。”
  “没错。”陆续点头道。
  “那我们无论我们走多远,岂不是还要转回南边?这是死局啊。”
  陆逊双手一摊无奈道:“如果说只有我们这些人的确是如此。”说着他又看了一眼那边被捆着的弥加,说道:“但现在有了他就不一样了。”
  臧艾不解,问道:“多了一个累赘而已?”
  陆逊闻言也是呵呵一笑,说道:“这可不只是累赘,你看他那样子,像是怕死的人吗?”
  臧艾摇头,“不像。”
  陆逊却是撇撇嘴道:“我看像,要不然之前就战死了,他怕他死了以后弥加的部落会被素力吞并掉。所以我们只要给他活下去的希望,那么他就会怕死。”
  臧艾似乎有些明白,却又不是太明白。
  陆逊说道:“这人我们不能杀,杀了他只是便宜了素力而已,留着他不但能带我们回去,对以后也有好处。”
  “哦。此话怎讲?”
  陆逊看了看远方的天空道:“那边,西面应该是一片草原,我们可以让他给我们弄一些马匹来,他为了活下去,一些马匹算不得事吧。鲜卑人现在与汉军大战,主要的力量都在南边,我们在他们背后,有一千人其实并不用害怕什么。有了马匹,我们大可从北面一路向西,绕过他们的追踪,然后由西面再向南走,想来孔明一行此时也应该到了代郡附近了。”
  “那向南岂不是还会遇到鲜卑人?”
  陆逊摇头道:“不会,西面有一块区域是原本乌桓的部族,乌桓的首领早年被曹操所灭,如今就是一盘散沙,所以我们只要顺着乌桓的区域南进,就不会有太大的危险。”
  看着草地上陆续画着的一些图,臧艾点头,他大致算是弄明白了。而且他们手里有弥加,只要弥加还想要回去重整旗鼓,那么自己一行人和他弥加大人的命比起来就不那么重要了。
  臧艾仔细的打量了一番陆逊道:“伯言啊,我发现你很像一个人。”
  陆逊一脸不在乎道:“你是想说诸葛孔明吧?”
  臧艾点头称是。
  陆逊却是摇头道:“不像,他没我聪明。”
  臧艾哑然失笑,“你这话说的,那为何人家是主帅,而你不过是个参军呢?”
  陆逊坐直了身子,一本正经道:“谁告诉你聪明的人就能做主帅了?何况,我如今乃是右将军。”
  “这……为帅者难不成不是要聪明一些的吗?”
  “仁义礼智信,你看看智排在第几?历来又有那位大将军是只靠聪明征战天下的?战国时赵括,够聪明了吧?还不是一样战死沙场?”
  “这……”臧艾又被问的哑口无言了。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我还没到那种进阶,当然,孔明也没到……”说着陆逊就走向了被绑着的弥加。
  弥加果然不出陆逊所料,为了自己的地位和族群,他还是选择了带着陆逊等人一路向西北而行。有了弥加的帮助,在弥加的地盘上,弄到马匹什么的并不是难事。
  一路上也没有遇到什么阻碍,于是,陆逊一行便一直向西而去了。
  另一边,素力在得知汉人动手的消息后,便直接将弥加被汉人所伏之事宣扬了出去,并且试图进军弥加的地盘。可结果却是成了两块区域的人开始了剧烈的摩擦,之后东部的鲜卑人开始了内斗,东部战线节节败退。这倒是省去了大汉军队不少的麻烦。
  而夫余因为早先就得知了高句丽的打算,也将原本向西的队伍撤回,转而向南布防。高句丽王见形式不对,也不敢轻举妄动。
  于是,东北的战局一时间也僵持住了,对于汉人来说,这应该是一件好事,至少不会因为多线作战导致负荷过大而崩盘。
  诸葛亮一行则一直向西而行,中途经过了乌桓族地,也发生了一些摩擦。但因为诸葛亮的部队庞大,战力比起零散的乌桓部族而言要强悍了许多,导致乌桓族人也是望风而逃。
  诸葛亮并没有就此放过乌桓族人,这些人利用得当,也是一笔不小的资源。
  一方面,诸葛亮借用大军的威势,“说服”了几个乌桓的首领,让他们臣服于大汉的天子,并且扶植了几位乌桓酋庶长,以统领乌桓。而田豫也自愿领两千人任远征军左将军,兼乌桓校尉,暂时管理乌桓区域的这些游牧民。
  另一方面,诸葛亮向乌桓部族颁布了汉献帝的自治令,打算作为北地的典型树立起来。派遣了一些工匠教授乌桓人部分手工业和农业。这两方面乌桓人本就有接触,比起那些纯粹的游牧民要更为容易接受。
  如此以来,乌桓区域暂时算是安定了,并且也算是纳入了大汉的正规版图之内。
  诸葛亮的想法是:通过恩威并用的方式,让乌桓人逐步转为有秩序的半农耕生活,然后再逐步的加以文化引导,让其转化为正真的大汉子民。
  田豫对于诸葛亮的作法还是极为认可的,若非如此,他也不会得到诸葛亮的信任,让他率军留在北地。
  但黄忠却不太以为然,劝说诸葛亮道:“这些蛮夷非我族类,此时若是不将其除去,只怕日后酿成大祸啊。”
  诸葛亮对于黄忠的担忧,也没有否认,只是解释道:“为将者,不可妇人之仁,这个道理亮自然明白。小惩大戒自是必要的,可是如今我大汉四面为敌,若是大肆杀戮,那么此后所酝酿出来的仇恨又用何人的血去填补呢?”
  对于诸葛亮的话,黄忠也说不出什么不对的地方来,只能是摸了一把花白的胡子,思考着辩驳之词。
  诸葛亮笑道:“老将军心中忧郁也是自然,但胡人杀之不尽,你我为汉臣,若是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岂不是更好吗?如今乌桓纳入大汉的版图之内,假以时日将其逐步内迁,与汉人通婚,早晚可以将其融入大汉的文化中。若是老将军技痒了,不如我等加快步伐,赶去代郡再将胡虏赶出疆土如何?”
  看诸葛亮猜出了自己的心思,黄忠脸色一顿,随后便哈哈大笑起来,也许自己的确是出于技痒难耐,才有所想。看着一个个奖励带兵都有所为,他作为中军统帅,自然不甘示弱。
  诸葛亮却是陷入了沉思之中。
  若是从根本上说,自古以来教化和教育从来就不是为了脱贫致富为目标的,学识与文化也并不直接代表着生产力。而是为了社会稳定服务的,只有社会稳定了,才能够有足够的空间去发展文明。
  将乌桓人逐步通过和亲和文化传播引入汉人的世界之中,也许没有战乱来的更加直接,但却也避免了一些战争所带来的毁灭性伤害。
  乌桓的百姓不比鲜卑,他们并没有有组织的侵略大汉,在其王上死后,一直是一堆散沙的状态,这一回外族联盟军也没有将这些零散的部落纳入其中。诸葛亮和田豫的这一举动不仅让乌桓人感觉到了大汉的宽厚,同时对周边的许多小部族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无形之中为远征军增加了一笔难以想象的财富。
  穿越了乌桓的领地,诸葛亮的一万多人已经来到了代郡附近,真正的大战和强敌就眼前不远处。
  喜欢轮回之诸葛孔明请大家收藏:()轮回之诸葛孔明18书包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