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访贤(三)
作者:楚蔓蔓      更新:2021-03-27 16:17      字数:2080
  郑平渊拿起另一份诉状看了片刻,这个案子的原告是一名姓周的女子。周氏出嫁以前,其父染病去世,家中掌权的是她的继母。继母向来不容于她,然所幸周氏之父生前曾白纸黑字立有遗嘱,继母倒也不好明目张胆地过多侵吞属于周氏的那份嫁资。周氏嫁入夫家时,所带的嫁奁亦颇为丰厚。她自以为一生得其所,只想勤心侍奉夫婿、公姥。孰知到了夫家后,丈夫及夫家诸人觊觎其嫁奁,朝索其一,暮索其二。不过几年间,几千贯嫁资已经告罄。夫家见已无利可图,诸人对她渐渐冷淡,不断言语讥讽;丈夫更是对她百般虐待,近来又以种种借口,想要休弃她而另娶新妇。周氏苦不堪言,又无娘家可以依靠,可谓求助无人,最后只好托一个心腹丫鬟递了一张状纸出来,诉诸公门。
  郑平渊看后,轻轻叹息一声,皱眉说:“究其原因,这两个案子竟都是由嫁资引起的。”
  白晏舒亦叹了口气,摇摇头说:“又何止这两桩。你方今不在公门,也许并不知道,这类关乎嫁奁的案件实在数不胜数。其中名目繁多,这两个案子算是极普通的了。”白晏殊缓了缓,不无忧虑地说,“世俗之贪卑者,往往贪图嫁妆,这又绝非一二人之事,竟已是天下一大风气——娶妻先问嫁资之厚薄,嫁女先问聘财之多寡。如今,操办婚事无论是对贫穷人家,还是对富贵之家来说,都是一大金钱负担。方今嫁资上涨,贫苦百姓为了给女儿办嫁妆,不免四处告债借贷;富贵之家为了给女儿置备一份不菲的嫁妆,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更有甚者,为了使女儿嫁入一个更好的人家,而于成婚之前故意欺瞒、谎报嫁资。待新妇入门,其夫家发现嫁妆与事先许诺的不符,既被欺骗,则不免将怨气都转移到新妇身上,以致残虐新妇之事时有发生。因此,一些爱惜女儿的人家,在为女儿置办嫁资时,尽可能的丰厚,以取悦其夫家。殊不知世间终有一些贪鄙之人,他们是永远无法满足的。就像这个案子里面的周氏,即便倾其嫁妆以讨好夫家,结果何为?财物有尽而人欲无穷。女子嫁妆既竭,便随时可能遭到遗弃。因为这些缘故,一些婚姻之家却最终变为仇雠,岂不可悲可叹!”
  郑平渊亦点头叹息:“这话不错。这类事情我先前也听说过一些。再者,我前一段时间偶然间翻看《司马氏书仪》,前宰相司马光也是指出过这一问题的。将结亲视为买卖,其弊端实在非止一端。”
  白晏舒说:“还有些事情是你想不到的。我有时会翻阅以前的案件来看,其中有这么一个案子——前些年,益州华城县有很多女子虽然已经过了成婚的年龄,但仍然未能出嫁。究其原因,倒也有几分可笑。当地的人娶妻,必定要向女方索要丰厚的嫁妆。不少人家置办不起太过丰厚的嫁妆,故此女儿亲事一再延迟。后来幸亏来了一个名叫侯可的县令,他采取了一个办法,即按照不同家庭的财产情况设置一个嫁资标准,超过规定数量的就要受罚。这个法令实施以后,一年之中,那些未能出嫁的女子全都成了亲。我后来还曾听闻,在福州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当地的官员借鉴侯可的办法,发布了一个法令,规定嫁资不得超过一百贯,也因此促成了数百桩婚事。”
  郑平渊思忖着点头说:“如此说来,一般的普通人家,若是偶然能遇到这等开明且又肯做些实事的官员,倒也算是幸运的。只是你所说的这两件事情,到底也只是个别的情形。当今之世,无论是普通人家还是殷实之家,重嫁资之风依然盛行,只因这些观念早已根深蒂固。尤其是对于官宦之家来说,似乎总认为一旦将金钱、财产因素卷入其中,姻亲关系可以更为牢固。这些墨守成规的习俗,却使得天下之人莫不影从。如此不良世风,若要打破,又实在并非一件容易的事。”
  二人正谈论着,只见潘尔雅、陆丝清和潘慕青从屋子里一路说笑着走了出来,身后还跟着那个名叫流碧的丫鬟。流碧手中提着一个小竹篮。
  潘尔雅径直走向白晏舒,俯身在他耳边说了几句什么。
  潘慕青在一旁咬着帕子取笑:“表姐,你好歹也注意些吧!这里还有三个人在看着呢!又不是什么朝廷机密、军国大事,为什么不能光明正大的说?什么大不了的事,这也值得咬耳朵!”
  潘尔雅脸红了红,回头笑骂:“要你管!你若看不惯的,把脸背转过去就是了!”
  这时,白晏舒看着妻子,温和地说:“去吧。早点回来。”
  潘尔雅含笑点了点头,携着陆丝清和潘慕青出去了。
  原来,陆丝清在来的路上,早注意到途中有一片大的荷塘。如此时节,正是荷花盛开之时,真正“接天莲叶无穷碧”。只是当时碍于正与郑平渊同行,她不好无端止步流连。
  然而,陆丝清毕竟是性情中人,方才同潘氏姊妹闲聊时,一时兴起便提议去采莲蓬煮莲子汤来喝。潘尔雅见她有如此情致,作为主人也不好拂了她的热情,自然含笑赞同。潘慕青本是无可无不可,原没有太大兴趣,但因见表姐都同意了,也只好慵懒地随了出来。
  一路说笑着来到了无穷无尽的池塘绿水边,几个姑娘却忽然犯了难。要荷叶容易,只是伸一伸手的事情罢了。可是要采莲蓬,却有几分麻烦。只因莲蓬皆不在河沿,而在池塘中央。
  潘尔雅无奈地笑了笑:“看样子必得荡一只小舟来方好。”她想了一想,又同陆丝清商量说,“陆姑娘若果然想吃莲子,我们去市集上买就是了。今天早上于市集买菜的时候,我还看到有孩子提了一篮子莲蓬在那里叫卖。横竖这里离市集并不是太远。”
  喜欢农女丹心请大家收藏:()农女丹心18书包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