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耐心磨厨艺 为爱思旧友
作者:啸寂      更新:2020-06-26 19:58      字数:2088
  做一个“厨子”的最大好处就是,就算什么也不吃,只是抱着自己的手闻一闻,就会有很香、很饱、很满足的感觉。
  最近这鼻子是越来越灵了:深夜时分,不知从哪家邻居标来的做饭香味,让我的胃经受着考验:到底要不要加一顿宵夜呢?
  连着两个夜晚忍过去了,这胃也就记住了:“晚上没有宵夜”,让它断了这个念响。
  节食、锻炼、塑身:既然头都开了,得坚持下去。
  可是精神过了头?最近睡得越来越少,前前后后加起来,只睡了5个多小时,还不困,一醒来,就摸手机,接着把《陈情令》再刷一遍,竟然都到了早上6点才有睡意,手机电量也被我折腾到了只有10%,最要命的是这胃就一直咕咕叫,不得不给它加餐,把原本给老爸老妈装好的桃酥自己消化了一个,这才算是舒服了。
  都怪昨天下午,竟然还喝了咖啡,睡不着了。
  也不知道为什么,就突然在下午喝完润喉茶后,突发奇想地冲了一杯咖啡,结果就成了一个“不用睡”的钢铁侠了,整晚上一张床被我几个方向换了一个遍,也没找到困的感觉,就只好接着抱着手机过了。
  这哪里是手机啊,简直是这个世上“最亲密的爱人”了!
  自从去年在喀什因为前一只手机一夜充坏了电池后,不得不新换了一部手机,除了在火车上为了省电的晚上关过一次,就几乎没让它休息过。
  为了让手机休息一下,决定转移注意力,试验做个蛋糕,看看能不能烤出卖的那种效果,这些“禁足”的日子,可不就是得不断挑战“不可能”嘛!
  急性子不能做烘焙,更不能眼神不好。繁杂的配比和流程,和那些最终被搞得黏黏糊糊的食材,以及后续的清洗,再加上烤箱可能带来的烫伤风险是所有烹饪方式中最危险的一种。
  更重要的是,为谁做这件事,如果没有足够的动力和爱心,就更不会有好的结果,只感觉把一切搞得乱七八糟。
  情绪,如果有一种情绪需要释放或舒展,就可以做出很多不可思异的事。
  不清楚烤箱和各种食材的对应关系,于是照着网上的作法去设定“温度、上下火、时间”,结果就是:一个浪费了50%可食用量的烤红薯变成一截黑炭一样的出来了,切开后,只有中间很少的一点可以食用了,虽然口感不错,可损耗太多;再试一款蛋糕,按网上的说法,要反复用电动打蛋器去分次添加蛋清里的白糖,觉得直接混合倒到破壁机里,然后混成一个整体,再烤出来,是啥样就啥样吧!有些耐心不足。
  刚才还差点被一个预热后才拿出来的烤架差点烫伤,实在是不习惯这个“大杀器”。
  要不是老爸爱上了吃松软的蛋糕,谁需要这么麻烦呢!想想看,中国功夫似的传统作法,哪一个不是痛痛快快、行云流水,尤其是炒菜,从小就被老爸催催催成了急性子,现在却不得不慢下来,感觉很难。
  就连写字,我都不来不及把第一个字的笔划全写完就会连到第二、三个———话说,最近些年,几乎很少有机会写字了,成天在键盘上打啊打啊,或者用嘴巴直接说,语音输入,再拿起笔来,全是心浮气躁。
  我太急了,什么都等不了:烧水要等、煲汤要等、用破壁机打营养粥要等、烤个蛋糕还是要等———在我的菜谱中,最快的食谱就是:米饭+韭菜炒鸡蛋,成菜只要8分钟;下面条加鸡蛋和菠菜,全部用时也不过十分钟,至于直接吃馒头、啃馕就更不用说了,完全不耽误时间,为了尽量减少这类时间,我清楚地记得在广州时代,我还特地买了透明的玻璃碗,就为了当把脸埋进去吃饭的时候,不会被碗壁挡住了看电视节目———这就是老妈老说我对吃饭太马虎的原因。
  一个人的饭食,有必要费那么多事吗?吃饱、有营养就够了。
  如果不是为了给老爸打营养粥,我根本就不觉得要在做饭上花什么心思。
  没办法,当年把所有的心思都花完了。
  能为心爱的人洗手下厨,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可以说,厨房里闪动着为你做美食的人的身影,是最为动人的了!可惜我已不再有此福分。
  倒是因为有厨艺,赛吉时代里,我曾经每个周末,都和瘳冬梅一起,在她的出租屋和后来买的新房里,主厨,双灶同时开火,她负责买所有的原材料和擦地板,我负责做饭和洗碗的全程,那些个没心没肺的快乐时光,都不知去哪了!
  那时的我们俩,是所有的周末铁搭档:一起逛街购物,一起做饭吃、一起去看电视,一起睡觉,想来也是如姐妹一般的亲密过,共同分享了从江南西路到海珠区的那些个琐碎的日子,要不是邓晶晶同学给我来了一个“三废理论”,使我和她走远了,本来我们可以一直一直维持下去的:不仅新疆我们的家只有一站之遥;在广州,我们也都是新疆来的姑娘,代表着豪爽派和婉约派的两种不同性格。老林叫她“疯子”,也不知道她最近好不好?
  对于她来说,没有青菜吃的生活无法忍受,吃素还能吃出品味来,也就是她了;就是因为回到新疆过年天天吃不到青菜,她就特地提前订机票飞回去了,她已经完全是一个地道的广州人了。
  烤箱的计时器滴滴达达,配着里面发出类似金属正在被小心地过着什么重物似的噪音,让我屡次担心:这回到底会不会再烤焦呢?
  今天居然读了一整天的网络小说,追了一下原著,重新了解了一下有关“感情”另一种类型的话题,虽然很早就听说过,但似乎也一直没有接受过,但看完一天,觉得似乎也理解了:其实人间的感情是那么多样啊!何必限死呢!
  这是一个惺惺相惜的年代:就象汪涵提携了酷盖王一博,大幂幂捧红了热巴,似乎人们更加相信,谁能更懂,谁就更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