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开年廷议
作者:
重剑需无锋 更新:2021-03-26 11:22 字数:2009
纪元274年初,邯郸天空中飘落的雪花为整个都城染上了一片雪白,大雪让冬天里的人们都窝在家里,出门的人们寥落稀稀。相反,在此刻的赵王宫里却是另一番景象,穿梭在宫殿里的宫女络绎不绝,忙忙碌碌。因为今天是大赵开年议事的第一天。
大赵的开年廷议相当于华夏的“两会”似的,所有在外奔波了一年的文臣武将都在这一天集聚王宫,一起讨论国家的内政外交,总结一下过去一年的得失,安排布置新一年的战略。
今年已经12岁了的赵丹也第一次登上了开年廷议这一场合,这也是赵惠王第一次向满朝文武将赵丹介绍开来,从今天开始,赵丹作为大赵的太子,正式开始了他的国家决策生涯。
坐在赵惠王下首一侧,面向满朝文武,廉颇、蔺相如、李牧、赵奢……,一位位名垂青史的能臣武将映入眼帘。幼小身体里的成人灵魂再一次不由自主的颤栗!赵丹在心里想到:这都是我以后争霸天下的班底啊!虽然自家老子赵惠王的能力不是很强,但是开拓不足,守成有余啊!最起码给自己留下了一干能臣猛将啊!
此时,赵惠王说道:“诸位爱卿,过去一年都辛苦了,好在年景不错,边防安稳,咱们大赵的国力虽比不得西面的强秦,但是也在稳步提升啊!”“都来议一议,看看咱们今年要向哪几方面发展。”
“蔺相,你先起个头说一下。”“赵丹,你好好听一下蔺相的计划,虚心学习一番。”
蔺相如刚要起身,赵惠王招手接着说:“蔺相,不用起身,坐下说,坐下说。”
蔺相如拱手后坐下说道:“是,大王,下面由臣下向大王、太子还有诸位同僚介绍一下咱们大赵的发展情况。”
“首先,简述一下内政方面,去年一年政局较为平稳,今年我们将继续保持稳定,经济上要参照强秦,继续奖励耕种,这几年太子联合墨家学者对农耕器具进行了改进,为耕牛按上了牛鼻栓,增强了耕作效率,提高了我们的粮食产量;其次,继续强化我们邯郸的商贸中心作用,鼓励商人来赵交易,增加商税收入,繁荣我们的商贸经济。”
“在文化方面,今年我们将按照太子的意见,设立邯郸学宫,与齐国的稷下学宫开展竞争,吸引各学派人才来报效我们大赵。”
赵惠王听到这里,抬手示意到:“赵丹,刚才蔺相说你提议设立邯郸学宫,那就由你来表述一下设立学宫的原因和意义吧!”
“是,父王。”赵丹起身说道。
接着赵丹抬头面向文武大臣们说道:“各位叔伯,下面由小王向大家介绍一下设立邯郸学宫的详细内容。之所以设立邯郸学宫,主要是为了对标齐国的稷下学宫,我们都知道,齐国是儒家学派的发源地,兵家、道家等学派在齐国也相当繁荣,齐国自设立稷下学宫后,各家学派人才集聚临淄,这些人才的到来,为齐国的发展带来了丰富的人才储备。”
“我们大赵要想争霸中原,与各国的竞争,核心就在于吸引人才,所以从去年开始,我就请求我师傅庄成子和墨家巨子墨钜子向各学派广发邀请帖,无论道家、儒家、兵家、墨家还是阴阳家,都可以来邯郸著书立说,我们为其提供免费的食宿、学习交流场所和其他一些优惠条件。作为交换的条件,每家学派的首领必须保证每年最少有3个月的时间是在赵国,并且成为我们大赵的发展顾问,有向我们建言献策的义务和责任,同样也必须每年每家派5人充实到我们的各个部门里面,为我们大赵内政外交的发展贡献其力量。”
赵丹讲述完成后,向赵惠王示意后回坐。
“嗯,好。”赵惠王点头回应道,然后转向群臣说道:“大家都对太子刚才说的那些计划提提意见,斧正一下。”
随后,作为文臣领袖的蔺相如说道:“太子刚才已经把邯郸学宫设立的意义和一些规划简要说明了,在具体的实施上还需做进一步细化,例如各学派的利益分配上要慎重一些。”
“好,那武将方面有什么意见?廉颇,你作为军部‘四御之首’,你来说说你的想法吧”赵惠王说道。
廉颇应声起身道:“俺们这些大老粗们也没啥好想法,太子说啥就是啥呗,只要多往我们军部加人手,送人才就行!”
然后回头跟下首的武将们说道:“你们说是不是这么回事啊!”
武将们哈哈大笑说道,就这么回事!
赵惠王摇头道:“就知道你们这些大老粗们说不出个子午来,还跟着瞎几把起哄!”
“廉老粗,你快给我坐下吧!”
廉颇嘿嘿应声着坐回座位。
赵惠王接着说道:“李牧,你是这群浑人里的儒将,还算是有文化的,你说说你的想法。”
李牧立身说道:“大王,牧建议太子在学宫建设的过程中,注重对兵家人才的吸引,同时要加强军械的技术改进和战争创伤方面的急救,其他的末将暂时就没有可补充的了。”
“好,不错,李牧言之有物啊,廷议之后,你们军部统一征集一下意见,交由太子具体实施。”赵惠王点头说道。
赵惠王这有转向蔺相如说道:“蔺相,你接着说说其他方面的计划。”
蔺相如点头应道:“刚才已经说了内政方面在今年的一些规划,现在我再讲述一下我们大赵在外交方面的一些策略。”
“今年,我们的外交方面主要分为两大块,第一块是中山国问题,第二块是与其他国家方面的。而重点主要在中山国方面,之前大王和太子已经跟我商议了一番中山国的战略,现在我说一下,大家共同商议一番。”
群臣随后正坐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