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076:朝内风云·以退为进
作者:
女同学请自重 更新:2021-03-25 19:53 字数:3032
自明永乐大帝建造故宫算起,至于二十一世纪,故宫共发生火灾近百起。可故宫毕竟是皇帝居住的地方,常人屋子烧没了尚且要重盖,更何况皇帝?故宫每一次火灾之后基本都要重修。重修,少则数十万白银,多则百万、乃至千万两白银,而这些白银,都是民脂民膏。
一部故宫史、一部火灾史、一部微观的明清史、一部百姓的血泪史。
说起故宫为什么这么多火灾,这就得从我国建筑材质说起了:中国古建筑多用木料,倒不是用不起石的,而是就好这口——下到平民百姓的矮房,上至皇帝居住的紫禁城,那用的基本都是木头,这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是我国古建筑的一项特色。
故宫正里里外外的宫殿基本都是木结构为主。木头嘛,易燃,这就很容易引发火灾了。
但是,多用木结构只能说火灾容易出现,但故宫火灾的特点不止是‘多’,还有一个‘大’——历史上甚至有几次火灾烧了半个故宫!
‘多’字牵扯到中国建筑学材料,而‘大’字,则牵扯到中国建筑学结构——中国式建筑分为台基、柱梁、屋顶三个主要部分,以这种架构,全屋所有的重量几乎完全以支柱来承重,墙体只承担分化内外、间隔房间的任务。注,柱梁也是木头。
这就有问题了——一旦失火,这大火甚至不需要蔓延,只要烧断了柱梁,那整间宫殿都会因为失去承重而坍塌。火浪席卷,趁着这股‘东风’,大火会比任何时候蔓延的都要快。
现代去浏览故宫,总能看到水井和金缸,用导游的话说,这是用来储水救火的。可试问一句,真起了火,这缸里的水有什么用?夏天防蒸发,冬天防结冰,水还没多少。明朝,不能说一半儿,但至少有相当一部分财政收入是用到故宫火灾的重建上,注意,不是某一任皇帝,而是大明整整一朝。
大明历代皇帝都会遇到的问题,嘉靖没有理由遇不到,至少今天,嘉靖又一次遇到了。
火苗舔舐着万寿宫,炽热的烈焰直冲云霄,映红了苍穹,也照亮了半个紫禁城。
而嘉靖,穿着一身睡衣,正站在万寿宫前面的广场上,怔怔的看着火焰中的万寿宫。在嘉靖身边还有一名裹着毯子、年约十五六岁的少女1。这少女正哭啼啼的看着前方失火的万寿宫。
这少女可不是什么宫女,事实上,她是嘉靖的妃子,尚美人。嘉靖如今年逾五十,尚美人不过十五六岁,两人相差四十岁,按说嘉靖当尚美人的爷爷都够资格了,可爱情这种东西,也只有俗人才会在意年龄的问题——嘉靖不说,尚美人不说,朝臣不说,又有谁在乎?
今天这场万寿宫大火的始作俑者正是这位尚美人。
要说嘉靖已经年老五十了,可浪漫不是年轻人的专利,嘉靖同样有一颗浪漫的心——大冬天,嘉靖和尚美人在万寿宫玩起了烟火。一个烟火不过瘾,几个一起放。都说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小心的结果自然是平安无事,可这一不小心的结果……就在眼前了。
广场上到处都是忙着救火的人,嘈杂不堪,黄锦和陈洪手里各拿了一张毯子。
黄锦:“主子,外面天冷,您披着吧。”
嘉靖兀自看着万寿宫的方向,“这么大的火,冷什么?”
眼前万寿宫烈焰滔天,大火早将冬天的很冷驱得一干二净,甚至连周围刮起的风都是热的。甚至,嘉靖还想脱了鞋子,看看地砖是不是也被烧热了。
陈洪在一旁继续劝道,“主子,您别看了,这火烧得,奴婢看着都心疼。”
嘉靖没有理会陈洪,只看着万寿宫,嘴里喃喃道,“三大殿什么时候完工?”
三大殿,即奉天、华盖、谨身三殿。嘉靖三十六年,三大殿失火,三殿二楼十五门俱焚,那是一场特大的火灾。
黄锦:“依照工期来看,莫约明年可以完工。”
嘉靖闻言竟然笑了起来,“看到没有,三大殿刚要完工,万寿宫就烧了起来,这火烧的可真是时候。”
就在这时,宫内突然传出一片嚎叫,声音凄厉,令人毛骨悚然。烟尘弥漫中,传出一阵皮肉烧焦的糊臭味。
不多会儿,一个侍卫长趋到嘉靖身边,只见他脸上满是烟尘乌黑,唯有两只眼睛还露着白,“陛下,梁塌了,刚进去的两百人全都烧死了,东西救不出来了……求陛下恕罪!”
现代人遭遇火灾,除了想着活命,还想着逃出时拿上一些值钱的东西。这种做法很多人不以为然,可那不是现代人才有的‘品质’,古代人那也一样有,至少嘉靖身上就有这种品质,当然,不是他自己进火灾现场,而是派兵丁进去。
这可不是什么要钱不要命,而是相当有必要的——嘉靖三十六年,三大殿失火,面对烈焰火龙,嘉靖不顾兵丁生死,强行派人进入大火,最终《永乐大典》被悉数救出。
这次,嘉靖对面大火只有自己匆忙逃出,可万寿宫是嘉靖的修道地方,更是嘉靖处理政事的地方,里面有各种法器和文书。如今,那些法器和文书都随着大火烟消云散了。
嘉靖:“救不了就救不了,现在灭火是第一要务,不要全在朕面前,万寿宫是肯定保不住了,其他地方,总不要波及才是……”
嘉靖话未说完,陈洪便禀报道,“陛下,小阁老和徐阁老来了。”
嘉靖:“这么晚,还能来的这么快,真是难为他们了。”
徐阶、严世蕃来的快吗?当然快!
火是大半夜烧起来的,这还不到一刻钟的功夫,两人就巴巴的过来了。倒不是说两人联手放了这火,就等着这时候过来安慰嘉靖。而是嘉靖修道,经常大半夜想着和天上的神仙沟通,而和神仙沟通需要一种名为青词的特殊载体。青词是一种词,但不是随便写的,那需要相当的功力,所以需要有人专门侯着、随时等待召唤。内阁几位都是轮着班等候召唤的,能来的这么快也就不足为奇了。
若是以往,这时候能看见徐阶和严世蕃,嘉靖说不定还真会有些感动,可现在,刚被余杭的事气倒,如今理清思绪,嘉靖基本可以肯定,朱希忠是把消息给了徐阶,所以才有了邹应龙上疏;而这个严世蕃,多半是从那个偷了账册的人得到消息,所以才状告余杭知县知情不报、任用匪徒,企图以罪掩盖罪。
嘉靖心里对两人正犯着腻歪,加上现在又烧了万寿宫,心里更是不爽到了极点,“都过来干什么?回去办差,不要误了公事。”
严世蕃率先道,“天大的事,也不如陛下的事大。”
徐阶也道,“万寿宫烧了,看着陛下站在寒风中,微臣怎么能静得下心处理公务?”
这就是很上道的话了。嘉靖闻言终于笑了,却是对严世蕃道,“你爹呢?怎么没来?”
听到这话,严世蕃眼圈立刻红了,嘉靖不禁好奇,“怎么了?”
“家母……去了!”说着,严世蕃的眼泪便走珠串似的流了出来,“家父一时伤心过度,也卧病在床,微臣今天来,除了处理公务,也是向陛下请求回乡丁忧。”
这话一出,不仅嘉靖,就连一旁的徐阶也是惊呆了。
嘉靖闻言不由怔了呼吸,半晌才道,“严阁老没事吧?”
“不碍事。”严世蕃声音中已是带了哭腔,“碍于礼数,微臣必须回乡丁忧。家父也早就到了致仕的年纪,可因为家父舍不得陛下……家父毕竟八十多的人了,单独留在京城也着实令人不放心。”说着,严世蕃跪地,却是捧出两份折子,“这是家父请求致仕的折子,连同微臣回乡丁忧的折子,请陛下一齐准了吧。”
自邹应龙递上折子后,便不见嘉靖半分反应,这还在徐阶的意料之中。但紧接着传来嘉靖昏厥的消息,这就完全出乎徐阶的意料。这才短短一天的功夫,先是万寿宫大火,现在竟然还出了欧阳氏病故、严嵩请求致仕、严世蕃丁忧的事!这变化来的实在太快,快得徐阶都有些反应不过来!
“万万不可!”徐阶急道,“陛下,严阁老、小阁老俱是我大明朝的柱石,怎么能……”
徐阶话未说完,却听远处轰隆一声巨响,伴随一道浓烟烟尘,一道十数丈的火柱冲天而起,却是万寿宫一角轰然坍塌!
火楼坍塌,星火四溅,尽管嘉靖距离的很远,可嘉靖仍似有火星溅到眼睛里似的虚眨着。
黄锦:“主子,您没事吧?”
嘉靖看着严世蕃捧着的两份折子,心里竟有种说不清的烦躁,加上这恼人的热风,嘉靖甚至有种打翻折子的冲动,“此事暂且不提,你们先回去,明日朕会派人宣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