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075:朝内风云·勤忠敏达
作者:女同学请自重      更新:2021-03-25 19:53      字数:2669
  钟鸣十一声,已是到了子时。
  夜里起了风,外面的花草叶子被风吹得窸窸窣窣,枯树条子被吹得咔咔作响,像是什么东西要从黑夜里钻出来一样。
  严嵩已经年老,如今又是整夜整夜侯在欧阳身边,方才竟不小心打了盹,被外面声音惊醒,下意识便朝窗外看去:只见窗户上影影绰绰闪动着无数黑影,衬着外面的草木声,竟像是有人在隔窗鼓掌大笑!
  严嵩全身寒毛乍起,“谁!”
  “老爷!”侯在外面的管家严年闻言急忙进来,“外面起了风,都是风吹草叶的声音。天也不早了,您老……”
  严年话说一半,声音却是戛然而止,继而跪地,眼圈一红,竟失声号啕起来,“夫人!”
  严嵩昏昏的眼睛猛地一睁,身子却发僵似的缓缓转向榻上的人——欧阳的眼睛已经闭上了。
  严嵩的嘴张了张,却硬是没能吐出半个字。但严嵩还是颤巍巍的从自己头上拔了根头发,然后小心翼翼的放在欧阳鼻下——头发纹丝不动。
  严嵩的手开始发抖,两只眼睛立刻流出豆大的泪珠,喉咙哽咽了好一会儿,然后才发出嚎啕一声,“欧阳啊……嗬嗬……”
  严嵩与严年的哭声立刻传遍严府,不一会儿,严世蕃带着鄢懋卿、罗龙文率先闯了进来。
  到了这里,不用多想也知道发生了什么,三人立刻齐齐跪下,“娘(干娘)!”
  不多会儿,严府上上下下、大大小小的的奴婢仆人也都聚集过去,刹那间,便听里里外外一片山哭海嚎,偌大的严府刹那间便沦为嚎丧道场。
  严世蕃哭了好一阵子,这会儿见外面丫头仆人都来了,身为主人,也不能在仆人面前太过丢脸,便哽咽着起身,趋到严嵩身边,一边给严嵩擦眼泪,一边啜泣着低声道,“爹,您老节哀,现在不是哭的时候。”
  严嵩的手依旧抓着欧阳氏的手,两只流泪的眼睛就那么看着,只嘴里却再没什么吐出一个字。
  见严嵩不说话,严世蕃继续道,“爹,陛下刚下旨,让景王到德安去做藩王,这什么意思,您不知道吗?娘死了我也难过,可现在不是哭的时候啊。您今天哭娘,明天谁来哭咱爷俩啊!”
  严世蕃不说还好,这一说,严嵩那眼泪淌得更厉害了。
  严世蕃也知道严嵩对欧阳的感情,也不多说,当即抹了把脸上的眼泪,却是对身后的罗龙文、鄢懋卿道,“别哭去,去书房!”
  书房
  书房里点了数根手臂粗的蜡烛,昏昏光亮将上首那‘勤忠敏达’的匾额照得熠熠发亮。
  勤忠敏达,那嘉靖嘉奖严嵩‘朝夕直西苑板房,未尝一归洗沐’所赐,用现在白话的意思就是积极肯干,公而忘私,一心扑在工作上,连家都顾不上。
  皇上赐匾,当是天恩,可这天恩和如今的处境比起来,却似乎有些微不足道——
  嘉靖生儿子那是生一个死一个,能活到现在的也只有裕王和景王。只要这俩活得坚挺,未来的皇位就一定落在裕王或者景王身上。嘉靖把徐阶等人派给了裕王,老对头都到裕王那边了,自己这边也就没得选了,只能和景王站队了。
  原本还有个指望,不想傍晚传来消息,嘉靖把景王打发到德安去做藩王了。
  原本可以跟着嘉靖干,嘉靖死了,继续跟景王干。现在景王外放了,严党还能怎么办?只能闷头跟着嘉靖干到死。
  罗龙文、鄢懋卿也知道眼下处境,坐在下方的圈椅上,俱是低头,一言不发。
  严世蕃瞥了眼两人,“陛下心里想的什么,你们猜不出吗?”
  虽说外界一直流传嘉靖因为相信‘二龙不相见’而和自己亲儿子多少年不见面,甚至把嘉靖传成刻薄寡恩、毫无亲情的冷血怪物,可事实上呢?嘉靖应该比任何人都在意儿子。
  这就要从嘉靖的这个皇位说起了。
  按说这个皇位和嘉靖是没有关系的,可正德一十六年,明武宗朱厚照驾崩,因为明武宗没有子嗣,不得已,只能从外面选,经过朝臣和皇室一番讨论,最后才选了武宗的堂弟,也就是现在的嘉靖。
  换言之,嘉靖的皇位来源并不是那么正。
  嘉靖登基后,对给自己皇帝宝座的明武宗并没什么好态度,为了给自己争地位,表正统,后面闹了一系列大事,此处暂且不提。其实大明历史上还有一个人和加嘉靖的处境很相似,那就是朱棣。
  朱棣自靖难之役夺得皇位,皇位来源同样不正,但因为后面皇帝都是朱棣的直系子孙,所以朱棣的地位不仅没有人质疑,反而一步拔高,至于嘉靖手里,更造就一朝二祖的奇观。
  退一步,如果朱棣死了,继位的不是朱棣的子孙后代,会有朱棣如今的大明第二祖的地位吗?
  当然不会!甚至可能拨乱反正,把朱棣重新定义为乱臣贼子。
  嘉靖也是一样的道理。
  所以,嘉靖应该是历史上比任何人都在意后代的皇帝,不是为了大明,而是为了他自己。景王事无主见,会有现在的结局也就不足为奇了。
  罗龙文也知道这些,闻言不禁叹息,“眼下干娘新丧,按礼制,东楼要回乡三年。可眼下闹出景王的事,人心本就不稳,如果这时候东楼不在……”说着,罗龙文两手一摊,“也不用徐阶那些人出手,我们下面那些人,自己就能先乱起来!”
  鄢懋卿:“如今,只能想办法让陛下夺情起复。”
  所谓夺情起复,那是跟回乡守制相对的。按说父母去世,文官武将都得回家守孝,也就是不能做官。可国家大事这么多,有些人对国家实在是太重要了,用现在的话说,地球没了这人就不转。对于这种人才,国家就必须让他移孝作忠,把对父母的孝顺用于对国家的忠心,哪怕在守制期间也必须出来做官,这就叫‘夺情起复’。
  鄢懋卿一直很对严世蕃的胃口,只罗龙文没明白鄢懋卿的意思,闻言不禁道,“可朝廷眼下,并没有什么大事啊。”
  严世蕃闻言笑着看向罗龙文,“怎么会没事呢?浙江那么大的事,龙文难道看不到?”
  鄢懋卿闻言也是笑道,“浙江是朝廷赋税重地,不能乱;有东楼在,浙江就乱不了。”
  严世蕃闻言大笑,却是起身在中央来回踱步,“东南还在闹倭寇,军需本就告急。如果这时候能在财政上再加一把火,不仅能救我们,顺便还能敲打高拱这个户部尚书。”
  “给胡宗宪写信,剿倭不必务尽。”说着,鄢懋卿捧着碗盖呷了一口,笑吟吟道,“免得那些倭寇狗急跳墙,凭白添了我大明将士的伤亡嘛。”
  严世蕃:“不够,还不够。”
  罗龙文也是笑道,“自古最花钱的就是修宫殿,商纣修了摘星楼,始皇修了阿房宫,若大的国家,皆被一栋楼修得山穷海尽。不若我等上疏,请陛下仿成祖修武夷山,再修一座道场?”
  听到这话,严世蕃脚步一顿,却是倏地转身,“修道场不假,却不要修武夷山。”
  这下连鄢懋卿也不明白了,“那?”
  严世蕃,“你们忘了?宫里不是现成的一处道场吗?”
  严世蕃说的道场自然就是嘉靖常住的万寿宫了。
  鄢懋卿:“万寿宫好好地,就算翻新,那也花不了几个银子啊。”
  严世蕃的眼睛却是看向一旁的蜡烛,一双眼睛在烛火下显得幽幽发暗,“谁说翻新了。”
  鄢懋卿、罗龙文顺着严世蕃视线看去,却见是一根根蜡烛,几乎同时,一个石破天惊的想法齐齐涌上二人心头。
  忽然,一股哨风鼓帘入室,屋中所有烛光都闪烁着晃动了一下。
  烛光下,勤忠敏达的匾额依旧熠熠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