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作者:
蛋糕的妖 更新:2021-03-25 09:53 字数:1967
第四十八章
“第二件事,那就是住,现在是秋天,天气很凉爽,下雨天不多,晚上露天睡都没事。
但是,到了冬天就不行了,没有保暖的房屋或山洞会冻死很多族人的。”
朔云说道,“所以,接下来的秋天里,最重要的事情是建城,建房屋,必须在冬天来临前建好,任务非常重。”
“族长,我们为什么要花那么多人力,物力去建城,直接建居住的房屋就可以了。”
朔山对朔云问道。建城可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将会花费部落大量的人力、物力。
这时代农业还没出现,人类还没定居下来,农村村落还没形成,所以,这时候的人类还没有城池这个概念。
所以,他们很难理解为什么要花费部落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建城。
朔云非常明白一个城池的重要性。
其一,防御野兽。
其二,防御外敌。
一座城池,拥有城墙,护城河,在没有云梯、弓箭、投石机的情况下,敌人很难攻得下这样一座城池。
如果土狗部落如果修建了一座城池,就不会被朔部落偷袭成功,轻易地就被灭掉。
其三,对一个部落的凝聚力非常重要。
朔云笑着对大家说道,“以后,我们部落定居在平原上可不比以前居住在山洞里。
山洞是天然的庇护所,即可以防御野兽,又可以防御外敌。
但是,以后居住在平原上,没有任何遮拦之处,饥饿的猛兽会袭击我们的族民,外敌会像我们偷袭土狗部落一样,偷袭我们。
所以,我们必须建一个城池,来保证我们的安全,防御猛兽袭击,防御外敌攻击。”
大家听了朔云一翻话,都点了点头。
土狗部落血淋淋的教训就在眼前,建一座城池非常有必要,统一了大家的想法。建城进入了倒计时。
朔云担任建城的‘总工程师’,负责城池的规划和统筹。城池选址,背山面水的高爽地段。
面积,南北长大约一公里,东西宽约一公里,虽四方形。一条宽深各约5~6米的壕沟环绕其中,引入河水,形成一条护城河。壕沟挖出来的泥土堆积在壕沟内侧,夯土,建成一条4米高的围墙。这是城池的规划。这么一个浩大工程投入二千多人力建成至少需要一年时间。因此,先把城池规划出来,在规划的城池模型图上先建房子。在朔云的设想中,城池分为几个功能区。其一,居住区。其二,窑场,匠作区。其三,行政区。其四,训练场。其五,商业区。仿照古代的城池布局。行政区是一片建筑群,位于聚落建筑群的正北方,面积和体量比一般的居住建筑大很多,具有各种行政功能。例如,召开氏族会议、首领办公、敬神、官署等功能。窑场、匠作区,顾名思义,陶窑场以及弓、箭作坊及各种作坊等会建在这里。居住区,是部落族民居住的地方,分为东、西、南、北城,用两条交叉的大道分开。训练场,供御林军训练的场所。商业区,各部落间春市、秋市交易的地区。房屋大抵采用木(竹)骨泥墙结构,竹子框架,竹子非常有坚韧,轻质,是一种非常良好的建筑材料,就算到现代,很多旅游地方都能见到用竹子建筑的竹屋。用芦苇晒干涂上泥巴作顶,芦苇宽叶而坚韧,再在芦苇的表面涂上泥巴,防渗水性非常好,比瓦片都好用。墙壁是白灰墙面,白石灰是一种非常好的胶凝材料。地面夯实,形成一个光滑平整的硬土层。这样下来,建筑材料有四种。竹子、芦苇、沾土、石灰。竹子好办,朔云组织了一个‘伐竹队’到原来云部落附近的竹林砍伐竹子,竹子砍伐后,扔进河里,顺着水漂下来。其次,是芦苇,此时,正是秋天,芦苇生长正旺的时候,在河岸边,水塘里到处都是。朔云吩咐烧陶组烧制了一批陶镰。再组织一个‘收集芦苇队’,利用陶镰收割芦苇。沾土到处都是。最后是石灰,朔云在附近的一座山中发现一片石灰岩。采集回石灰岩与木材分层铺放,引火锻烧。石灰岩在经过900~1000摄氏度高温的煅烧,排除分解出的二氧化碳后,所得的以氧化钙为主要的成分的产品即为石灰。经过一周的时间,收集了一批建筑材料。首先要建的是‘大房子’,用于集会、部落会议、首领办公、祭祀等用途。在临潼姜寨、洛阳王湾、西安半坡、秦安大地湾等新石器时代不同文化城址都有这种‘大房子’。朔云设想中的‘大房子’分为主室,左右有侧室,后面有后室。主室面阔约十几米,进深约10米左右,面积约100平方米左右,入口处稍稍凹下,主室中正为火塘,偏后左右两根柱子。
火塘把主室分成五部分:居中靠后处是首领的位置,火塘左右是参加会议的部落高层的位置。柱子两侧空间较小,是通向侧室的过渡部分,两个山墙的后部各有一个门洞,通向两侧室。
首先,朔云吩咐人用竹子搭出一个主室、左右两侧室、后室的框架,起固定、连接作用是竹钉、细麻蝇。
竹钉,又叫楔钉,竹子质坚、不易折断,用竹子削成的竹钉在很多地方可以代替铁钉使用。
比如,在明代家具常从卯榫钻孔钉入细小的竹钉,起加固作用。就算到了现代,铁钉使用非常普遍,但在做家具的时候还会经常用到竹钉。
细麻绳,是用野生苎麻的纤维揉制而成。
苎麻,在现代,国际上被称为‘中国草’,中国的苎麻产量占了全世界苎麻产量的90%以上。苎麻在中国分布很广,南起南海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