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无标题章节
作者:娴斯      更新:2020-06-25 06:42      字数:4365
  薰衣草又名香水植物,灵香草,香草,黄香草,拉文德。属双子叶植物纲、唇形科、薰衣草属的一种小灌木。茎直立,被星状绒毛,老枝灰褐色,具条状剥落的皮层。叶条形或披针状条形,被或疏或密的灰色星状绒毛,干时灰白色或橄榄绿色,全缘而外卷。轮伞花序在枝顶聚集成间断或近连续的穗状花序;苞片菱状卵形,小苞片不明显;花萼卵状筒形或近筒状;花冠长约为曹的二倍,筒直伸,在喉部内被腺状毛。小坚果椭圆形,光滑。
  薰衣草是半灌木或矮灌木,分枝,被星状绒毛,在幼嫩部分较密;老枝灰褐色或暗褐色,皮层作条状剥落,具有长的花枝及短的更新枝。叶线形或披针状线形,在花枝上的叶较大,疏离,长3-5厘米,宽0.3-0.5厘米,被密的或疏的灰色星状绒毛,干时灰白色或橄绿色,在更新枝上的叶小,簇生,长不超过1.7厘米,宽约0.2厘米,密被灰白色星状绒毛,干时灰白色,均先端钝,基部渐狭成极短柄,全缘,边缘外卷,中脉在下面隆起,侧脉及网脉不明显。
  轮伞花序通常具6-10花,多数,在枝顶聚集成间断或近连续的穗状花序,穗状花序长约3(5)厘米,花序梗长约为花序本身3倍,密被星状绒毛;苞片菱状卵圆形,先端渐尖成钻状,具5-7脉,干时常带锈色,被星状绒毛,小苞片不明显;花具短梗,蓝色,密被灰色、分枝或不分枝绒毛。花萼卵状管形或近管形,长4-5毫米,13脉,内面近无毛,二唇形,上唇1齿较宽而长,下唇具4短齿,齿相等而明显。花冠长约为花萼的2倍,具13条脉纹,外面被与花萼同一毛被,但基部近无毛,内面在喉部及冠檐部分被腺状毛,中部具毛环,冠檐二唇形,上唇直伸,2裂,裂片较大,圆形,且彼此稍重叠,下唇开展,3裂,裂片较小。雄蕊4,着生在毛环上方,不外伸,前对较长,花丝扁平,无毛,花药被毛。花柱被毛,在先端压扁,卵圆形。花盘4浅裂,裂片与子房裂片对生。
  小坚果4,椭圆形,光滑,有光泽,具有一基部着生面。花期6月。全株略带木头甜味的清淡香气,因花、叶和茎上的绒毛均藏有油腺,轻轻碰触油腺即破裂而释出香味。
  薰衣草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成年植株既耐低温,又耐高温,在收获季节能耐高温40c左右。陕西黄龙地区,薰衣草植株安全露地越冬在-21c;新疆地区,经埋土处理、积雪覆盖可耐-37c低温。幼苗可耐受-10c的低温。薰衣草在翌年生长发育过程中,平均气温在8c左右,开始萌动需10~15d;平均气温在12~15c,植株枝条开始返青伸长需20d;平均气温在16~18c,开始现蕾需25~30d;平均气温在20~22c,开始开花;平均气温在26~32c,是结实期。
  水分
  薰衣草是一种性喜干燥、需水不多的植物,年降雨量在600~800mm比较适合。返青期和现蕾期,植株生长较快,需水量多;开花期需水量少;结实期水量要适宜;冬季休眠期要进行冬灌或有积雪覆盖。所以,一年中理想的雨量分布是春季要充沛、夏季适量、冬季有充足的雪。
  日照
  薰衣草属长日照植物,生长发育期要求日照充足,全年要求日照时数在2000h以上。植株若在阴湿环境中,则会发育不良、衰老较快。
  土壤
  薰衣草根系发达,性喜土层深厚、疏松、透气良好而富含硅钙质的肥沃土壤。酸性或碱性强的土壤及黏性重、排水不良或地下水位高的地块,都不宜种植。
  繁殖方式
  有性繁殖
  播种育苗,繁殖快、根系发达、幼苗健壮,但变异性大,是选种的良好材料。种子应选大小均匀、籽粒饱满、有棕褐色光泽的。播种前要进行晒种,30c温水浸种12~24h,浓硫酸浸种5min,用水清洗晾干后进行播种。
  每年的5月至10月是薰衣草开放的时分
  在4月可用种子播种繁殖,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8~12c,最适温度为20~25c,5月进行定植,但薰衣草种子繁殖变异较大且种子价格较高。
  无性繁殖
  薰衣草主要以扦插繁殖为主,它可以保持母本的优良品质。扦插适应性较强,春季、秋季都可进行。一般选用无病虫害健康的植株顶芽(约5~10厘米)或较嫩、没有木质化的枝条扦插,扦插时将底部2节的叶片摘除,然后用“根太阳”生根剂100倍液浸一浸,处理过后扦入土中约2~3星期就会生根。扦插的介质可用河沙与椭糠按2∶1的比例混合均匀,装进5x10的穴盘里进行扦插。
  扦后将苗放在通风凉爽的环境里,前3天保持土壤湿润,以后视天气而定,保证枝条不皱叶、干枯,提高成活率。扦插苗的管理比较方便,整个苗期都不用施肥,生产上采用较多。
  栽培技术
  修剪整枝
  新定植的薰衣草前期生长较缓慢。随着春季气温的回升,薰衣草在4月中旬进入返青期,为促进薰衣草增加分枝和根系发育,要在4月底至5月上旬进行人工修剪,即将距地面15cm以上的顶端枝条进行修剪平茬,对植株中部重剪,四周轻剪。
  现蕾开花期管理
  在本地5月下旬薰衣草第1茬花进入现蕾期,6月下旬进入盛花期。在定植的第1年,为促进薰衣草幼苗的枝条生长,减少营养消耗,在6月上旬可打掉第1茬花蕾。第2茬花在8月中旬进入现蕾期,9月中旬为盛花期。在秋季气候条件较好的情况下,第3茬花10月中旬为盛花期。
  灌水和中耕除草
  对新定植的薰衣草,前3年要保证充足的灌水,以促进植株发棵。每年4月中下旬薰衣草返青期及时浇好返青水,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墒情全年浇水6~8次,注意重点浇好现蕾水和花期水,要浇匀、浇透,确保浇水质量。结合每次灌水及时中耕,达到保墒、增温和锄草的目的,一般全年中耕除草5~7次。11月上中旬灌越冬水。
  追肥
  薰衣草虽然具有较强的耐瘠薄和耐旱能力,在定植后为促进薰衣草的快速发棵和提高产量,需要供给相对较多的水肥。对新定植的薰衣草,在定植后3年内要早施肥、勤施肥。结合灌水第1次施肥把第1茬花现蕾期,结合浇水亩施尿素15kg、磷酸二铵10kg;第2次追肥亩施尿素10kg,在植株旁人工穴施。
  越冬前管理
  冬季漫长且气温较低,田间试验证明,要保证薰衣草在本地区安全越冬,越冬前必须进行人工埋土。即11月上旬灌越冬水后,先将薰衣草距地面15~20cm以上的枝条进行平茬修剪,然后用土培围,埋土厚15cm左右,以保证基部发棵部位不遭受冻害。注意埋土既不能过厚也不能过薄。翌年春季在浇返青水前,及时扒土放苗,即把覆盖在植株上的覆土扒去,以防枝叶在土壤中霉烂。
  适宜的收割期为盛花期,即花穗的小花70%开放时,收割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产量。头茬花一般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二茬花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收获前要预测产量。收割时不能夹带杂草和过多的茎叶,以免影响油的质量。收割后应选择晴天10:00以后,如早晨露水大或阴天则不宜收割。光越强,天越热,出油率越高。运输及晾花时不宜堆积过厚,防止发热、自蒸,必须当天收割当天加工完。
  病虫防治
  病害防治
  叶斑病:一年生的播种苗或扦插苗受害时首先出现植物萎蔫、失水、叶色暗淡,叶片枝条顶部向下弯曲下垂,在现蕾期表现最明显。轻者夜间可以复原,重者两三天就死亡,根部腐烂,茎部导管变褐呈现光泽。三年生以上的苗子除与苗期病态表现一样外,萎蔫症状在植株的中心或边缘,逐渐向内向外发展,枝条萎蔫枯死,最后全株死亡。
  一般从5月份开始,七八月份达到高峰。喷波尔多液1∶200预防2~3次,或代森锌500~800倍液。根腐病、镰刀菌凋萎病: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400倍液灌根或叶面喷施。
  虫害防治
  红蜘蛛:用1.8%阿维菌素稀释600~1000倍液,或三氯杀螨醇等叶面喷雾。
  叶蝉、跳甲:用50%辛硫磷乳油、50%杀螟松乳油、12%灭虫冠乳油等菊酯类药剂防治。
  桂花是中国木犀属众多树木的习称,代表物种木犀,又名岩桂,系木犀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质坚皮薄,叶长椭圆形面端尖,对生,经冬不凋。花生叶腑间,花冠合瓣四裂,形小,其园艺品种繁多,最具代表性的有金桂、银桂、丹桂、月桂等。
  桂花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集绿化、美化、香化于一体的观赏与实用兼备的优良园林树种,桂花清可绝尘,浓能远溢,堪称一绝。尤其是仲秋时节,丛桂怒放,夜静轮圆之际,把酒赏桂,陈香扑鼻,令人神清气爽。在中国古代的咏花诗词中,咏桂之作的数量也颇为可观。自古就深受中国人的喜爱,被视为传统名花。
  桂花是常绿乔木或灌木,高3-5米,最高可达18米;树皮灰褐色。小枝黄褐色,无毛。叶片革质,椭圆形、长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7-14.5厘米,宽2.6-4.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呈楔形或宽楔形,全缘或通常上半部具细锯齿,两面无毛,腺点在两面连成小水泡状突起,中脉在上面凹入,下面凸起,侧脉6-8对,多达10对,在上面凹入,下面凸起;叶柄长0.8-1.2厘米,最长可达15厘米,无毛。
  聚伞花序簇生于叶腋,或近于帚状,每腋内有花多朵;苞片宽卵形,质厚,长2-4毫米,具小尖头,无毛;花梗细弱,长4-10毫米,无毛;花极芳香;花萼长约1毫米,裂片稍不整齐;花冠黄白色、淡黄色、黄色或桔红色,长3-4毫米,花冠管仅长0.5-1毫米;雄蕊着生于花冠管中部,花丝极短,长约0.5毫米,花药长约1毫米,药隔在花药先端稍延伸呈不明显的小尖头;雌蕊长约1.5毫米,花柱长约0.5毫米。果歪斜,椭圆形,长1-1.5厘米,呈紫黑色。花期9-10月上旬,果期翌年3月。[1]
  有生长势强、枝干粗壮、叶形较大、叶表粗糙、叶色墨绿、花色橙红的丹桂;有长势中等、叶表光滑、叶缘具锯齿、花呈乳白色的银桂,且花朵茂密、香味甜郁;生长势较强、叶表光滑、叶缘稀疏锯齿或全缘、花呈淡黄色、花朵稀疏、淡香,除秋季9-10月与上列品种同时开花外,还可每2个月或3个月又开一次的四季桂。丹桂和四季桂,果实为紫黑色核果,俗称桂子。桂花实生苗有明显的主根,根系发达深长。幼根浅黄褐色,老根黄褐色。
  桂花适应于亚热带气候地区。性喜温暖,湿润。种植地区平均气温14-28c,7月平均气温24-28c,1月平均气温0c以上,能耐最低气温-13c,最适生长气温是15-28c。湿度对桂花生长发育极为重要,要求年平均湿度75%-85%,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特别是幼龄期和成年树开花时需要水分较多,若遇到干旱会影响开花,强日照和荫蔽对其生长不利,一般要求每天6-8小时光照。
  桂花喜温暖,抗逆性强,既耐高温,也较耐寒。因此在中国秦岭、淮河以南的地区均可露地越冬。桂花较喜阳光,亦能耐阴,在全光照下其枝叶生长茂盛,开花繁密,在阴处生长枝叶稀疏、花稀少。若在北方室内盆栽尤需注意有充足光照,以利于生长和花芽的形成。桂花性好湿润,切忌积水,但也有一定的耐干旱能力。桂花对土壤的要求不太严,除碱性土和低洼地或过于粘重、排水不畅的土壤外,一般均可生长,但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质壤土最为适宜。桂花对氯气、二氧化硫、氟化氢等有害气体都有一定的抗性,还有较强的吸滞粉尘的能力,常被用于城市及工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