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第九十五张 (垫章,作者有话说,章节勿读!)
作者:秦逝水      更新:2021-03-22 12:08      字数:6185
  这几天状态不好,加上事情较多,有点心力憔悴。
  暂时欠读者们两张,今天依旧垫章,让我今天忙完事情休息一下,以免写出质量差的文。
  另外,说一下,明日将有三更!
  一是填补昨天和今天的空缺,二是明天的。
  主要是存稿丢了,不然我还能把3月份重写的第二卷稿子发上来,那份稿子要改的真的不多。
  但如今既然丢了,那就不破不立,我也顺理成章改动一部分剧情吧。
  最近思路容易卡壳,因为经常会想改动剧情,想要多点内容,明天的剧情也会如此。
  目前方问所经历的黑木林事件,差不多算是第二卷的开头结尾,所有剧情即将步入正轨,同时方问也将马上离宗。
  不多扯皮了,敬请期待!
  望见谅!
  明日一定将万字更新奉上!
  以下垫章为第二卷开头的原稿,也是仅存不多的幸存稿子之一,其中一些设定是保留的,只不过在新写的第二卷了进行了大量改动,只会存活到明天我写完万字更新后。
  作者真的要去休息一下了,最近加上事情多,很累。各位晚安!
  ——————————————————————————
  转眼之间,五年光阴如白驹过隙一般悄然逝去。
  几经春去秋来,寒来暑往,山野间的野果树结了一茬又一茬,自开花结果至凋零枯槁。凡尘间的五年,令多少中年人髻边染了白霜,徒增几缕伤悲。令多少淘气孩童成长为少年,豪气顿生出几许凌云壮志。
  凡尘间的五年,如沧海横流。而对于修习道法的“仙人”而言,不过是短暂的片刻时光,根本算不得什么。毕竟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尤其是对于那些得道高人,许是一次闭关,或是一次深思,这五载光阴也就飘然流逝。
  而它对于另外某些人来说,可能这五载的光阴,就意味着更多的可能。
  自入门到现今,方问也快要忘记岁月的存在。他只隐约记得,山下的梅花足足绽放过五次。凛冬腊雪,望着那片片在空中舞动的雪花,自己也来不及去感慨就要再去忙于修行。即使不在修行中,也在研究法术,尽可能的不浪费时间精进自己的修为。这种忙碌的充实生活,令他一直过的很满足,很开心。因为这便是他所追求的---梦想。
  秋枯冬湮,春生夏荣。当山间的棵棵古树再次萌荫,硕大的树冠遮天蔽日,绿油油的草地上鲜花争先绽放,朵朵灿烂艳丽的花儿令蜂蝶围绕着它们翩翩起舞。林间的小兽们调皮的在树下追逐玩耍,惹得路上偶然经过的弟子不禁侧目望去。
  偶尔小兽们也会淘气的来到他们脚下,可爱的模样令人忍不住生出摸一摸、抱一抱的冲动。尤其是门内的女弟子,每当它们围绕在自己身边时,总是让人心生怜爱,停下脚步,伏下身子喂食它们一些灵果丹药。看着小兽们在自己脚下乖巧的模样,小巧的嘴角微微上翘,大眼睛含笑含俏的逗弄着它们,顿时吸引周围男弟子驻足望去。
  方问与那些男弟子们同样微笑望着眼前温馨的一幕,心中难得轻松许多。只有在这种时候,大家才会露出这样童真的一面。平时忙于轮值事务兼顾己身修行,甚至连他自己也极少露出这样的笑容。
  偌大的灵虚宗,类似眼前这样的一幕虽然不少,却也不多。有时候他在心底也会诧异于这样一个奇怪的问题---为什么大家的笑容相比以前少了很多?需知他们也不过是十五六岁的少年罢了。
  然而苦思许久,最后只能归咎于身心都在修行上,大家早已忘却这些“凡人”的情绪。
  渐渐地,他也不再如孩童时一般想事情,逐渐变得成熟,思索事情更加全面周道。这也令方问如今能在众弟子间维持彼此不错的关系,让他人对其颇有好感。
  一行人沿着山间蜿蜒曲折的小路前行不久,眼前出现一片彼此相临,一模一样的石屋。这便是他们的住所。来到居舍群前,方问与周围的同门一一道别后径自往最北边的一栋石屋走去。
  这栋石屋与其它的并无二致,他之所以选择这里,却是因为打开窗户便可以望见外面的山林,风景甚佳。
  回到屋中关上门,暖洋洋的阳光正透过窗棂射在地上,他来到窗边打开了窗户,熟悉的草木青香顿时涌入屋内,萦绕在鼻间。随后回到石床上,将衣襟内正酣睡的小白小心地放进木枕边的被褥里。小傢伙似乎察觉到被抓起,眯着眼睛看了他一眼,脑袋拱了拱方问的手心,安心地又睡了过去。
  他笑了笑,将贪睡的小傢伙放入小窝。自己上床盘膝坐下,望着窗外夕阳下的风景微微有些出神,清风徐徐吹来,撩起他鬓角的散发,几缕发丝随着风儿轻轻舞动。
  修行多年,再有几个月自己也将十六岁了。而他如今已是一名凡境六重天境界的修士,不惧严寒酷暑,法术法器尽可信手拈来。不过,正因他已经踏入这片浩瀚宏大的修仙世界,才更了解到自己当年的蒙昧无知。
  如今的自己,只初窥到这片世界的冰山一角罢了。更恢弘壮丽的世界,还在外面、在远方。
  凡人经“聚灵纳气”后,引气入丹田,成气海。随后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修士”。
  凡境,作为修士踏入修行后的第一个基础境界,共分九个小境界,亦被人们称之为“九重天”。此因源自上古传说---天有九重,本寓意修行者可以踏天路,上九天,从此永不再与凡间有任何瓜葛,一心为求大道,最终得以羽化成仙。
  所以,凡境九重天境界也被依次称为中天境,羡天境,从天境,更天境,晬天境,廓天境,减天境,沈天境,成天境。
  当修士突破九重天---成天境,即可成为术境高人,从此寿元倍增至双百,不再受凡人的百年寿元局限。同时法术威力大增,当真是神仙一流。而且据说往后每突破一个大境界,修士的寿元都是倍增。
  据典籍记载,修行境界除了凡境与术境,后面另有灵境、玄境、道境与涅境。修真界内谣传,在六大境界后面仍有可突破的境界。但是,如今的修仙世界已有数千年不曾有人突破至道境。更何况最后的涅境,已经数万年无人触及这等高深莫测的境界。
  而典籍的作者根据一些史记野传推断,修士若可突破至涅境,当可即刻羽化升仙,从此逍遥自在,与天地同寿。故此,之后的修行之法怕是唯有“仙人”方才知晓,甚至就连境界之说都未曾留下只言片语。
  但这些对于如今的方问而言,都太过遥远。即使是立派千余年的灵虚宗,至今为止突破至玄境的“得道高人”不过屈指可数。
  其中的第一人,自是当年开派老祖---灵虚子。据记载虽不知师从何人,但是他老人家的道法修为在玄境同辈之人中也是响当当的翘楚人物,寿元长达一千三百余年,于晚年创下这份偌大的家业。不过两百年后就匆匆离世,为宗门日后埋下了祸根。
  第二人,便是如今宗门内的那名老祖---玉宵子,此人乃灵虚子的弟子之一。当年灵虚子老祖忽然羽化逝世,外敌随即围困山门,庆幸有灵虚子留下的护宗大阵将强敌阻挡在外。随后两年里他迅速突破至玄境修为,持恩师留下的重宝将其击退,这才镇住了外敌,保下了这份基业。至今庇护宗门已有九百余年。
  随着方问在门内多年,了解了更多的事情。也知道如今宗门内仅有这一名玄境老祖。而玉宵子的门下数名弟子,迟迟还未出现可接替之人,这也是现在灵虚宗内最大的隐患。
  当年的外敌因被老祖欺压太久,怨气千年未散。玉宵子毫不怀疑若是灵虚宗稍显颓势,他们势必会再次掀起争斗。所以最近数百年来,令他心中倍感焦虑的便是此事,常年闭关试图再突破当下境界,使自己可以继续庇佑这份恩师留下的基业。
  宗门内的那十数名灵境修士,则是一个宗门的真正中坚力量。一个宗派的强弱,除了看其背后是否有玄境修士外,还要看门内灵境修士的数量。正因为有了玉宵子与这十几人,才令灵虚宗得以稳稳地占据北梁国的第一灵脉---洛灵山脉。所以他们常年与玉宵子一般,大多仅处于闭关修行。若非要事,轻易不会离开自己的洞府。
  灵虚宗内的掌门之职,现由掌门一脉的术境修士永阳道人执掌,他也是玉宵子的徒孙辈弟子,名正言顺,众人对此毫无争议。而其它各处阁主、管事皆由术境修士担任,辅佐掌门处理各类事务。同时这些“执事”,也是三年一轮换,以便诸人不至于因事务缠身从而耽误自身的修行。
  至于门内的杂务,则由数万凡境弟子肩负。每一名凡境弟子,三个月轮值一次,期间需要为宗门做一些杂役。例如去灵园照料灵兽、药园看守灵草灵药、整理藏经阁内的籍录卷宗。轮值过后,会有三个月的空闲时间则由弟子们自行安排,宗门不会插手过问。
  灵虚宗内,如方问一般的凡境弟子统一执银纹青衣,束青玉簪。术境修士则身着一袭金纹紫袍,束白玉簪。无论青衣紫衣,袖口皆绣有象征着灵虚宗的三朵银白色祥云图案。
  而这些服饰,并非由普通布料所制。乃是灵园内豢养的一种灵蚕所吐出的丝,后以法术制作而成。由这些蚕丝所制成的布料柔韧性甚佳,所以才被灵虚宗用来为门下弟子做服饰。
  而同一辈入门的弟子们,例如柳舒海,司徒兄妹,白袍书生宋弘梁,身形魁梧的雷温文与黑衣少年赵璟宸,六人因资质甚佳,早早便被那些术境高人收为门下弟子。余下的方问等人,如今最好的也不过与他相同,处于六重天的廓天境,一年中足有半数时间被杂役所累,不像那六人可以笃志于修行。
  可谁让他们资质太过普通,入不了那些术境高人的法眼呢?众人即使心有不忿,偶尔抱怨上三两句,也改变不了这件事实。好在方问坚信着“勤能补拙”的道理,仍能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时刻艰苦修行。
  但是他心中同时也是十分清楚,资质的差异非这简单的努力可以弥补。人与人之间,终究不是在同一起点的。正如那同时入门的柳舒海几人,如今早已达到七重天的减天境,而资质最出众的那名天骄,天路上的黑衣少年赵璟宸,已到达八重天的沈天境,成为同辈之中最璀璨的那颗星辰,不得不令人众人仰望其背影。
  这些年里方问在宗门内见识到颇多凡境修士,年龄不一,其中有不少童龀少年,有束发戴冠的青年,更有颌下含须的中年人,甚至满头白发的耄耋老者。
  他们之中,有的是八重天沈天境的灰发老者,也有九重天成天境的青年人。更多已至中年的人却仍处于四重天更天境与七重天减天境之间。他甚至见过一名仅有三重天从天境的白发老人,至今仍在灵园内照料灵兽。听守园的一个人说,那位老人在此地已做了数十年杂务。令方问心中唏嘘不已。(这段有歧义,或是天门本就将有灵体的人收入门下而非拒绝在外,单纯充当杂役。学校上学仅分好坏学生,招生时候不分。)
  想想这些人,终其一生被困于凡境而不得突破术境之法。甚至其中多数已对修行感到绝望,甘心碌碌无为的、麻木的充当着宗门的杂役,荒度余生。
  他不禁感到几分庆幸,幸好自己的资质虽然比不上柳舒海、司徒允等人,但也不算太差劲。
  当然,那些人中自然有人不愿如此虚度光阴,选择下山离开宗门,做一名普通散修。图一份逍遥快活,去尘世间寻找着自己的机缘。然而大多数弟子下山后往往很快便会被美酒佳人、权势钱财诱惑,被万丈红尘遮住双眼,流连其中难以忘返。
  虽然门派从不阻拦弟子们的决定,任其自由选择,但是据方问所知,离开宗门的弟子,几乎未有人能寻得机缘,百年后皆化为一捧黄土。毕竟机缘若是那么易寻,偌大的宗门内又岂会只有那区区数十名术境修士?
  机缘,不过是他们的天真幻想罢了。
  或者说是,对于自己的绝望从而移驾至红尘之间,使得内心摆脱那份“痛苦”的折磨。
  然,浮华苍苍百年,不过一梦尔。
  方问并不甘心如那些人一般,渐渐泯于众人,成为衬托那些“红花”的绿叶。所以多年来哪怕是轮值时,也会抽取空闲时间刻苦修行,不敢心慵意懒、懈怠半刻。
  好在灵虚宗对于弟子们也不算太过苛刻,肩负宗门杂务的凡境弟子们,按时轮值即可每月在奉天阁领取到一枚下品灵石。而且自四重天更天境可以御使法器后,众弟子们便可去领取宗门赐下的法器飞剑与一枚象征弟子身份的金色令牌---玄云令。
  这枚正面镌刻有灵虚两个云篆大字,背后生有三朵祥云的令牌,不单单是灵虚宗弟子的身份象征。同时亦是一枚防御法器,弟子遇到危机可以灌入灵气催使出金色的光罩防护己身。而且凭借它,宗门可以与弟子互相传讯,以备不时之需。
  至于法器飞剑,实在没什么可说,只是一件初阶的普通法器。毕竟数万的凡境弟子近乎人手一把的法器,宗门能供给如此大的份额已经十分惊人。对于质量,实在难以奢求。
  对于自己目前手中的法器飞剑与防御法器---玄云令,方问还是较为满意的,也从未奢望过自己会与人不同。况且,这毕竟是他人生中第一次获得法器,哪怕是一柄初阶的飞剑。得到它的当日,他更是兴奋地御剑离地数丈飞行了许久,直到体内灵气枯竭,一个不慎跌落摔到地上,也浑不在意,玩的好不乐哉。也幸好方问当时修为不高,仅能离地数丈,不然怕是这一摔就危险了。
  宗门内,传授弟子法术的地方是位于永霞山半山腰处的太序院。此地由三名术境执事主持,十二名沈天境界的弟子辅佐,教授凡境弟子们五行术法,以及一些普通秘术。
  院内每月开一次大课,由一名执事为弟子们解析法术本质,随后由四名弟子指引众弟子修习。但凡没有轮值的弟子往往不会错过,都会尽可能的按时去听课学习法术。毕竟这是对自己修行有益的好事,没有人会拒绝。
  方问每逢太序院开大课,若无轮值,都会尽可能的前去听课。所以这些年下来,也着实掌握了不少法术,不过多数偏向于水属性。其它的五行法术并非他不想学习,而是实在施展后的威力太弱。例如使用火弹术,仅仅施法出一枚停顿在自己指尖的小火球,根本无法依仗其御敌,顶多只能引引火。
  刚开始这个问题令他着实迷惑不已,心中担忧自己资质低劣所致。但是当他见到其他弟子也如自己一般,基本每个人只擅长使用五行中的一系后,顿时明悟,可能这便是修行的属性不同所引致。
  这令他想起入门初时获得的那份玉简内载有的功法,正是一份水属性功法,名唤《月霜决》。其中还附带有一门防御法术“云裳”,是以灵气凝水成甲,防御己身的一篇较为偏门的术法。至于水属性功法为何称之为“霜”,他始终没能想通,功法玉简上也并未解释。
  想不通,便不再去想。方问这点倒是颇为开朗,凡事想得开,不会去钻牛角尖。而至于那些除了水属性外的五行法术,他仔细思索后也便放弃,专心于水属性法术的钻研。经过这些年努力,在这上面如今倒是小有所成,即使是高阶的水属性法术,也被他掌握了一种。例如高阶攻击性法术---水龙跃,以灵化水再凝聚成龙形御敌。以自己如今的境界,全力之下施展出的水龙足有近十丈长。相对于那些同样六重天境界却无法掌握高阶法术的同门而言,他对此倒是还算满意。
  不过与柳舒海那几人相比,方问就再也高兴不起来。
  半年前,柳舒海自东华峰而来,两人在山林间闲聊半日。期间二人也曾好奇之下比试了一番,结果却是自己完败。无论是法器,还是法术,方问都无法与他相比。
  柳舒海毕竟是术境执事收入门墙的亲传弟子之一,手中的法器是师父亲赐,自不是奉天阁发下的大众货可比。而至于让方问沾沾自喜的法术...
  比试完后,尴尬的柳舒海花了不少时间,才将某人受伤的心灵略微安抚。也正是这次比试,令他更加坚信自己的不足,越加勤奋修行。但是方问心中也隐约感觉到,如此按部就班的修行并不能弥补两人之间的差距,反而会被对方落的越来越远。而那些已满头白发却仍在宗门内辛苦劳役的影子,怕会成为自己真实的写照。
  因为心中的这个念头,随着柳舒海离去后,日复一日越发的剧烈。他无时无刻不在担忧,甚至于心底渐渐出现了一丝恐慌与不安。
  自己是否会与那些人一般,终将成为衬托这些天之骄子们的“绿叶”?
  五年来在灵虚宗内安逸而充实的生活,使他早已忘记了许多烦恼。
  可自那一刻起,明悟后的方问却再不敢放松下心神,也不再安于这般普普通通的修行。
  他决定,冒些险,走出自己的修行之路。
  正如同那份典籍的作者在最后所言:“修行乃逆天之旅,若无一往无前之心,难有成道之日。”
  念及此,方问望向窗外的目光渐渐变得炯炯有神,散发出异样的色彩。随即,缓缓闭上了双目。
  窗外,一阵清风倏地涌入,微微吹抚着他的脸庞,撩拨起鬓角的几缕发丝轻轻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