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孔子问礼 高论生死法自然
作者:云流长风      更新:2021-03-19 03:21      字数:2086
  匠儿几斤选择了道家副本,被传送进去,匠儿几斤可以在动画里随意走动,其它人完全当他是透明的。这像是走进了电影的世界。
  匠儿几斤站在了老聃母亲的灵堂上,只见老子悲痛欲绝,不吃不喝,不眠不休,后来就坐在地上,沉思苦想,突然发现自己很笨,再次深思,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绷紧的整个人松了下来,顿时觉得又困又饿,叫人拿来饭菜,吃完就在灵堂上大睡一觉。
  家将、侍女都觉得奇怪,等他醒来,问他为什么这样?
  老聃回答:“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情感的一面,也有理智的一面。”
  “有情感,所有人们相亲相爱,和谐相处;有理智,所以明白道理,处理事情就不会乱套。”
  “情感是依附于理智的;理智可以主导情感。用情感来控制理智,人就会昏庸无能,做事颠三倒四;用理智驾驭情感,人就会聪明智慧,做事有度。”
  “母亲生养了我,对我恩重如山,现在母亲离我而去,我对母亲的情感难以割舍,情难断,这是人之常情。难断而不用理智加以控制,就会乱了心神,所以悲伤,痛不欲生。刚才我坐在那一直闭目沉思,忽然闪现了智慧的曙光,用理智来驾驭情感,所以可以克制情感,可以处理事情。情感得到控制,事情得到处理,于是感觉到肚子饿了想吃东西,身体累了想要睡觉。”
  家将问:“理智怎么样驾驭情感?”
  老聃答道:“人的出生,都是从无到有的,从无到有,必将会从有回到无的状态。试想,在很久以前,没有我母亲,也没有我的时候,我们的母子之情也就不存在;有母亲也有我的时候,才开始有了我们的母子之情;现在,母亲去世,我还在人间,母亲已经归于虚无,她已经没有任何感情了,只是我对她还有感情;到以后,母亲和我都不在这个人世间的时候,我们的情感当然也就不存在了。”
  “人的情感产生之前,与人们的情感归于虚无之后,不是一样的吗?既然一样,还要沉溺于这种情感,痛不欲生,不是很愚蠢吗?所以,骨肉之情很难割舍,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一样,这是合呼情礼的;难以割舍而不加以控制,就是违背自然的法则了。违背自然的天道法则就是愚蠢的,我想到这些,所以想吃东西,并且可以睡得着了。”
  其它人听了这些话,心中都能豁然开朗。
  画面渐渐变暗,全黑之后再渐渐变亮,就看到了两个人在讨论学问
  两人走到馆舍外,老聃赠言:“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於死,在於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於身,在於好扬人之恶也。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切记。”
  孔丘顿首:“弟子一定谨记在心。”
  尔后向外走着,行至黄河之滨,见河水滔滔,浊浪翻滚,其势如万马奔腾,其声如虎吼雷鸣。孔丘伫立岸边,不觉叹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黄河之水奔腾不息,人之年华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处去,人生不知何处归?”闻孔丘此语,老子道:“人生天地之间,乃与天地一体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壮、老之变化,犹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生於自然,死於自然,任其自然,则本性不乱;不任自然,奔忙於仁义之间,则本性羁绊。功名存於心,则焦虑之情生;利欲留於心,则烦恼之情增。”
  孔丘解释道:“吾乃忧大道不行,仁义不施,战乱不止,国乱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暂,不能有功于世、不能有为于民之感叹矣”
  老子道:“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人之所以生、所以无、所以荣、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顺自然之理而趋,遵自然之道而行,国则自治,人则自正,何须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哉?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则违人之本性远矣!犹如人击鼓寻求逃跑之人,击之愈响,则人逃跑得愈远矣!”
  稍停片刻,老子手指浩浩黄河,对孔丘说:“汝何不学水之大德欤?”
  孔丘曰:“水有何德?”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孔丘闻言,恍然大悟道:“先生此言,使我顿开茅塞也:众人处上,水独处下;众人处易,水独处险;众人处洁,水独处秽。所处尽人之所恶,夫谁与之争乎?此所以为上善也。”
  老子点头说:“汝可教也!汝可切记:与世无争,则天下无人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几於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善为渊也;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圜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守信也;洗涤群秽,平准高下,善治物也;以载则浮,以鉴则清,以攻则坚强莫能敌,善用能也;不舍昼夜,盈科后进,善待时也。故圣者随时而行,贤者应事而变;智者无为而治,达者顺天而生。汝此去后,应去骄气于言表,除志欲于容貌。否则,人未至而声已闻,体未至而风已动,张张扬扬,如虎行于大街,谁敢用你?”
  孔丘道:”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浅,终生难忘。弟子将遵奉不怠,以谢先生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