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冷子兴陈说二府事
作者:敛愁黛      更新:2020-06-22 20:56      字数:4362
  七年后,扬州一处官宅。
  贾敏看着从京城里来的信,心里欢喜,正和自己的陪房心腹说些什么。正巧在这时,林海进了来,见到贾敏心情极好的样子,便笑着问道:“有什么喜事,夫人可与小生说说。”
  贾敏白了他一眼,老不修!但还是说道:“是我娘家的信,正巧说道琏儿媳妇给琏儿添了个闺女;瑚儿媳妇恰巧又怀了一胎。大哥家里真是好事连连。还有瑾哥儿,他今年便要下场。我瞧着,这一两年各种贺礼是要轮着番送了。”
  林海笑道:“都是好事,咱们还舍不得那份礼!”
  因林母在五年前去了,见到自己媳妇给自己生了个孙女。尽管不是孙子,但是也让林母十分满意了,到底琅哥儿不是一个人孤零零的了,去的时候也算平静。
  林家也无甚旁亲支系。相比较那些八竿子打不着还想扑上来咬嫡支已一口的族人,从内心里,林海还是与妻子的娘家贾家更为亲近。况且当日,贾家将闺女嫁给他,那的确是下嫁了的。为此,林海一直心存感激。更何况之后老荣国公又把他带在身边教导,提点了他许多。
  贾敏欢喜地笑道:“那是自然。”对丈夫亲近自己娘家,她心里十分高兴。
  夫妻两人又谈了子女教养的问题,因为大儿子林琅已经有了举人功名在身,因此明年便可入京参加会试。夫妻两人正商量着这事,虽然林海简在圣心,但是圣人的年纪一天天大了,膝下的几个皇子都不安分。
  江南地区向来富饶,多富商大贾,富得流油。尤其是盐税这一块,不知道有多少油水可沾。自然地,就有雄心大志之人将目光转移到这里来了。当然想要奇货可居做吕不韦的人多了,扬州几家大盐商差不多都找了主子。而林海作为巡盐御史,这一职位至关重要,想要将他收入囊中的人还真不少。
  面对死硬的保皇派的林海,这帮人自然恨的牙痒痒,朝堂上对他的弹劾着实不少。好在没什么实质性的内容,毕竟他为人相当谨慎,抓不到什么把柄,又有一干同僚、同年帮着说话。更重要的是,还有贾攸在京中为他斡旋,圣人对他仍然十分信任。
  尽管身边有圣人派来的暗卫保护,但是针对他的暗杀却是不少,仅仅上个月便有三起,这让他十分担忧自己妻儿的安全,谁知道这群丧心病狂的人还会做出些什么来。
  他思及再三,对贾敏道希望她能带着儿子女儿返京,留在扬州实在是有些危
  险。若是回京,有荣国府庇佑,将来便是自己有事也能为林家留一条根。
  贾敏却是不肯,言道便是这样,自己也要陪着丈夫。
  林海再三劝说,贾敏仍是不肯,他十分感动: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但是到底担忧两个孩子,夫妻俩终于达成一致,贾敏留在扬州,两个孩子必须要送回京城。
  正巧琅哥儿要回京参加科考,贾母也来信念叨过没见过自己这个外孙女,叫自家儿子带着闺女回京,也让外祖母见见外孙女,也算是替母尽孝。
  因得知女儿将要离家,此去也不知何时母女才能相见,贾敏难免有些伤感,便想着多陪陪她,于是这几日便做主停了她的课业,只将女儿带在身边。
  因自己的女学生停了课,已在林府做了一二年西席的贾雨村算是得了空闲,便出到扬州城外,访山游水,不过打发日头罢了。
  这日,他偶至郊外,品鉴了那野村风光,虽觉景色不似名山大川般绮丽,但好歹别有一番风味,一时入了迷。不知不觉中,竟到访了一座古刹,见那联对颇有深意:“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只是可惜这寺中只一位似聋又哑的老僧,支支吾吾不能答他所问,遂觉无趣,便退了出来。
  又到一家村肆,准备歇歇脚喝两杯清酒再走,谁知倒遇上个熟人,却是他以往在京中的旧相识冷子兴。两人原就互相投契,现下竟在他乡相会,更是觉得有缘。遂做了一桌,相互说话,说些近些年的往事。
  冷子兴不免问及雨村现在做些什么。雨村因为丢了先前的官职,有些羞惭,不过寥寥数语便将自己的遭遇说了一遍。
  那冷子兴原就是在京中做些古董贸易的,惯是会察言观色的,自然清楚雨村之意,遂巧妙地转移了这话题。
  雨村见他颇为有眼色,心下倒也安稳了不少,又问道:“因老哥哥我近年来不过都在江南盘桓,也不知京中有何趣闻,老弟常年在京中,不知可否让我长长见识。”
  冷子兴忙道不敢不敢,只是有些京中趣事,倒也不妨说说。
  雨村遂道大善。
  冷子兴给自己到了一杯酒,小酌一口,说道:“说起这事,还是老兄你的同宗呢?”
  雨村闻言好奇道:“我在京中可没什么同宗,老弟莫要诓我。”
  子兴一笑:“同时姓贾,五百年前是一家,说是同宗也不污了老兄的贤名吧!便是京中的荣、宁二府。”
  雨村恍然,苦笑道:“原是他们两家,这世间姓贾的人如此之多,便是同谱,又怎么敢攀上这两府的交情。我还记得当年我进京之时,经过那两家门口,好家伙,两府竟是将大半条街都给占了,端是赫赫扬扬的富贵权势之家。不知老弟有些什么新闻可说?”
  子兴笑道:“且听我慢慢道来这荣宁二府的一二事。”
  又酌了一杯,说道:“宁荣二府的老祖原是同胞两兄弟,因两人早早随□□起兵,功绩不小,遂一个得封宁国公、另一个封得荣国公。因宁公居长,长房一脉,便是这贾家的族长。先说这宁国公,当年宁国公去了,长子贾代化袭了爵,倒是跟着父亲在战场上拼杀过的,倒也出息,代化只得了一个嫡子贾敬,这敬老也倒是个会读书的,当年可是二甲出身,端是体面,可惜竟迷上了炼丹长生之术,早早将爵位让给了儿子贾珍,自己便只顾着成仙去了。这珍大爷素不爱读书,没了父亲管束,越发肆意,不过一味玩乐罢了,原配去得早,只留下独子唤作贾蓉的,去了营缮郎秦业家的闺女,父子两个倒是相契,不过一丘之貉罢了。”
  雨村笑道:“听你絮絮叨叨了这么久,倒也只是寻常,莫非这不凡之事,倒是落在荣府了?”
  子兴大笑,说道:“正是,当年荣公时候,爵位便让长子贾代善袭了,最是文韬武略不过了,娶得也是名门贵女,金陵史家的千金,这史夫人膝下共事是三子一女。
  长子贾赦,袭了荣公之爵,现为一等将军,不过身上没有职位,只是个富贵闲人罢了。他膝下二子一女,这二子是原配张氏所出,继妻小张氏也是张家出身的。虽无所出,不过抱养了一个庶女在身边记作嫡女罢了,但一家人倒也和乐。长子贾瑚,娶了齐国公陈翼之孙世袭三品威镇将军陈瑞文的妹妹陈氏,生子贾桂,次子贾琏娶得却是金陵王氏的闺女,也是二房太太的亲侄女,膝下仅有一女;
  这二子贾政,原是酷爱读书之人,已有了秀才功名,原想着科举入仕,也在国子监求学过几年。不料代善死后,圣人念及老臣,竟是直接就赏下了工部的差事叫他入仕历练,现如今便在工部任职。这贾政娶妻王氏,也是金陵豪族王氏出身,膝下三子儿女,前头两个是原配嫡出,长子贾珠,已娶了国子监李大人的女儿,育有一子贾兰,次子宝玉,之后再说,三子贾环,不过是个庶出。长女唤作元春的,已经叫她入宫做了女史,还有一女也是庶出。
  独这三子贾攸,最是传奇,他是老荣国公的老来子,和现巡盐御史林大人的夫人便是龙凤双胎。”
  雨村一惊,问道:“便是我那东主的夫人啊!”
  冷子兴道:“正是,这贾攸虽然年少,可当年不过十六岁便三元及第,端是风光,又娶了自家先生的独女苏氏,当年那场婚事真是轰动京城,真叫他人财两得了。我记着当年林大人迎娶林夫人也是这般盛况,况林大人和这贾攸可是同榜的,一个为探花、一个为状元。贾家这两场婚事,至今还叫京中人津津乐道。”
  雨村叹道:“这样一说,倒也真是,可惜我科举那年正是后一届,不能见此风光。即便那时,仍有人对那般盛况啧啧称奇,念念不忘。”
  子兴道:“那贾攸贾三爷可谓是官运亨通,他老丈人苏士昭苏大人早已经入了阁,他现如今不过三十许的岁数,便已经做到了正三品的吏部侍郎,膝下倒也有一子一女,巧了,却也正是龙凤双胎,也算一件奇事了。”
  雨村点头道:“这倒是极难得的。”
  又见冷子兴说道:“再说你这东主林大人,虽然生父早亡,但是当年高中探花,有幸得了老荣国公青眼,下嫁了女儿。从翰林院做起,转金陵知府,虽后来因母丧守了三年孝,两年前才刚刚出了孝期,好在圣人对他仍然是青眼有加。在兰台寺待了两年,被钦点了兰台寺大夫,又兼了巡盐御史。虽说这巡盐御史是个无定品的官职,但是盐税在咱们大齐朝的税赋中占了少说有三分之一,这职务相当重要,非圣人心腹不可担任。也算是个简在帝心的人物了。林夫人嫁到林家,得了一子一女,长子林琅,最是好学不过,现如今已经得了举人的功名,幼女便是你那女学生了。”
  雨村点头赞同道:“正是。”
  又道:“我这东主,最是尽责忠心不过,圣人信他,倒也不为过。”
  冷子兴一笑,说道:“接下来我要说的,便是这稀奇之事了”
  不等雨村发问,便说道:“便是这二房二子,我先头说的那个,名唤宝玉的,你道怎个,他一落地下来,竟然是个衔着块玉,可见是个有来历的。”
  雨村奇道:“世间竟有如此奇事,这宝二爷定是个有造化的。”
  冷子兴笑道:“老兄所言不然,因此子生而不凡,这政公便想试试他的志向,在抓周宴上放置了各类玩器、用具,谁知这一大桌子东西,这宝二爷独拿了胭脂水粉一样,叫政二爷下不来台,恼怒之极,直言此子将来必是个酒色之徒。长大现在已经七八岁的年纪,最爱的却不是念书,而是吃丫鬟们嘴里的胭脂。可见小时候映照不假。将来如何,怕是未可知了。”
  雨村叹道:“虽是如此,但是他们这等门第,子弟们便是不读书,也有大好前程,哪里像咱们这般贫贱出身,只好苦苦挣扎。”
  冷子兴闻言,想到自家事情,也是一叹。两人相视一眼,倒颇有些惺惺相惜之感。因冷子兴还有要事要回京,两人又闲话一会,有些依依不舍,但还是各自离去了。
  路上,思及自己目前只委身做个女学生的西席,毫无前途,雨村难免叹息。突然,听到有人在后边喊他。雨村回头一看,却是当日和自己一同被参革的张如圭。两人也算同病相怜,彼此间倒也互有来往,关系不错。
  这张如圭素来和雨村交好,他见到雨村,便说道朝中正在起复旧员,想着雨村每日闲云野鹤般,怕是不知,遂来通知一声,也叫雨村早早准备,也好走些门路,免得迟了便无空位。雨村闻言大喜,再三谢过了送来消息的张如圭,内心踌躇满志,暗自想着该怎么拜托东主给自己找个门路。
  不成想,第二日,这林海便主动找到了贾雨村,提及自家儿女将要上京之事。雨村闻言一惊,想了想,咬牙说起起复旧员之事。
  林海大笑,说道:“先生倒和我想到一处去了,因此番只我儿琅哥儿带着他妹妹上京,到底年轻,我和拙荆便有些不放心,想着叫人看护。天缘凑巧,正赶着朝廷正是用人之际,先生大才,在下岂能耽搁,我早已经写了荐信,先生携此信交于我小舅子贾攸手中,倒是他自由安排。也正好叫先生随我家的船三日后一同入京,彼此也好有个照应。”
  雨村闻言大喜,拜谢了林海,遂回去收拾整理自己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