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绿星文化书社
作者:真情歌手      更新:2021-03-18 02:42      字数:2836
  书店名字叫做“绿星文化书社”。绿星是指他年轻时学过的世界语,文化的意思在这里就是销售文化类图书之意,书社者,自然是有指结交文人墨客的内容了。他叫他的师傅阿文先生可刻写了一幅牌匾,像模像样地悬挂在书店的门楣上,两边还打起了一条很长的横幅,上书:书店——城市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他把原来在晋绥大学卖剩下的一些书籍搬了进去,有从龙城的批发市场进了几批新书,就开业了。
  喜欢书的人成天价满城的寻找新开的书店呢,无需广告,过不了几天,自然就能找到的,新的顾客也是看见了才进去浏览一番,有买的,也有看看数目类型就走人的。过了一个月才开始有点人气,开始有了个别的预定或预付款订购的。
  正式开业后,师述都几位师傅先后都来了。看过他书店的新书之后,都说档次不低,后来渐渐地又来了本城的很多读书人,包括购书专业户教育局的骆小平,市区的几个县级领导光顾了,也买了一些书。市委里的不少科长、局长的也来了不少。一时间,绿星书社成了本地的一扇文化交流之窗,名声越来越响亮了。
  一天晚上,从龙城进货回来,师述就在书店待着,一直待到夜里十点多还有人进出,他虽然自打进门后就滴水未进,但也不好意思有人就关门店吧。门市,门市,不开门,哪还有市呢。但他实在是饿坏了,也累了,但还是有人来。没卖了几本书,人进进出出却来了不少人,捧个人场也是一份情谊呀,他总不能说关门就撵走看书人吧。于是,他就继续硬挺着。还终于等到了一伙儿人。
  十一点五十五分,来了一群十多个拍电影的导演演员等人,一位长发老者就问,老板,有啥好书呢,我带着我们剧组来选书了。师述就问,你们在这里拍啥电影呢?有人演员就说,《黄土坡的婆姨》。他就说,斯坦尼斯拉夫的《演员的素质》,还有《舞台表演艺术》,《角色的塑造与修炼》,《如何当好配角》,你们选吧。我这是文化艺术类书店,符合你们的口味吧。
  对方就说,真的吗?那太好了。大家选吧,斯坦尼斯拉夫的人人都买一本,那可是最基本的书籍了。看好的就拿下,我掏钱。这一干人马就挨个儿的翻呀看的,足足有四十分钟,各自都挑好了,老板,结算吧。这时,有一个女演员又问,老板,有没有八个样板戏的小人书?他就说,有啊,就是贵,您是不是想收藏?她就说,拿出来,我看看啊。他就从一个锁着的柜子里拿出了两套,一套是《红灯记》,一套是《智取威虎山》。那位女士烦了一下,就说,多少钱一套?师述就说,最低价八百元,不搞价。呵呵,不多呀,行,我要了,于是,她就拿出钱,给了师述,以一千六百元的价格,买下了两套样板戏的小人书。
  大家都调好了没有?天而不早了,明天上午还有一场戏呢,咱别太晚了。最后,师述就一本本加起来,然后对那个老板样的人说,领导,一共是三千九百七十元。人家也没要折扣,就掏出钱包来,出了钱,这才打法走了最后一拨人。他一看手机,显示的时间是零时四十二分。回家吧,又渴又饿的。当然,他也没白等大半夜,一晚上就卖了五千多呢,也算值得了。
  把记得还有剩下的几块面包,就翻了背包,一看还真在呢,这时,他也顾不得渴了,吃呗。他边吃边走地回到家,外甥女听到了声响,就起身给他开了门,说。舅舅,你是不还没吃饭呢?他就哦了一声。那我给你做去,说着,外甥女就踢哩扒啦给做了。不到十分钟,一碗面就端到了他的面前,看看够吃吗。他看着这碗面,真比亲娘还要亲啊,他就呼哧呼哧地吃上了,不到七分钟,就咥光了一大碗手擀面面条,嘴里还说,真香啊。
  外甥女边笑着收拾锅灶,边笑着说,是不是在生成上车时就没吃饭呀,看把你饿的。他就说,今天在省城有事来,光顾着忙了,没顾上吃饭。回来就带着进的货到了书店,整理完新书,就不断地有人来,直到过了十二点半了,买书的人还在呢。外甥女就说,那也不能光顾着卖书赚钱,不要命了吧,关门走人不就行了。你呀你。说你什么好啊。
  师述的这个书店有个鲜明的特色,就是出售各种过期图书期刊,还有毛选,马恩列斯著作,以及一些外文图书。这也是来这里寻书人较杂较多的一个原因。他经常从零售书店进货,进那些价钱很低的名著,还有好像没人要的古旧图书,也兼收一些政治类的教材、宣传资料和地方志书,寺庙和宗教类图书,阴阳八卦之类的书籍也会进一些,实用类的书画、象棋、围棋以及炒菜、养花、养鱼、飞禽走兽什么的图传,显得很是另类。
  另外,他专门设置了一个本地作者专柜,专门陈列与销售本地写作者的图书,画册,书法和小说,散文,是个等等专门为本地人服务的项目,为的是更多地吸引本地的文化人来此一游,一是为扩大影响力,二是为收集资料,方便主人和本地人购买和交流,三是为了显示他对当然人赏识的眼光。
  当然,这些另类的物件,也有待价而沽的机会,他是开店的,不怕熬时间,爱买不买好像是店铺的基本准则似的。有一段时间,他收集了很多县志,地市级史志图书,吸引了不少读者和索求者的眼球,一时间成了全省唯一的专门销售史志类图书的专门书店,引得各地市的收藏家们络绎不绝地往返于连山与龙城的路上。
  除此以外,他的进货渠道也跟其他书店不同。除去龙城批发市场和几家半价书市外他是从撒。十几家出版社直接进货,比如专出诺贝尔文学奖的漓江社,他就进货很多,还有南方几个出版社,京都的就更是多了。这样一来,他书店的品类就跟其他书店截然不同了,这也是他店里的一个鲜明特色了。
  其实,更多的原因不是为销售,而是为自己看书和收藏。这就不是一般老板能做得了的了。
  开了二年的书店,他正想停开时,隔壁超市的女老板就说,早跟你商量把这件房子让给我吧,你是千不行的万不行,继续开吧,看你能赚多少钱,这怎么就要关门了呢?他就说,我搞的是文化,跟文人打交道的一个据点,你不懂。好吧,我真不懂你们。但是你别把这间门面让给别人啊,转给我好吗?
  哟呵,终于能如您小人家的意了?我偏不,闲着也你让给你,看你成天价款成啥了,哼。
  老哥,别介啊,咱们毕竟当了几年邻居了,让给别人还不如让给我们呢,对吧,不看僧面看佛门嘛。好了,我给你点股份行了吧?他嘿嘿了两声就问,能给我多少呀?你们可是做大买卖的啊。女老板就说,这样吧,这间店铺算三万,你再给我两万,算你入股五万块,每年给你四万还不行吗?他想了想,就说,看你也是个干事的女强人,那就说好了,算我五万元入股了,我转让给你?女老板就乐呵呵地说,行了,我这就给你写协议。不一会儿,她就让人写好了一式两份的协议书,上面明确无误地写着转让店铺一间,每年按三万元计算,本人再投入两万元,两项合计五万元,入股超市,年分红四万元,分红时间是投资满一年就结算每年的。最后还加了一条,本协议最少延续十年,不得提前解除协议。双方签字画押后,他就付了两万元现款,拿上协议,找人开始搬家,他也由书店老板变成了超市的小股东。
  事后,阿文师傅听了就说,这也不错啊,比你开书店利索多了,钱还不少赚啊。他就说,是啊,开书店本以为跟读书人结交么,其实我又不销售教辅书,也没多点利润呀,这个你是晓得的。我那间店铺年租金才六千五,算我三万,还是值得的。师傅就说,人家也是为了紧挨着方便不是,各取所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