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取经为什么是四个人?
作者:帝王谋      更新:2021-03-17 19:34      字数:1645
  西游记中,除了白龙马,做为脚力外,实际上,是四个人一起取的真经。
  可是,为什么要四个人,不是三个人,或者五个人呢?这其中有没有什么讲究,或者隐藏着什么深意呢?
  西游记,真实的取经故事,第一是猪八戒原型,有一个和尚,到了今天的西藏,就走不动了,在西藏老死了。
  其二是玄奘法师,这个就是西游记的原型。不过不论是谁,其实他们都是一个人西行取经。
  而小说中吴承恩创造了另外三个人,一方面是故事和艺术的需要。另外一方面,其实也有更深一点的含义。
  这个含义就是,他们四个人其实就是一个人身上的四种基本人格精神。
  先说唐僧,其实唐僧毫无疑问,肯定代表善良、正义、理想一类的精神层面的东西。
  而孙悟空代表的,则是勇敢、能力、坚毅、功名心、斗争心之类的东西,这些东西其实都像是人类身上的潜质。所以才说,人最大的敌人其实是自己,许多战胜自己的人,其实就是无限的激发了身上的潜质,所以才大获成功的。
  但是,一个能力特别强的人,如果没有善心,没有敬畏之心,是非常可怕的,所以,孙悟空才会大闹天宫。
  再说八戒,其实八戒代表的,肯定是自私、欲望、堕落、好吃懒做等一些人性负面一点的东西。但是,这些东西又最为符合人性。
  所以说,哪来什么“人之初,性本善!”?真正说起来,只有“人之初、性本真!”,性本真才是正确的,小孩子饿了要吃,因了要睡,眼中无我也无人,只有真性情,即无善,也无恶。
  故而,西游记中,最有“人气儿”的就属猪八戒,即可恨又可爱。然后,西游记中,最有潜力的,其实也是八戒。而八戒的出身,其实是四人当中,最顺利和了不起的。具体可以看我的另外一篇文章或者看看西游记原著。
  八戒身上的潜质,就好比我们人类,如果自己能控制自己的欲望,克服自己的堕落、懒惰因子,那就可以无限激发出体内的“孙悟空”能量。
  而沙僧,就更不必说了,肯定是代表老实本分之类的人性品格。但是呢,老实人,往往也是最可怕的一面,那沙僧占河为王之时,一连吃了七八个取经人,还把骷髅头串起来,当项链。(现实中,老实人总是被欺负,但是,种种故事告诉我们,千万不要欺负老实人。)
  所以说,四人,其实又可以看成是一个人。他代表的,是我们人类的四种性格因素。
  我们再来看看西游记中四个人的相互关系。
  唐僧和悟空,一个是善心,一个是勇敢和好斗心,这两种心,彼此之间是会存在矛盾的。所以,事实上,唐僧和悟空的矛盾挺明显的,直到唐僧(善心)用一个紧箍咒,限制住了孙悟空(内心的魔鬼),才把那好斗心降服住了。
  唐僧与八戒,善心与懒惰、堕落之心,这不是正是我们内心的真实写照吗?自己犯过的所有错,偷过的所有懒,所有堕落过的地方,最后都被我们自己所偏袒、保护、辩解。最后,获得我们自己毫无条件的原谅。
  而西游记中,唐僧也恰好是最心疼、照顾、偏袒猪八戒的。
  尽管猪八戒对唐僧的感情和忠心,肯定是比不上孙悟空的。
  取个例子,西游记第37回,乌鸡国国王被一个道人害了性命,那国王晚上托睡给唐僧,唐僧在梦中吓得不轻,醒来时,直喊::“徒弟!徒弟!”
  注意,这个时候八戒醒来道(原著):“什么土地土地?当时我做好汉,专一吃人度日,受用腥膻,其实快活,偏你出家,教我们保护你跑路!原说只做和尚,如今拿做奴才,日间挑包袱牵马,夜间提尿瓶务脚!这早晚不睡,又叫徒弟作甚?”
  你看这八戒,骂唐僧,倒像是爷爷骂孙子。孙悟空一生也没这么骂过唐僧。最原重的,也无非就是骂了他是个“脓包”。
  再说沙僧,一个存在感极低的人,对应的,不正是现实世界中,我们身边那些极其老实本分的人吗。话不多、默默无闻,很容易被人遗忘。所以,西游记中,他除了看马,然后就是:“大师兄,师傅被妖怪抓走了”这几句台词么?
  再来看猪八戒和悟空,他二人,也是西游记里面的一对矛盾体。但是他二人的矛盾即不算深,只是彼此拉拉扯扯,一个要上进,一个要堕落!
  这种斗争和矛盾,其实我们自己每天都在上演,比如说,早上起床,你的上进心和懒惰心,不知道斗争了百八十回了。
  最后总算起来了,你想想,是不是总感觉像是孙悟空拖着个猪八戒去上的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