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三春晖
作者:廿尘      更新:2021-03-17 13:08      字数:7139
  王海滨的锒铛入狱,让夏荷的头发在短短几天之内就白了大半。
  古人所说的“一夜愁白头”其实绝非诳语,当一个人被震惊、愤怒、忧愁、悲伤等诸多突破人的正常承受极限的情绪包围的时候,人在生理上确实会遭受不可逆的破坏,比如白发,猝死,精神发疯等。
  夏荷对人生中的各种打击虽然淬炼出了极强的抗压能力,但却没法阻止头顶突然变色的发丝。揽镜自顾,一丝心酸爬上她的心头,她禁不住趴在桌上压抑地呜咽起来。
  丈夫的遭遇,对刚刚走出人生低谷的夏荷无异于当头一击,工作当中的吃苦受累和失意委屈对夏荷来说都能克服,但丈夫的这次无妄之灾却让她难过而担心:她了解王海滨,生性善良而单纯,如此遭受不白之冤,从小养尊处优的他能否有意志承受这一劫?夏荷甚至愿意一切不幸和灾难都落在她的肩上,而非她爱的家人一一一丈夫,孩子,或父母兄弟。从小到大的经历,把夏荷淬炼成了一只雄壮的苍鹰,随时张开翅膀护佑亲人们免受外来伤害。
  在兴隆堡煤矿处理完丈夫的事情,夏荷悄悄回到了半洼村的荷塘风情园一一一她的另一个世界,一个可以让忙碌阻断她伤感的地方。这里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女老板在刚刚过去的日子里经历过什么,也没人问起女老板的行踪去往,他们只是按部就班地各司其职,在老板不在的日子里仍按质按量地维护着荷塘风情园的正常运转,不让老板因为事业出差池而添堵心烦。
  夏荷的一切只有父母看在眼里,疼在心上。
  母亲张文英是最接受不了王海滨被冤屈的人,女婿的耿直和清廉她最了解,她疯了一般地要去找刘力拚命,得知刘力在局子里,她又要跑去杨硕家里闹。倒是夏荷劝住了她。杨硕的父母都是古稀老人,一辈子清清白白的老干部,女儿的所作所为老人们未必知情;就算知情,老人这样的年纪,对女儿的事情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又能奈她何?
  张文英心中的恼恨无处发泄,就连哭带骂地在广庭大众下诅咒刘力和杨硕。夏荷嫌丢人劝阻妈妈别撒泼,张文英却心有不甘地说:“女儿,我泼人家笑话我,我不怕丢人;但我不能让你和我姑爷丢面子,我要让所有人都知情:我姑爷是被人陷害的,我女儿和我姑爷都是好人!是正正经经、清清白白的好人!”
  王海滨入狱后,张文英知道女儿心里难受,又安慰女儿说:“荷花,别怕,有爸妈在,你什么也别担心。人这一辈子,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海滨命里有这么一劫,就当渡难吧,总比生场大病强。”
  “女儿你放心去干你的大事,家里的一切都由妈给你撑着,你婆婆放心交给我。你把大事干好了,咱家照样风光。三年时间也就一眨眼的工夫,等海滨出来了,我们老两囗还拿他当好姑爷,咱们是被坏人陷害了,出这事也算不上丢人!”
  夏荷听得泪流满面。
  而父亲夏如海则全程对这件事保持缄默,除了偶尔叹口气,大多数时间黑着脸干活,看不出是对女婿不满,还是对陷害女婿的人不满。在夏荷为王海滨的事来回奔波的时间里,夏如海唯一做的事就是比往常更加尽职地帮女儿打点荷塘园的一切事宜,该管的不该管的,他全摸索着管起来,为的就是不让女儿再为荷塘园的事多分一点心,多添一丝烦恼。
  当夏荷事毕回到荷塘风情园见到满头白发的老父亲,满肚子的委屈和不甘让她哑然失声。夏如海却破天荒地第一次抱住了女儿,用力地拍拍她的后背,哑声说:“荷花,天塌不下来,爹豁上这把老骨头,咱爷俩把这荷塘园搞好了,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从不习惯于在父亲面前示软弱的夏荷,使劲闭闭眼把眼泪憋回去,留给父亲一个倔强刚毅的背影。
  忙碌的工作确实是疗伤的良药。不管是心伤还是情伤,在争分夺秒的奋斗面前,都会躬身让步。
  夏荷的风情园在东平湖区的一枝独秀,刺激并引领了半洼村附近的一些有识之士也开始分羹当地旅游服务这块蛋糕。夏荷不在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在荷塘风情园的左右两边迅速崛起了两家不亚于荷塘园规模的渔家乐,而且设施更豪华,风头更强劲,大有打压荷塘园的态势。
  由于旅游资源的有限性,随着两家渔家乐的崛起,夏荷的荷塘园营业额出现了断坡式下滑。
  夏荷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千辛万苦建立的荷塘风情园不能就这么在竞争中垮下去。更何况这种竞争规模尚属小可,以后还不定出现多少这样的竞争对手。要想在现在的竞争中突出重围,除了深化已有的服务和经营优势,更主要的是在经营理念上要出奇制胜。
  那么如何在旧理念的基础上开发出不同已往的旅游新意呢?夏荷被这个想法困扰着,终日眉头紧锁。
  夏如海有一天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般地跑向女儿办公室,由于太激动,他的手都微微地抖起来。
  “荷花,我从你舅老爷的侄子那里打听到一个消息:东平湖的湖心小岛准备外包承建,私人企业也可以参与投标。你舅老爷的侄子在东平湖旅游开发处工作,他的消息应该不会有错。你如果不放心,可以再打听打听,如果消息属实,咱们可以投标竞争一下。小岛虽小,却是湖心观光的好地方,收拾收拾还可以开个小饭馆,生意一准火爆。听说有个香港商人也想投资,不过嫌地方太小放弃了。咱们试一试,趁别家还没能力和咱们争斗,咱们先走一步,兴许就成功了呢。”
  夏荷一拍大腿,搞定!
  一番周折,夏荷如愿拍下了湖心小岛。
  其实这个湖心小岛,说“岛”是美称,充其量就是在东平湖中心耸起的一个小山包,随着湖水的涨落时高时矮,时大时小。不过因为居于湖中央,且山包上有个天然石洞,倒是湖面旅游的中间休憩点和最佳观光地。
  那么如何利用这个小岛呢?小岛离岸边远,地域小,经不起大的开发建设。夏荷思忖再三,决定走夏如海说过的那段话,收拾一下,开个简易的湖心小岛饭店,可以方便来往旅客短暂休息、就餐。
  那么饭店又如何盖呢?首要原则之一就是不能破坏了小岛的原有面貌。小岛是东平湖旅游的亮点之一,它的一石一貌都必须保持原生态,这也是东平湖旅游开发一个不可动摇的原则。在这种前提下,夏荷想出了在小岛上凌空建设水上餐厅的理念,决定用钢筋和木材相伴,建设一个别具一格的空中餐馆,让游客在品尝水乡风味的同时,可以放眼观赏整个东平湖面的风景,真正实现“就着风景吃饭,人在画中畅游”的境界。
  计划就绪,资金预算却又遇到了瓶颈,超出了夏荷的支付能力。虽说这两年夏荷靠荷塘园挣了一些钱,但不断的扩张建设和扩大再生产却让夏荷手上流动资金有限;再加上给丈夫王海滨还账和诉讼费用支出,此时的夏荷还真到了囊中羞涩的地步。
  不过人设超一流的夏荷有一群处处济危救难的江湖朋友,她的老同学丁兰兰就是其中一个。通过丁兰兰的牵线搭桥,夏荷顺利从丁兰兰老公赵培新的融资公司拿到了五十万元的融资,这批资金做为投资加盟夏荷的荷塘园建设。让投资人和自己的企业实现共赢共生,互惠互利,有财大家发,是夏荷在商业开发中运用最睿智,也是最得人心的策略。
  夏如海全权参与了湖心小岛空中餐厅的建设。他知道女儿跑外的不易,所以凡是落到实处的建设,他就当仁不让地走在了前头。思维布局的事他干不了,但这种出力劳神的粗活,他比女儿在行,身体也比女儿的可造,所以夏如海就不分昼夜地奔波在建设工地上,希望早一天完成这个项目的建设,好让久经风霜的女儿早一天脸上露出笑容。
  空中餐厅比预期更快更完美地收官了。它一竣工,立码就成了湖心最亮丽的风景,成了周边村民和游客心中最值得期待的的景点。
  夏荷迅速地完成了装饰装修,并决定在当地的三月三庙会期间隆重开业面世。
  这一刻夏荷激动,夏如海激动,整个荷塘园都空前地沸腾起来,员工们也盼着老板的又一个杰作的诞生。这个杰作可以让他们水涨船高地得到金钱上的实惠,他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夏如海就直接住在湖心小岛上。虽说有保安在湖心岛值班,但为了确保万一,保障空中餐厅如期顺利开业,夏如海还是决定亲力亲为,在三月天冷嗖嗖的湖心岛一住就是半个多月。任凭夏荷如何劝解,他也不放弃为女儿保驾护航的决心。
  意外就在开业的前一天晚上发生了。
  当夏荷接到电话说父亲脑出血昏迷的时候,夏如海已经被保安叫的120拉到了最近的县医院,并在医院里上了icu监护。
  通过医生的介绍,夏荷知道了父亲的病情是作息不规律、长期劳累所致,而且十分严重。夏荷悔得恨不得用头撞墙,早就知道父亲没日没夜、饥一顿饱一顿地奔波在湖心小岛的工地上,自己为何不强制他休息呢,否则他也不会今日无声无息地躺在插满管子的病床。父亲蜷缩的身体似乎比两年前羸弱单薄了不少,满头飘零的白发让人看了心疼。
  夏荷无声地泪流满面。
  母亲张文英带着亲家许玉兰也来到了医院看老伴。她就象一个忠于职守的战士,虽然悲痛,但却丢不下女儿交给她的任务,一步不离地牵着老小孩一样的亲家,不让女儿为了婆婆无人照管而为难。
  “妈,你和爸爸为了女儿受累了!”夏荷一见张文英,使忍不住哭起来。
  “荷花,你是我们的孩子,我们不帮你帮谁。”张文英打断了女儿的话。夏荷一直是她心里的一面红旗,是他们老两口最出息的孩子,她宁肯自己吃苦受累,也不甘心让这面红旗倒下。
  “荷叶没了,小藕也不听话,俺们两口子还指着你给咱家撑门面呢。你爸这么拚命为了啥,还不是为了你好,为了咱们大家都好吗?所以,你爸交给我,你去忙你的就行了,别耽误了明天的正事,否则你爸走了也不甘心。”
  见夏荷还在犹豫,张文英就去推女儿,“你去医院申请个单间,我就在这儿照顾你爸爸和婆婆。放心,你妈身体好着呢,照顾这两个老家伙绰绰有余。”
  空中餐厅的开业函早就发到了各级领导、朋友和友谊单位手中,不能因为父亲的病情而随便更改;更何况做生意讲究吉日良晨,开业大吉。夏荷虽不迷信,但对这种公序良俗还是心有敬畏的。所以安顿好医院的一切,她又马不停蹄地奔波在筹划空中餐厅开业的大事上去了。
  开业大典在第二天中午十二点如期举行,由于湖心岛距离岸边较远,开业典礼在荷塘园举竹。整个荷塘园披红挂绿,鞭炮常鸣,一派红火,贺喜的,旅游的,看热闹的,人头攒动,人山人海。但夏荷的心思在父亲的病情上,根本没有人逢喜事精神爽的喜悦,待典礼一结束,她安排好喜客在餐厅就餐,然后急急忙忙跑去医院看望三位老人。
  虽然夏荷再三告诫医生尽全力救护父亲,不要考虑钱的问题,请最好的医生,用最好的药。但病情危重的夏如海最终还是没挺过七天的危险期,生命进入了倒计时。
  当医生撤走所有的设备,夏荷被允许进入父亲的病房时,夏如海进入了回光反照期,他用游离的目光锁定女儿,嗓子眼里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嘴哆嗦了好一会儿,仿佛才积聚全身的力量,气喘吁吁却又含糊不清地向俯身自己的女儿做了最后的交待:
  “荷花,以后干事业就靠你自己了,爹帮不了你的忙了,千万别半途而废;二,夏家是个重男轻女的家庭,从小没少让你受委屈,我和你妈妈对不起你,在这里我先给你道个歉!三是你弟弟过得不如你,将来他有任何困难,你一定要拉他一把;四是你五大爷为你尽心尽力地操持鱼塘,你一定要善待他和他的孩子!”
  这几句话耗尽了夏如海最后的一点气力,话说完,似乎他在人世上的使命也完成了,他面色安祥地走了。留下一屋子哀伤悲泣的亲人。
  虽然小时候和父亲交集不多,但最近几年,年迈的父亲却是夏荷事业上最得力的同行者和支持者。如今父亲突然驾鹤而去,夏荷顿时觉得自己仿佛掉入了一个黑暗幽闭的空间里,一种孤独无依的恐惧感迅速浸润全身。
  夏荷闭眼无泪,巨大的悲哀让她喉咙里发不出声音,心却被什么东西绞拌着疼,疼到自己麻木。难道心痛的极致,便是痛而不哭?
  人生前二十年,夏荷曾经以为:自己和父母这辈子注定在感情上是两条平行线,互相冷漠地背向而行,没有交点。但是到父亲离开的一刹那,她修筑了几十年的心灵堡垒却轰然倒塌,原来在血缘之外,她和父母之间还有无法割舍的亲情和陪伴。
  不弃不离,才是世间最长情的爱。
  夏荷曾经很相信宿命,认为冥冥之中的一切皆有因果。而她的宿命论始于小时候的一次算命。
  那次是母亲张文英把算命先生请到家里,想给儿子夏伯达算算他究竟有没有读书上大学的命。结果瞎眼的算命先生把双手在夏伯达脸上上下摸索了一遍,叹口气说:“他的慧根不在学校,长大就让他学点手工技术谋生吧。”
  张文英心里失望,脸上难堪,没有算到想要的结果,但卦资不能不给。她不情愿地掏出五角钱,递给算命先生。
  算命先生似乎读懂了张文英的不甘,说:“要不你再多给一毛钱,我再给你别的孩子算一卦。”
  “算了,不算了不算了,”张文英连口推辞道。
  站在一旁的夏荷动了心:“妈,给我算算吧,看我能不能考上大学!”
  张文英不耐烦地打断了女儿:“不算了,算也没啥好结果,一毛钱还不如买盐吃。”
  算命先生妥协了:“要不,不让你加钱了,我免费送这个女孩一卦吧。”
  夏荷坐在算命先生对面,大气也不敢出,更不敢去看那双有些凹陷干瘪的双目,任凭算命先生粗糙干硬的双手在脸上上上下下摸索。
  “这个孩子骨相不错,原本是个大富大贵的命!”算命先生使劲挤挤那双没有眼珠支撑的干瘪的眼脸,吐了口气,叹息道:“只可惜,眉骨上的这一道伤疤,破坏了整个脸上的风水,这孩子一辈子要少不了磨难波折了。父母不用心,孩子来受罪。真是罪过!”
  算命先生的卦语,对于当时的夏荷,不能十分理解,但算命先生对于自己眉角这道疤痕的解读,却成了夏荷内心里的一道梗。以后每次遇到生活中的波折磨难,她都会有意无意地想起算命先生的话,把不幸的根原归结到这道疤痕的存在上去,从而与母亲结下了半辈子的怨。这道疤,是小时候她辅导弟弟作业时生气拍打弟弟,被妈妈看到而把热锅铲扔到脸上砸伤的。
  后来夏荷曾因为这道伤疤向从矿上回家休班的父亲告状,没想到父亲夏如海一句话就浇灭了女儿心里温暖的小火苗:“不好好看弟弟,打你活该。”
  从此夏荷再也不愿走近父亲。
  父亲和母亲成了夏荷生命里鸡肋一般的存在,在女儿眼里,他们既像墙上的那抹蚊子血,又像衣口的那颗白饭粒,无法抹去,却又无从爱起。
  夏荷记得奶奶在世时曾反复说过一句话:“无仇不父子,无怨不夫妻”,说孩子是爹妈上辈子的仇人,这辈子追来讨债的。不过夏荷却固执地认为:如果世间真有轮回之说,那决不是她来向父母讨债,而是父母向她这个上辈子的仇人来复仇的。
  这道伤疤,多少年来成了她心里迈不过的一道坎,是母亲扎进她肉里的一根刺,让夏荷在心痛折磨中度过了整个的青春岁月。她害怕别人看这道疤痕时诧异的眼光,她不敢面对面和人交流。这道疤痕,不但是她颜值的瑕疵,而且是她稚嫩心灵的一道短板。青春的长夜里,她哭湿过枕头,怨恨过父母,甚至迁怒过弟弟。
  夏荷脑袋里长期有两个小人在纠缠争斗,没完没了。一个代表自己不停地怨尤,一个则不停地指责自己不孝,心底冷酷,没有亲情,不懂感恩。有时候她为了平复心底的情绪,不得不强迫自己表面上伪装善良宽容,但心底那股怨戾却从不曾消失。
  夏荷最不愿看的就是别家孩子与父母亲热的画面,她羡慕,又禁不住嫉妒。可在她和父母之间却永远也不可能有女儿孝父母慈的撒娇调笑。母亲的强势乖张,父亲的疏离漠然,让童年的夏荷变得敏感而自卑,特别是妹妹夏荷叶的去世,更是让她感慨和心寒父母对女儿们的薄情寡义。
  漫长的生长路上,父母的形象相对于夏荷,就象是一个冬日寒夜里饥寒交迫的孩子面对一个烧得红通通的铁球,近不得远不得,近了炽烤得难受,远了又觉不到温暖。
  这个心梗一直纠缠在夏荷的成长岁月里,让她不想便罢,想起就禁不住心酸涕零。觉得父母亏欠了自己的童年,可她又不知该向谁去讨债。
  所以她和父母之间,即使偶尔有短暂的温情存在,却始终抵损不掉彼此间的冷漠和疏离。
  后来随着岁月的流逝,这道疤痕渐渐掩进了夏荷浓黑的眉毛里,模糊了边角。如果不是面对面地仔细看,已很难发现它的影踪。但夏荷却无法忽视它的存在,无论什么时候想起来,都会让她有隐隐的心痛。她常常在无人的夜里揽镜自顾,用手轻轻地摩挲着疤痕,眼里慢慢蓄满了眼泪。她想起了在书上读过的一句话:有些人,穷其一生,也走不出童年的阴影。相较于那些家庭幸福的孩子,别人是用童年在治愈一生;而自己,则是在用一生治愈童年。
  夏荷甚至预想自己一辈子也难以解开和父母之间的感情死结,就象爱情里多次被背叛后的心死。
  然而,在越长越大的岁月里,父母逐渐老去,隐藏在他们身上对儿女的爱也开始点点滴滴地闪现。特别是现在,母亲张文英为了支持女儿的创业,她一大把年纪了,还能改变争胜好胜的心性,低下头来替女儿给婆婆尽孝,照顾患上老年痴呆症的亲家母许玉兰,以减轻女儿前行路上的负担;而父亲夏如海现在更是殚心竭虑地扑在女儿的荷塘风情园上,说他是为了钱也罢,说他是为了鱼塘也罢,但归根结底他现在是为了女儿的事业在兢兢业业,现在甚至连生命也丢在了去帮女儿的路上。夏荷原本被父母伤得凉透的心,现在却又被他们用双手一点点地捂得温暖起来。
  怨恨了半辈子父母,最后才发现在自己面临崩溃的每一个节点上,都是父母在不遗余力地帮助爱护自己。
  特别是夏荷生了女儿,做了母亲以后,她更懂得了养育之恩对于生命的馈赠,值得儿女用一辈子来报答。就算父母有千般万般错,凭他们给你生命,把你从小抚养成人,其中的甘苦也能功大于过了。更何况父母之过还有这样那样的外在原因:社会环境的潜移默化,社会风气的影响,人的文化素养程度,等等等等。
  如今随着父亲的匆匆离世,父女间的一切怨艾都烟消云散;可是父女间新建立的看似冷漠却不乏温度的恩情,夏荷却不知如何去报答了。如果说你上辈子欠了父母的思情,其实这辈子你又何尝不欠呢?难不成这又变成下一个轮回里的恩怨情仇?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直到阴阳两隔,夏荷似乎才参悟透这世间纷纷扰扰的人伦之情。而今斯人已去,独留一份心债让夏荷在后知后觉中愧疚、懊悔。莫不是所有的世间情缘,唯有失去,才能永恒?
  错过了父女之恩,夏荷不想再错过母女之恩。她和潜意识里那些对母亲日积月累的积怨和解,和那些充满怨怒的过往挥手告别。其实,当一个人容易迁怒别人的时候,多半是因为自身还不够强大,不够优秀。
  对于母亲,夏荷不想再错过这辈子的报答。她想用一种全新的升华了的感情,在往后余生里与母亲相濡以沫,不离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