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古镇风貌
作者:
牛斋先生 更新:2021-03-17 08:16 字数:6371
从正月初九开始,长临河小镇的丁家巷祠堂内也与往年不同。洪川带着罗老三,胡大奎与陈天熊三人正式开练了。还叫来他的两个得意门生牛善璧、牛善平一起练。起初还有些看热闹的,后来看的人慢慢少了。洪川也开始正式像当年师父训练自己一样训练起他们来了。
二话不说,首先是马步桩功,弄得三人非常难受,怨声不断,觉得这不是学本事。三天下来大家腰酸、背痛、腿抽筋,更是难熬。可牛家二兄弟是吃过这般苦的却一点不觉得累。罗老三佩服地说:“别看他们只十来岁可功底比我们强多了。”
这天,洪川对罗、胡、陈三人说:“我们虽然年岁相差无几,然,既然是师徒就得有师徒之礼,日后希望大家互相尊重,分清场合。”接着对罗、胡二人说,“你两个有一把力气,但都是拙力,下盘不稳,需练稳中带巧,要把劲力练活。天熊虽灵活一点,但又缺少劲力,同样根基也不牢。因此需练‘力’与‘根’。‘站桩’是练‘气’、‘力’、‘根’的最好办法,每天非站一柱香不可,不可懈怠!今后你们还是要向两位师兄学习。”三人站立一旁,大声说道:“谨听师命!”洪川接着说,“‘站桩’南派叫‘地盘’,北派叫‘马步’,蜀黔楚等地叫‘站桩’,名异实同。‘站桩’的要领是:‘脚踏地,头顶天,意自守,气丹田,十指空中悬,指尖对眉尖,入息要自记,宜增不宜减,站之勿用力,久之功白显’。如此口诀,须烂熟于胸。”
接着又告诉他们站桩要牢记四忌:“一忌,两腿蹬下不平,不平,则不能得力;二忌,站桩时腰背弯曲,背曲,则气不能下;三忌,一站即起,两腿不受痛苦,无痛楚,则功夫难成;四忌,肩耸头斜,目光乱视,如此,则神意不能守。”
如此几天过去了。正月十六那天,丁三爷与王老板过来说,焦湖南那边又来催银了,丁三爷只是跟那帮人应付说,这大过年的,等过了正月再说,并告诉大家要加紧训练。洪川笑笑说:“三位徒弟非常刻苦。你们放心,我们一定会抓紧时间,努力训练,不负众望的。”
这一天清晨,洪川对五人说:“今天我们一同去河下湖边看看如何,还要去湖中练练撑篙、使舵的船上功夫。”五人一路同行,出了南头,穿过万家河口,来到巢湖岸边,这时洪川突然问道:“老三,我小时候记得好像就在这湖边有一个小庵,现在哪里去了?”
罗老三指着湖岸的一边说:“那小庵早就没有了,是那年大水被冲倒的。据说,当年那庵里有个尼姑本事大得很,还说你们牛官堡有个小孩跟她学过,后来被她拐走了,是不是?”
洪川听了哈哈大笑,说:“今天带你们来,就是为了这事。那小孩不是别人,就是我,那也不是传说是真的。我在这里跟随慧云大师整整练了三年,得益匪浅,快快跪下给师太磕头。”洪川面对小庵的废墟,深深的鞠了三个躬。善璧、善平、陈天熊、胡大奎、罗老三听了,像是神话传说一般,抬头望了望师父,原来这是真的,不敢怠慢一起趴下磕头。礼毕,洪川领着大家来到巢湖岸边,指着一望无垠,烟波浩渺,风帆点点,浊浪排空的巢湖说:“巢湖多美呀!我们的家乡多好啊!告诉你们这一仗只能胜!从今天起,我们还需要来这里练习在船上打斗的功夫。”
从那以后,他们白日下湖练习撑篙、使舵、划船、打斗的伎俩,还从万家河口找来几位年轻的弄船好手一起训练。有时还得去深水处练练水性,因为洪川不识水性,曾经吃过大亏,险些丢了性命的,因此练习格外刻苦。他们几个都是在湖边长大的,水性极好,弄船技术也不错,这倒是少了许多事。晚上大多数时间都是用在练习实战技术上。
洪川还特意教了罗老三一套“盘龙棍法”,教了胡大锤一趟“梅花枪”,陈天熊一趟“六合刀”,还教了五人一些近身靠打的散手招法。并告诉大家,如两船相遇,长兵器可能有优势,一旦近身就得使用散手、擒拿技术。其后的日子里又特别传授了手法与掌法的技艺。洪川说;“当年慧云大师说,‘十拳不如一掌。掌法有双掌齐出与单掌独进之分,又有北派‘柳叶掌”和南派“虎爪掌”之别’,我牛门洪拳则以‘柳叶掌’为主,名称不同,用法亦不同,然用力则一,须肩窝用力,气贯掌心。有口诀曰:‘气自丹田吐,全力注掌心,按实始用力,吐气须开声,推宜朝上起,紧逼须马蹬,三字‘沾’、‘按’、‘吐’,都用‘小天星’”。洪川一边讲解,一边示范,并说,“此口诀诸位须切记,勿忘才好。”打这以后,罗老三、胡大奎、陈天熊三人才真的体会到原来师父果然技艺高超与乡下武师相比大有不同之处,心中暗暗佩服。牛善璧、善平两小子虽然跟随师父多年,现在才真正知道学到了不少武术精华。
一晃半个月过去了,五人功夫日渐长进,心中暗喜。这一天因牛家两小子未来,洪川说:“小胡,咱们到你师傅那里去,给你们每人打把好刀防身怎么样。顺便也去街上逛逛,这古镇不大,我还真的没有细细看过呢。”大家高兴,一致赞同。这段时间练武太幸苦了,正好出去放松放松。特别是陈天熊早就觉得自己的那把刀不能用了。于是三人一行,出了丁家祠堂,经过一条短巷,径直来到南头大街。
长临河古镇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小镇。镇上的房屋一色是青砖、小瓦、白粉墙,那高高的“马头墙”(又叫“风火墙”),极具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街道不宽,一色光溜溜的青石街面,可见它的古老、沧桑;街道不长,大约一里之遥。街道东西两边分别有一条小巷,向西的叫“西巷”,是往“西边胡家”与“回龙庵”的要道。向东的叫“东巷”,比西巷要宽阔许多。洪川挑水的澡堂,邮局、商会都在东巷内。环镇有一条护镇河,宽且深。这条河上游一直通到青阳山下,由山水汇聚而成,流经数十个村庄。下游经丁家桥南冲,流经护镇河,直入巢湖。原来叫“长宁河”,后来改叫“长临河”。长临河古镇不大,但因南达六家畈、中庙,北通撮镇、店埠,西临巢湖,水路可达庐江,三河,巢州等地,交通便捷乃有名的水旱码头。因此坊、铺、馆、庄云集,生意兴盛,在皖中有“小上海”之称。
洪川三人在街上边走边看,边听胡大奎与罗老三的介绍。洪川来长临河也有不短时日了,那时只是个挑水夫,买苦力的,不便在街上逛悠,真正细观,这还是他第一次了解长临河小镇。
罗老三说:“师父,长临街面虽不大,但店不少,各种行业几乎一应俱全。从南头一路向北,首先就是这家‘裕丰米行’”他指着那金字招牌说,“那年焦湖强盗打死的那个人,就是这家米行的伙计。这边是一家‘寿材店’,你看门旁这副对子可好。上联是‘不求生意兴隆’下联是‘只愿家家平安’”洪川笑笑说:“使得。”
“这后面是屠宰场,杀猪卖肉的地方。”罗老三边走边指着前面说,“这边是一家弹棉花的,一到秋冬季节可忙呢。对面是一家中医诊所。再过来就是丁三爷家的布店了。这是我们当地最大的布店了。你看三间门面,宽敞明亮,人来人往,生意极好。陈师弟就在这里保镖,就住在布店后面。这边还有铜匠、银匠的小摊点;对面是一家老裁缝铺,生意也不错。边上是胡老板家的杂货店,生意也是我们镇上数一数二的。这边坐西朝东的茶馆是你们一个本家开的。”他指着茶馆上方‘牛家茶馆’黑漆横匾说,“自从你来到了长临河,他家生意特好。用老板的话说,这叫沾姓‘牛’的光了。你看,现在时候尚早,里面已是客满了。”洪川抬头看看这家茶馆也有一副春联:“恭请坐谈立议清茶客敬辞红吃白拿混蛋官”洪川笑笑说:“这牛老板胆子不小啊,敢贴出这样的春联。”罗老三又指着靠东巷边上一家毛笔店,说,“这是一家毛笔店,别小看这家毛笔店,其实……”
此时陈天熊接过话茬抢着说,“师父,其实它是镇上唯一一家与读书有关的地方。这里除买毛笔外,还有那砚台,黑墨,字帖、宣纸,‘文房四宝’一应齐全。老板还是雕刻匠,专刻私章什么的,并代写书信,春联等。一到过年,店里人头攒动,几乎要排着队出出进进,生意简直好极了。再过去就是一家茶水炉。”洪川看看这书店的春联也很有意思:“少知古壮知今从来世家多名士,幼学文长学武自古寒门出高人”
罗老三接着说,“师父,本街的茶水炉也有特色。你看,后面竖起一个高高的烟囱,像不像老虎的尾巴,炉灶灶门是朝着大门开的,所以又有人叫他“老虎灶”。据说这还是从上海学来的。茶水炉有四个大水罐,中间的是加料孔,它与茶馆里的灶不同,茶馆里烧的是‘七星灶’。这家茶水炉老板姓孙,在这经营已经有二代人了。一开始生意不好,自从有了‘热水瓶’以后,茶水炉的生意一下就兴隆起来。他家里常年雇着一个伙计,挑水、扒糠。”罗老三不无感慨地说:“从前我也在这家茶水炉干过,后来才去了澡堂王老板那。师父,你看——”
洪川回头一看,原来茶水炉对面有两家并排的门面,门楣上方有两块可谓长临镇上最引人注目的金字横匾一家是‘德和茶庄’,一家是‘仁和药店’。匾额全是用颜体写成,显得端正、遒劲。
这时胡大奎也开始说话了。胡大奎读过几年私塾,有点文化。由于他常年在铁匠店里抡大锤,所以人们都叫他“胡大锤”。他慢条斯理地接过话头说:“师父,这‘仁和药店’是长临镇上以及方圆十几里唯一一家大药房。”洪川对医药特感兴趣,于是在门前站定。胡大奎饶有兴味地指着金字匾额下一副对联说,“师父,你看,这副对子与别人家就不同。”洪川一看,果然独运匠心,上联是:“熟地迎白头益母红娘一见喜”,下联是,“淮山送牵牛国老使君千年健。”将八味中药巧妙连缀,妙趣横生。小胡拉着洪川说:“师父,进去看看如何?”洪川欣然走进了店堂,进门一看,果然名不虚传,药店给人的印象是清静、幽雅、古朴。只见店堂上方高高挂着两块病家赠送的魏体吊屏,上书:“妙手回春”,“药到病除”的字样。进门右手边山架上,摆了许多青花瓷药罐,下面是七八排半尺见方的药材抽屉,每个抽屉上都贴有药名标签。迎街玻璃柜台里,陈列着人参,鹿茸等名贵药材,以显示药店资金雄厚,药材齐全。店堂醒目的地方,摆放着一张坐堂的中医诊脉案。这是吴老先生给人诊脉看病的地方。再向前就是一排长长的高高的枣红色柜台,柜台上放着锃光闪亮的捣筒和捣杵,一边上放着个戥子,杆子是象牙的,做工非常精细。这铜捣筒是捣药用的,虽然就那么几下,熟练的伙计捣起来声音响亮,节奏和谐,颇有韵律。戥子是用来称贵重药材的。柜台下方还放着一个铁碾,是用来碾药用的。那家伙很沉,全是生铁铸的。碾槽中间凹,两头翘,像个元宝。那碾子也是生铁的,样子像陀螺,人在后面坐下,双脚踏在上面,一边填料,一边来回滚动。洪川早在涤尘大师那里就见过、用过这碾槽,今日见了,倍感亲切。这时,只听大奎说:“师父,每当药店碾药的时候,老远就可以闻到从药店里飞出的浓浓香味,让人如沐春风,神清气爽。”
洪川正细心欣赏着这两间不大而实在雅致的药铺。忽然间,吴老先生身着长袍马褂,头戴瓜皮小帽,手捧小茶壶,笑嘻嘻地从里面迎了出来,老远就喊:“啊呀呀,私客,私客,什么风把牛大侠吹到敝店来啦,请坐,请坐!”
洪川赶紧抱拳还礼;“老前辈,晚生也喜欢中医、中药,顺路看看,不好意思,打扰了,打扰了!”
“哪里,哪里,大驾光临,蓬荜生辉,坐,坐!”赶忙叫伙计挪出椅子来。
胡大奎解释说:“老先生,师父去那边有事,路过这里看看,不坐了,改日再登门拜访。”洪川连声道谢,退出店堂。吴老先生欠身送出店外,连说,“怠慢,怠慢!连口水都没喝。”四人齐说,打扰!打扰!这才离去。
洪川是跟邓云飞和涤尘大师学过中医的。因此对吴老先生特别尊敬,对这药店也特别感兴趣。总想着自己老了,也能开一家这样的药店,专治跌打损伤。给当地百姓看看病,拿拿药,那就好了。
过了“仁和药店”,坐东朝西,面对东巷的,就是一家小旅馆,取名“临湖客栈”。长临镇虽不大,但它是个水旱码头,因此来往客商不少,小客栈的几个好点的房间,几乎常年被人包下了。客栈对门是长临地方名气很大的糕饼坊,当时长临河的大麻饼,铜场河的小笼包,撮镇公和堂的狮子头,中庙的毛小鱼,巢湖的小银鱼等最为出名。据说一天晚上,牛从孝老人看洪川教小孩练武,夜深了,怕师父饿了,说现在能买两筒麻饼来喝茶那是最好。洪川说:“好啊,你烧水,我去长临买。”牛二爷知道他腿快,就答应了。他叫人在柴炉上一壶水还没烧开,洪川麻饼就买回来了,而且还是热的,刚出炉的。在场的人无不惊讶。
再往北去又是一家“王记茶馆”。这小小的长临河镇,为什么就有两家茶馆呢?原来长临河地方百姓都有早上赶集,下茶馆喝茶的习惯。特别到农闲的时候,男女老少赶集的人成群结队,一般是“一茶三点心”。(就是泡上一壶茶,每人三个点心,今天你请,明天我请,轮流做东,大家心照不宣。)
茶馆对面是罗四海家的剃头铺,再过去就是铁匠铺子了。胡大锤一边介绍,一边领着大家进了店。一进店内只见一个小徒弟正拉着风箱,火炉里的火势随着风箱的节奏往外直窜,铁料在炉中烧得通红。这时只见大师傅左手握铁钳,将铁料取出放到铁砧上,右手小锤不断作响。那徒弟走过来挥舞大锤,跟着小锤重重地敲打在铁料上,弄的火花四溅。胡大锤一见,顺手摸过大锤,帮小师弟锻打起来。三个人你起我落,“嘀”“咚”“哒”,“滴”“咚”“哒”……节奏鲜明,配合默契,互不干扰。大师傅在锻打中,不断翻动铁料,使之一会方,一会圆。大师傅小锤一掂,大家停止。再烧,再打。
这位大师傅叫刘子明,在长临河打铁也是几代人了,是胡大奎的堂舅。他见洪川一行来到店中,马上命停下风箱。胡大奎一一做了介绍,说明来意。洪川就说:“他们三个也应该有个防身的东西,因此想请大师傅打三把鋼火好点的佩刀。根据他们的身材与力量,罗老三要打四十八斤的,胡大奎与陈天熊打三十六斤的,有劳大师。”刘师傅一口答应,说:“马上就做,赶在祖师爷生日前来取,决不误事。”大家欢喜,刘师傅要留吃饭,洪川谢过了。
于是三人又去北头转了一圈。路上洪川问大奎:“你们祖师爷是谁?生日是哪一天?”大奎笑着说:“这你就不知道了,干我们这行的,祖师爷说是太上老君,因为他有炼丹炉。农历二月十五是他的生日,我们是一定要拜祭的。师傅是说在二月十五前把刀打好。只有几天了”洪川这才明白。后来,罗、胡、陈三人在巢湖一战成名。因此长临河地方又有“长临三刀”之说。此是后话。
三人说说笑笑,一路走来,街道两边还有许多小摊贩,有烤烧饼的,有卖白饼糖的,还有面摊,水饺摊,说书摊,各有特色,满街充满着香味。刚到北头护镇河边,见一堆人围在一起,一打听原来是一位江湖买艺的。洪川马上想到当年的邓云飞,想到了自己。于是三人走了过去。只见那人一副武生打扮,面前一块白布上写着“祖传秘方包治百病”的字样,那人先耍了两套拳脚功夫,然后脱去上衣赤膊上阵。从边上木箱内抽出一根铁条,“梆梆梆”对着胸肋处一顿猛敲,铁条弯了。卖艺者竟然口吐鲜血,接着,那人又声称自己有秘方可治,说着取出一贴狗皮膏药在灯上烤开,贴在腰肋部,顿时那武生行走自如,双眉舒展。“好家伙,真神!”观众在起哄。于是,卖艺人趁热打铁,宣称此膏药乃祖传秘方,专治跌打损伤,老寒腿,筋骨痛,药到病除,永不复发。这时围观者赞不绝口,确信无疑,纷纷解囊买药。
罗老三见了说:“师父,是这样吗?妈的,糊弄人,找找他麻烦。”
洪川拉着三人走出人群,说:“人家混碗饭吃挺不容易的,那膏药虽没有他说得那么灵,不过治治老寒腿,关节痛还是有用的。练武要修德,你们今后可千万不要做江湖上的小混子。”罗老三点头称是,三人沿着护镇河绕了一圈,又回到了小镇南头,过一座小拱桥,拐进了丁家巷。一到祠堂,就见丁三爷与王老板早已坐在那里等候他们了。一见面就说:“上午探听消息的人来说,因为我们拖延时间太长,焦湖南那边已经派三艘大船过来了。就泊在万家河口的湖中心,人家来势汹汹,但人还未上岸,我们正准备先稳住他们,你们要早做准备才是。”
洪川看他们着急的样子,说:“二位前辈先别着急,来了就好。我们今天去打造兵器去了。你们先稳住来人打听一下内情,我今晚要看一看阵势,再做打算。”另外吩咐罗老三,胡大奎准备两条快船,叫来两位姓万的船家。天熊去叫牛家兄弟,今晚大家一起合计一下。二位会长听了心内稍安,这才匆匆离去。
兵临城下,计将安出。不要走开,请锁定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