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倾囊相助
作者:楚清明      更新:2020-06-21 11:02      字数:3184
  第二十一章、倾囊相助
  新年过后没多久,朝廷的压制仿佛到了顶端。
  黑衣骑出面抓了好几个蓄意扰乱行市的奸商,但对于局势几乎一点影响都没有,不到一月,粮价爆发一般涨了两成。
  不仅如此,年前受灾严重的各州县官吏为瞒报灾情,强行征收田税,以至于农户手中余粮还不够自家吃用,几乎连来年的种子都留不出。
  如今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便显出饥荒的前兆来。
  前往长安城投奔亲戚的人家日益增多,更出现不少流民,因为居无定所,只能靠沿街乞讨度日。
  为怕流民滋事,黑衣骑增加了日间巡查的人手。
  这些身着黑衣、带黑铁面具的骑兵们,不时从长安城的大街小巷踏马而过,给这座王城添了不少沉郁肃杀之气。
  即使是最普通的百姓,此时也察觉到时局的不同寻常之处,出于本能纷纷躲回家中,若无必要绝不外出。
  于是从新年后开始,长安城的坊市间似乎再也没有恢复之前的热闹景象。
  朝廷没料到此次虫灾旱灾影响如此大。承乾帝召集众位大臣商议几日,下了一道又一道的圣旨减免赋税,发放赈灾的银钱粮饷,勒令各州县官吏安抚灾民,尽一切力量稳定局势。
  此外,承乾帝还下令打开皇仓放粮七日,以示天家对黎民百姓的关心,给州县做个表率。
  开仓放粮的一应事宜均由二皇子主持。
  接到这道旨意后,二皇子乐得险些当场笑出来——用父皇的钱给他自己博名声,这好机会可不是时时都有的。
  况且在大多数人看来,这也是承乾帝对驸马一事的补偿,预示着二皇子在他心目中仍然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从二月二十五开始,二皇子便在朱雀大街上搭了临时的棚子发放米粮,凡长安城的百姓,不论男女老幼均能领取。
  说是主持,实际上具体事宜自有随从手下动手,二皇子只需要每日在前呼后拥中巡视个三五次即可。
  即便如此,领了米粮的百姓无不念叨着皇帝和二皇子,一时间杨时声望大涨。
  相比之下,杨进就没有这么好命。
  此次受灾的州县不少,所需粮饷合在一起数目不小。虽说国库所存颇丰,但也经不起如此消耗,再加上还得顾及军饷和留存,很快国库便开始吃紧,不得不向富商绅士募捐粮食。
  这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事。
  说句实话,若放在平时,富商绅士也乐得捐些钱粮博个善名。可如今这形势,家底薄些的自顾不暇;家底略厚的,也不愿做这个出头鸟叫人议论。
  若强令他们出钱出粮,难免激起民愤被人诟病。可若略略软弱些,又有谁肯白白掏自家腰包呢?
  这差事自然无人愿领,最后不得不落到了杨进头上霸道独尊。
  一时间,有不少人等着看他的笑话。
  在承乾帝的几个儿子中,唯有杨进的母亲只是一名小小的才人;平素相处时,他也没有显出什么不得了的才干,因此并不显眼。
  承乾帝曾公开评价五皇子“纯孝可嘉”,这虽是一句赞赏之言,但在旁人看来,未必没有“此子无甚大才”的意思。
  十几日过去,情况果然如预料一般不如意。
  加上国库最后匀出来的,杨进一共只筹集了五千余石粮食,以及不足一千两的银子。这点数目,连河南道的空缺都不够填,更不用说救济江南了。
  承乾帝很愁,杨进更是一筹莫展。
  这种事原本就不是他擅长的,冷着脸往别人跟前一杵,吓唬犯人或许有用,要钱要粮就只能起到反作用。
  就在他想着要不要动用手中富商绅士们的隐秘把柄的时候,手下忽然来报,说有人一口气捐了一千多石粮食!
  杨进又惊又喜,只要有人肯带头,那后面的事情就容易多了。
  丰裕斋……
  看着捐赠店铺的名字,杨进一愣,陷入沉思。
  ****
  在百业萧条之际,许多店铺老板又羡又妒地看到,丰裕斋独辟蹊径,抱了一条好大腿。
  一千多石!
  一斗米时价三十文,一千多石就是足足三百两!
  这还是时价,米价眼看着正不断高涨,谁知道睡上几夜,这一千多石又能卖出什么价钱?!丰裕斋这次也算是出了血本——不过却是值了!
  整个西市的人都看到,皇帝贴身的公公张顺江带了一队黑衣骑,捧着丰裕斋的牌匾,从皇宫一路敲敲打打吹拉弹唱,足足绕长安城走了一圈,引得男女老少都来看热闹。
  不仅如此,五皇子杨进还在朱雀门贴了告示,嘉奖丰裕斋的义举。
  五皇子姑且不论,但张顺江是什么人?那可是内侍里有头有脸的人物,皇帝身边伺候的公公。
  丰裕斋就算有通天的本事,也绝无可能请得动张公公撑场面,唯一的解释,那是皇帝本人的意思。
  如此猜测的人不在少数,一时间,长安城里有多少人家夜不能寐。
  有人暗地里捶胸顿足,后悔自己没有这个眼力见儿,错失了这么一个光宗耀祖的大好机会——入得天子之眼是何等殊荣,莫说三百两,就是花三千两也不为过!
  还有一些人则十分后怕。他们原本是等着看五皇子笑话的,难道不知不觉间,竟然驳了皇帝的脸面?
  不管到底怎么想,从这日起,
  也许皇帝碍于脸面,不肯亲自下旨,富商绅士们仿佛终于反应过来,争先恐后解囊募捐。
  此时他们已经不求在皇帝那儿捞到什么好处,只求自己不要成为动作最慢的一个,扎了皇帝的眼睛。
  几日过去,杨进募集的钱粮迅速累积到一个可观的程度。
  他亲自查完账目,忍不住往长长舒了一口气——自己总算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可以回宫交差了青丝暮成雪。
  不过,杨进很快又想起一事。他缓缓靠上软椅后背,右手指节轻叩扶手,沉思片刻,又看看天色未晚,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
  杨进挥退手下,换上一件不起眼的外袍,只身出了门。目的地,便是此次募集中助他良多的丰裕斋。
  三百两,对于一个小小的点心铺子,大约便是能周转的全部银子。
  肯如此倾囊相助,定也下了不一般的决心。这个情,杨进领了,而且是心情愉快地领了。
  ****
  张氏听过账房先生报出的这月进账,惊得有点合不拢嘴。
  “莫不是算错了?”她犹豫了片刻,小心翼翼地问。若不是算错,为什么这一月的进账,比先前半年的还多?
  崔容“噗嗤”一笑,对张氏道:“这几日生意怎么样,乳母可是知道的。”
  张氏故意拍了拍胸口,做出心有余悸的模样:“老婆子还以为自己年纪大了,耳朵不好使了。”
  一句话说得,屋里所有人都笑起来,再提起这段日子丰裕斋的盛况,言语间都是掩不住的兴奋。
  自从张顺江张公公来了那一出之后,丰裕斋名气大涨,简直日日门庭若市,店里的点心供不应求,去的晚些就买不到。
  生意火爆,老板娘张氏的身价也连带水涨船高,一时间也成了长安城里炙手可热的人物。
  有好事者称丰裕斋为“天下第一点心店”,竟然没多少人提出异议,可见丰裕斋确实红极一时。
  正说着,李福过来报,上元节那日和少爷一起的公子来拜访了。
  张氏等人已经知晓那是五皇子殿下,顿时有些无措,崔容却道:“你们都下去吧,我亲自去迎。”
  “少爷?”张氏惊讶。
  这样一来,便等于承认了自己和丰裕斋的关系。自从丰裕斋开张,崔容还从未这样做过。
  “无妨,我有分寸。”崔容说着,起身整理衣服,准备往前厅去。
  反正以五殿下的眼力,肯定早就知道了自己在这件事里扮演的角色,再多加掩饰,反而不敬。
  张氏一贯是听从崔容的,见他主意已定,也就不再多说什么。
  崔容赶到前厅时,杨进正坐在八仙椅上喝茶,见他从里面出来,杨进嘴角微勾:“我还以为此行不会遇到你。”
  这话是在说,没料到崔容会这么快将底牌亮给他。
  崔容并不遮掩,拱手行礼,又笑道:“原也没有打算瞒着殿下。”
  杨进点点头,又主动说起募捐的事。
  “我知道丰裕斋拿出这些不易,这个情,我记下了。”最后,他看着崔容的眼睛,十分郑重地说。
  崔容不语,再次躬身。
  此时无声胜有声。
  作者有话要说:多谢大家的支持!
  我会努力写个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