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宣战佛郎机
作者:苏渔川      更新:2022-04-29 01:42      字数:2392
  庞翀不知道梁叛是如何达成这份条约的,更加不知道一名西班牙大使用大明的炮,一炮轰死了另外一名西班牙大使。
  这时一名言官站了起来,大声抨击那些赞同宣战佛郎机的同僚,并且有理有据:“我大明乃是礼仪之邦,与佛郎机国尚有盟约,此时为了一些蝇头小利,便向盟国宣战,岂非背信弃义、见利败德的小人行径?”
  这位言官满面涨红,唾沫横飞,一副大义凛然之态。
  端王一方则有人站了起来,说道:“佛郎机人集结大小战船上千,准备犯我天威,何来盟约之说?”
  “一派胡言。”宋阁老拂袖道:“此乃妄加揣测之言,事实究竟如此,谁敢定论?佛郎机人集结战舰,便一定是攻打我大明吗?为了一个无端的猜测,便不顾盟约,贸然宣战,岂非可笑?难道一定要陷家国百姓于水火之中?”
  张太岳起身肃然道:“宋阁老此言差矣。兵凶战危,刀兵之事向来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况且放眼东洲,值得佛郎机人发兵千船的,除我大明之外更有何人?”
  宋善道:“那便稍作防备好了,何必宣战?岂不闻好战必亡?而况即便防备也不可大张旗鼓,使得盟国猜忌寒心,不要受人蛊惑,枉做小人!”
  “对,捕风捉影!”
  “毫无礼仪风度!”
  百官纷纷应和,一齐向张太岳发出攻讦。
  张太岳一咬牙,正要反驳,却被另一人拉住了。
  他的身份随着端王的得势已然十分敏感,万事都要三思而后行,不可行差踏错一步。
  因为他基本现在基本便是端王的代表。
  于是张太岳面对众人有意无意的集体指责,只好憋屈地坐了下来。
  宋善一脸得意的笑容,正要继续追击,这时文华殿的大门突然被人推开,只见一名身披甲胄的圆脸将军迈步进殿,一直走到大殿中央站定,冷冷地挡在了宋善面前。
  殿内众人纷纷侧目而视,庞翀起先在背光处瞧不见那人的面孔,等对方进了大殿之后,才知道是抚宁侯朱岳。
  他微微蹙眉,朗声问道:“抚宁侯,进殿何事?”
  朱岳是前年同郃阳侯他们一道儿被召入京师的,去年年关便在宫里陪着皇帝守岁。
  此后竟一直未曾放归,直到此时突然出现在这文华殿中,一些格外机敏的官员,已经心中打鼓,猜测着是不是发生了甚么大事。
  果然,朱岳朝大殿中央一站,朗声道:“皇上说了,朝佛郎机宣战罢!”
  宋善立刻霍然起身,不忿地道:“何故向盟国宣战?”
  朱岳瞪起双眼道:“甚么盟国?方才的消息,佛郎机纠集倭寇,正在攻打广州府,不见俺一身披挂吗?皇上封俺荡寇将军,这便带兵去了。”
  他说完不再管呆若木鸡的宋善,只朝庞翀道:“庞阁老,速速发一封讨敌的檄文,俺当场带了便走!”
  宋善跨前一步挡在朱岳面前,大声道:“此等大事,不得草率,可曾确认消息无误?”
  朱岳大皱眉头,不满地道:“眼下是打仗的光景,国战,懂吗?”
  宋善道:“只是海上进犯,何来国战一说?许是倭寇骚扰,假借佛郎机之名……”
  “你这个老倌好误国!”朱岳毫不客气地道:“佛郎机人连同倭寇战船数百,兵八万,已占了大奚山和珠江口,新安知县战死,广州知府重伤,还有假的吗?”
  此刻一名兵部主事快步进了大殿,奔到兵部尚书跟前,声音急促地汇报:“广东战事,新安县三月初五被佛贼破城。”
  兵部尚书立刻站起来,向殿中沉声道:“诸位同僚,少陪了!”
  说罢瞥了朱岳一眼,神色匆匆地与宋善擦肩而过。
  庞翀已然没有半分犹豫,站起身吩咐去起草檄文,殿内众人也都交头接耳地议论起来,一时间殿内尽是嗡嗡的交谈声音。
  文华殿原先剑拔弩张的气氛扫然一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压抑和紧张。
  这次好像和之前的真的不一样。
  庞翀坐在大殿一角,不断叫人当面谈话。
  很快他走回原位,朗声道:“告诉宣大、蓟州、山海卫,严守本土,防备鞑靼趁机侵扰。礼部拟召宣战佛郎机,抚宁侯请留下稍等片刻,其余诸位都散了罢。”
  众人便纷纷起身,次第离开大殿。
  很快文华殿中变得空空荡荡,庞翀神情凝重,敦促着几个下笔的书手,不时指点一下措辞。
  大殿内一时便只剩下笔尖与纸张所发出的沙沙声响,朱岳挺立殿中,静静地的等待。
  半个时辰过后,一名小太监手捧青色绢纸,飞奔入西苑,不久奔出。
  很快文华殿发出诏令,檄文天下,举国宣战背盟弃信之贼国佛郎机!
  ……
  梁叛在松江待了有一个月,京师的消息发回时,已经颇感久等的洛佩兹才松了一口气。
  得知大明正式向佛郎机宣战以后,《金山条约》正式生效。
  洛佩兹连日忐忑的心情终于得到了放松,乘船向吕宋返程。
  他拒绝了梁叛派人护送的好意,只用自己的船出海而去。
  洛佩兹可还记得佩德罗萨是怎么死的!
  送走洛佩斯后,梁叛也收拾东西准备返回南京。
  没办法,皇帝又将他禁足了。
  理由是他不经请示设计坑死了友邦使臣,枉顾国体、胆大妄为。
  不过念在他没有导致严重的后果,所以不予处罚,只是不准离开南京,为期一年,直到明年五月为止。
  也就是说,梁叛必须在四月底之前赶回南京待着,五月初一禁令正式生效。
  眼下只是四月初,虽然还有时间可以从容赶路,可想想确实离家挺久的了,于是同冉清商量,不再逗留,早早启程返京。
  家里人都已在大婚过后的几日便返回南京了,只留了高脚七一个。
  这厮便整日在城里同松江帮的朋友玩耍,这日听说要走,忽然有些不高兴了。
  梁叛正在家中收拾东西,便瞧见高脚七像根棍儿似的杵在门外,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他起初没管,觉得这小子真有事就进来说,站在那里不说话,大概就是没事找事。
  后来还是他五嫂看不下去了,朝梁叛使了个眼色。
  梁叛只好悻悻地放下手里的活儿,偏过脑袋朝高脚七问道:“甚么事,痛快说!”
  高脚七扭扭捏捏的,靠在门框上,只是呆笑。
  梁叛叉着腰道:“你不说永远别说了。”
  “哎呀我说我说。”高脚七一脸贱样地道:“五哥,你替我做桩婚成不成?”
  “哟呵。”梁叛瞅着他道:“南京的姑娘给你相了几十个,没有一个瞧上的,到了松江才几日,便瞧中了?”
  高脚七扭捏地道:“哪有几十个,也就二十多个。松江这里地方好,生养的女儿也好,你不也瞧中了松江的女子,是不是五嫂?”
  冉清笑眯眯地道:“你瞧中的是哪家?”
  高脚七嘿嘿一笑:“岳三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