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资本在前进(三十一)
作者:
不吃水果蔬菜 更新:2021-06-10 01:04 字数:1970
“你确定?”
“是的,老板。”明子郁闷道。
他是一个取得驾照有几年的司机,最近在帮顾白运输鸡鸭,刚开始还好,后来就被人盯上了,一些有关部门的人查检了他车上的鸡鸭,并指出了没有防疫合格的证明,禁止售卖。
本来嘛,这很正常,零散的农户和顾白不同,如果只是卖生的鸡鸭,他们倒不会怎么样,毕竟是病禽还是无病禽,一眼就能看出来,再加上利润少,所以很少有人管这些。
而顾白让明子拉的一车车鸡鸭,数量太多,从农村运到县城来,很可能是属于典型的商人级别,按照法律是要经过防疫证明,不仅如此,如果要加工成速冻肉制品,那就要去工商登记。
所以明子当时就说了,是要开酒席,大铺张,需要这么多的鸡鸭,然后就得到了警告,之后就没事了。
顾白本来就是要将这些鸡鸭卖出去,或者制成速冻肉制品,以此售卖,而被这么一说,也立刻改变了主意。
“这样吧,我们内部消化掉。”顾白说道。
“怎么个内部消化?”明子有点忧愁,这些鸡鸭虽然一只不过就二十多块收购价,但成本加上油钱就很多了。
“直接卖给那些员工,开一个专用商铺,我们搞代金券。”顾白答道。
这是他的想法,也是地网的想法,随着规模的扩大,他手下的员工也会越来越多,根据地网的推演,在天罗地网集团的发展下,生产力会越来越高。
那么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生产力越高,他们所能提供的商品也越多,成本就越低。
所以,在未来他们不仅要扩大,还要将员工手中的钱回流到公司里,因为在计划的制度下,通货膨胀是难以去除的癌症,只有将员工手中的钱,利用商品消灭掉,完成一种良性循环,这样才能保持制度的生存。
如果社会上流动的货币太少,大量的商品超出了这些货币的消费力,就会导致极为严重的经济危机。
但如果社会上流动的货币太多,而商品太少,消费力超出了生产力,就会导致极为严重的通货膨胀,货币越来越不值钱。
既然地网的制度是计划制度,那就必须要定时消灭掉民众的货币,在货币不流通到外面的情况下,完成货币互相流通。
这些都是未来要注意的事情,现在顾白主要考虑,是如何将手中的商品换成流动货币,简称红色大钞。
而代金券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公司从今天决定,将会开一家内部商铺,用来优惠于广大员工,物美价廉,只能够用代金券来购买,按照100:110的比例,例如一百块可以换成一百一十块代金券,正常购买任何天罗集团旗下售卖的商品。”
这个决定一出,引起了员工们的议论。
“一百块换成一百一?那不是说一千块可以多换一百块?”
“这可以啊,如果是拿来买果菜园的菜,那感情好啊。”
“代金券能当做RMB来用吗?”
有惊讶的,有支持的,还有疑惑的,天罗集团旗下三家公司,果菜园有十一名员工,物流公司有四名员工,宣传公司有九名员工,一共二十四名的员工,都分别对这件事作出了不同反应。
果菜园的员工,因为靠近零售品,知道果菜园的价格,当知道这件事后,第二天就兑换了九千五百元的代金券,用来购买农产品。
物流的则兑换了五百元的代金券。
宣传这最少,总共就两百代金券,还是主管陈逸明兑换的。
顾白针对了这件事做了调查,得到了一个有趣的结果,物流公司和宣传公司主要招的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最高不超过三十岁。
反观果菜园这边,基本都是四五十岁,属于大爷大妈级别。
虽然人数差不多,但在购买商品上的抉择却差得十万八千里,以果菜园为首的员工,因为靠近市场这边,又是家中的生活支柱,对价格敏感,所以在仔细看了内部商铺的商品后,就立即兑换了大量的代金券。
另一边,无论物流公司还是宣传公司所招的人,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衣食无忧,对菜篮子内的价格不感兴趣,对新潮酷炫的东西更加感兴趣。
换句话说,就是经济地位的不同而导致,在家中那些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一般都是家里的顶梁柱,因为长期需要维持家庭的生活,所以养成了一种节省的习惯,就是喜欢贪小便宜。
而那些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因为没有生活上的压力,不需要承担家庭的负担,导致了对市场价格的无所谓,对农产品的消费欲望并不大。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调查,因为它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市场上的消费群体。
“你的调查不错。”牧南看了上交来的结果,点头称赞道。
“不过。”牧南话锋一转。
“谁是我们的消费者?谁又是我们的竞争者?这个问题是资本的首要问题,资本需要增值,需要打击一切竞争对手及潜在对手,这就需要我们能有效看清迷雾中的市场,了解到有用的信息,这样才能找到我们的消费者,打击真正的竞争对手。”
“那么,谁是我们现在的竞争对手?是菜贩,是肉贩,是那些经营着一块块生产资料的经销商。谁是我们的消费者?是农民,是工人,是那些城市小资阶级,只有看到了这一点,我们才能在接下来的竞争中,取到优势,扩大优势,直至吞并市场。”
“现在,我们所干的这些事,都不过是历史的常态,工业在扩张,资本在前进,这一切的一切,都不过是历史在重演。”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
“拥抱农民,拥抱工人,拥抱那一个个伟大的劳动者,未来属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