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作者:仙界引路人      更新:2021-01-15 00:35      字数:4096
  最近这些天看群里聊打坐,想说又怕限制了各位师兄禅修的路数。
  但依靠最近研读阿毗达摩讲要、沙门果经还有少许清净道论的摘读,决定还是粘贴复制出一些东西供给大伙,明确下概念少走些弯路。
  现在都追求的禅相,最想提醒各位的就是这个。有些本末倒置主次颠倒了,问下现在咱们禅修打坐时,你到底是在观呼吸还是观'禅相'?是在水遍白遍还是在观'禅相'?
  这些其实师父都讲过,贴吧、禅那诸要领、群里,但过于分散。现在把玛欣德尊者在沙门果经和阿毗达摩讲要里讲解禅相的记录都集中复制到这里,各位师兄可以更清楚的分辨。
  粘贴复制于沙门果经讲要第八讲-玛欣德尊者
  善巧的、具有念与正知的禅修者,透过专注呼吸而提升定力。当定力提升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禅修者就能够体验到光。光的出现既是好现象,也可能有坏的影响,为什么呢?因为随着禅修者定力的提升,光的出现是自然而然的。在刚开始的时候,绝大部分禅修者的光都是出现在面前或者头顶,有的出现在右侧或左侧,有些人感觉到像烟、像雾一样。这时只能够称为光,还不能够称为“禅相”。
  光是由于心达到一定定力之后,自然而然出现的。至于坏的影响是心可能会去注意它、执著它,甚至玩弄它。光刚出现的时候,心有时会感到好奇而去注意它,或者有些人本来就充满幻想,或者想象力比较丰富,或者由于信仰某一类的神、鬼、佛菩萨等等,当他的定力提升到某一个阶段,可以帮助心变现出一些影像,于是他会认为“我看见了佛菩萨”、“我看到了师父”、“我看到了很多的景象”,这就是不好的影响。
  由于定力提升之后,正念不强而变一些影像出来,这是不好的。应该怎样处理呢?光不等于禅相,光是光,禅相是禅相,它们之间怎么区别呢?只要是出现在面前,或者笼罩着全身,或者会飘动、会晃动的,那些只是光;而禅相是出现在鼻头这一带,由呼吸形成的。我们专注的目标是禅相,如果只是光则不用去理睬。
  随着定力的提升、正念的加强,禅修者会体验到光出现在这里。光刚开始出现在这里的时候,它可能跟呼吸还是若即若离,这时还不用去注意它,还是先专注、守护住呼吸。直到呼吸变成了光、光变成了呼吸,这个时候就叫做“禅相”。
  为什么会有禅相呢?禅相(nimitta),意思是标记、标志,它是定力提升的标记,又可以说是心透过专注它而证得禅那的标记。
  禅相是怎么产生的?禅相是心生色法。很强、拥有定力的心是一种很殊胜的心。通过专注一种特定的所缘,当心得到强化、变得有力,这是一种很强的善心,这种善心能够产生许许多多的心生色法,由很强、很殊胜的心产生的心生色法也很殊胜。心生色法里面的颜色是很明亮的,所以禅修者能够体验到光。
  在《增支部》里有四、五部经讲到有四种光:
  1。月亮的光;
  2。太阳的光;
  3。火光——包括了一切人为的光和大自然的光;
  4。智慧之光——透过修习止、修习观,心得到强化之后产生的心生色法形成的光。
  在禅修的时候,由于心得到强化而体验到的光是属于由心产生的光。在专注呼吸时出现的禅相就是这样产生的。
  有三种禅相,依次是:
  1。遍作相(parikamma-nimitta);
  2。取相(uggaha-nimitta);
  3。似相(pañibhàga-nimitta)。
  什么是遍作相呢?呼吸本身是遍作相;在专注呼吸的时候,鼻头这一带也称为“遍作相”。
  什么是取相呢?随着定力的提升,会感到接触点一带犹如烟、雾一样,或者犹如白云、棉花一样,这时称为“取相”。
  什么是似相呢?随着定力的提升,会感觉到接触点的光明已经像太阳光,或者像宝石、珠宝、珍珠、晨星,或者像新闻灯一样,这样的光称为“似相”。
  对取相和似相的分别法,在《清净道论》里讲到:取相的光明是不稳定的或者不是非常明亮、晃耀的,而似相是很明亮的,它比取相要明亮百倍、千倍。
  关于取相和似相上面是观呼吸的,然而要从水遍地遍各种遍上来讲的话更容易理解
  粘贴复制于清净道论
  (iv)(二种相)如是修习,直至闭眼而置于心,其相亦来现于心中犹如开眼之时相同,此时名为「取相」生起。
  他的取相生起之后,则不必坐在彼处,可进入他自己的住处坐而修习。为了避色洗足等的麻烦,当如意预备他的一层底的鞋履及手扙。如果他的幼稚的定,因为什么不适合的原因而消逝了,当即穿鞋执手扙,再去那里(遍的地方)而取其相回来,安坐修习,数数专注思维。如是修习,诸盖次第镇伏,止息烦恼,以近行定等持于心,则「似相」生起。
  前面的「取相」和这里的「似相」的差别如次:即于取相中得知遍的过失(如指印等),而似相则摧破取相而出,犹如从袋子里面取出明镜,如洗得很干净的贝壳,如出云翳的满月,如在乌云面前的鹤,显现得极其清净,实百倍千倍于(取相)。那似相无色亦无形,如果有色有形,则为眼所识,粗而触发于(生住灭或无常苦无我)三相。似相实不如是,只是一位得定者所显现的行相,是从想而生的。自从似相生起之后即镇伏他的诸盖及止息其烦恼,以近行定而等持其心。
  手打于阿毗达摩讲要(中)-玛欣德尊者
  p。54
  如果想证得色界禅那,假如通过专注心念或者其他究竟法都无法达成的,唯有专注基于色法所产生的概念才能证得。以修习入出息念为例子,这种禅修业处须通过专注呼吸本身,当呼吸变成禅相后,由专注禅相而证得禅那,禅相是概念法而非究竟法。因此,专注呼吸时,不应该注意呼吸的轻柔、细滑、流动、暖、凉等,因为这些属于地、水、火、风四界;也不应该注意皮肤的触感,而只应注意呼吸本身,呼吸本身即是概念法。虽然呼吸属于我们身体里风界最明显的部分,但却不应该注意风;如果注意风,将会注意到它的推动,那就成了修四界差别,而非修入出息念。同时,也不要把心投入到呼吸里去观察究竟法或注意其生灭。因此,<<清净之道>>教导不应该注意入出息的自性相和共性相。自性相包括柔软、轻盈等,这些属于地界的特相,流动、黏结属于水界,冷、暖属于火界,推动、支持属于风界,我们不应该专注这些自性相。共相即“无常、苦、无我“,也不应该注意。应该把呼吸当成一个整体,只是专注这个概念。当心很专注时,呼吸会变得愈来愈细。当心更专注、定力提升时,会发现呼吸变成光,此时称为“取相“。当心持续的专注取相,它会愈来愈明亮、愈来愈晃耀,此时称为“似相“。把心投入似相,即可证得入出息念的禅那。
  p。168
  第二、禅修善巧
  培育定力、证得禅那,必须明白各种善巧:业处善巧、所缘善巧、方法善巧和心态善巧。
  一、业处善巧:禅修者必须明白不同的禅修业处有不同的禅相,包括遍作相、取相和似相。入出息念的业处是鼻头一带的禅相,地遍的业处是地的概念,白遍的业处是白色的遍相,光明遍的业处是遍一切处的光明相等等。这些是业处的善巧。
  二、所缘善巧:明白所修业处专注的所缘,不要找错对象。正如找一个人,不要摸错了家门。所有色界禅那的对象必定是概念法,不是究竟法,所以不要去看心、注意觉受或者寻找感觉,只应专注概念法。比如修入出息,不应该专注呼吸的冷、热、粗、轻、柔等四界的特相,也不应该体会专注呼吸时产生的轻安、快乐感受,只应专注呼吸本身就可以。
  只是通过专注呼吸本身,久而久之,当定力提升的时候,禅修者将能够体验到光。刚开始出现的光是不稳定的,有时出现、有时不见;有时明亮、有时暗淡;有时在鼻头、有时在脸前;有时在左边、有时在右边;有时在上面、有时在下面;有时会变形。这时还不应该去注意光,而只是专注呼吸。随着定力的提升,心念会愈来愈集中,将会发现呼吸变成了光,光变成了呼吸,呼吸、光和心结合在一起,这时才称为“禅相“。此时,禅修者应该专注出现在鼻头的禅相。当专注禅相时,心愈投入专注,禅相就愈来愈亮,直到禅相变的很亮,犹如太阳或月轮等一般,称为“似相“。此时,禅修者就让心持续的专注似相、投入似相。
  随着专注力的进一步提升,降有可能产生禅那速行。也就是说,禅修者在专注似相的过程中,也许不知不觉已经达到禅那。刚开始时,禅那是很微弱的,经过不断的练习、数数修习、多作,禅那将会愈来愈强、愈来愈稳。
  还必须注意的是,有些人喜欢用眼睛看禅相,以为通过“看光“可以证得禅那,这是错误的!须知专注禅相属于纯意门心路,而不是眼门心路。
  三、方法善巧:知道什么时候应该专注呼吸,什么时候应该专注禅相,用什么方法专注,用什么技巧专注。
  四、心态善巧:平衡五根和七觉支,懂得什么时候该让心平静,什么时候该让心精进,什么时候该让心稳定。
  只要掌握这些善巧,当巴拉密成熟时,可以生起禅那速行,证得禅那。
  透过持戒清净而无悔,无悔而有愉悦,愉悦而有喜,喜而有轻安,轻安而有乐,乐而有定
  持戒清净无悔这个咱目前做不好,愉悦这个可以有,像师父原来讲过的光明球,坐前把最近做过的善事好事想一遍,让自己的心情愉悦轻松,类似这样的感觉,很有帮助。
  再个坐前尽量少让心有起伏,我看群聊记录,一禅居老哥经常的是兴高采烈的聊完就跑去打坐,我心想,老哥你真牛逼,这你能坐的下去?坐着练妄念纷飞呢吧
  真心的,你们自己测试下,不刻意的情况下,10个呼吸心思不跑走不妄念纷飞的有几个?
  现在基本每天坐前一个小时不听歌不看电影不开qq,也不和自己喜欢或者讨厌的人接触。
  拿本书盘着腿看上一小时。
  就是想提醒下,有的师兄可能还没觉察到,盘个腿在这坐上一两个小时,完了成就感满满的,要是不飞还好,心思飞一俩小时除了练练腿基本没什么用并不能培养提升定力。
  再就是极力推荐各位师兄在淘宝请本阿毗达摩讲要,玛欣德尊者讲的这本。
  毕竟师父当博士太久了,整天面对一个半个的初中生和一群小学生还有一堆幼稚园的小朋友,他再怎么白话简略咱们八成的东西也是看故事似的带过去(至少本劣徒是这种情况)。
  看几遍阿毗达摩讲要后师父再讲些东西的时候你会惊喜的发现,唉~大宝贝讲的这些我知道是啥意思,怎么回事了,就算不全懂也比原来觉得懂了强百倍。
  自己看书一方面可以减少师父的负担,再就是各位自己也可以系统的充下电。
  我就不辩经了,比较愚笨,现在并不具备这能力。这些当交作业了,虽然是复制粘贴,毕竟能把这些分散的东西整理出来,自己也算是吸收了一些。
  希望这些名词和技巧可以对各位师兄多少有点帮助,可以更清楚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