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一切的开始
作者:古镇小兰      更新:2021-01-10 02:06      字数:3765
  各个藩国的人只知道自己是这个藩国的人,而不是什么日本人,丰臣秀吉整合偻国的时间太短,各个藩国之间还没有融合,明和华的征服以及严格划分对待边界的做法,加剧了这种分别。
  让偻国各处始终不能捏合为统一的力量,治安军的升迁规定连偻人自己都是赞叹,只要积累军功到了程度,马上就有擢升,但不会在自己的营头,往往会调往他处。
  如果获得两次提拔之后,并且汉语等同于汉人,那就会被调往大华本土,驻守在建州行省或者海西行省,在那里他不会被当做偻人,而是被当做汉人对待,如果愿意,这个人可以将家眷搬到建州或者海西去,在那里获得一块世袭的土地。
  如果不愿意,他会在偻国某处地方得到一个文职的位置,总体来说,大华对偻国的控制有强有弱,九州最强,一方面有海军和海商的协助,一方面有岛津家的帮忙,在本州岛上,大阪府和江户府两处的控制也不错。
  因为两处都有海港,也有驻军真正让偻国在百年后成为海东省的政策不是以上那些条,而是“说汉语,写汉字,穿汉服行汉人事者为汉人……”的政策,原本就是对华夏文明极为敬仰的偻国士民对这伞政策并不怎么抵触。
  这个民族虽然凶悍暴戾,喜欢走极端,却对强者臣服的很彻底,也就是在实行这个政策三十年后,偻国已经有四分之一的人口达到了这个标准。
  而且大多是豪商、公卿、僧人和原来的武士阶级,这是这个民族的中上层,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偻国改海东省的建议被提出,“蒙古、女真、朝鲜、偻国,除却言语习俗不同,相貌什么的都和华夏子民没什么区别。
  应是古时飘散四方的华夏苗裔,这样的民族彻底同化之后,就是汉人,十年,五十年,百年之后,都是华夏的子民。
  至于那些高鼻深目、碧眼白肤的番人,那就是非我族类了,这个长久来看,必定要你死我活的,以大明万历二十一年的入朝开始,一直到万历二十二年中的大战结束,尽管倭国还有烽烟,但朝鲜彻底平定了。朝鲜国王李盼一行人在去往汉城的时候,半路上遭到了“倭寇残余”的袭击。
  当地明军“救援不及”导致朝鲜国王李盼一行人死伤惨重,王族以及大臣都是死伤殆尽。好像是个信号一样,平静了没有多久的朝鲜全境突然变乱处处,朝鲜许多残留的文武官员和曾经聚众抗倭的乡士们。
  有的被倭寇残余袭击,有的被“女真盗匪”袭击,都是死伤累累,损失惨重。万历皇帝“震怒异常”此次统制文官徐广国罚傣半年,辽国公楚箫罚傣三个月,同时命令辽宁三镇兵马火速入朝稳定局面。在京师的鼻鲜几名残留贵族,有感于局面艰难,仅凭朝鲜自己已经无法维持局面。
  所以联名请求内附为天朝府县。内阁六部激辩多日,又有言官上疏参与,万历皇帝也是犹豫再三,朝鲜在京勋贵哭求叩首于大明门外一月有余,万历皇帝终于是下诏允许朝鲜内附,设立八府两州,由朝廷派兵驻守,派官治理。朝鲜归属于辽宁治下,专设辽宁朝鲜行都司。
  辽南总兵孙守廉专镇,现在辽南总兵孙守廉所管辖的地方等同于一牟大省之地,在辽宁三总兵中的位置已经是最高,朝廷已经在议论给辽南总兵加“镇”字的将军衔。差不多在王通登基的十东前,朝鲜就已经是稳定了下来。
  不过朝鲜旧族中一直有怨言说朝鲜上下最为忠心也归化的最为彻底,为何中枢对朝鲜远不如对倭国,亲疏远近怎么是反过来的。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个倒也不假。
  而且朝鲜和辽宁接壤,若有事大军顷刻及至,倭国隔着大海,自然不同。所以倭国汉化士民最先有等同于汉民待遇,而朝鲜人则是低了一等,要专注明为朝鲜这个政策实行了很久。归化、建州、哈密等地,都被认为是大明的固有领土,门g古人自从太祖成祖的时候就有不少人在大明效力,上上下下都不把他们当外人。
  他们自己也是如此,但朝鲜和倭国,却是新征服的领土从万历二十二年,一直到大华年间,国家上下都是另眼看待,说一桩,总要提起另外一桩,当然倭国和朝鲜比起南洋土著们的命运还是好的。
  如果你只看朝廷的公文,甚至会有一种错觉,那就是南洋只有汉人,并无其他。也是今日王通召见李顺,谈的又是对倭政策下面的shi从们难免会有些议论,他们接触国政不少,有些自己的见识和见解这也正常。楚箫对李顺的恩宠的确让人咋舌吃了早饭。
  午饭和晚饭也是一起吃的虽说如今皇宫的规矩不大,皇帝经常和臣子们一同饮宴,可对一个参将这般,却是破天荒的第一次。各家的年轻子弟在天子身边,一方面学习知识,接受培养,另一方面,也有给家里打听消息的职能。
  按照规矩,楚箫贴身shi从有三十二位,各有职司,有的是机要秘书,有的则是武装保护,还有的人负责处置琐事。能送孩子做这个的人家,在大华富贵序列中,也都是排的上名号的角色,自然要对宫中的风吹草动有个把握,家里也好判断站民今日的事情算不得什么大事,随口一提就是。
  在皇帝王通身边伺候的人下值,也不忙着回家,他们是富贵子弟,傣禄不少,手头也宽裕,随便寻个酒楼饭庄,就将晚饭解决了,天子身边的shi从吃饭,讲究去振兴楼和美食馆,这两个饭庄都是京师第一等的气派所在,东西南北各有分店。负责琐事的两个shi从平素交好,一同去了振兴楼西城的庄子。
  别看是负责琐事的,能在王通身边做这个的,都是年轻人中的俊杰人物了,究其家世,那都是显赫异常。酒楼饭庄的伙计们都是有眼力,能记住人的。
  看到这二位爷过来,那都是着力的巴结伺候。这二人也见惯了这样的场面,跟在楚箫身边久了,也知道该低调谦和,寻了个雅座坐下,点了几样菜肴,温了壶酒,shi从中有一半的人是常设,却也有部分人是轮值。
  这二位就是明日开始休息,所以要喝酒的。打发走了伙计,两个人对坐,虽说沉稳,可一来是交好,二来毕竟年轻。
  这雅间看着私密,有些闲话也就说得多了。“你看看那李顺,比咱们还小个几岁,如今已经是参将了,咱们放出去最多也就是个守备千户,人和人真是没得比的啊!”
  “现在你老兄脑子坏了吧,和他比。他就算不在倭国立功,这鲁国公的位置你怎么比,没听到吗,他还要三十岁之后袭爵,估摸着三十岁的时候,身上怎么也该有个将军的。”
  碰了一杯,都是感叹,大华的军制大体承袭明朝制度,但各处主持军务的人却和从前不同,在边关要地设将军,以其所驻扎城市为前缀,比如说西安将军、大同将军等等,总兵位在其下,于军务有专决之权,这个情况的发生,一来是万历十五年开始的军制改草。
  边镇的防务逐渐被禁军接管,当地总兵统辖的兵力大大减少,二来是吸取明时文官统制兵马的教训,避免文官统兵的不知所谓,提高效率。从前的宦官监军规矩也是被废除,每一名将军身边一般都有几名副官。
  其中一名副官必然是锦衣卫千户,而且不是驻扎在当地的锦衣卫子弟,必定是京师派遣,定期轮换,在将军所辖的部队之中,也有锦衣卫营,这个实际上就是起到从前监军的作用。而且现在的将军和从前的总兵不同。
  现在大华一共是十个将军,除却镇守要地和守备京师之外,其余几个都是负责一个方向的攻略,开疆拓土,斩将杀敌,这是武人的荣耀。
  每个人都是羡慕非常。几杯酒下肚,话就多了,一人感慨说道:“这人真是要看时运,不光是看自己的,还要看自家老的,家父这边倒是运气好,和陛下一起在虎威武馆呆其,你说他当时要是跟着陛下和鲁王一起多好,偏生是跟着秦国公追打的那一伙。”
  “所以显摆不是,显摆不是,你家大人好歹乃是虎威武馆一期出来的,我家老的,当年还没这个福份,要不是跟着张老都堂跟得早,还没今天呢!”虎威武馆出身,如今在大华帝国是一块金光闪闪的招牌,当年那些被选入的少年,当时没想到和万历皇帝同僚,更没想到在万历当政的时候他们没有因为这个资历获得什么提拔。
  当然也没有想到,他们的荣华富贵会因为楚箫而来。在虎威武馆呆过,一直在禁军中做,不要站错了队,且不说那几个国公,其余最差的也是个伯爵,就算站错了队,也可以享受三品官员的待婆。
  而且家中产业有免税的待遇。除了虎威武馆出身之外,另有“南街锦衣卫百户办差”“天津卫旧人”“虎威军旧部”等等出身。
  这都是荣华富贵所在,当年看着不起眼的一个个人物,如今都是发达起来了。所谓“张老都堂”就是如今的锦衣卫都指挥使张世强。
  他的爵位是海国公,是王通身边一等一的亲信大臣,七十多岁的人了,还位高权重。另外,虎威武馆如今的名字是虎威讲武堂,在京师城西,常年有一千多名学员在其中学习,有各处的有志青年,也有来进修的武将武官。
  如今各处想要做到游击以上,就必须要有虎威讲武堂毕业的资格,很多将领都要过来进修。
  天子每五天来一次,太子每七天来一次,这都是常例。“当时站在一起打架又能怎么样,能不能到今天都是难说的紧,李虎头如何,还不是背后挨了一刀“……”,“这个还是少说的好……”说话那人明显有些喝多了。
  听到这个摆摆手,大大咧咧的说道:“这些事都是有官方的册子说明的,有什么不能说硪”说到这里,那人头是压低了声音故作神秘的凑到前面说道:“老邱我告诉你,这桩事我听人讲过,当时不光是万历派人问过李虎头,据说陛下这边也派人问过此事。”
  “你这人每次喝酒嘴上就没个把门的,你醉了,你醉了。”第二天一早,就有消息送到了楚箫的手上,说明昨夜酒楼中这两名shi从对谈。
  楚箫看过之后批示了两句“故作醉言,不必理会”。万历三十一年时候,科尔沁部残余勾结商团武装作乱,李虎头率军前去镇压,一切都很顺利,将敌人逼进死角歼灭,激战的时候,李虎头受伤战死。大明在万历五年之后,对外作战还没有这样高级的军将阵亡过。
  不过马上就有消息流传,李虎头所受的致命伤在后背……这件事是一切的开始啊。